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临川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昌平区临川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1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追溯.(sù)剽.窃(piāo)缧绁.(xiè)瞋.目(chēn)
B.数.落(shǔ)给.予(jǐ)腼腆.(diǎn)混沌.(dùn)
C.遽.然(jù)子嗣.(cì)斗斛.(hú)草芥.(jiè)
D.肯綮.(qìn) 訇.然(hōng) 霰.雪(xiàn) 契.丹(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潺潺修葺驰聘头晕目眩
B.逾越偕同缤纷旁征博引
C.斟酌微茫伫立辞彩华丽
D.伯仲羁押振撼三顾茅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的楹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题写内涵吟咏 B.题签内涵涵泳
C.题写蕴涵涵泳 D.题签蕴涵吟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被贬黄州,流放岭南,一次一次的打击不但没有击垮苏东坡,而且
..使他更加乐观,更加旷达,更加圆融地对待人生与世界。

B.王维的山水诗,喜欢游山玩水,热爱大自然的人,读后也无不历历在目,宛如身临其境
....。

C.他取得了好成绩固然值得大家高兴,但我们不能因为成绩好就连他的错误也一笔抹杀
....了。

D.仰望天空,舒卷的云朵姿态万千,有的像抖动的锦缎,有的像飘拂的轻纱,有的像奔腾的
江河,无不惟妙惟肖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国应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节能环保和发展低碳经济。

B.卫生部表示,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增加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
准适当增加,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C.据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出口强劲增长,在全球的地位稳步提升,主要国家对我国市场依赖
程度显著加深,我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复苏的主要力量。

D.近年来,工地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原因均牵涉到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设备
维修、安装和保养不到位,施工单位监理和政府部门监管缺位等问题。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
..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配有铁甲的战马)
B.三顾频烦
..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多次打扰)
C.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被世人冷落)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超出)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和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庄子《庖丁解牛》)(中:合乎)
B.项羽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司马迁《项羽本纪》)(绐:懈怠)
C.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李密《陈情表》)(悯:悲痛,怜惜)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鹜:野鸭)
8、下列出自司马迁《项羽之死》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壁:驻守)
B.项王麾下
..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麾下:部下)
C.力拔山兮气盖世,骓不逝.兮可奈何!(逝:逝去)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即使)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
B.辟易
..数里(辟易:退避)
C.与其骑会.为三处(会:会合)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表被动)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良庖岁.更刀,割也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
..为三处
B.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
C.吾知公长者
..
D.汉军皆披靡
..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二、社科类文本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宋代的文化艺术比较兴盛,尤其是绘画艺术,在封建社会里也是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精品力作。

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大特点的、不可多得的绘画长卷。

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在北宋画院供职。

他的作品没有那种士大夫气,而多取材于民间生活。

《清明上河图》以汴梁为中心,描绘市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形象史料。

这幅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他以大量的笔墨、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场面。

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展开这幅长卷,犹如步入八个世纪之前的繁华都市。

画家以精细的手笔和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位人物、道具。

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

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

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严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再看城郊,树木苍苍,古河交纵,新枝吐绿,生机盎然。

而整个都市街景,社会活动,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并有疏密的节奏变化,反映出画家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据解放后对开封宋城的部分遗迹发掘考证,画中的许多地方,如虹桥、鼓楼、中心街道等,都是互有对证、表现准确的。

尽管对“清明”的概念(是时令还是街坊地名等问题)还时有论争,但作品所蕴涵的巨大信息量是无可置疑的,也是在古代绘画中不多见的。

《清明上河图》不但显示了高度的艺术成就,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引人入胜。

它有界画【注】的工整、准确的优点,又发挥了半工半写人物画的生动活泼,称得上妙笔神工。

北宋、南宋均设有画院,这种专业创作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美术事业的大发展。

宋代绘画与唐代相媲美,已是一般艺术史学界无争的事实。

但在意识形态和艺术创作上,还是各有异同的。

宋代花鸟画、界画趋向上升,人物画趋向下降。

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精品和南宋马远、夏圭的山水名作,都能证实山水、花鸟画的高度成就。

随着江南手工业的发达,城市经济一度兴旺,市民阶层形成并扩大,与之相应的文化得以确立。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正是在
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创新之作。

与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大画家的作品相比较,张择端把创作的视角对准街衢市井,反映平民生活,这与表现帝王、贵族、宗教人物更具有民本、民生倾向。

