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研究计划

合集下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

附件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7年度重要支持方向一、农业领域1.农产品有害物质形成机理及控制途径研究农产品(粮食、蔬菜、畜禽产品)中危害人类健康的外源性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机制、演化规律和控制原理,为建立农产品有害物质控制理论与技术体系奠定基础。

2.植物生殖发育、育性及其激素调控的分子基础研究研究植物有性生殖发育重要环节和育性转换的分子基础,研究植物生殖发育激素调控中的激素代谢、修饰和相互作用网络,揭示植物激素调控生殖发育和相关产量性状的分子机理,为作物产量的分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及育种材料。

3.农作物特殊营养成分的代谢及其调控研究研究主要粮食作物特殊营养成分(维生素、黄酮等)代谢途径以及环境因子对作物代谢和品质的影响与调控机制,研究重要经济作物特殊代谢成分和风味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揭示农作物特殊代谢物(营养、抗营养和风味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为创建农作物新种质资源提供科学基础。

4.牧草及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开展牧草及乡土草(维系生态环境健康的主要草种)种质资源、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为优良牧草与乡土草品种培育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南方可持续发展水奶牛产业的理论设计与模式研究,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5.农作物杂种优势机理及其利用新途径研究研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及比较遗传学,揭示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探索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率的新途径及其机理,为建立杂种优势分子育种的方法体系奠定科学基础。

6.农业鼠害暴发性灾害成灾规律、预测及可持续控制的基础研究研究人类活动和气候异常对鼠类种群大暴发的影响及种群调节,鼠害生态治理和不育控制的行为学和生态学,建立中长期、大尺度鼠害发生的预测方法和模式,提出农业鼠害可持续控制的新手段、新理论、新策略。

7.农业转基因安全研究开展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引发非预期效应的类型及分子机理,转基因生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及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等重大共性科学问题研究,为国家实施转基因安全管理、促进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内燃机排放与控制》教学内容设计,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内燃机排放与控制》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3 — 0 1 8 1 — 0 2
目前 , 内燃机在世界各国移动源动力装置 中占有主导 地位 , 而且在今后相 当长 的一个时期 内, 这种以 内燃机 为
主的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 的改变 。 内燃机排放 的污染物是 造成 当今城市和港 口环境恶化 的主要原 因之一。 2 0 世纪许 多大气环境污染事件 , 如酸雨 、 臭氧减少 、 全球气候变 暖 、 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 都与 内燃机污染物排放有直接或间接 的关系。随着环境 问题 的 日 益严峻 , 节能减排 已成为世界 各国的战略 目标。研究和开发新型 、 高效动力装置污染物 排放控制技术 , 实现燃油高效 、 洁净、 经济利用已成为世界 各 国面临的重大任务。在这种背景下 ,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 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及时修改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自1 9 9 5 年起 , 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 中 开设 了《 内燃机排放 与控制》 课程 ; 自2 0 0 7 年起 , 在动力机 械及工程与轮机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 的培养计 划中开设 了相关课程 。 《 内燃机排放与控制》 课程定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 与能源工程学院本科热能与动 力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拥有省级教学示范 中心。 《 内燃机排放与控制》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 课 。《 内燃机排放与控制》 课程密切结合科学研究 , 可以开 阔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 , 了解本行业 内的前沿技术 和发展 动向。 培养高素质 的专业人 才 , 该课程对 于培养学 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 创新能力和 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作 用。自1 9 9 5 年设课 以来 , 《 内燃机排放与控制》 一直作为本 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 内燃机排放与控 制》 课程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相关专业的质量。 因此 , 建设 好《 内燃机排放与控制》 课程 , 对 于提 升我校 本科教学质 量, 增加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 国内的影响和知名度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8.08.13
•【文号】国科发基〔2018〕127号
•【施行日期】2018.08.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
究计划)
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8〕127号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立项的2个项目、2013年立项的184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现将项目验收结果通知如下。

1.“水稻优良品种的分子设计研究”等186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予以通过验收。

其中,“硬岩掘进装备的关键基础问题”等56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核电站紧急救灾机器人的基础科学问题”等130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2.“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等186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
验收。

对于课题结余资金的处理,科技部将按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
科技部
2018年8月13日附件。

