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吃!禾花雀都被吃到“濒危”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吃吃!禾花雀都被吃到“濒危”了!
禾花雀的学名叫黄胸鹀[wú],一种小型萌萌哒的鸣禽,今天这种可怜的小鸟上了热点,因为它又升级了——过去20xx年从“无危”跳到“近危”跳到“易危”再跳到“濒危”,12月5日,终于升到了最高级——“极危”,现在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要少,这都得感谢中国遍地吃货们的吃吃吃。

禾花雀是俄罗斯广泛分布的一种迁徙鸟类,到了秋天会飞到东南亚一些国家过冬,等天气暖了会再飞回西伯利亚等地去繁衍后代,而不幸的是,从西伯利亚到中国广东沿海,禾花雀的迁徙路线覆盖了除了西藏、青海、新疆外的所有地区。

禾花雀体型小,身长14-15厘米,羽色栗褐,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腹部鲜黄色,飞行速度不快,每小时30-70公里,中途喜欢在灌木丛芦苇丛里休息,它们常常是成群结队地穿梭,最多时能达到7000多只,因此也极易遭到大量捕捉,贩卖到广东等地。

俄罗斯鸟类学家研究发现,每年西伯利亚新生的禾花雀数以十万计,但是经过数月的迁徙,飞到东南亚国家的禾花雀数量严重下滑,而这个原因恰恰是在迁徙途中遭到残忍的捕杀,成为中国食客们的餐桌美食。

在中国南方,禾花雀被当地一些人们认为是天上人参,吃了能补肾壮阳,并且他们对禾花雀的习性非常了解,知道每年麦子快要灌浆的时候,禾花雀就会来,因此捕食禾花雀成为一种习惯。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广东佛山三水区还有专门的禾花雀美食节,更是吸引大批吃货,这些可怜的鸟儿遭到了更加大面积的捕杀。

早在20xx年,我国就颁布了禾花雀的保护条例,广东禾花雀也被列入国际候鸟保护动物。

在广东一些餐馆里,随着禾花雀的保护级别上升,价格也跟着涨涨涨涨涨,700多块钱一道‘荷叶’菜仍然挡不住有钱吃货的胃,吃吃吃,再吃就要绝种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