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PPT100 人教版 (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
张婷
位于今湖北省黄
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
初名“南禅寺”。北宋
景德四年(1007年)赐
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
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
承天寺
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
“月台”两字,故又名
月台寺。
学习目标
•掌握文言文的常见实词、虚词。 •了解全文的内容。疏通文意, 学习凝练含蓄、流畅自如的语 言风格。
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
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 洵,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 一。
背景资料: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 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
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 签
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 的.
月光如 皎洁、 水
空灵、 清丽、 淡雅
竹柏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 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 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 子、柏树的影子。
翻译下列句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 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 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当你也面对如诗如画的月色,你想对
苏轼说什么?
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 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 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 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 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 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 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
• 体会作者在短文中含蓄表达的特殊 心境,理解苏轼的人格魅力。
一.准
遂(suì ) 寝(qǐn) 藻(zǎo) 荇(xì ng)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读懂
唐 张 九 龄
( · )
“ 海 上 生 明 月 , 天 涯 共 此 时 ”
• 本文中最传神的语句是哪几 句?抄下来,说说你的理解。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横,盖竹柏影也。”
• 句中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 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 “积水空明” 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 用 “藻荇交横 ”四字,比喻月下 美丽的竹柏倒影。
• “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
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
• “藻荇交横” 是以竹柏倒影来烘
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 美。
• 这个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 无尘俗的胸襟。
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比喻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 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 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 分离,给人的感觉不正是一种淡淡的 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 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 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 怀……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三.读透 与文本对话(合作探究)
1.领悟“闲”之意 问题: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 何体现的? 入夜即解衣欲睡.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与怀民于庭中散步.
欣赏月下美景.

2.领悟“闲”之情
问题: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 样
的一种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 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 • (用文中词语) • 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 中庭→绘景→抒怀。 • 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踪:起行——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步(中庭)
——李白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美好的祝福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情.
三.与作者对话
念 遂 寻 寝 盖 但 耳
考虑
于是,就
欣然 愉快的样子 相与 一起
寻找 睡觉 原来 只是 罢了
闲人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
连光景的人
•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 翠柏的影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