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句语录汇总(通用100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名句语录汇总(通用100句)
曾国藩名句语录汇总(通用100句)
1、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2、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4、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5、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
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
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6、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7、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
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8、为学贵在起初要有决定不移的志向,中途要有勇猛精进的心态,最后还要有坚贞永固的定力。
9、天下无容易的境况,天下无困难的境况;终身有快乐之处,终身有忧愁之处。
10、古时成就大业业的人,规模格局上的远大与综核管理上的密微,两方面缺一部不行。
11、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虚浮荣誉,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12、凡是说兼备多种长处的,必定是一无所长的人。
13、天下的事情若是一一要求得到回报,则必定有大为失望的时候。
14、敬字惟有无论众与寡,无论小与大,切不敢怠慢三句话最为切当。
15、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
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
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
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
——《曾国藩书信》。
16、大约凡作大官,处安荣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
——《曾国藩书信》。
17、军行战胜,尤须坚明约束,无令骚扰地方。
——《曾国藩书信》。
18、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
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
——《曾国藩书信》。
19、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曾国藩家书》
20、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
节啬非独食色之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
——《曾国藩家书》
21、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
——《曾国藩家书》
22、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曾国藩家书》
23、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
——《曾国藩家书》
24、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
——《曾国藩家书》
25、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
——《曾国藩家书》
26、意尽则止,辞足则止。
——《曾国藩家书》
27、少刚劲之气,须用一番工夫,切莫把天分自弃了。
——《曾国藩家书》
28、居家之道,推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曾国藩家书》
29、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按,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用。
——《曾国藩家书》
30、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
——《曾国藩家书》
31、儿女联姻,但求勤俭孝友之家,不愿与宦家结契联婚,不使子弟长奢惰之习。
——《曾国藩家书》
32、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家书》。
33、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
——《曾国藩家书》。
34、有过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自居,乃为君子自厚之道。
——《曾国藩家书》。
35、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曾国藩家书》。
36、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
——曾国藩
37、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曾国藩
38、智慧愈苦而愈明。
——曾国藩
39、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曾国藩
40、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曾国藩
41、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曾国藩
42、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曾国藩
43、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
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
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曾国藩
44、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曾国藩
4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曾国藩
46、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
47、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曾国藩
48、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曾国藩
49、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曾国藩
50、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曾国藩
51、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曾国藩
52、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曾国藩
53、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曾国藩
54、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
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
——曾国藩
55、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5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57、终身让人道,从不失寸步。
58、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须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59、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60、"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侍亲以得欢为本"。
61、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
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
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62、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吉祥。
63、两点金焦,劫后山容申旧好;万家食货,舟中水调似承平。
64、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65、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66、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67、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
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68、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
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69、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70、广其识则天下大。
——曾国藩
71、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曾国藩
72、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73、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74、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
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曾国藩
75、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曾国藩
76、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
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曾国藩
77、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曾国藩
78、"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
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曾国藩
79、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80、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
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81、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82、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83、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
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84、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
——曾国藩名言
85、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
惊骇之人也最终会弄明白,会说你实际上在欺骗他。
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你。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86、正是由于在风谲云诡的时代,各种身份的集合体,曾国藩才备受关注和争议。
然而,让后世更推崇和循环评价的却是:曾国藩家书。
87、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88、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曾国藩
89、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
"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
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曾国藩
90、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曾国藩
91、士能寡欲,安于清澹,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所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92、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
——曾国藩
93、易责人而乐讥俗,其亦弗思也已。
夫己无遗行,后可责人;家罔阙事,后可讥俗。
94、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
离了此五字,即是孟浪做。
95、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96、刻薄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97、常人无不行为圣贤,毫不系乎念书之多寡。
98、凡事须每日检核,一日姑待厥后调停,则难矣。
99、讲究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处处人皆恭顺。
""盖凡带勇之人,皆难免稍肥私囊。
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
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
100、三乐:念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尔后憩息,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