艺术走下神坛庙堂,走出深宫高墙,放弃附庸高贵的价值取向,转而趋向世俗化,是艺术创作上的一个飞跃。

【注】界画: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画线的技法名称,中国画的画种之一。

13.关于宋代绘画艺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宋代绘画艺术的大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的精品力作,使宋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绘画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B.江南手工业的发达,城市经济的一度兴旺,市民阶层的形成并扩大,与之相应的文化的确立,这些因素对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C.宋代绘画和唐代绘画在意识形态和艺术创作上各有千秋,但唐代因为未设画院,故导致唐代绘画的整体艺术水准稍稍逊于宋代。

D.宋代的一些绘画作品在表现帝王、贵族和宗教人物的同时,也关注平民生活,已经具有了突出的民本、民生倾向,这在艺术创作上是一个飞跃。

14.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以大量的笔墨和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和劳动场面,同时蕴涵着巨大信息量,这两点在我国古代绘画中都是不多见的。

B.《清明上河图》反映生活入微,手笔精细,展现的内容繁而不乱,多而有序,规模宏大又不失结构的谨严、工整、准确,但又生动活泼,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令人称
道的绘画精品。

C.《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是公元八世纪的繁华都市景象,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形象史料。

D.《清明上河图》所体现出来的世俗化倾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这种倾向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创新。

15.下列与原文相关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来人们认为算盘的出现在宋代以后,后来人们在《清明上河图》中一商店的柜台上发现了一个算盘,从而推翻了以前的判断。

这一点可以说明,《清明上河图》可
以为后人提供研究宋代科技的史料。

B.文中提到了“屏画”“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几个概念,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断它们是不同的画种。

C.《清明上河图》为后人研究宋代的政治、经济、科技提供了形象的史料,《清明上河图》的特殊地位也得到了后人的重视和认可。

如今,有关该图的所有问题都有了一
致的看法。

D.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大画家的作品的视角没能对准街衢市井,反映平民生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是当时没有相应的经济、文化背景。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

(王)王禹偁始与乡贡,颢依以为学,尝以疑义质于禹偁,禹偁拒之不答。

颢发愤读书,不期月,复有所质,禹偁大加器赏。

初举进士,不中第,留阙下。

献疏曰:“方今科名之设,若曰陛下嘉惠孤寒沉滞之士,罔计贤否,悉拔而登之。

臣窃谓此非确论。

陛下诚能设科以擢异等之士,俾陈古今之治乱、君臣之得失、生民之休戚、贤愚之用舍,庶几有益于治,不特诗赋论策之小技,以应有司之求而已。


扈跸大名,诏访群臣边事,颢上疏曰:“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注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于不用以至蕃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魏博以北,蹂践一空。

遂至残妖未殄,銮辂亲征,此所谓以贼遗君父者也。

乃或赦而不问,则何以谢横死之民;或黜而不戮,则何以恢用兵之略。

以军法论之,固合斩潜以徇军中,降诏以示天下。

如此,则协前古之典章,戒后来之将帅,然后择边臣之可用者,就委用之。

愿于边将中,不以名位高卑,但择其武勇谋略素为众所推服者往复扞御。

不令入郡邑,不许聚处,遇有寇兵,随时掩捕。

仍令烽候相望,交相救应。

缘边州郡守城兵帅,即坚壁以待之。

遇游骑近城,掩杀边寇,内量出兵甲援救。

如此,则乘城者不坚闭垒门,免坐观于胜负;捍边者不苟依郡郭,可行备于寇攘。

”时论颇称之。

颢有吏才,每进对,词辩明敏,真宗嘉赏之。

凡群臣上封者,悉付颢洎薛映详阅可否。

颢美风姿,强力少疾,闺门雍睦。

与人交久而无改,士大夫多之。

六月,暴病卒,年九十二。

上甚轸恻,赐赠加等。

注:傅潜,冀州衡水人。

(节选自《宋史·梁颢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等
..之士异等:超出一般
B.生民之休戚
..休戚:欢乐忧愁
C.庶几
..有益于治庶几: 或许可以
D.即坚壁
..以待之坚壁:坚固的营垒
1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于不
用/以至蕃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
B.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于
不用/以至蕃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
C.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于
不用/以至蕃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
D.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于
不用以至蕃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颢读书好学,勇于质疑。

当初王禹偁参与乡贡选拔,梁颢就追随他,有不明白的道理
曾向其请教,不获回答,通过努力学习再次请教。

B.梁颢见解独到,敢于直言。

他在未中进士留住京城时,看出了当时科名选士存在用诗赋
论策的小技来应对的现象,就向皇帝上书陈奏。

C.梁颢颇懂军事,备受称道。

他上疏分析了当时边疆的军事状况,建议皇帝既要严明军法,
又要合理用人,这样才能取得边防上的成效。

D.梁颢善于吏治,家庭和美。

他得到了真宗的赞赏和信任,他与薛映审查君臣奏章;他体
格强健少有疾病,因家庭和睦,而为士大夫所称羡。

第2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5分,共10分)
19.(5分)
颢发愤读书,不期月,复有所质,禹偁大加器赏。

