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排放04

合集下载

内燃机原理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内燃机原理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01
国际排放标准
如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排放标准 ,规定了内燃机废气和颗粒物的 排放限制。
02
03
国内排放标准
法规监管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内燃机 排放标准,如中国的国IV、国V 标准。
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对内燃 机的生产和销售进行监管,以确 保其符合排放标准。
03
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 燃,利用产生的热能推动机械运转的 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产生的 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或转子等机构 运动,从而对外输出机械功。在长期 的发展过程中,内燃机的技术不断得 到改进和完善,但其排放问题一直备 受关注。
05
内燃机排放控制实践案 例
某品牌汽车内燃机排放控制实践
燃烧冲程
燃料与空气混合后 燃烧,产生高温高 压气体。
排气冲程
排除燃烧后的废气 ,为下一次循环做 准备。
内燃机种类与特点
01
02
03
汽油机
使用汽油作为燃料,转速 高,适合于汽车、摩托车 等高速运转的场合。
柴油机
使用柴油作为燃料,压缩 比高,转速低,适合于重 型机械、船舶等低速运转 的场合。
燃气轮机
使用燃气作为动力,具有 较高的热效率和较轻的重 量,常用于飞机、船舶等 高速运转的场合。
04
未来内燃机排放控制技 术展望
未来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展望
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 内燃机原理、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内燃机是一种将将临近燃料词典的燃 烧产物作为工质,利用其产生的燃气 来推动活塞或转子等机构运转,对外 输出机械功的装置。内燃机按照工作 循环可分为四行程和二行程两种类型 ,其中四行程内燃机包括吸气、压缩 、做功和排气四个行程,而二行程内 燃# 内燃机原理与内燃机的排放与控 制

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标准

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标准

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标准1. 简介Hxn5b型内燃机车是我国铁路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内燃机车型号,其排放标准对环境保护与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了解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问题Hxn5b型内燃机车具有一定的燃烧排放问题,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排放物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控制和降低Hxn5b型内燃机车的排放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3. 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标准的制定为了解决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问题,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放标准。

其中包括2007年颁布的《内燃机车和动车组车辆污染物排放限制》(GB 14620-2007)、2016年颁布的《内燃机车和动车组车辆污染物排放限制》(GB 14621-2016)等标准的发布,这些标准对Hxn5b型内燃机车的排放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方面的排放控制要求。

4. 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标准的实施随着相关排放标准的颁布和实施,Hxn5b型内燃机车的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和降低。

通过技术改造、燃料升级、排放监测等措施,Hxn5b型内燃机车的环境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5. 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标准的影响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标准的实施不仅对环保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交通运输产业、相关企业和广大民众产生了积极影响。

合理控制和降低Hxn5b型内燃机车的排放,有利于推动绿色出行、提高交通安全、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6. 结语Hxn5b型内燃机车排放标准的实施,为我国铁路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措施和技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排放标准的有效实施,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燃气发电机废气排放标准

燃气发电机废气排放标准

燃气发电机废气排放标准
一、国内燃气发电机尾气排放标准
1.国家标准GB/T 14620-2017《燃气内燃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燃气内燃机废气中NOx、CO、CH4和NMHC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2.地方标准:各个省市也会规定相应的燃气发电机尾气排放标准。

例如,上海市的地方标准为DB31/387-2014《上海市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燃气内燃机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国际燃气发电机尾气排放标准
1.美国环保局(EPA):该机构规定了各类燃气内燃机的尾气排放标准,其中主要分为经济型、标准型、精细型和先进型。

与之相对应的,也制定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办法。

2.欧盟标准:在欧盟内,燃气发电机尾气排放标准由欧盟委员会颁布的CE认证标准和德国TUV试验中心的ISO9001标准执行。

三、应对燃气发电机尾气排放标准的措施
1.引入新技术:例如燃烧控制系统和机内废气再循环等新技术,有助于优化燃料的燃烧过程,降低污染物排放。

2. 及时维护:定期对燃气发电机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排放效率。

3. 加强管控:加强管理和监督,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燃气发电机的运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结语
燃气发电机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发电设备,其尾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也是现代化能源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相信随着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实现能源与环保的双赢。

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

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

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1. 引言内燃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发电厂等工业领域。

然而,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内燃机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人们积极研究和应用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

2. 内燃机排放物的组成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

其中,NOx是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因,HC和CO是大气中的臭氧生成的前体物,颗粒物则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3. NOx的控制技术降低内燃机产生的NOx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加点火延迟时间、优化空燃比、提高燃烧温度和采用尾气再循环(EGR)等措施。

