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岳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岳](https://img.taocdn.com/s3/m/8dca924c65ce0508773213ab.png)
化。
③经济实力的膨胀使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 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2)形成: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一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组织的成立: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成立。
(3)特征① 投票权的多少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
② 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⑷评价① 积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它在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易混辨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两大机构的不同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2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1)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一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a. 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①原因b. 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其商品输出—②建立: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③目的: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a.性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④评价实际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b.地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①组成:包括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
②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调整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整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调整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整](https://img.taocdn.com/s3/m/0007be6c02d276a201292e27.png)
扩张
18世纪中 期至19世 纪中期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主要表 现
大国兴衰
欧洲商 意大利衰落; 路和贸 葡萄牙、西 易中心 班牙、荷兰、 转移 英国崛起
英为界国“工成世厂”英界国霸确主立地世位
世界 市场 最终 形成
世界 市场 陷入 困境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 革命;资本 输出和商品
输出
经济一 体化, 整体世 界形成
单元整合
—————————网络构建—————————— 一、资本主义运行机制
二、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归纳——————————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大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阶 段
18世纪末~ 16~18世纪 20世纪30年
名称 比较
苏俄新经济政 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不
背景
国内外敌人的 进攻被粉碎,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已经过时, 一些地方发生 叛乱
美国遭到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 的沉重打击,阶 级矛盾尖锐,经 济受损严重
“文化大革命” 刚结束,国家 经济濒临崩溃 的边缘,工作 重心亟待转移
同
以农业为核心, 以工业为核心,
一战至二 战结束
两次世界大 战和经济危
机
贸易保 护主义 盛行
美国、德 国崛起, 冲击英国 霸主地位
形战 后资 本主 义世 界经 济体 系成
经济 全球 化趋 势加
强
经济大危机
二战后至 和第二次世
20世纪90 界大战的教
年代
训;第三次
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 两极格局结 20世纪90 束;跨国公 年代以来 司;市场经 济体制广泛 建立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11773b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c.png)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GATT的成立背景
二战后,各国经济百废待兴,需要重建国际贸 易秩序。
GATT的宗旨和目标
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 。
GATT的主要成果
通过多轮谈判,大幅降低了各成员国的关税水平,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作用
WTO的成立
在GATT的基础上,于1995年正式成立,是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文化产业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作用
文化产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能够推动文化创新、传承和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
文化全球化对各国文化影响和挑战
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使得各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相互了解,同时也对各国文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贸易全球化
国际贸易体系建立与发展
国际贸易体系的概念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所形成的相互 联系和制约的有机整体。
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的扩张,国际贸易逐渐形成并不断发 展。
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
从二战后到21世纪初,国际贸易体系经历了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 贸易组织的演变,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通过建立国际科技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科技人 才交流等方式,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
科技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技术转移、产业升级等方式 ,科技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 增长,提高了各国的经济实力和
竞争力。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导学案人民版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导学案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7e5cc969eae009591bec04.png)
考点2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与关贸总协定(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体系组成组织名称时间、宗旨评价标志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WB)建立:1945年运行:1946年主要宗旨:为成员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救贫组织】(1)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2)两个机构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立:1945年运行:1947年主要宗旨:稳定国际汇兑,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际收支平衡【救急组织】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GATT)建立:1947年实施:1948年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
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深入思考】美国在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三大支柱中的特殊地位。
提示:(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会员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所以认缴股金份额较多的美国有重大影响力。
且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2)关贸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知识拓展】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
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欧元的诞生(b)(1)诞生: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2)流通:2002年1月1日,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2.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b)(1)标志:1994年1月1日,美、加、墨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师生共研课—对史识的加深教案.doc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师生共研课—对史识的加深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517342fb9d528ea80c7790d.png)
主题一从无序到有序——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客观上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史识——系统理解]1.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项目类别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不同点性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作用稳定金融秩序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相同点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目的美国进行经济扩张,建立经济霸权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综合认识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该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包括货币、贸易、市场等方面。
(2)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3)美国倡导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体系,是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具体步骤。
(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史料——迁移应用]史料一如果把组建联合国的设想比喻为战争灾难里产生的建造诺亚方舟的冲动,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更像是一个重建《圣经》中通天塔的计划,货币就是前来造塔的各方人等所操的语言,“官方语言”则被指定为美元,每一种其他“语言”都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汇率)“翻译”成美元。
高三第一轮复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高三第一轮复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a1f95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6.png)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向纵 深发展,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取 得巨大成就,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美、日、欧 争夺势力范围的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 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在东南 亚、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 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4.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迅速增强,同时世界经济 的全球化趋势也在迅速增强;新科技革命对世界 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 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 经济初露端倪,正届高在三第一替轮复代习:工世界业经济的经全 济。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世界经济的全 球化趋势课件
答案:(1)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 皇子午线”以西。 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 (2)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 品出口比重增加。 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 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3)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 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世界经济的全 球化趋势课件
解析:第(1)问从时间信息可以判断是新航路的开 辟,这两个国家是指西班牙和葡萄牙,根据教材 知识可以判断扩张方向。西葡的殖民扩张,加强 世界各地联系,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第 (2)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原料出口上升、 手工制品出口下降、机器出口上升,原料出口上 升是因为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手工制品出 口下降是由于列强侵华导致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 机器出口上升是由于外来技术和海外市场刺激。 第(3)问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处于危险之中, 说明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危险。发展中国家对经 济全球化的态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新课标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提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新课标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提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0f43407d83d049649a66584e.png)
单元整合提升一、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比拟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这三个阶段各自开展状况及形成的原因如下:1.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藏,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方案〞,援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
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
而欧洲强国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沉重,处于普遍衰弱的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剧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原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开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典例】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
