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大恐龙》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大恐龙》
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大恐龙》精选5篇(一)
教案名称:《大恐龙》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恐龙形象。

教学准备:
1. 《大恐龙》的故事书籍或图片。

2. 彩色纸张、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3. 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用于绘画。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学习的关于恐龙的知识,例如恐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什么时候生活的?等等。

2. 故事欣赏(10分钟):
读故事《大恐龙》,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恐龙形象,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

3. 观察恐龙形象(10分钟):
展示一些关于恐龙的图片给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不同部分,例如头部,身体,尾巴,脚等。

4. 绘制恐龙(20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彩色纸张和绘画工具绘制自己想象中的恐龙形象。

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指导,例如用彩色纸剪出不同形状的部分,然后拼贴在白纸上,或者直接在白纸上绘画。

5.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恐龙作品,学生可以口头描述自己绘制的恐龙形象。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对学生绘制的恐龙作品给予肯定和赞赏,帮助学生总结恐龙的形象特点。

鼓励学生
继续练习绘画,并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室或学校的展板。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绘画的过程,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评价学
生对恐龙形象的表达和描述能力。

教学延伸:
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恐龙手偶或者用回收材料制作恐龙模型,让学生进一步发挥创造力
和动手能力。

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比较并绘制不同种类的恐龙形象。

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大恐龙》精选5篇(二)
教案标题:太阳花
教案目标:
1. 学习太阳花的形状和颜色。

2. 能够使用基本美术工具创作太阳花。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教学准备:
1. 材料:纸张、颜料、画笔、水杯、毛刷。

2. 图片或实物:太阳花图片或太阳花实物作为观察对象。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或黑板。

教学活动:
1. 导入(5分钟):
展示太阳花图片或实物给学生。

引导学生观察太阳花的形状和颜色,鼓励他们描述太阳花的特点。

2. 学习太阳花的形状和颜色(10分钟):
使用投影仪或黑板,在纸上画出太阳花的轮廓,并填充颜色,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关于太阳花的形状和颜色的问题。

3. 创作太阳花(25分钟):
将纸和颜料分发给学生。

引导学生按照示范或步骤进行自由创作太阳花,鼓励他们尽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共享作品(10分钟):
引导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让他们分享创作过程和想法。

5. 总结(5分钟):
回顾学习过程和创作经历,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太阳花和大自然美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延伸活动:
1. 继续观察和绘画其他花朵,让学生感受不同花朵的形态和颜色。

2. 制作花朵的立体造型,让学生感受花的立体形状。

3. 带领学生到室外近距离观察和绘画真实的太阳花,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评估建议: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太阳花形状和颜色的描述和表达的准确性。

2. 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意表达。

3. 观察学生在共享作品环节中的表现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和赞赏。

教学反思:
此教案以太阳花为主题,旨在通过观察和创作太阳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个性,在画太阳花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大恐龙》精选5篇(三)
教案名称:《小书包》美术教案(中班上学期)
教案目标:
1. 通过学习《小书包》这幅作品,让学生了解书包的形状、颜色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
1. 《小书包》的展示图。

2. 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铅笔或蜡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引入活动:展示《小书包》的展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什么颜色的?”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书包的功能,提问:“你们平时都用书包干什么?为什么要用
书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尽量引导其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绘画实践: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剪刀和胶水,并要求他们根据自己对书包的印象,用彩色纸剪切成书包的形状,并用彩色铅笔或蜡笔给书包上色。

4. 创作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书包,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教学延伸:
1. 绘制书包配套的学习板块:可以在教室的墙上或室外的展示板上设置一个专门展示
学生绘制的书包的板块,让学生的作品得以展示和分享。

2. 参观图书馆或书店:安排学生参观图书馆或附近的书店,让他们亲自观察和体验不
同形状、颜色和功能的书包,并通过观察书包和书本之间的关系,培养对读书的兴趣。

3. 制作个性化书包: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长,引导他们设计和制作个性化的书包,鼓
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评估方法:
1. 观察评估:评估学生在制作书包时的专注度、观察力和绘画技巧,以及在分享时的
自信度和表达能力。

2. 作品评估:评估学生制作的书包作品是否贴近主题、形状是否准确、颜色是否丰富等。

3. 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分享和参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教学拓展:
1. 阅读相关绘本:选择一些与书包相关的绘本,如《小熊买书包》、《小懒虫的新书包》等,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的书包故事。

2. 制作专属书签:教导学生制作自己的专属书签,让他们在阅读时拥有自己的书包和书签,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3. 学习书包交换:组织学生参与书包交换活动,让他们交流和分享自己喜欢的书包,并了解不同书包的特点和功能。

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大恐龙》精选5篇(四)
教案: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小鸡出壳》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小鸡出壳的过程。

2. 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搭配和线条表达小鸡的形象。

教学准备:
1. 《小鸡出壳》的图片或图片故事书。

2. 彩色纸、彩色铅笔、颜料、画笔等美术工具。

3. 小鸡形状的模板。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小鸡出壳》的图片或讲述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对小鸡出壳的过程有初步的了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小鸡出壳的图片或故事内容,与学生分享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3. 示范绘画:教师可用黑板或纸张进行示范绘画,先用图形简单的方式示范小鸡的形状,然后用彩色铅笔或颜料进行上色,展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小鸡的形象和活力。

4. 绘画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式,用彩色纸或白纸绘画小鸡出壳的过程。

可以使用小鸡形状的模板,辅助学生进行剪纸或拼贴等活动。

5. 分享与展示: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互相观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他们对小鸡出壳的表达方式。

6. 教师评价和引导: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探索精神,同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7. 结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艺术家,鼓励他们继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
可以安排学生用其他形式表达小鸡出壳的过程,例如剧场表演、手工制作等,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进一步探讨小鸡成长的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和思考能力。

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大恐龙》精选5篇(五)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通过撕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

2. 学生能够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的纸张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作为素材。

2. 彩色纸张、剪刀、胶水。

3. 笔、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引入:介绍意愿撕贴的活动,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想
象力。

2. 温习:回顾前几堂课学习过的撕贴技巧和图案的构建方法。

3. 制作意愿撕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或想法,在彩色纸上撕贴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可以是动物、植物、建筑物等。

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纹理的纸张,使
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4. 制作海报:将学生的意愿撕贴作品收集起来,让学生共同参与布置一张班级海报,
展示在教室中。

5. 展示和交流: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彼此的意愿或想法。

教学延伸:
1. 在学生的意愿撕贴作品中添加文字描述,提高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尝试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3. 引导学生在撕贴的过程中培养细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教学评价:
1. 学生意愿撕贴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2. 学生在作品中展示的观察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意愿撕贴的活动中,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

2. 注重细节的指导和引导,使学生的作品更加精细和有表现力。

3. 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