增加点火延迟时间可以降低燃烧温度,从而减少NOx的生成;优化空燃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NOx的生成,但也会增加HC和CO的排放;提高燃烧温度可以提高NOx的净化效率,但也会增加HC和颗粒物的排放;采用EGR技术则是通过将一部分废气重新进入燃烧室中,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生成。

4. HC和CO的控制技术减少内燃机排放的HC和CO的方法主要包括优化燃烧过程、采用三元催化剂和氧传感器等装置。

优化燃烧过程包括提高混合气的均匀度和燃烧效率,减少未完全燃烧的的物质生成;三元催化剂可以将HC、CO和NOx转化为无害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氮;氧传感器可以监测和调节燃烧过程中的含氧量,以实现燃烧的最佳状态。

5. 颗粒物的控制技术颗粒物是内燃机排放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直接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减少颗粒物排放的方法主要包括采用颗粒捕集装置、使用低硫燃料和优化燃烧过程等措施。

颗粒捕集装置通过过滤的方式捕集颗粒物,如颗粒捕集器和颗粒物氧化催化剂;低硫燃料可以减少颗粒物的生成和排放;优化燃烧过程可以降低颗粒物的生成,如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燃烧温度。

6. 新能源与内燃机排放控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减少内燃机排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非道路柴油机实施国Ⅳ排放的技术路线

非道路柴油机实施国Ⅳ排放的技术路线

非道路柴油机实施国Ⅳ排放的技术路线一、欧洲非道路柴油机排放限值的演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在发动机对环境排放贡献度中要达到65%左右,因此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一直是内燃机排放控制领域的重点。

2022年起,欧洲非道路用柴油机已开始实施欧ⅢB(中国国Ⅳ)排放法规,其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二、非道路柴油机实现国Ⅳ应具有的基本条件非道路国Ⅳ柴油机应该建立在一台有良好基础的电控国Ⅲ发动机基础上。

且具有如下特征:(1)直列式发动机,采用空-空中冷增压系统。

严格控制进气温度,进气温度每降低1℃,(2)采用铸铁缸盖、水冷、4气门结构,喷油嘴垂直中置。

四气门结构有使发动机功率提高15%左右、降低油耗4%左右的潜力。

(3)机体采用铸铁、水冷、湿式缸套,内置机油冷却器。

(4)采用整体铝活塞/钢顶铝裙组合活塞。

(5)燃油系统采用电控共轨系统/电控单体泵/电控泵喷嘴系统,需3~5次的多次喷射(包括预喷、主喷、后喷)能力和更高的燃油喷射压力,应缩短喷油持续期,使放热接近上止点,喷油规律实现柔和燃烧,降低油耗。

(6)进一步优化进气涡流和燃烧系统,采用直口或略微缩口燃烧室,进气涡流比为0.5~1.5,压缩比为16.5~18.5。

(7)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可达18~22MPa,升功率可达35kW/L。

三、结语要实现国Ⅳ对NOx和PM都较低的限值,目前大致上有两条技术路线:其一是先通过优化燃烧,再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来降低NOx排放。

其二是使用EGR使NOx降低,但会导致PM增加,因此加DPF将PM捕捉转化。

考虑到中国国情,燃油品质还有差距,但尿素生产比较普遍,因此我国实施非道路国Ⅳ排放宜首选SCR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1]谭建伟.非道路用柴油机与车用重型柴油机排放标准相关性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22,04.[2]郝勇.重型车用柴油机排放法规及技术路线综述[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22,03.[3]徐阳.面向欧Ⅳ以上法规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方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22,08.。

燃气内燃机排放标准

燃气内燃机排放标准

燃气内燃机排放标准一、颗粒物排放颗粒物是指燃气内燃机排放的固体或液体微粒。

这些微粒可能来自燃料不完全燃烧、润滑油燃烧、机油泄漏、冷却液蒸发等。

颗粒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燃气内燃机排放的颗粒物数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二、氮氧化物排放氮氧化物是指燃气内燃机排放的氮氧化物(NOx)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主要来自燃料燃烧过程中氮气和氧气的反应。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燃气内燃机排放的氮氧化物数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三、碳氢化合物排放碳氢化合物是指燃气内燃机排放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主要来自燃料不完全燃烧和润滑油燃烧。

碳氢化合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燃气内燃机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数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四、一氧化碳排放一氧化碳是指燃气内燃机排放的无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主要来自燃料不完全燃烧和空气不足。

一氧化碳排放标准规定了燃气内燃机排放的一氧化碳数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五、噪音排放燃气内燃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噪音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影响。