在CIMAC“要排放,数字化,系统集成”三大愿景下,我国的内燃机发展之

在CIMAC“要排放,数字化,系统集成”三大愿景下,我国的内燃机发展之

王锋:金院士,非常感谢您能在本届CIMAC 大会期间接受《柴油机》杂志的专访。

首先祝贺您就任天津大学校长并当选新一届CIMAC 主席,这是CIMAC 成立近七十年以来,首次由中国人担任主席职务,是我国参与国际内燃机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新一届CIMAC 主席,请谈谈您的工作设想。

金东寒:感谢您的祝贺。

担任下一届CIMAC 主席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内燃机行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认可。

CIMAC 组织在现任主席Klaus M. Heim 先生的带领下,修订了CIMAC 组织的战略,明确了未来的三大愿景:零排放、数字化及系统集成,其中特别强调对温室气体的控制。

我接任CIMAC 主席后,主要还是推动CIMAC 战略的实施,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王锋:在2018年的WICE (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您提出内燃机并未走向消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内燃机作为移动动力仍将占有主要支配地位。

同时,您还指出,稳固和发展内燃机产业地位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

您认为内燃机未来会在哪些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大就是主碑主国可带的别在CIMAC“零排放,数字化,系统集成”三大愿景下,我国的内燃机发展之路 ——金东寒院士专访金东寒院士接受本刊专访金东寒:更高效、更环保、更可靠、更智能是内燃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也是围绕这些方向。

过去认为内燃机发展到现在已经十分完善了,特别是油耗基本已接近极限。

2015年我在瓦锡兰看到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效的Wartsila31中速发动机,热效率超过50%。

现在,MAN公司也推出了效率超过50%的中速发动机,甚至乘用车发动机也都在向这个目标前进。

可见,人类对提高发动机效率的努力是无止境的,尽管受到热力学卡诺循环效率的限制。

但是,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我相信效率提高的进程还会继续下去。

当然,肯定会越来越难。

汽车排放污染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排放污染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排放污染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以其快速和便利的出行方式赢得了广泛的受欢迎。

然而,由于内燃机的存在,汽车排放产生的尾气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如臭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产生,已经成为受到各国越来越严格的控制。

因此,对汽车尾气的污染控制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通过研究汽车尾气排放的机理,深入了解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规律,可以制定更加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技术。

因此,本文拟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机理和控制技术入手,探索可行的研究方法和方向,为未来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机理对各类汽车尾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排放规律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对不同的汽车尾气污染物种类的特点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比较,为后续的尾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2)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技术在分析了汽车排放污染的机理和特点后,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现有的排放控制技术,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尾气污染控制方案,探索不同类型的控制技术在尾气中污染物移除效率、成本、可行性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政策对比国内外的汽车尾气排放管理政策和法规,探究如何改善国内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并对汽车尾气排放管理政策在落实和执行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2.研究方法:在研究本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关于汽车尾气污染的最新研究经验及现有的尾气污染控制技术,以及国内外汽车尾气排放管理法规和政策。

(2)实验方法:通过设计实验、采集样品、进行分析、获得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验证,得到相关结论。

(3)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对汽车尾气的流场、燃烧过程和污染物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的控制技术在排放控制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

内燃机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内燃机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内燃机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摘要:在内燃机常规性能台架实验中,内燃机燃烧情况无法直接测量。

缸内燃烧品质对内燃机的各项性能都有很大影响,通过分析缸内爆发压力,对发动机缸内燃烧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可以为发动机性能的优化提供方向。

燃烧分析系统可以定量地呈现缸内不可观测的实际燃烧状况,包括放热率、最大压力升高率、循环变动率等”。

关键词:内燃机;燃烧技术;分析前言内燃机的发明生产为社会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它具有体积小、质量小和便于移动的特点,在农业、船舶、汽车和飞机等领域广泛应用。

为促进内燃机工业形成循环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内燃机工业节能降耗,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国积极推进内燃机再制造计划,促进内燃机工业再制造生产能力、企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1内燃机试验控制系统和燃烧分析技术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内燃机更新换代及燃料利用技术研究。

内燃机的发明使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帮助。

但是,它为社会环境带来的污染影响也不可小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发动机排放节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对内燃机台架试验控制和分析系统提出了新要求,促进系统优化和改善,推动内燃机机型的更新换代和燃料利用技术的深入研究。

