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名校2019-2020学年地理高一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市名校2019-2020学年地理高一下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读2010~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我国城市化特征是()
A.城镇化起点极高
B.城镇化水平高
C.城镇化发展停滞
D.城镇化率不断上升
2.下列有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城镇化速度比较均衡
B.我国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很好地解决了城市问题
C.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
D.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大大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
3.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造成()
A.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B.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D.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答案】1.D
2.C
3.D
【解析】
【分析】
1.A、从图中看不到城镇化起点,A错误;
B、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不高,B错误;
C、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较快,一直在稳步提升,C错误;
2.A、图中反映了我国总体城镇化水平变化,不能反映我国各地城镇化速度,且我国各地经济差距大,城镇化水平不均衡,A错误;
B、我国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解决城市问题,B错误;
C、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第三产业发展快,是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C正确;
D、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大大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D错误;
故选C。

3.A、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会造成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A错误;
B、我国正逐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日益得到改善,B错误;
C、城镇化水平提升,造成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C错误;
D、城镇化水平提升,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正确;
故选D。

2.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区域均为小麦区,但两者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为
A.农业的生产水平B.农作物播种季节
C.农产品的商品率D.农业机械化程度
2.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丙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B.饲料供应
C.交通条件D.市场需求
3.丁地采用旱地直播技术种植高产水稻,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粮食产量B.节约灌溉用水
C.推广先进技术D.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1.B
2.B
3.D
【解析】
理特征,并善于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

第1题要熟练掌握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区别;第2题要抓住丙带,也就是玉米带能为养殖业提供的条件;第3题要特别理解旱地直播的含义,并抓住题干中的“主要目的”关键词。

1.甲乙两区域都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区,农业的生产水平、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机械化程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ACD不对;甲是春小麦,在春季播种,乙是冬小麦,在秋季播种,二者的农作物的播种季节有较大差异,B正确。

2.生猪养殖对自然环境要求不大,A不对;该区是美国的玉米带分布地,有大量的饲料,饲料供应充足,B对;该区的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相比于其他地区没有明显优势,CD不对。

故答案为B。

3.水稻旱地直播,省去了很多环节,但是单产较低,不能提高粮食产量,A不对;旱地直播技术种植旱稻,能节约灌溉用水,但从图上看,美国水稻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水源丰富,因此在美国种植旱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节约灌溉水源,B不对;美国在该地使用播种技术的原因是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不是为了推广技术,C不对;美国劳动力短缺,采用旱地直播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D对。

答案选D。

【点睛】
旱稻,也称为陆稻,是种植于旱地靠雨水养或者只辅以少量灌溉的稻作,适于低洼易涝旱地、雨水较多的山地及水源不足的稻区种植;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增加效率等优点,与传统水稻栽培方法相比,省去了育秧、插秧等环节。

美国乡村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很适合旱地直播。

3.用来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是
A.震级B.震源C.烈度D.震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震。

【详解】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故用来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是烈度。

故选C。

4.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

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

图(a)为某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a)中
A.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B.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C.水面结冰后②环节增强D.降水量多少只受①气流影响
2.此次暴风雪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B.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D.与地震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3.图(b)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1月,甲地B.11月,乙地C.9月,丙地D.11月,丁地
【答案】1.B
2.C
3.D
【解析】
【分析】
1.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即形成地形雨。

图(a)中④为高空冷气流输送,没有受热抬升,A错;冷空气在经过大湖湖面时,被增温加湿,温度就高于湖泊迎风岸的冷空气气温,相当于暖湿气流流向冷气团,故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于暖锋的形成过程,B对。

②环节是水汽蒸发,水面结冰后,反射率增大,水面获得热量减少,②环节减弱,C错;图中降水的强弱主要和湖面的大小,水汽的多少相关,并非只受①气流影响,D错。

据此分析本题选B。

2.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暴风雪无关;此次暴风雪只影响本地区,暴风雪只是对交通运输产生短时间的影响,不会产生严重破坏,也不会对海上运输造成严重破坏;暴风雪与旱灾同属于气象灾害,地震属于地质灾害。

据此分析本题选C。

3.首先区域定位,图中所示为北美洲的五大湖区,降雪形成的时间为冬季,因为此时北美洲盛行西北风,
【点睛】
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即形成地形雨。

大湖效应冬季较为显著。

5.读世界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当该地洋流呈现如图所示流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华北地区春旱严重B.正值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C.加拿大枫叶一片火红D.塔里木河水量达一年中最大
2.下列对索马里寒流的成因描述合理的是
A.赤道处海水被吹走,赤道以南冷海水降低当地水温
B.西南信风吹走表层海水,底层海水上泛
C.西南季风吹走表层海水,底层冷海水上泛
D.来自大洋西部冷海水流过来补偿当地流走的海水
【答案】1.D
2.C
【解析】
1.读图可知,索马里沿岸盛行上升补充流,索马里洋流为寒流,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我国华北地区进入雨季,A错。