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马歇尔方案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确实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解题指导][答案] B信息获取“四处〞寻找,题干、设问、教材“三者〞照顾第一处: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这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特别关注材料的介绍和出处,它能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第二处:从材料与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教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解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还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
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新人教版
![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24327cbed5b9f3f90f1cbf.png)
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基本历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经济一体化,整体世界形成世界市场陷入困境一战至二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大增阶段特征原因表现第一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 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 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西欧内部经济联系加强,整体实力大增;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经济发展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苏联经济增长极为缓慢;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冷战”的结束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出现项目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而美国实力空前膨胀建立方式殖民扩张和对外战争(暴力方式) 多边协商和组织协调(和平方式) 力量中心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运行机制内部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协调机制来解决矛盾冲突,应对危机从全球化视角审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前全球化阶段全球化阶段原因明至清末期(17世纪至1840年) 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明清时期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近代(1840-1949年)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1978年) 被孤立、被封锁制度化、体系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西方国家的敌视,中国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对外开放、积极参与迅速发展、实质突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
高三历史一轮简约教案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高三历史一轮简约教案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5075f2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3.png)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2021一轮简约版教案: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概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过程、构成要素、根本特点,并评价其作用。
背景:“二战〞使西欧实力大为削弱,而美国实力大大膨胀,这为建立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物质根底。
过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结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结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构成:制度+机构一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二是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作用:积极: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开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是是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2.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在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
美国打着互相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在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开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十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人教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十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e74eab0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8.png)
第十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纵向梳理]一、全球化的发展阶段时间变化开始起步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发展阶段19世纪初期到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推动了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加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推动了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陷入困境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间的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战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制度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两极格局瓦解,推动了交通、贸易、生产、金融、信息、科学、文化等全球化,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1.(2018·马某某质检)有学者指出: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际协调机制是保障手段。
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显然归属于制度的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充分条件。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X围内的制度变革C.技术因素是实现经济全球化最重要原因D.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X围内的经济转型A[根据材料表述,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需要国际分工、国际协调机制等必要条件和市场化的体制转型等必要充分条件,故A项正确。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2.(2018·某某一模)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
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
这说明( )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格局B.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C.欧洲经济复苏奉行独立外交D.世界经济两极分化严重D[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经济发展迅速,实力大为提高,而非洲国家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故《洛美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故D项正确。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3讲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教学案新人教版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3讲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教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03f7586f1aff00bed51e91.png)
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 一个核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两大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三大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金融、贸易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演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第23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美元帝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2.标志: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
3.特征(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2)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两大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
②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5.影响(1)对世界: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1.原因(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2)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考情分析与教材知识补遗 教案.doc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考情分析与教材知识补遗 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17557560740be1e650e9acd.png)
单元考情分析——对考向的把握要准(锁定热考点) (一)把握规律——2011~2015新课标全国卷考情统计(二)领悟真谛——全国卷五年真题精选(选择题)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D) .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附:自主命题省份高考真题(教师用书独具,酌情备选)1.(2015·广东高考)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解题提示:解答关键:依据材料中“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可知,该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赋予的。
答案:D2.(2011·福建高考)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解题提示:①明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抓关键:70年代初,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答案:B3.(2014·福建高考)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解题提示:①抓关键:比较和发现不同收入国家的世界市场联系程度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
教学案新人教版
一、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基本历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表现
世界市场开始
形成15世纪至18世纪
中期
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
移
世界市场初步
形成18世纪中后期至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最终
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
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
和商品输出
经济一体化,整体世界
形成
世界市场陷入
困境
一战至二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
90年代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
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
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
来
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
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广
泛建立
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
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大增
阶段特征原因表现
第一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 建立了以美国为
主导的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
欧洲国家普遍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
界的头号强国
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
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
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
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 世界经济格局开
始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经济区域
集团化也是经济
西欧内部经济联系加
强,整体实力大增;
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
展;经济危机使美国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
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
欧经济发展呈现三足鼎立的局
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经济出现衰退面;苏联经济增长极为缓慢;
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经济全球化发展
迅速和经济区域
集团化趋势加强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
推动;市场经济体制
广泛建立;“冷战”
的结束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紧
密,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领
域的重要力量;世界贸易组织
正式运转,欧洲联盟、北美自
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出现
项目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形成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而美国
实力空前膨胀
建立
方式
殖民扩张和对外战争(暴力方式) 多边协商和组织协调(和平方式) 力量
中心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运行机制内部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贸易保护
主义盛行
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协调机制来解决
矛盾冲突,应对危机
从全球化视角审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前全球化阶
段
全球化阶段原因
明至清末期(17世纪至1840年) 闭关锁国,独
立于世界市
场之外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
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明清时期推行“海禁”和“闭
关锁国”政策
近代(1840-1949年) 被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
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
市场最终形成
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
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
售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1978年) 被孤立、被封
锁
制度化、体系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西
方国家的敌视,中国推行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1978对外开放、积迅速发展、实质突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