噪音排放标准规定了燃气内燃机的噪音水平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六、烟气黑度烟气黑度是指燃气内燃机排放的烟气中黑色颗粒物的浓度。

这些黑色颗粒物主要来自燃料不完全燃烧和润滑油燃烧。

烟气黑度排放标准规定了燃气内燃机排放的烟气黑度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七、烟气含氧量烟气含氧量是指燃气内燃机排放的烟气中氧气的含量。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燃气内燃机的燃烧效率。

烟气含氧量排放标准规定了燃气内燃机排放的烟气含氧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以确保燃气内燃机的燃烧效率符合要求。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与控制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与控制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与控制内燃机是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广泛用于汽车、发电机、飞机和船舶等领域。

然而,内燃机排放的污染物却是一个大问题。

在我国,汽车尤其是重型卡车是最大的污染源。

内燃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检测和控制内燃机排放污染物非常重要。

一、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内燃机排放污染物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

静态检测是将车辆驶入检测场地,关掉发动机并让发动机热状态维持在一定时间之后,然后进行排放检测。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检测结果不能很好地反应真实行驶情况下的排放状况。

动态检测则是在路上进行排放检测,如行驶排放检测和道路边缘设测等。

这种检测方法更加真实可靠,但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设备和人力物力。

二、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方法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机械控制的方法,二是采取化学控制的方法。

机械控制主要是对内燃机的设计和结构进行优化,以减少废气排放。

例如,采用高压缩比、燃烧室形状和喷油系统的改进等,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

此外,车辆热管理系统的优化和使用先进的排放控制系统也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化学控制主要是采用催化转化技术降低排放污染物。

例如,采用三元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设备可以将尾气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尾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此外,生物回收技术和氦氖激光技术也可以用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三、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现状与未来展望近年来,我国对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越来越重视。

2019年,《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新规实行,要求汽车厂家限制其汽车的尾气排放,以降低空气污染。

未来,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趋势将是向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例如,采用燃气发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更加清洁的动力系统,进一步减少内燃机的排放污染。

发动机欧4排放标准

发动机欧4排放标准

中国-柴油机欧4排放的基本技术路线及相关问题发动机排放污染物主要有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合物)、CO(一氧化碳)、PM(微粒)等,它们主要通过车辆排气管排放,将近45%的HC和极小数的其它污染物质则由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放。

在上述汽车排放污染物中,CO是燃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对人的健康危害较大。

HC主要是燃油蒸发及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由200多种不同的成份构成,含有致癌物质。

NOx是在燃烧室高温高压条件下,由氮和氧化合而成,排放到大气后变成NO2(二氧化碳),其毒性很强,对人及植物生长均有不良影响,是形成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之一。

PM主要成份是碳烟,上面附有大量化学物质,包含致癌物质,吸入人体后会在肺部长期停留。

对于大功率柴油机而言: 基本上有两条路线1 通过EGR把NOX 降下来, 然后通过颗粒捕集器或颗粒氧化器等后处理技术把PM降到欧4水平;2 通过燃烧系统优化(主要采用高压喷射+合理的燃烧组织)把颗粒降下来,但同时允许NOX升高,然后,在排气后处理系统中,通过SCR催化器把NOX降到欧4水平.但在现在的中国,使用DPF以及SCR都存在很多客观限制因素,比如油品\ 基础设施等问题.对于小功率柴油机而言:比较现实的技术方案是: 直喷+增压中冷+冷却EGR+氧化催化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最好是共轨);目前存在的问题1、SCR:在商用车上应用的难点是加尿素问题,除非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加尿素站就像加油站一样普遍。

在乘用车上应用还有安装空间问题,以及乘用车大部分使用工况排气温度对于SCR来说过低。

低温结晶如何解决,在东北根本不能用,-11度就结晶;成本非常高,在国外一套合格的SCR系统要6000美圆,要防止NH3的逸出,需要进行精确的标定匹配,要加装氧化催化器以除去NH3,但有氧化催化器对硫又很敏感。

2、DPF:燃油的含硫量是应用的大问题,如果中国生产不了<50ppm的柴油,DPF的应用是空谈。

内燃机排放标准

内燃机排放标准

内燃机排放标准一、排放限值内燃机的排放限值是限制发动机排放的最高允许值。

根据不同的发动机类型和用途,排放限值也不同。

在中国,内燃机的排放限值是根据国家标准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来制定的。

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发动机的排放限值,包括汽油机、柴油机和其他气体燃料发动机等。

