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物理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科版物理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这是因为:
A、水平方向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B、水平方向上的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不影响运动
C、物体的质量在水平方向上没有改变
D、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零
2、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x(t)=
))米。
则质点的振动周期(T)是:
0.1cos(2πt+π
6
A、0.5秒
B、1秒
C、2秒
D、4秒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物体的速度为(v),位移为(s)。
以下哪个公式是正确的?
A.(v=at)
at2)
B.(s=1
2
C.(v2=at)
vt)
D.(s=1
2
4、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推力(F)和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f)的作用。
假设摩擦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v)的关系为(f=kv),其中(k)为常数。
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 当(F>kv)时,物体的速度将增加
B. 当(F=kv)时,物体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C. 当(F<kv)时,物体的速度将减小
D. 当(F=0)时,物体将立即停止
5、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不变
B. 一个物体从地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 一个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 一个物体在空中匀速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不变
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D. 物体的动能一定为零
7、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合力为0。
以下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会逐渐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0
C、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重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以下关于物理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的比值,是瞬时速度的导数
B、功率是功随时间的比值,表示做功的快慢
C、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D、电阻是电流与电压的比值,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指南针受到地磁场作用而指向北方
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
D、磁铁靠近线圈时,线圈中产生电流
3、以下关于物理现象和理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加上对外做的功。
D、在简谐运动中,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
E、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
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
第一题
题目: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已知物体在(t1)时间内的位移为(x1),在(t2)时间内的位移为(x2),且(t2=2t1)。
求物体在(t1)时间内和(t2)时间内分别通过的平均速度。
第二题
题目: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分别为F1、F2和F3。
已知F1的大小为10N,方向向东;F2的大小为15N,方向向北;F3的大小为20N,方向未知。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求F3的大小和方向。
第三题
一、已知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质量为m,运动速度为v,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现有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以速度2v沿与物体m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两者发生完全弹性碰撞。
(1)求碰撞后物体m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求碰撞后物体2m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第四题
题目: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F的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求物体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至速度达到v时所需的时间t。
解答案:
[t=v√μg g+μa
]
解析:
1.受力分析:
•水平方向:物体受到恒力F和摩擦力f的作用。
•垂直方向:物体受到重力mg和支持力N的作用。
2.建立方程:
•在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
•由于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摩擦力f可以表示为:
[f=μN=μmg]
•将f代入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得到:
[F−μmg=ma]
3.计算加速度a:
•将上式变形,得到加速度a的表达式:
[a=F−μmg
m
]
4.计算时间t:
•由于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v=at]
•将加速度a代入上式,得到时间t的表达式:
[t=v a ]
•将a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得到:
[t=
v
F−μmg
m
=
mv
F−μmg
]
5.简化表达式:
•将a的表达式中的mg替换为g,得到:
[t=
mv
F−μmg
=
mv
F−μmg
⋅
√μg
√μg
=
v√μg
g+μa
]
综上所述,物体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至速度达到v时所需的时间t为:
[t=v√μg g+μa
]
第五题
题目: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角速度为ω。
现保持物体的速度不变,将其圆周运动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鲁科版物理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这是因为:
A、水平方向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B、水平方向上的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不影响运动
C、物体的质量在水平方向上没有改变
D、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A
解析: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因此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2、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x(t)=0.1cos(2πt+
π
))米。
则质点的振动周期(T)是:
6
A、0.5秒
B、1秒
C、2秒
D、4秒
答案:C
解析:简谐运动的位移函数一般形式为(x(t)=Acos(ωt+ϕ)),其中(ω)是角频率,(T)是周期。
周期(T)与角频率(ω)的关系为(T=2π
)。
在本题中,角频率(ω=2π),因
ω
=1)秒。
选项C正确。
此周期(T=2π
2π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物体的速度为(v),位移为(s)。
以下哪个公式是正确的?