内燃机性能是否优良与其所配备的试验控制系统是否具备丰富的功能有必然联系,功能强大、准确可靠的试验控制系统可以对内燃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分析燃料燃烧情况,为内燃机性能的优化改进提供数据资料。

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内燃机燃烧技术不断改进完善。

内燃机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其排放的微粒物中含有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有害气体在光照反应后还会形成光化学烟雾,阻碍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生态环境平衡。

因此,开发利用清洁燃料、发展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及改进燃烧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均质压燃,低温燃烧”这一新型燃烧技术,与传统的燃烧方式相比,均质压燃(HCCI)燃烧前燃料与空气已经均质混合,燃烧时缸内充量高度均匀,各处温度同步,几乎能同时发生着火反应。

学科、专业代码080703名称:动力机械及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0703名称:动力机械及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 080703名称:动力机械及工程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5 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 3 门共 6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5 门共12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 6 门共12 学分
社会实践共 2 学分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共 1 学分
发表论文共 1 学分
五、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工作量、考核方式)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一、总则1、为了推动我国内燃机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创新,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本领域的科技人才,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资助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依托本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实验室每年公布一次《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开放课题面向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大学、研究所等单位,凡具备申请条件的研究人员均可提出申请。

3、开放课题的申请应符合本实验室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经过严格评审后确定予以资助的课题。

二、资助对象具有博士学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均可提出资助申请。

同时实验室也接收国内、外研究人员自带课题和经费,利用本实验室设备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实验室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三、开放课题申请1、申请课题须符合《指南》所规定的研究内容范围,且学术思想新颖,具有创新性;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近期可望取得进展的研究。

2、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具备实施该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经费预算合理。

3、申请者应是项目实际主持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和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并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4、课题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为2~3年。

研究工作开始时间从批准立项的次年1月算起,特别优秀的或有潜力的研究人员,经学术委员会批准可延长一年。

基金资助强度一般为10万元/项(一般项目)和20万元/项(重点基金项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批准。

研究课题负责人每年度填写“科研课题工作进度表”,并提交学术论文或工作报告,经学术委员会评审后决定是否继续资助以及资助金额。

5、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申请项目数,连同在研的基金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

内燃机车技术与节能措施分析

内燃机车技术与节能措施分析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191・内燃机车技术与节能措施分析吴嘉琪(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南阳473000)摘要:随着全球化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整体发展目标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发展计划,所以,我们国家有关能源的相关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在发展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大部分的能源主要还是来自于煤矿、石油等,这些能源在短时间之内都是不可能再生的能源。

其中利用化石能源最典型的就是在第二次的工业革命之后被发明出来的蒸汽机。

人类的工业之所以可以发展到现在这一盛况,内燃机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篇文章从内燃机车技术与节能措施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内燃机车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几点内燃机车节能措施。

关键词:内燃机车;柴油机;内燃机;节能措施;深入分析中图分类号:TQ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57X(2020)24-0191-020引言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是属于能源消耗方面的大国,不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每天消耗的能源都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天文数字,作为发展的主要组成部运输业,其每天消耗的能源更是非常可观的,这其中内燃机车的实际燃料使用量更是非常的惊人,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内燃机车在燃料使用上仍然是非常巨大的,由此带来的能源方面危机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内燃机车在我国一共可以分为两种,即燃油内燃机车和燃气内燃机车,而作为企业专用的一些内燃机车的燃料则普遍都是以柴油为主。

正是因为这样,能源的节约就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施展。

1我国内燃机车技术发展现状内燃机车主要是指以内燃机作为主要动力的机车,是各种机车中综合效率非常高的一种[1]o其也因为整体整合和装备的时间比较短,可以持续工作的时间比较长,非常适合用在长交路上;也因为其实际的用水量比较少,是非常适合一些比较缺水的地区使用的;但是其虽然在建设初期的资金投入虽然比较少,但是其对大气环境和整体环境的污染确是非常严重的。

浅析内燃机车的发展及节能减排

浅析内燃机车的发展及节能减排

交通科技与管理115工程技术 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的轻重工业发展对于能源的消耗来说,每一天都会消耗极为大量的能源,而内燃机车是运输行业十分重要的设施其燃料的使用量更是惊人的,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内燃机车占比依旧较大,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内燃机车出现的能源危机也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高度重视的。