二、排放检测排放检测是用来检测内燃机排放是否符合排放限值的方法。

排放检测包括实验室检测和车载检测两种方式。

实验室检测是在实验室中对发动机进行测试,以确定其排放是否符合标准。

车载检测是在车辆运行中进行测试,以评估车辆在实际运行中的排放情况。

三、耐久性内燃机的耐久性是指发动机在长时间运行后的性能表现。

内燃机在长时间运行后,其性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排放性能的下降、油耗的增加等。

因此,内燃机的排放标准中还规定了发动机在耐久性试验后的排放性能要求。

四、燃油质量燃油质量对内燃机的排放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燃油质量不好会导致发动机排放增加,因此内燃机的排放标准中对燃油的质量也做出了规定。

在中国,燃油质量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GB 19147-2016《车用柴油》和GB 17930-2016《车用汽油》来制定的。

五、颗粒物排放颗粒物排放是内燃机排放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是指发动机排出的微小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内燃机的排放标准中也对颗粒物排放做出了规定。

在中国,颗粒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来制定的。

六、氮氧化物排放氮氧化物排放是内燃机排放中的另一种主要污染物,是指发动机排出的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内燃机的排放标准中也对氮氧化物排放做出了规定。

在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GB 14762-2008《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来制定的。

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与控制研究

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与控制研究

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与控制研究1. 简介内燃机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行驶,但是其废气排放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于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2. 内燃机汽车废气排放成分内燃机汽车的废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一些有害气体组成。

有害气体中,最常见的是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NOx),另外还包括一些较小量的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和一些颗粒物。

3. 内燃机汽车废气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内燃机汽车废气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温度:内燃机汽车排放出的废气温度较高,通常为400℃-700℃之间,这种高温会导致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臭氧和有害物质的产生。

燃油种类:不同种类的燃油会对废气排放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柴油的氮氧化物排放要高于汽油,但是柴油的颗粒物排放要低于汽油。

发动机设计:发动机的设计特点会直接影响到废气排放的成分和量。

例如,采用排气再循环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4. 控制废气排放的措施为了控制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燃油品质的改进:选择低碳的燃油可以减少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发动机技术改进:通过优化气缸、采用直喷技术、加装氮氧化物的再循环装置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废气的排放。

尾气处理装置的安装: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催化转化器、颗粒物捕集器等,安装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排放。

5. 总结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善和控制。

通过对燃油品质的改进、发动机技术的改进和尾气处理装置的安装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究,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废气排放问题,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内燃机车柴油机的排放及其控制

内燃机车柴油机的排放及其控制

内燃机车柴油机的排放及其控制摘要:众所周知,内燃机车排放物对人类以及自然环境都会产生严重危害。

对于内燃机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以及实施在美俄等国家已经实行了很多年,我朋友根据国情以及借鉴相关发达国家的标准,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内燃机车排放控制标准,在的文章中,笔者就将对相关国家的内燃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标准以及我国的相关控制标准进行介绍。

关键词:内燃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内燃机车在交通运输行业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同其他形式的交通运输相比,内燃机车所排放出的污染物在所有交通运输体系当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于内燃机车需求量的增大,内燃机车所排放的污染物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眼泪以及自然环境。

对内燃机车排放的重视也越发提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1污染物的组分和危害内燃机车所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由柴油机运行所产生,柴油机在进行时会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进行燃烧,燃烧过后所产生的对人体及自然环境有害的成分高达两百多种。

虽然有害成分的数目众多,但是在排放物总体积当中仅占到1/500。

由柴油机燃烧所释放出的有害成分是由进入到柴油机内部的燃料空气,以及柴油机自身的结构参数和柴油机的运行状况已经燃烧过程等共同决定。

当以上种种因素出现变化时,排放物中的有害成分就会出现变化。

1.1污染物产生燃烧过程附加反应带来的有害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在柴油机的气缸内部想去但去之间产生反应,所生成的产物为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都是一氧化氮,而生成的一氧化氮会在氧化以及非气流的作用下產生二氧化氮的。

除了进入气缸的氮和氧,燃油中所存在的硫元素会在燃油燃烧的过程当中氧气产生反应,产生硫氧化物和硫酸盐等物质。

当燃油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

虽然在柴油机运行的过程当中,能够吸入足量的氧气,但是因为在燃油喷射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局部混合不均匀的状况,使空气出现不足,这样就会导致不完全燃烧。

1.2污染的危害性内燃机车柴油机同其他类型的汽车柴油机率有很大不同,其他类型的柴油机排出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决定。

