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编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计算题1. 口算我能行。
3×7=______ 4×4=______ 4×7=______ 6×7=______3×6= ______ 7×5=______ 2×5=______ 7×2=______7×3=______ 7×7=______ 7×1=______ 7×4 =______2. 动动脑,填一填。
1.我是一个大于最大四位数且个位是1,其他位均是0的五位数,我是______。
2.500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______,2000个十是______。
3.最小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三位数和是______,它们的差是______。
3. 直接写出得数。
56÷8= 8×8= 72÷9= 400+900=42÷7= 10÷5= 3×7= 800-200=35÷5= 63+7= 210+70= 1600-700=9×6= 7×8= 4×5+6= 350+70=4. 口算我能行,玩转加减法。
130-60 =______ 600-200 =______ 480-300 =______150-80 =______ 90-57 =______ 84-75 = ______5. 口算我能行,玩转加减法。
36+24=______ 1000-600=______ 480-150=______ 600-230=______ 249+398=______ 426+658=______填空题6. 看一看,填一填。
1.现在是几时?过2小时后是几时?现在:______2小时后:______。
2.现在是几时?过2小时后是几时?现在:______2小时后:______3.半个小时后是几时?半个小时后是:______7. 想一想,填一填。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期末复】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已更新,题目不提供答案,需要家长监督孩子做一下,以便达到研究的效果。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何;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几何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局部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半数,双方完整重合。
半数后能够完整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时- 方格填数问题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其他方格的数字
要如何填呢?
4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先看所求空格所在的行出 现了哪些数字,根据这些 数字,确定空格的取值。
再看所求空格所在的列都有 哪些数字,避开重复的数字, 填上不重复的数字。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试一试:你能试着将下边表格填全吗?
41
4 31
方格填数问题
41
431
21
4
423
根据行和列来推理方格里缺的是什么数的方法,就是 看行和列综合起来有了哪三个数,然后找出另一个数。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9 数学广角——推理
方格填数问题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我们一起来玩填数游戏吧!
规则是:每行、 3 1 4 2 3 2
每列必须有1~4
这四个数。
1 4231 3
4
1
2
4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在右边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 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 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想一想:应该从哪里开始填?你是怎样考虑的。
想: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 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由图可知,可以先确定 A的数值。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说一说:A是多少?你是怎样确定的?
4
2和4
2和4
21
4
423
2、3和4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41
4 31
21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认识厘米和米,了解其基本单位换算。
2. 学习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线段、物体长度。
3. 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理解“长度相同”的含义。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2. 掌握竖式加减法的书写格式,理解其运算过程。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差值等。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 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 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3. 学习画角,如直角、锐角、钝角等。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 学习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 掌握2-6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拼图、物品组合等。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
1. 学习除法的意义,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
2. 掌握6-9的除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分糖果、分配任务等。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混合运算【全单元】练习课》复习知识点整理归纳与小结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5单元【全单元】练习课》
精品PPT优质公开课件
5 混合运算
练习十一
关于混合运算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 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 按顺序计算。
关于混合运算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一场篮球赛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二(2) 班得了多少分?
二(1)班下半场得分
42-24=18(分)
二(2)班下半场得 分也是18分。
38-18=20(分) 答:上半场二(2)班得了20分。
一场篮球赛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二(2) 班得了多少分?
38-(42-24) =38-18 =20(分)
答:二(2)班有13人。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如果用剩 下的钱买8元一支的钢笔,可以买几支?
(35-3)÷8 =32÷8 =4(支)
答:剩下的钱可以买4支。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一个算式只含有加法和减法,或只含有乘法和除法,要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一个算式含有乘法(除法)和加法(减法),要先算乘 法(除法),后算加法(减法)。
小明买了4套明信片,每套8张。
先算4套明信片共 有多少张,再算送 给好朋友5张后剩 下的数量。
4×8-5 =32-5 =27(张) 答:还剩27张。
剩下多少棵没种?
80-(25+37)
80-(25+37) =80-62 =18(棵) 答:剩下18棵没种。
(25+15)÷8 =40÷8 =5(只)
5 混合运算
练习十二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以下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内容的一些主要内容:
1.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要求掌握三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三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三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3. 三位数的拆分与组合:要求能够将一个三位数按照十位、个位进行拆分,并能够根据拆分的数进行组合。
4. 两位数的整十整百加法和减法:要求能够进行整十整百的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5. 百位数的理解:要求理解百位数的意义,即它在一个数中的位置具有的大小。
6. 两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两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7. 足够多的加法与减法:要求通过足够多的练习,巩固和提升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操作熟练度。
8. 第一组数的加减法:要求能够通过第一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观察出规律并推广到其他运算中。
9. 数量的对比: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数量进行大小的判断,并能够进行比较。
1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学习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以上仅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练习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学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一、整数和小数1. 整数的认识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学生将开始认识整数。
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学生将学会使用正整数、负整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整数的概念。
2. 小数的认识除了整数,二年级的学生还将开始接触小数的知识。
通过认识十分位、百分位的概念,学生将学会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长度、质量、容积和时间1. 长度的认识学生将学会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学习如何进行长度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尺子、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2. 质量的认识在质量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千克、克等质量单位,并学习如何进行质量的比较和换算,以及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
3. 容积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学会进行容积的换算,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容积的概念。
4. 时间的认识在时间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学习如何进行时间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读写。
三、图形和位置1. 图形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椭圆等基本图形,学会辨认各种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拆、拼接等操作。
2. 位置的认识通过图形的位置变换,学生将学会认识左右、上下、里外、远近等基本的位置词语,以及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调查、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培养学生对真实生活中数据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2. 数据的整理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直方图、饼图等手段直观地呈现数据。
五、加减法1. 个位数的加减法学生将学会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进位、退位的规则,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运用。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在掌握了个位数的加减法后,学生将开始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会进位、退位的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编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
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一、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二、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三、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运算的顺序
(1)同级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非同级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带小括号运算的算式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
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三、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计数单位
“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
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数的组成
一个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各是几,数这个数就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万以内数的读法
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四、万以内数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