我国目前的内燃机包含两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包含柴油内燃机车和燃气内燃机车,而作为企业专用的内燃机车的燃料,目前选择的依旧是以柴油为主的,所以在进行能源节约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只有了解其中的问题,才能够使我国的能源发展呈现可持续性[1]。

1 内燃机车的主要耗油因素分析1.1 燃油的自然损耗 自然损耗所指的是燃油再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是由于资源蒸发或者运输环节出现的零星泄漏所导致的损失。

但自然损耗中并不将责任事故和人力无法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作为一项计算的内容,燃油的自然损耗在铁路企业中又被分为运输损耗和保管损耗两个不同的类型。

运输损耗所指的是燃油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损失,目前我国的燃油损耗在进行计算时,每千公里里程的损耗量大约为0.1%左右,而2 000公里内的损耗大约为0.14%左右,而运输距离在2 000公里以上可达到0.17%。

保管损耗所指的是燃油从入库到出库,整个保管过程中出现的损耗类型。

蒸发损耗是燃油损耗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损耗特征,而蒸发损耗的总量会根据使用地区以及外界温度有所差异,燃油的传输损耗一般情况下为0.082%,泵装损耗率可以达到0.12%,泵卸损耗率可以达到0.18%。

1.2 机车操纵对耗油量产生的影响 内燃机在操纵过程中就是对燃料进行使用的整个过程,除去了内燃机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外,燃油在使用过程中的消耗情况的相关因素,以及内燃机车的操作问题,都有可能对损耗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机车的行驶,使不同的行驶速度以及牵引重量以及牵引的路程长短,都会对燃油的损耗量产生一定的影响[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专项经费预算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专项经费预算拟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对策
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浙江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前两年
1878.00 1376.00 1457.00 1699.00 1553.00 1552.00 1740.00 1706.00 1470.00 1046.00 997.00 1017.00 1074.00 1009.00 1153.00 446.00 1812.00 1696.00
清华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2013CB329100 智慧协同网络理论基础研究 2013CB329200 宽光谱信号无线传输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3CB329300 互联网环境中文言语信息处理与深度计算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013CB329400 非结构化环境下的智能感知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2013CB329500 脑机融合感知和认知的计算理论与方法 2013CB329600 社交网络分析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基础研究 2013CB336500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分析与挖掘 2013CB336600 密集立体覆盖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013CB336700 协同异构蜂窝层叠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2013CB336800 基于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的高效低噪频率转换研究及应用 2013CB429700 典型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其成矿机理 2013CB429800 兴蒙造山带构造叠合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2013CB429900 植物固沙的生态-水文过程、机理及调控 2013CB430000 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 2013CB430100 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演变机理和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热能动力专业“燃烧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热能动力专业“燃烧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热能动力专业“燃烧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目前,世界总能源的80%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燃烧,而且绝大部分污染物和CO2的排放也源自于燃烧。

“燃烧学”正是研究化石燃料化学能向热能转换的一门专门的学问,在能源高效利用、污染有效控制等节能减排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燃烧学”作为基础应用研究正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最初“燃烧学”的基本知识是作为讲授“锅炉原理”、“发动机”、“内燃机原理”等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燃烧学”课程在绝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计划中作为热能动力、航空航天、安全与能源环境等工科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而独立开设,“燃烧学”的课程教学效果对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各院校在“燃烧学”课程的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在不少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为更好地促进“燃烧学”课程的教学,笔者结合国内外“燃烧学”课程发展特点及趋势,结合几年来讲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燃烧学”课程的一些具体体会,对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并就自己的一些方法进行介绍,期望广大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一、“燃烧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手段1.“燃烧学”学科特点“燃烧学”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迅速、实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燃烧科学目前正在从一门传统的经验科学成为一门系统基础应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热力学、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传热传质学、物理学等以数学为基础的综合理论体系。

燃烧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是理论的发展,而理论的发展正是科学实践的结果,也就是研究方法的发展。

燃烧理论的建立是实验研究和理论的结合。

由于燃烧过程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燃烧科学的研究,仍然以实验研究为主。

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4)一、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应该在车辆工程领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

特制定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如下:l、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必须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两门外国语,其中一门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1、汽车动力学4、汽车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2、汽车新能源与电动汽车5、汽车车身技术及被动安全性3、汽车电子与测控技术6、汽车产品工程与创新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4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可延长至6年),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1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0学分。