固定式内燃机排放标准

固定式内燃机排放标准

固定式内燃机排放标准固定式内燃机排放标准是指对于固定安装在设备或设施中的内燃机所制定的排放限制和要求。

内燃机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组、压缩机、泵和其他许多设备中。

内燃机的排放主要包括废气排放和噪音排放。

废气排放主要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噪音排放是指内燃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固定式内燃机排放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由于内燃机排放所含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以中国为例,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现已整合入生态环境部)于2002年起开始实施固定式内燃机污染物排放标准。

该标准根据内燃机的功率大小,将其划分为三个类别:I类(功率小于或等于250千瓦)、II类(功率大于250千瓦且小于等于1000千瓦)和III类(功率大于1000千瓦)。

根据中国的固定式内燃机排放标准,各类内燃机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不同。

其中,废气排放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颗粒物(PM)等。

以III类固定式内燃机为例,其废气排放标准要求:NOx排放限值不大于150mg/Nm3,CO排放限值不大于200mg/Nm3,PM排放限值不大于40mg/Nm3。

此外,中国国家还制定了固定式内燃机噪音排放标准。

根据《固定式内燃机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内燃机在一定负荷下的噪声限值为80分贝(dB)。

除了中国,各国和地区对固定式内燃机排放标准也有不同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的排放标准是根据内燃机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的,每种类型的内燃机都有不同的排放限制。

欧洲联盟也制定了类似的排放标准,由欧洲环境署负责监督和执行。

固定式内燃机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限制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此外,限制噪音排放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干扰。

内燃机燃烧效率的提高及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内燃机燃烧效率的提高及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内燃机燃烧效率的提高及排放控制技术研究概述内燃机作为目前最主要的动力机之一,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内燃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同时其尾气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提高内燃机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内燃机燃烧原理和燃烧效率的影响因素、燃烧过程中的排放物及其影响、以及当前主要的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内燃机燃烧原理和燃烧效率的影响因素内燃机燃烧过程中,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在缸内进行燃烧,并转化为热能驱动活塞作功。

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动力、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内燃机燃烧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缸进气方式:气缸进气方式对燃烧的影响主要包括进气方式和进气温度。

正确的进气方式能够使混合气更加均匀,从而使燃烧更加完全;高温进气可以提高单位质量混合气中的氧含量,增加燃烧效率。

2. 燃料喷射方式:燃料喷射方式对燃烧的影响主要包括喷射压力和喷射角度。

适当的喷射压力和喷射角度能够使燃料更加均匀地喷入气缸内,从而增加燃烧效率。

3. 气缸壁温度:进气过程中,气缸壁温度对混合气的温度和密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较高的气缸壁温度可以使混合气更快地达到燃点,提高燃烧效率。

4. 添加剂:添加剂如燃料添加剂、空气添加剂等,可以改善燃烧和降低排放。

燃烧过程中的排放物及其影响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除了能够产生动力以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排放物。

这些排放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主要排放物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颗粒物以及一些有害物质等。

氮氧化物是内燃机排放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常用其化学式NOx来表示。

它是由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进行反应产生的,除了对环境的影响外,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一氧化碳是内燃机排放中另一个常见的有害物质。

一氧化碳的生成与燃烧不充分有关,会对人体的血液运输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内燃机原理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内燃机原理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利于减少有害排放物生成的预处理。
机后处理-对内燃机有害排放物在进入大气前所 作的处理,以进一步降低排气中有害成分的含量。
机内净化-从有害排放物的源头着手,采取降低 排气有害成分的有效措施。
二、机内净化的主要途径
内燃机自身性能的改善对排放的控制十分重要。 机内净化涉及内容较多,这里,只能介绍一些机 内净化的要点,更全面的内容可参阅有关文献和书籍。
2)还原催化反应器
利用排气中的CO、HC和H2等作为还原剂,使 NOx完全还原。
催化剂有:金属氧化物、贵金属。
3)三效催化反应器
目前,常采用双床催化反应器同时对HC、CO和 NOx三种有害排放物进行处理:
需要提高空燃比的控制精度,使其尽可能地维持 在理论空燃比为中心的非常狭窄的范围内。
为了获得三元催化转化器所要求的空燃比,必须 借助氧传感器送来的反馈信号,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 制。
在燃烧高温期,燃烧室空气中的氧和氮化合形成。
4、微粒
微粒是指空气中分散的液态或固态物质,其粒度在分子级, 包括气溶胶、烟、尘、雾和炭烟等。
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微粒,其直径一般小于1μm; 烟是指小于1 μm的固体微粒; 尘是指大于10 μm的固体微粒迅速沉降而形成; 雾是液体微粒,其直径可达100 μm; 炭烟是指极细的可集成一串的微粒,粒径0.1~10 μm(2.5) 。 一般肉眼可分辨的微粒直径在100μm以上。 炭烟是在高温和缺氧的条件下生成的。
大气环境质量 标准GB3095-96把大气环境质量 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指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 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及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指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动植物 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 求;