A.(v=at)
at2)
B.(s=1
2
C.(v2=at)
vt)
D.(s=1
2
答案:A、B
解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速度(v)与加速度(a)和时间(t)的关系为(v=at),位移(s)与加速度(a)和时间(t)的关系为(s=1
at2)。
选项 C 和 D 的公式不
2
符合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因此正确答案为 A 和 B。
4、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推力(F)和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f)的作用。
假设摩擦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v)的关系为(f=kv),其中(k)为常数。
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 当(F>kv)时,物体的速度将增加
B. 当(F=kv)时,物体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C. 当(F<kv)时,物体的速度将减小
D. 当(F=0)时,物体将立即停止
答案:A、B、C
解析:当推力(F)大于摩擦力(f)时,净力(F−f)是正值,因此物体将加速运动,所以选项 A 是正确的。
当推力(F)等于摩擦力(f)时,净力(F−f)为零,物体将做匀速运动,所以选项 B 也是正确的。
当推力(F)小于摩擦力(f)时,净力(F−f)是负值,物体将减速运动,所以选项 C 也是正确的。
选项 D 错误,因为当推力(F)为零时,如果物体已有初速度,它不会立即停止,而是会继续以当前速度做匀速运动。
5、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不变
B. 一个物体从地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 一个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 一个物体在空中匀速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不变
答案:C
解析: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和位置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同时,由于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
但由于没有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因此机械能不变。
选项A和B在描述过程中忽略了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而选项D中的“匀速运动”可能涉及其他形式的能量变化,因此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D. 物体的动能一定为零
答案:C
解析:当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选项A和B错误,因为物体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并不一定;选项D错误,因为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而与合外力无关。
7、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合力为0。
以下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会逐渐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0
C、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重力
答案:C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外力的合力为0,那么该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此,选项C正确,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选项A错误,因为物体的速度不会减小;选项B错误,因为加速度为0;选项D错误,因为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重力是垂直向下的,而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以下关于物理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的比值,是瞬时速度的导数
B、功率是功随时间的比值,表示做功的快慢
C、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D、电阻是电流与电压的比值,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答案:ABCD
解析:A选项正确,加速度定义为速度变化率,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也可以表示为瞬时速度的导数。
B选项正确,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是做功快慢的量度。
C选项正确,电流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D选项正确,电阻定义为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指南针受到地磁场作用而指向北方
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
D、磁铁靠近线圈时,线圈中产生电流
答案:CD
解析:A选项描述的是地磁场的磁力作用,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
B选项描述的是安培力,即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也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
C选项描述的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
D选项描述的是磁铁靠近线圈时,由于磁通量的变化,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也属于电磁感应现象。
3、以下关于物理现象和理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加上对外做的功。
D、在简谐运动中,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
E、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
答案:B、C、E
解析:
A选项: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
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这个描述是正确的。
C选项: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加上对外做的功。
这个描述也是正确的。
D选项:在简谐运动中,回复力与位移成反比,而不是正比。
因此D选项错误。
E选项: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
这个描述是正确的。
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
第一题
题目: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已知物体在(t1)时间内的位移为(x1),在(t2)时间内的位移为(x2),且(t2=2t1)。
求物体在(t1)时间内和(t2)时间内分别通过的平均速度。
答案:
物体在(t1)时间内通过的平均速度为(x1
t1
),在(t2)时间内通过的平均速度为
(x2 t2=x2
2t1
)。
解析:
1.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1
2
at2),我们可以求出物体在(t1)时间内的
位移(x1)和在(t2)时间内的位移(x2)。
对于(t1)时间内的位移(x1):
[x1=1
2
at12]
对于(t2)时间内的位移(x2),因为(t2=2t1):
[x2=1
2
a(2t1)2=2at12]
2.平均速度是位移除以时间,因此:
在(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avg1)为:
[v avg1=x1
t1
=
1
2at1
2
t1
=
1
2
at1]
在(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avg2)为:
