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血规章制度考核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输血规章制度考核答案
一、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 适应症:
(1)急性失血性休克:失血量大,需要迅速增加有效血容量。

(2)贫血严重或进行性贫血:因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或质量下降。

(3)手术前后:需要大量失血的手术,或手术后失血较多的病人。

(4)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5)血浆蛋白明显减少,水肿严重,发生脱水或失血性休克的病人。

(6)血红蛋白比值明显异常,如多发性骨髓瘤等。

(7)内分泌、代谢、消化系统疾病所致的贫血、出血、水、电解质平衡障碍或失血性休克。

(8)手术不宜行体力劳动或机体状况不良,但有病因证实有贫血或水/电解质平衡障碍。

2. 禁忌症:
(1)对输血特定成分有过敏反应或发生不良反应者。

(2)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如自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应性紫癜等。

(3)疾病活动期间,应尽量避免输血,如急性溶血性危重症、难治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等。

(4)不明原因或病因未明确者,不确定输血指征的病人不宜使用输血。

(5)不同种属间输注及动物血制品的输注。

(6)对输血过程有明显不良反应者。

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1. 建立病人资料和检查血样。

2. 根据病人情况确定输血种类和数量。

3. 送病人血制品。

4. 输血前评估病人输血反应风险,进行输血相关检查。

5. 输血前确认血样标贴是否正确,核对血袋上的信息是否符合。

6. 输血前患者的准备工作包括:观察有无输注反应,观察病人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
察输血反应的可能征象。

三、输血操作规范
1. 建立输血患者的便签记录。

2. 输血的病人要有相应器材,检查无误。

3. 注射器及输液器的准备,感应针头应采用黄色的。

4. 输血前要针对病人不良反应,有关科室及相关人员进行讲解。

5. 输血过程的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常规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6. 在输液管的连接上应标有输血时间。

7. 输血时要有监护工作,输血途中实时记录每隔2小时病人的生命体征。

8. 输血结束后,观察患者5-10分钟,无反应后打开血袋,记录血袋的编号,输血的情况。

四、输血后的处理
1. 输血反应发生时的处理:及时立即停止输血,遵循相应的处置程序,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及时联系医生。

2. 输血结束后,护士应连接备用输液器,逐渐减慢输液速度,以避免血额血液返流。

3. 输血结束后,将用过的输液器及相关手术垃圾送交医院感染科灭菌处理。

4. 输血后的病人应保持安静,观察一段时间,及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输血反应的
可能。

五、输血后的观察与记录
1. 输血前和输血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应保持监测,血压、脉搏、体温和呼吸等情况,应时记
录病人反应的情况。

2. 输血后的患者要保持安静,不要剧烈运动,饮食要清淡。

3. 输血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急性抗体反应等情况,及时记录,
并报告医生。

六、输血监督与评估
1. 输血护士要严格遵守输血规章制度,确保输血操作流程的规范与安全。

2. 对输血的病人要进行记录,包括输血前和输血后的生命体征情况,输血的情况,输血反
应等详细资料。

3. 对输血后的病人进行随访,了解输血后的情况,予以及时干预和处理。

4. 定期对输血操作流程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输血护理水平。

七、专项输血操作规范
1. 对不同类型的输血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输血护理方案,以确保输血的安全。

2. 对于特殊情况的输血患者,如孕妇、婴幼儿等,护士应特别注意其特殊需要,做好输血
操作。

3. 对于需要长期输血的患者,护士应定期复查病人的输血指标,及时调整输血计划。

总结:医院输血规章制度是医院输血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落实输
血护理的各项要求,提高输血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病人输血的质量和安全。

输血护
士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规范和安全,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