汽油内燃机碳排放计算公式

汽油内燃机碳排放计算公式

汽油内燃机碳排放计算公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排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汽油内燃机作为常见的动力来源,其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巨大。

因此,了解汽油内燃机碳排放计算公式对于控制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汽油内燃机碳排放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燃料的燃烧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部分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汽油内燃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O2 = V EF。

其中,CO2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V表示燃料的消耗量,单位为升;EF表示单位燃料消耗量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千克/升。

EF的数值可以通过燃料的碳含量和燃烧时的排放因子进行计算。

其次,我们来看燃料的燃烧效率。

燃料的燃烧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Efficiency = (HHV ηc HHV ηm) / HHV。

其中,Efficiency表示燃烧效率;HHV表示燃料的高位发热值,单位为J/kg;ηc表示燃料的燃烧效率,取值范围为0-1;ηm表示燃料的机械效率,取值范围为0-1。

燃料的高位发热值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者相关文献进行查询获得。

综合上述两个部分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汽油内燃机碳排放计算公式:CO2 = V EF Efficiency。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对汽油内燃机的碳排放量进行准确的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监测汽车的燃料消耗量和使用的燃料类型,结合燃料的高位发热值和燃烧效率,来计算汽车的碳排放量。

这对于环保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监测和控制汽车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除了计算公式,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汽油内燃机的碳排放量。

例如,优化发动机设计,提高燃烧效率;采用清洁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广电动汽车,减少对传统汽油内燃机的依赖等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汽油内燃机的碳排放,保护环境,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引言内燃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应用广泛的动力源之一,但是同时也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内燃机在燃烧燃料时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CO、NOx、颗粒物等。

为了控制和减少内燃机排放的污染物,许多控制技术已经被开发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第一章改良燃料通过改善燃料的成分和质量,可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

其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添加化合物,如甲醇、丙醇、乙酸甲酯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利用零部件表面的化学催化剂,如铂、钯、铁等催化剂,来升高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污染排放。

第二章后处理系统后处理系统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来清除排放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技术。

其中一个常用的后处理系统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

这个系统在排气管中加入催化剂,通过化学反应将NOx转化为氮和水,从而减少这种有害物质的排放。

另外一个常用的后处理系统是氧化催化剂(DOC)系统,将有害物质如CO、HC氧化成CO2和H2O,从而减少它们的排放。

第三章冷却回收系统冷却回收系统是一种通过将排出的废气中的热量回收,来提高内燃机效率的技术。

这种系统可以使用废热回收器或换热器来回收排气管中的热量,将其重新利用到发动机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内燃机工作的效率,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

第四章燃烧控制技术燃烧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内燃机的燃烧过程,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的技术。

其中常用的技术是燃料分离和电子快门技术。

燃料分离技术可以将燃料喷射到发动机中,从而减少不完全燃烧的现象,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电子快门技术可以通过电子信号控制燃油的喷射,从而调整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

结论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是现代交通工具中必要的技术。

改良燃料、后处理系统、冷却回收系统和燃烧控制技术都是可行的技术手段。

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些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达到更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第四章点燃式内燃机低排放设计

第四章点燃式内燃机低排放设计
保证较好的动力性工况(在汽车加速、上坡或迎风高速行驶等发动机大功率以 至全负荷工况): 用略浓的可燃混合气(空燃比为12-13,过量空气系数为0.8-0.9)。
在实施排放控制以前,决定空燃比的主要判据是发动机的动力性和 燃料经济性。
第四章点燃式内燃机低排放设计
一、化油器的问题及其改进
传统化油器式汽油机用机械式化油器控制空燃比的原理: 化油器依靠空气流过文杜里管时喉口中流速增加所产生的低压来抽 取汽油与空气混合,空气的快速流动改善了汽油的雾化,空燃比决 定于汽油与空气的流道截面和流动压差。 机械式化油器控制空燃比的缺陷: 受流体力学流动规律的限制,空燃比的控制不可能很理想、很精确, 对多缸机来说.各缸的空燃比也不可能很均匀。 机械式化油器控制空燃比遇到的问题:
第四章点燃式内燃机低排放设计
§4.3 冷起动、暖机和怠速排放控制
二、暖机期排放控制
当温控阀2的温度高于40℃时,它就打 开真空管路通气口,转换阀3膜片室中 无真空度,转换阀在回位弹簧作用下下 降,让未经加热的新鲜空气进入空气滤 清器1。(节流量孔5使化油器6的配剂 不大受温控阀2开闭的影响)。
暖机期间采用进气自动加热系统使冷却水和机油热起来后,还要保证发动机起 动后尽快达到正常的运转温度,以减少发动机在暖机和冷天小负荷运转时污染 物的排放。 ❖机油冷却器应有自动控制温度的装置,在大负荷下使机油得到足够的冷却, 又保证暖机时机油很快热起来; ❖用节温器控制冷却液的循环; ❖用温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或温控电动风扇改善冷却第系四统章点对燃式温内度燃机的低排适放应设计性。
❖怠速HC排放与发动机配气相位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进排气门重叠开启角增大时,HC排放增加。主要是因为进排气 门同时开启时,怠速状态进气管内存在较大真空度,排气管内的废气被吸入气缸 与新鲜混合气混合,使燃烧温度降低,易造成失火现第四象章,点燃H式C内排燃机放低排恶放化设计。