南极出现极夜现象,不适合南极科考,B错。

加拿大枫叶一片火红为秋季,C错。

北半球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塔里木河水量达一年中最大,D对。

故选D。

2.索马里沿岸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冷海水上升补偿,降低当地水温,A错。

西南季风吹走表层海水,底层海水上泛,B错,C对。

来自大洋底部冷海水上升补偿当地流走的海水,D错。

故选C。

6.吸引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汽车生产厂商到中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优质的劳动力和地租B.广阔的汽车消费市场
C.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D.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
【答案】B
我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和产业基础不如美、日、德等国,故CD错误;吸引迁出产业到我国投资建厂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且劳动力工资和地租较低等因素,故该题选B。

7.读图“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B风形成的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受信风带的控制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2.受C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A.不会形成洪涝灾害B.普遍寒冷干燥
C.普遍高温多雨D.多大风天气
3.此时,北半球大陆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亚洲低压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答案】1.A
2.C
3.A
【解析】
1.B风是南亚西南季风。

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

A正确。

故选A。

2.C风是东南季风,出现在北半球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多雨,C 正确,B错误。

会形成洪涝灾害,A错误。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大风天气较少,D错误。

故选C。

3.此时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冬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A正确。

故选A。

8.与极光相关性最高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
【答案】D
极光是太阳风把太阳的带电粒子送到地球附近,当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D选项正确。

故选:D。

9.下图是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种混合农业的优点包括
A.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较稳定
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C.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单产高
D.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2.与该农场属于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我国农业地区是()
A.内蒙古草原放牧业B.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水田农业
C.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D.海南岛橡胶园
【答案】1.A
2.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及区位条件可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投入的劳动力较少,故排除选项B;图示东南部混合农业区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河流相对稀少,以墨累--达令河为主,水源不足,故排除选项C、D;该农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牧羊与小麦的规模,从而使农民获得较高而且稳定的收入,故选项A正确。

2.该农业区以小麦-牧羊为主,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内蒙古草原放牧业属于畜牧业,故排除选项A;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水田农业、海南岛橡胶园属于单纯的种植业,故排除选项B、D;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塘”中养鱼、“基”上早期以种植甘蔗、桑树,后期多种植蔬菜、花卉,因而属于混合农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

优势、农业地域类型、中国农业生产活动等。

通过区域农业分布图所展示的信息,将考查重点放在区域问题的分析能力、区域发展条件的比较分析能力等方面,并要求学生通过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联系中国农业地域类型做出推测判断。

10.下图示意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A.东部多B.西部多C.沿海多D.内陆多
2.影响该区域东、西岸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B.纬度位置C.洋流D.地形
3.甲区域是牧牛业区,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地广人稀,地价低廉B.气候湿润,牧草多汁
C.地形多山,草类繁多D.高度机械化,商品率高
【答案】1.B
2.D
3.A
【解析】
1.据图示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及大小判断,该区域年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西部达到2000mm以上,东部小于200mm,因此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西部多、东部少。

B正确,A错误;年降水量没有体现出沿海和内陆的变化规律,C、D错误。

故选B。

2.图示区域为南美洲南部,有南北向的安第斯山脉分布,该地区降水受西风影响大,安第斯山脉西侧是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影响该区域东、西岸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正确,
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有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距海港近、交通条件便利、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A正确;甲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湿润、牧草多汁,B错误;甲区域是潘帕斯草原,C错误;甲区域机械化不高,D错误。

故选A。

【点睛】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这些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主要分布气候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草场广阔,适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

11.春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有产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每年的春运现象,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 )
A.城市→农村B.农村→城市
C.农村→农村D.城市→城市
2.春运压力最大的广东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1.B
2.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春运期间,大量外出(一般选择城市)务工、求学人员回乡与家人团聚,是形成春运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

故B正确。

故选B
2.广东经济发达,有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经济收入,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故广东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较低。

春运是指春节运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

影响人口迁移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12.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千米,主桥全长约29.6千米。

为桥隧结合结构,也括一条长约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及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采用“岛-隧”方式修建,其目的是
A.便于江海联运B.缩短桥梁长度
C.避免雾霾影响D.躲避台风侵袭
2.有关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B.加剧区域城市交通拥堵
C.弱化区域内部经济联系D.降低区域间物流周转率
【答案】1.A
2.A
【解析】
1.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口,是广州、深圳中国两个大的海港的大通道,海运非常繁忙,船舶众多。

大桥的主航道位置将采用隧道形式,并将修建两个人工岛提供桥隧转换设施,为的就是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行道的通行来往。

因此该段采用海底隧道的目的是便于通航,江海联运,故A正确。

修建海底隧道会增加过程费用,因此缩短桥梁长度不是目的;“岛-隧”方式修建不能避免雾霾和台风对大桥段的影响,故B、C、D错误。

2.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有利于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缓解区域城市交通拥堵,加快区域间物流周转率,从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故A正确,B、C、D错误。