[v avg2=x2
t2
=
2at12
2t1
=at1]
注意,这里的(v avg2)是(v avg1)的两倍,因为(t2=2t1)。
第二题
题目: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分别为F1、F2和F3。
已知F1的
大小为10N,方向向东;F2的大小为15N,方向向北;F3的大小为20N,方向未知。
物
体处于静止状态。
求F3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
F3的大小为7N,方向向西偏北。
解析:
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因此,F1、F2
和F3三个力的矢量和应为零。
我们可以将F1和F2的合力计算出来,然后用这个合力与F3进行平衡。
首先,计算F1和F2的合力F合:
F合= √(F1^2 + F2^2) = √(10^2 + 15^2) = √(100 + 225) = √325 ≈ 18N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F3的大小和方向,使得F合与F3的矢量和为零。
由于F2的方向是向北,F1的方向是向东,F合的方向应该是在这两者之间的某个
角度上。
由于物体静止,F3的方向应该与F合相反,并且大小相等。
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找到F3的方向。
设F3与F2的夹角为θ,那么:
F3 = F合* cos(θ)
由于F3与F合大小相等,我们有:
cos(θ) = F3 / F合
我们知道F2的大小是15N,而F合是18N,所以θ是一个锐角。
由于F3与F合大小相等,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找到F3与F合夹角的一半α:sin(α) = F1 / F合= 10 / 18 ≈ 0.5556
α ≈ arcsin(0.5556) ≈ 33.7°
因此,θ= 2α ≈ 2 * 33.7° ≈ 67.4°
这意味着F3的方向是从北向西偏北67.4°的方向。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F3的大小:
F3 = F合* sin(θ) ≈ 18N * sin(67.4°) ≈ 18N * 0.8192 ≈ 14.7N
但是,由于我们的目标是使物体静止,F3应该与F合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
因此,F3的实际大小应该是F合的相反数,即:
F3 = -F合 = -18N
由于F3与F合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我们取绝对值得到F3的大小为18N。
但是,这与我们的计算结果不符,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使物体静止,而不是使F3与F合相等。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计算。
实际上,由于F2和F1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量,F3的方向应该是直接与F合的方向相反,即向西偏北。
由于F合是向东偏北的方向,F3应该正好与之相反,即向西偏北。
因此,F3的大小应该是F合的大小,即18N,方向是向西偏北。
但是,由于我们在计算中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得到了一个错误的数值。
正确的F3的大小应该是F合的大小,即18N,但我们的题目中给出了7N,这可能是题目设置中的一个错误。
如果我们按照正确的计算方法,F3的大小应该是18N。
综上所述,F3的大小应该是18N,方向是向西偏北。
但是,由于题目中给出的答案是7N,这可能是一个错误。
正确的解析应该是F3的大小为18N,方向向西偏北。
第三题
一、已知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质量为m,运动速度为v,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现有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以速度2v沿与物体m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两者发生完全弹性碰撞。
(1)求碰撞后物体m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求碰撞后物体2m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答案:
(1)碰撞后物体m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
(2)碰撞后物体2m的速度大小为3v,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设碰撞前物体m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mv + 2m(-2v) = mv1 + 2m(-3v)
解得:v1 = v
因此,碰撞后物体m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
(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设碰撞前物体m的
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1/2 mv^2 + 1/2 * 2m * (2v)^2 = 1/2 mv1^2 + 1/2 * 2m * (-3v)^2
解得:v1 = 3v
因此,碰撞后物体2m的速度大小为3v,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
第四题
题目: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F的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求物体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至速度达到v时所需的时间t。
解答案:
[t=v√μg g+μa
]
解析:
1.受力分析:
•水平方向:物体受到恒力F和摩擦力f的作用。
•垂直方向:物体受到重力mg和支持力N的作用。
2.建立方程:
•在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
•由于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摩擦力f可以表示为:
[f=μN=μmg]
•将f代入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得到:
[F−μmg=ma]
3.计算加速度a:
•将上式变形,得到加速度a的表达式:
[a=F−μmg
m
]
4.计算时间t:
•由于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v=at]
•将加速度a代入上式,得到时间t的表达式:
[t=v a ]
•将a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得到:
[t=
v
F−μmg
m
=
mv
F−μmg
]
5.简化表达式:
•将a的表达式中的mg替换为g,得到:
[t=
mv
F−μmg
=
mv
F−μmg
⋅
√μg
√μg
=
v√μg
g+μa
]
综上所述,物体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至速度达到v时所需的时间t为:
[t=v√μg g+μa
]
第五题
题目: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角速度为ω。
现保持物体的速度不变,将其圆周运动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
物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从原来的a₁变为a₂,变化情况为:
a₂ = 4a₁
解析:
1.物体在半径为R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
a₁ = ω²R
2.当圆周运动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即变为R/2时,角速度ω保持不变,新的向心加速度a₂为:
a₂ = ω²(R/2)
3.将a₂的表达式代入,得到:
a₂ = ω²(R/2) = (1/2)ω²R
4.比较原来的向心加速度a₁和新的向心加速度a₂,可以看出:
a₂ = 4a₁
因此,当圆周运动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时,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变为原来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