20.(5分)
乃或赦而不问,则何以谢横死之民。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21、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22、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
六、默写。

(8分)
23.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但愿长醉不愿醒。

(《将进酒》)
(2),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3),乾坤日夜浮。

戎马关山北,。

(《登岳阳楼》)(4)江流宛转绕芳甸,;,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
月夜》)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蜀相》)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
24.阅读下面的传记文章,回答文章后的问题。

(25分)
钱学森在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高才生
经过日日夜夜的海上颠簸,钱学森乘坐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终于来到了大洋彼岸。

钱学森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在航空系攻读硕士学位。

麻省理工学院师资雄厚,可以说是名师荟萃,有教学人员近两千人。

这里集中了许许多多驰名全球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院士。

正常的、繁忙的学生生活开始了。

开头,钱学森选修了航空系的六门课程。

他发现,每一门课程的教授都是风度不凡,讲课非常精彩。

因此,都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同时,这里的教学方式又跟上海交通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习环境相当宽松,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这很适合钱学森的学习特点,他认真听讲,一丝不苟。

不久,人们发现这位个子不高,闪烁着一双乌黑大眼睛的潇洒英俊、才华横溢的中国学生,学业成绩异乎寻常。

钱学森的学习精神和学业成绩在班级里总是最突出的,这给麻省理工学院的许多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普遍感到,中国学生钱学森才智过人,思想敏捷,接受事物快,回答教师的提问既准确无误,又干净利落。

特别是钱学森的数学才能,令包括数学老师在内的许多人都感到吃惊。

他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力,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都是非凡的。

投师冯·卡门教授
钱学森永远铭记父亲的教诲: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最有力量的,这便是知识。

为此,钱学森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师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教授。

立志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钱学森矢志不渝的信念。

冯·卡门曾对
钱学森说:“人类要发展,就一定要征服空间,揭开宇宙的秘密。

这就离不开航空和火箭技术,离不开空气动力学。

而目前还很贫穷的国家和民族,要想赶上强国和富国,更需要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武装。

年轻人,你为祖国服务的思想很好。

这对你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需要的。


冯·卡门向钱学森提出了几个有关力学方面的问题。

出乎冯·卡门教授意料的是,钱学森对这些问题竟然对答如流,他感到,这位中国学生具有超越一般学者的智慧和极其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于是,当即表示,愿意破格录取钱学森为他的博士研究生。

冯·卡门把数学看作是打开自然界秘密的得力工具和基础技能。

所以,他非常注重数学功底。

而钱学森恰恰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并具有潜在的数学优势和天赋,这正好是冯·卡门所乐意见到的。

他对钱学森的数学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做了这样的评述:钱学森在许多数学课题上和我一起工作。

我发现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能成功地把它与准确洞察自然现象中物理图像的非凡才能结合在一起。

作为一个青年学生,他帮助我提炼了我自己的某些思想,使一些很深的命题变得豁然开朗。

这种天资是我所不常遇到的,因而,他和我成了亲密的同事。

(节选自魏根发、祁淑英《钱学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钱学森选修了航空系的六门课程,每一门课程的教授都是风度不凡,讲课非常精彩,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B.钱学森的学业成绩在班级里总是最突出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许多教师普遍感到中国学生才智过人,思想敏捷。

C.钱学森对冯·卡门教授提出的所有数学问题都对答如流,这让冯·卡门教授很是意外。

D.本文通过钱学森在美国求学的经历,让我们感知到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

E.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环境相当宽松,教学方式跟上海交通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恰好适应了钱学森的学习特点。

(2)根据全文请概括说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怎样的特点?(6分)
(3)钱学森的学习优势体现在哪几方面?请分条陈述。

(6分)
(4)请你就对“信念”、“天赋“两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本中钱学森留学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八、作文。

(60分)
25.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题目:学会
要求:1.必须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但不得写诗歌。

【参考答案】
1.A 解析:B项,“腆”应读“tiǎn”;C项,“嗣”应读“sì”;D项,“缣”应读“jiān”。

2.B 解析:A项,“聘”应为“骋”;C项,“彩”应为“采”;D项,“振”应为“震”。

3.A 解析:“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内在涵养,“蕴涵”指包含;“吟咏”指咏唱,声调有抑扬地念,“涵泳”指深入领会。