四、课程设置五、实践环节为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应加强实践环节训练。

研究生的实践环节采取“助教、助管、助研”等形式。

助教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进行,具体任务在导师安排下参加车辆工程专业的本、专科教学的辅助教学工作,完成包括听课、辅导答疑、上实验课、辅导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辅助带教学实习、收集整理教学资料等各个环节的任务。

由教研室根据效果写出评语。

助研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四、五学期进行,具体任务由指导教师确定,助研工作的任务安排应结合实际科研课题,完成一定量的科研工作,写出助研报告,由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助研工作的效果及科研能力做出客观评价。

助管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开始,时间不少于一年,具体任务由系会同学工办安排。

后喷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后喷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 EGR 率下后喷对柴油机 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在试验中,转速(1400r/min) 和喷油总量保持不变(50mg/cyc),而后喷油量、后 喷时刻做相应的改变。
1 试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一台六缸增压共轨发动机上进行,对 第六缸进行了改造,独立出其进、排气系统,其余 五缸保持不变,发动机参数如表 1 所示。
从图 4 可知,主燃烧放热率差别不大,随着后 喷时刻推移,后喷燃烧相位也相应推迟,且 EGR 率较大时,滞燃期较长。结合前面的排放分析可知, 后喷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是由 EGR 率的大小和 燃烧相位决定的。
RoHR(J/deg) RoHR(J/deg)
250 200 150 100 50
0
-10
总喷油量:50mg/cyc
0
0
10
20
30
40
50
60
Crank Angle(deg.ATDC)
图 4 不同 EGR 率下的放热率
图 5 为不同后喷时刻的指示燃油消耗率,从图 可知,和没有后喷时相比,后喷时刻较早时 (3.8deg.ATDC 和 9.8deg.ATDC)油耗率降低,后喷时 刻较晚时(15.8deg.ATDC 和21.8deg.ATDC)油耗 率升高。这主要和燃烧是否充分有关,当后喷较早 时,缸内温度较高,较多的 CO 和 THC 被氧化,提 高了燃烧效率,从图中的 CO 和 THC 排放缩小图可 看出,油耗率的变化是和 CO 及 THC 的变化趋势是 一样的。
CSICE2009-019
NOx(g/kwh)
smoke(FSN)
总喷油量:50mg/cyc 后喷油量:9mg/cyc
10
主喷时刻:-10deg.ATDC

内燃机节能减排项目可研分析报告

内燃机节能减排项目可研分析报告

内燃机节能减排项目可研分析报告第一篇:内燃机节能减排项目可研分析报告节能减排内燃机动力增效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标题:一、项目简介二、项目概况三、项目技术来源四、项目技术升级及历时的课题概况五、产品应用范围六、产品主要机理七、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八、市场分析九、视定项目实施预案十、产品基础成本、综合成本及出厂价预算十一、视定产销计划十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十三、项目投资前景十四、项目投资风险预测十五、结论节能减排内燃机动力增效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目前全世界在用机动车拥有量已超出了20亿辆,仅以中国为例:全国在用机动车拥有量已达到了近1.6亿辆(台),且每年以汽车产量为1,000万辆、农用车产量为300万辆、摩托车总产量为2,000万辆、工程机械、特种车辆、发电机组等合计产量为100多万辆(台)的速度逐年递增。

这一国家富强、社会昌盛的美好情景使国家自豪!民众兴奋!但对上述喜人、惊人的统计数字——其全国在用机动车辆的年均消耗燃油约5.0亿吨和车用润滑油1,000万吨的庞大数量又给国家增添了能源利用、环保治理、车辆维修、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新难题。

由此国家增设了专业的科研院所,专项对机动车辆的经济性、动力性、排放性、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引进了国外的多项先进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开发出了节油与净化效果较为明显的内燃机专项减排与节油系列产品,逐步改善了在用和出厂机动车辆的油耗及排放状况,但是由于众多系列机动车辆的节油与减排产品对在用机动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尚未达标(实际应用指标过低),因此我国目前暂时无法全面强制实施新的在用机动车辆节油法和国Ⅲ排放标准(若强制实施国Ⅲ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全国在用机动车辆的排放超标率可能会超出50%以上)。