2024年内燃机车运用规程(2篇)

2024年内燃机车运用规程(2篇)

2024年内燃机车运用规程引言:内燃机车是目前运输业中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高效、便捷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内燃机车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道路安全隐患问题。

为了减少内燃机车的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提高其运转安全性,2024年内燃机车运用规程将为内燃机车的运营制定新的规范与要求。

一、内燃机车的排放限制1. 尾气排放标准需符合当地或国家的排放法规,例如欧洲的欧洲排放标准,美国的美国环保署标准等。

2. 内燃机车必须进行排放监测,并定期进行排放检测。

3. 内燃机车的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限制的将被处以罚款或吊销营运证。

二、内燃机车运输安全1. 内燃机车运营企业必须对驾驶员进行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驾驶证。

2. 内燃机车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并有专业机构出具安全检测报告。

3. 内燃机车必须按照最大载重量和承载能力进行合理布局,并禁止超载。

4. 内燃机车必须配备防抱死刹车系统、制动距离提示等安全设备。

5. 内燃机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不得超速、闯红灯等违规行为。

三、内燃机车的疲劳驾驶管理1. 内燃机车驾驶员工作时间和驾驶时间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

2. 内燃机车驾驶员应进行规范的工作休息时间安排,确保驾驶员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

3. 内燃机车公司应设置相应的驾驶员休息点和休息设施,提供饮食和休息条件,确保驾驶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四、内燃机车的噪音污染控制1. 内燃机车必须符合当地或国家的噪音排放标准,限制噪音扰民现象的发生。