4.B 解析:A项,“而且”表示进一步,这里应用“反而”。

C项,“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
把成绩、优点等全部否定。

与语境不符。

D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与语境不符。

B项,“稻粱谋”本指禽鸟寻觅食物,出自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亦用作比喻人之谋求衣食等基本生活必须。

5.A 解析:B项,搭配不当,将“增加”改为“提高”;C项,句式杂糅,删去“据”; D项,语序不当,应为“安装、维修”。

6.B。

(频繁、多次)
7.C。

(一旦:突然有一天)
8.C。

(比:近来)
9.A(幸:希望)
10.A(而:表顺承)
11.A(以:在)
12.D
13.B(文中有“也是一个高峰”和“宋代绘画与唐代相媲美”的说法,故A、C不对;D项文中有“这比表现帝王、贵族、宗教人物更具有民本、民生倾向”一句,是将两者作比较,并非说两者都具备。


14.C(文中是说“八个世纪之前”,并非说“八世纪”。


15.C(文中说“对‘清明’的概念……还时有论争”。


16.D(坚壁:加固壁垒。


17.B(先把握大致语义,然后细划句子成分,最后在细节处进一步筛选辨别即可。

正确断句
及标点为:“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于不用。

以至蕃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

”)
18.D(“得到了士大夫们的称赞”是因为“与人交久而无改”。


19.(1) 梁颢发愤读书,不满一个月,再次向王禹偁求教,王禹偁非常器重赞赏他。

(“期
月”“质”“器赏”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0.假如对此赦而不追究,那么用什么来向被杀害的百姓谢罪。

(“乃或”“问”“何
以”“谢”“横死”的翻译各1分。


附文言文译文:
梁颢字太素,是郓州须城人。

王禹偁当初参与乡贡选拔的时候,梁颢依托于他求学,曾经拿不懂的问题疑义向禹偁求教,禹偁拒绝他,不予回答。

梁颢发愤读书,不满一个月,再
次向王禹偁求教,王禹偁非常器重赞赏他。

初考进士,没有考中,留住京城。

梁颢向皇帝进献奏疏说:“当今科名选士的设置,如果说陛下特别照顾孤寒沉滞之士,不论贤良与否,都提拔而且晋升他们。

我私下觉得这不是确论。

陛下如果确实能够设科举来选拔特殊的人才,使他们陈说古今治理的好坏、君臣的得与失、生民的欢乐与忧愁、贤愚的任用与撤职,或许会对治国安邦有好处,不只是让他们用诗赋论策的小技,来应对主考官的要求啊。


皇上出行停驻在大名府,下诏征询群臣对边防事宜的看法,梁颢上疏说:“前一时期命令将士出兵,趁着秋季备边,然而傅潜奉令,握有重兵,却逗留观望而没有谋略,看守城池却轻忽敌寇,闲置精兵锐卒却不使用。

以至敌人南下,使河朔的百姓流离失所,魏博以北被破坏践踏一空,最终导致残敌未灭,且使御驾亲征,这真可谓把贼寇留给君王啊。

假如对此赦而不追究,那么用什么来向被杀害的百姓谢罪;或者只是黜退却不杀,那么怎么能完善用兵的策略。

用军法论罪,本应该斩傅潜来在军中示众,降诏来告示天下百姓。

像这样,就会符和前代的典章制度,警戒后来的将帅,然后选择可以任用的边疆大臣,就地委命任用他们。

我希望在边将之中,不以名声地位的高卑作为标准,只选择武勇有谋略而且向来被众人所推服的人来回防御。

不允许他们进入城镇,不许聚集呆在一处,遇到有敌兵,随时掩杀捕捉。

并且令烽火台哨兵相互瞭望,交相救应。

而沿边州郡守城的兵帅,就可以加固壁垒来等待敌人。

遇到有游骑接近城池,就掩杀边寇,城内按量出兵士援救。

如此,那么守城的人不再坚守关闭垒门,避免在胜负方面坐观不管;捍卫边境者不再仅仅依托城郭,就可以做好出兵抗击敌寇进攻的准备了。

”此疏很被当时的人称道。

粱颢有吏治的才华,每逢进对,言词明快机敏,真宗嘉许赞赏他。

所有要被进封的臣子,都交付给粱颢和薛映详细审阅行不行。

粱颢风姿飒爽出众,身强少病,家庭和睦。

他和人相交历久不改,士大夫称赞他。

六月,暴病谢世,享年九十二岁。

皇上很悲痛忧伤,赐赠加等。

21、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将视觉和听觉
相结合,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

22、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

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
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

23、(1)女娲炼石补天处(2)一夜飞度镜湖月(3)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4)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