《中国****************·**》(以下简称**)是该项目的发明人经历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主要针对在用机动车辆的节油、减排、降噪、增效,又是在实用经济的运行条件下要长期保持良好的原始技术状况,还要达到免拆、免修之自然条件下避免小修、中修、大修等繁琐程序,且能使发动机的运行寿命(或大修里程)延长1次以上目的之创新思路,通过至少上万次的反复实验、试车、对比、分析、小试、中试、评定而研制创造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顶天立地做科研——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顶天立地做科研——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支撑平台】Support platform68 科学中国人 2019年1月工程中心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开始建设,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运行,是我国内燃机学科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过近30年的运行,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内燃机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内燃机工程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中心。

在近两次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评估意见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我国内燃机领域研究中发挥了开拓和牵引作用;实验室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内燃动力工程知识创新基地,在新一代高效清洁内燃机燃烧技术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内燃机燃烧学处于前列。

立足国需,面向国际实验室坚持秉承“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要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和技术的原始创新,面向国际竞争,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结合我国内燃机工业的实际,为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需求,在新技术原理和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我国内燃机工程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培养了高水平的人才,建立起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力争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内燃动力工程知识创新基地、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1)在内燃机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原理创新研究中继续发挥了开拓和牵引作用,为我国内燃机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自2002年以来,实验室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连续主持内燃机领域的全部4项原“973”项目,引领我国内燃机基础研究,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

实验室赵华教授主持的“基于多元燃料和新型热力循环的内燃机燃烧理论和技术的基础研究”是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领域的连续第3轮支持,创新提出了高密度低温燃烧理论、可变冲程汽油机H C C I燃烧理论和基于多元燃料低温燃烧理论,发展了高效清洁燃烧新技术;舒歌群教授主持的“高效、节能、低碳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基础研究”项目,开展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的基础研究,为我国内燃机领域的节能减排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

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

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科代码:085201 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机械工程学科主要围绕国民经济和国防中的各种机械装备,开展设计、制造、运行、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包括机械的基础理论、各类机电产品与装备的设计方法、制造技术与系统、检测控制与自动化、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以及各类机械装备运行维护的理论与技术等。

本学科专业的优势及特色:机械工程是我校首批获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覆盖机械领域的多个方向。

本学科导师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项目,与企业联系紧密,实践经验丰富。

课程设置针对机械工程领域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特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数字化制造与精密加工开展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复杂零件数字化制造、先进制造过程与系统等技术的研究;进行相关数控装备、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发以及应用维护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研究难加工材料、难加工零件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机理、工艺等关键问题,并研发相关的专用装备。

(2)制造装备智能测控与故障诊断研究制造装备和高可靠性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信号检测、智能控制、机器视觉等理论和技术;开展复杂制造装备高精度控制、制造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方面基础理论的研究,并结合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大工程进行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2. 机械电子工程(1)机电系统建模、先进控制及自动化研究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等领域机电系统的控制理论及控制方法,包括系统建模与辨识、智能控制、控制器优化设计及系统的集成与性能优化、机器人控制技术及微系统技术等。

(2)机电系统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等领域的机电系统的过程监测技术、电量及非电量信号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故障诊断技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2013年立项183个项目后三年预算安排初步方案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2013年立项183个项目后三年预算安排初步方案

2013CB835100 遗忘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2013CB835200
2013CB835300 适应性免疫的起源与演化 2013CB836900
2013CB837000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相关科学研究 2013CB837100 2013CB837200
2013CB837300 人类概念认知的脑网络基础 2013CB837800
互联网环境中文言语信息处理与深度计算的基 础理论和方法 非结构化环境下的智能感知基础理论与关键技 术
2013CB329500 脑机融合感知和认知的计算理论与方法 2013CB329600 社交网络分析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基础研究 2013CB336500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分析与挖掘 2013CB336600 密集立体覆盖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013CB336700 协同异构蜂窝层叠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2013CB336800
2013CB531700 “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研究 2013CB531800 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2013CB531900 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与机体保护机制研究 2013CB532000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 2013CB632100 硅芯片光互连用发光材料及器件研究 2013CB632200 低成本、高延展性高强镁合金材料基础研究 2013CB632300
重要病原微生物感染与耐药性相关的膜蛋白结 构功能研究
2013CB911600 DNA损伤与抗肿瘤研究 2013CB921700 量子有序现象及其多场调控研究 2013CB921800 基于自旋量子调控的固态量子计算研究 2013CB921900 新型量子材料中电子内禀自由度的调控 2013CB922000 冷原子与偶极量子气体的性质和调控 2013CB922100 分子体系中电子电荷和自旋的量子调控 2013CB922200 原子分子量子态的超快调控 2013CB922300 固态量子器件及电路 2013CB922400 受控超快光场作用下物质的量子特性研究 2013CB932500 用于脑部肿瘤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研究 2013CB932600 低维材料的高效能量转换与器件基础 2013CB932700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引言内燃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应用广泛的动力源之一,但是同时也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内燃机在燃烧燃料时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CO、NOx、颗粒物等。