1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锋面天气系统。

【详解】
图B中暖气团主动前进,推动冷气团倒退移动的锋是暖锋,降雨在锋前,B错误。

任何锋面都是倾斜的,且冷气团在下面,暖气团在上面,图A、图C冷气团在上面,A、C明显错误。

图D冷气团主动移动,暖气团被抬升,是冷锋,D正确。

故选D。

14.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

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B.地球的引力C.陨星的撞击D.太阳风侵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月球表面形态及影响因素的了解程度。

【详解】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即撞击坑。

这是因为月球的体积和质量较小,因此月球上无大气,没有大气的保护,大量的陨石可以直接撞击到月球表面,形成许多撞击坑,选项C符合题意。

太阳的能量、地球的引力、太阳风侵袭对月球表面形态影响不大,排除A、B、D。

15.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A.大同鹤岗抚顺开滦B.大庆玉门邯郸包头
C.宝鸡株洲石家庄蚌埠D.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

【详解】
“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指在铁路沿线或者铁路枢纽处发展起来的城市。

AD选项的城市主要是矿产城市,B 选项中的邯郸是在大道汇合处形成的,其他三个是矿产城市。

C项中宝鸡、株洲、石家庄、蚌埠是铁路沿线或者铁路枢纽处发展起来的城市。

故选C。

16.生育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育龄妇女实际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
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下图为江西省某市抚养比和生育率示意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曲线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A.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生育率、总抚养比
B.老年抚养比、生育率、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
C.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D.老年抚养比、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2.上海市在短期内可以降低抚养比的措施是
A.放宽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政策
B.完善养老保障机制,提高医疗水平
C.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
D.提倡生育二孩,提高生育率
【答案】1.B
2.A
【解析】
1.江西省人口老龄化加剧,因而老年抚养比上升,儿童抚养比下降,但是受我国放宽“二孩”政策的影响,2010年以后的儿童抚养比应有所上升。

老年抚养比与儿童抚养比之和等于总抚养比,生育率的变化趋势应与儿童抚养比的变化趋势相接近,因而④是总抚养比,①是老年抚养比,③是儿童抚养比,②是生育率,B正确。

故选B。

2.放宽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可以在短期内降低抚养比,A正确。

完善养老机制能够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但不能降低抚养比,B错误;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只会加大上海市的抚养比,同时这也与上海市的社会经济状况不相符合,C错误;对上海市来说,提倡生育二孩,提高生育率,短期内能够提高抚养比,D错误。

故选A。

17.下图是“某地生态农业种养循环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农业园最可能位于( )
A.山东B.福建C.辽宁D.陕西
2.该地发展生态农业实质是( )
A.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B.提高产出,增加经济收入
C.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D.减少污染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1.据图可知,百香果、红心蜜柚是我国南方的主要作物,因此该农业园应该分布在南方地区。

结合选项,福建地区符合题意,故选B。

2.生态农业是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图可知,该地主要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了该区域的资源,实行了产品深加工,增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A正确;提高产出,增加经济收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污染只说明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说明其实质,BCD均错误。

故选A。

18.目前,农民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时主要考虑
A.气温和降水的变化B.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
C.市场需求的变化D.流动人口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现在是市场调控下的商品经济时代,农民所进行的农业生产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以农民种植什么农作物,以及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时,更多地要考虑所种的农作物是否适合市场需求,能否能卖出去,赚取利润,是最关键的因素。

所以目前,农民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时主要考虑市场需求。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9.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下图)于2018年1月15日再次喷发,火山灰直冲天空2500m 高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喷发物来自
A.地壳B.岩石圈
C.软流层D.内核
2.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1.C
2.D
【解析】
1.根据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情况可知,火山喷发物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位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内,故C 选项符合题意。

2.火山喷发时火山灰冲入大气层,对处于地表以上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均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同时喷出的岩浆和火山灰堆积在地表,冷凝后会形成新的岩石(玄武岩),故①②③④均会受到影响,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

20.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小麦区和玉米带的生产特点是()
①商品率高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生产规模大
④劳动集约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与甲区相比,乙小麦区()
A.水源不足B.市场广阔C.技术落后D.热量充足
3.美国大规模工厂化的生猪饲养集中分布在丙地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饲料C.市场D.交通
【答案】1.A
2.D
3.B
【解析】
1.图示小麦区和玉米带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商品谷物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

①②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A、甲、乙均为小麦区,甲纬度高,为春小麦,乙纬度低,为冬小麦,两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差异不大,附近都有密西西比河流经,水源充足,A错误;
B、甲、乙均为商品谷物农业区,市场面向美国及国际市场,市场相同,B错误;
C、甲、乙均位于美国中部地区,靠近东北工业基地,技术水平相当,C错误;
D、甲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区纬度低,热量比甲充足,D正确;
故选D。

3.A、美国大规模工厂化的生猪对气温、湿度可以进行科学调控,气候影响会减弱,A错误;
B、该区是美国的玉米带分布地,有大量的饲料,饲料供应充足,B正确;
C、生猪加工可以冷藏运输到全国各地,且美国人口最集中的不是丙地,市场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
D、美国中东部地区交通便利,不会限制工厂布局,D错误;
故选B。

【点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