2. 内燃机车运营企业应定期进行噪音检测,并采取相应的噪音控制措施。

3. 内燃机车在靠近居民区和敏感地区行驶时,应减速并降低噪音。

结语:通过制定2024年内燃机车运用规程,我们将能够提高内燃机车的运转安全性和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这不仅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同时,需要加强对内燃机车运营企业的监管,确保规程的执行,并且适时进行改进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环境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存在的问题Problems of GDI
排放问题 1)缸内温度偏低,不利于未燃碳氢后燃等。 Low combustion temperature worse HC oxidation 2 )分层燃烧时火花塞附近出现混合气局部过浓或浓混 合气区域过大,较高的压缩比和放热率使NOx增加。 Local over rich mixture, high compression ratio higher NOx 3)微粒排放在小负荷、过渡工况和冷起动的情况下比 传统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有较多的增加,但仍比柴油机 要低一个到几个数量级。 PM level is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gasoline engine.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喷油控制Injection control 反馈控制 Feedback
在排气管上加装氧传感器,根据排气管 中氧的含量,测定进入发动机燃烧室混 合气的空燃比值,并输入给 ECU。ECU 将此信号与设定的目标空燃比值进行比 较,不断修正喷油量,使空燃比保持在 设定目标值附近。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机内净化In-cylinder control technology
机内净化就是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出 发,以改进发动机燃烧过程为核心,达到减少和抑制 污染物生成的各种技术。Improve the combus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ollutants and their effects.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喷油控制Injection control
1. 喷油时刻的控制Injection timing
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
(3) 顺序喷射SMPI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喷油控制Injection control
2. 喷油量的控制Fuel mass control 喷油量的控制,其目的是使发动机燃烧混合气的空燃 比符合各工况的需要。 the equivalence ratio or Air/Fuel ration meet the running requirement.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喷油控制对排放的影响 冷起动及暖机阶段排放控制 Cold start and warm-up 为了减小汽油喷射发动机冷起动和暖机阶段 排放,要对开环控制的空燃比进行精确的标 定,不要过量供给燃油。 冷起动阶段:混合气浓度一般要低于化油器 式发动机。 暖机阶段:不要提供太浓的混合气。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喷油控制Injection control 断油控制 Cut off
超速断油控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允许的最高转 速时,由ECU自动中断喷油,减少有害物排放。 减速断油控制——减速断油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 急减速时有害物的排放,减少燃油消耗量,促使发 动机转速尽快下降,有利于汽车减速。
Air flow senor in the intake system(Robert Bosch)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典型汽油喷射电控系统Typical EFI system 3) LH-Jetronic系统(H - heiss , German for hot)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典型汽油喷射电控系统Typical EFI system 3) LH-Jetronic系统(H - heiss , German for hot)
机内净化被公认为是治理 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的治 本措施。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Combustion process
着火延迟期、明显燃烧期(速燃期)和补燃期。 Ignition delay ,flame propagation , flame termination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高能点火和普通点火 对HC排放的影响
缸内直接喷射GDI(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与一 般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 在于汽油喷射的位置,它 将喷油嘴安装在燃烧室内, 将汽油直接喷射在燃烧室 内。 Injector position is different. GDI system inject the fuel directly in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1)火花越弱,出现失火的机会就越多,将会生成 大量的未燃HC low quality spark misfire HC emission 2)点火提前角对燃油消耗率和有害排放物的影响 Advanced ignition angle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点火系统的控制Ignition system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直喷式发动机GDI engine
缸内空气流动-纵向涡流 即滚流。弯曲顶面活塞利 用活塞顶凸起形状,增强 了滚流强度。 虽然混合比达到 40:1 ,但 聚集在火花塞周围的混合 气却很浓,很容易点火燃 烧。Fuel rich mixture near the sparkplug.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缸内直接喷射式汽油机的排放对策 二阶段混合进气冲 程开始时第一次喷 油,在缸内生成很 稀的均质混合气, 第二次喷射在压缩 上止点前,在气缸 滚流和活塞顶形状 的帮助下产生分层 混合气,然后点火 燃烧。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Chapter 4 In-cylinder e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4.1
概述Introduction
4.2 4.3 4.4 4.5
汽油喷射电控系统EFI 低排放燃烧系统Low emission 废气再循环EGR 其他机内净化措施Others
概述:主要内容 介绍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 ,包括汽油喷射电控系统 及其对排放的影响、典型 低排放燃烧系统及其对排 放的影响、废气再循环系 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对发动 机性能的影响以及其他机 内净化技术。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喷油控制Injection control
起动喷油控制 start
运转喷油控制 running
发动机运转时, 起动时,空气流量计 不能精确检测。因此, ECU 主要根据进 气量和发动机转 起 动 时 , ECU 是 按 预 速来计算喷油量。 先设定的起动程序来 进行喷油控制。 Map
Hot-wire air mass meter (Robert Bosch)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典型汽油喷射电控系统Typical EFI system 4) Motronic系统
1. Carbon canister 2. Shutoff valve 3. Canister-purge valve 4. Fuel-pressure regulator 5. Injector 6. Pressure actuator 7. Ignition coil 8. Phase sensor 9. Secondary-air pump 10. Secondary-air valve 11. Air-mass meter 12. ECU 13. Throttle-valve sensor 14. Idle actuator 15. Air-temperature sensor 16. EGR valve 17. Fuel filter 18. Knock sensor 19. Engine-speed sensor Motronic M5 with integrated diagnostics 20. Engine-temperature sensor 21. Lambda oxygen sensor 22. Diagnosis interface 23. Diagnosis lamp combining control of fuel and spark in a single unit 24. Pressure differential sensor 25. Electric fuel pump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点火系统的控制Ignition system
点火提前角由微机控制,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 能调整至最佳点火时刻,令发动机在动力性、经济性、 加速性和排放等方面达到最优。
微处理机 (ECU) 传感 器
点火 器 点火 线圈
微机控 制点火 系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点火系统的控制Ignition system 火花质量和点火正时对排放产生影响。 Spark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ality and timing
喷油控制Injection control
1. 喷油时刻的控制Injection timing
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
(1) 同时喷射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喷油控制Injection control
1. 喷油时刻的控制Injection timing
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
(2) 分组喷射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怠速转速控制Idling speed control 高能点火对HC排放的作用High energy spark
① 提高燃烧速率和减小循环 变动; Speed combustion and less variations in combustion. ② 降低了混合气较稀时的失 火概率,使发动机可燃用稍稀 的混合气,从而减小了HC的 排放。 Improve the ignition in lean mixture.
第4章 车用汽油机机内净化
汽油喷射电控系统
汽油喷射电控系统概述Induction of EFI
Fuel port inj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