为了控制和减少内燃机排放的污染物,许多控制技术已经被开发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第一章改良燃料通过改善燃料的成分和质量,可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

其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添加化合物,如甲醇、丙醇、乙酸甲酯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利用零部件表面的化学催化剂,如铂、钯、铁等催化剂,来升高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污染排放。

第二章后处理系统后处理系统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来清除排放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技术。

其中一个常用的后处理系统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

这个系统在排气管中加入催化剂,通过化学反应将NOx转化为氮和水,从而减少这种有害物质的排放。

另外一个常用的后处理系统是氧化催化剂(DOC)系统,将有害物质如CO、HC氧化成CO2和H2O,从而减少它们的排放。

第三章冷却回收系统冷却回收系统是一种通过将排出的废气中的热量回收,来提高内燃机效率的技术。

这种系统可以使用废热回收器或换热器来回收排气管中的热量,将其重新利用到发动机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内燃机工作的效率,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

第四章燃烧控制技术燃烧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内燃机的燃烧过程,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的技术。

其中常用的技术是燃料分离和电子快门技术。

燃料分离技术可以将燃料喷射到发动机中,从而减少不完全燃烧的现象,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电子快门技术可以通过电子信号控制燃油的喷射,从而调整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

结论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是现代交通工具中必要的技术。

改良燃料、后处理系统、冷却回收系统和燃烧控制技术都是可行的技术手段。

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些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达到更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研究计划
一、研究背景
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

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带来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2013年伊始,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北京更是连续6日深陷其中,PM2.5浓度指数多次“爆表”。

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2.8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8.7%。

通行观点认为,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50%,就说明该国已进入能源预警期。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2011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

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含四项: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

2011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460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5%,而汽车的排放量占到了机动车排放总量的84.7%。

其中,汽车对CO、HC的贡献比例分别达到了80.6%、76.9%,而对NOx、PM的贡献比例则高达90.4%和94.9%。

二、研究计划的目的
针对现在绝大部分机动车都是汽油机或者柴油机,所以改善内燃机的燃烧过程和控制废气的排放对如今石油资源的不断匮乏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用完了就没有了,所以通过改善燃烧过程,优化燃烧路径,已达到减少燃油消耗。

提高燃油经济性,相对的减少了燃油的消耗量。

第二,通过污染物的排放,尽可能的减少污染,达到国际先进的排放标准。

将汽车排放废气污染降至最低,还一个健康的大气环境给我们。

三、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与设计方案
本研究计划主要研究内燃机的燃烧过程和对排放的控制。

通过对内燃机燃料的选择,进气管道的设计,气缸的结构参数(燃烧室的形状,压缩比等)设计,适应各工况的燃油喷射时刻正时,对氧传感器和三效催化转换器的闭环控制的优化设计等一系列措施来优化燃烧过程,降低燃油消耗率,降低排放。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分析现状——了解基本构成及原理——分析国内外现有的先进技术——总结并分析其优缺点——不断完善与发展
四、研究基础
1、已经具有的条件
(1)具备汽车构造、汽车电器,发动机原理,内燃机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外关于燃烧过程优化及排放控制研究资料和实验结论
2、未具有的条件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1)未具有的条件:研究所需的各种装置及仪器以及相关知识不够完全
(2)解决方案:首先通过查找各种资料对燃烧过程及控制排放进行充分的了解。

努力学习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为研究计划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当前这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发展趋势,不断提示自己的综合能力,强化专业知识。

加强与导师沟通,与同学商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五、参考文献
【1】周龙保,刘忠长,高宗英.内燃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
【2】张志沛.汽车发动机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7
【3】杨连生.内燃机设计.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
【4】蒋德明.内燃机燃烧与排放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5】何学良.内燃机燃烧.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6】史绍熙.清洁燃烧.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