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分公司关于《企业年金方案》的说明(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特别说明事项
(一)实行企业年金计划后的退休待遇问题 (二)关于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问题 (三)关于投资问题
3.1 实行企业年金计划后的退休待遇问题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有关规定及相关解释,已退休人员不再纳入企业 年金计划人员范围。 对于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退休人员,采取领取年金待遇和公司发放生活补助 相结合的办法。例如,某位员工可一次性领取11500元年金待遇,其中个人缴 费部分及其投资收益为1500元,单位缴费部分及其投资收益为1万元,而控股 公司同类人员每月生活补助为200元(按照278号文件扣除生产性项目后), 所以该同志一次性领取到的单位缴费部分的年金待遇相当于控股公司同类人 员50个月的生活补助(10000元/200元=50个月)。因此,在前50个月,该同 志不再享受公司生活补助;50个月后,如果该同志继续生存,在生存期内可 以继续享受和控股公司同类人员相同标准的生活补助。
4、此次需要完成的工作
(一)明确2005年首期缴费,做好解释说明 (二)审核参加2005年首期缴费的人员范围 (三)组织个人申请,做好归档工作,及时汇总上报
明确2005年首期缴费, 2005年首期缴费 4.1 明确2005年首期缴费,做好解释说明
2005年,单位缴费按照人均4700元的标准缴纳,个人缴费 按照单位缴费的15%进行缴纳。 从2006年开始,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将按照公司企业年金 计划中确定的缴费标准确定,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项目 单位缴 费部分 积累额 的归属 比例 参加本 计划3 年及以 下 参加本计划3年以上 服务年限 4—6年 10% 服务年限 7—9年 20% 服务年限 10—12年 30% 服务年限 13—15年 40% 服务年限 16—18年 55% 服务年限 19—21年 70% 服务年限 22—24年 85% 服务年限 25年以上 100%
年金缴费— 2.2.1 年金缴费—缴费标准
单位年缴费=年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单位年缴费=年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服务年限系数
一、年缴费基数按员工所在岗位层级最低职等1档标准薪酬确定。 员工所在岗位层级最低职等1档标准薪酬 员工所在岗位层级最低职等 二、服务年限系数根据员工的服务年限(服务年限不足一年按照一 年计算)综合计算确定。 计划建立前入司的员工:服务年限=司龄×60%+工龄×40% 计划建立后入司的员工:服务年限=司龄×100%
3.3 关于投资问题
年金基金财产的投资运营由投资管理人负责,其主要职责就是对企业年 金基金进行科学、高效及安全的投资管理,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 为确保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降低投资风险,国家在《企业年金基金管 理试行办法》中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组合进行了明确规定,并 要求投资管理人按照国家规定计提风险准备金。 公司通过以下四方面的努力,力求确保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降低投资 风险: 1、选择投资管理经验较为丰富,业内表现较佳的受托人与投资管理 人; 2、要求受托人制定较为稳健的投资政策,不盲目投入风险性较大的 一些高回报项目; 3、成立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运作状况 进行监控; 4、要求投资管理人按照国家规定,建立风险准备金。
3.2 关于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陆续出台的一些税优政策主要是针对单位缴费部分,如:盈 目前我国各地陆续出台的一些税优政策主要是针对单位缴费部分, 利多的企业, 利多的企业,可在当年收益中按照一年不超过本企业平均工资一个半月标 准提取企业年金, 劳动保险费”项下列支等等。 准提取企业年金,在“劳动保险费”项下列支等等。 有关个人的税优政策还尚未明确。 有关个人的税优政策还尚未明确。
审核参加2005 2005年首期缴费的人员范围 4.2 审核参加2005年首期缴费的人员范围
1、对于2005年1月1日前试用期满的在编正式员工,全额享受单位 缴费部分4700元; 2、对于2005年1月1日前入司,2005年1月1日仍处于试用期的员工; 以及2005年新入司,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试用期满的员工,按其 2005年试用期满后的实际工作月份(不足一月按一个月计算)享受单 位缴费部分,即4700元×试用期满的实际工作月份/12; 3、对于2005年新入司不实行试用期的员工,按其实际工作月份享 受单位缴费部分,即4700元×实际工作月份/12。 4、对于2005年12月31日试用期未满的新入司员工以及2006年新入 司员工,不具备参加2005年首期年金缴费资格;在2006年或以后年度 再参加企业年金。
2.3 权益归属
个人账户中计划成员的个人缴费及相应投资收益全部属于受益人本人。 单位缴费部分及相应投资收益的归属权益按以下规定确定: ——员工退休退职、退休前身故、参军的,保监会等上级机关决定调动的、或经 总公司、省级分公司同意调动的,企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及相应投资收益按照100% 的比例归属员工。 ——员工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而被公司开除或解除劳动合同 的,或擅自离职的,不享受企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及相应投资收益。 ——除上述情形外,在员工个人参加本计划之日起3年(含3年)内,单位缴费部 分及相应投资收益不向员工进行归属;在员工个人参加本计划第4年起,单位缴费 部分及相应投资收益开始向员工归属,归属比例按照员工本人服务年限确定:
服务年限 系数 ≥0,<5 1 ≥5,<10 1.05 ≥10,<15 1.1 ≥15,<20 1.2 ≥20,<25 1.35 ≥25 1.5
缴费比例按职务层级递减确定。 三、缴费比例按职务层级递减确定。缴费比例确定为5%-8%,总公司董 缴费比例按职务层级递减确定 事长、监事会主席、经营班子成员、资深专家的缴费比例定为最 低(5%),一般员工的缴费比例定为最高(8%)。 四、员工个人缴费标准为单位缴费标准的15%。 员工个人缴费标准为单位缴费标准的15%。 员工个人缴缴费—缴费周期和缴费形式
缴费周期和缴费形式 采取每半年缴费一次的方式,于每年的6月20日和12 6 20日 12 20日 月20日进行企业年金缴费,单位缴费部分由公司统 一缴纳, 个人缴费部分由公司于每次缴费前从员工个人工资 中进行一次性代扣;公司将应缴的单位和个人缴费 款项直接足额汇至在托管人处开立的受托财产委托 专户。
关于企业年金方案的说明11公司建立企业年金的总体考虑公司建立企业年金的总体考虑22企业年金方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企业年金方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33特别说明事项特别说明事项4此次需要完成的工作1公司建立企业年金的总体考虑公司建立企业年金的总体考虑一着眼政策导向选择建立企业年金二受托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的选择2企业年金方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一参加人员的范围二年金缴费三权益归属四待遇计发与领取21参加人员的范围参加企业年金的人员必须是与公司签署劳动合同试用期已满的在编正式员工同时要求其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正常缴费义务
关于《企业年金方案》的说明 关于《企业年金方案》
1、公司建立企业年金的总体考虑 2、企业年金方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3、特别说明事项 4、此次需要完成的工作
1、公司建立企业年金的总体考虑
(一)着眼政策导向,选择建立企业年金 着眼政策导向, (二)受托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的选择 受托人、投资管理人、
4.3 组织个人申请,做好归档工作,及时汇总上报 组织个人申请,做好归档工作,
对于具备参加2005年首期年金缴费资格的员工,各分公司应认真组织 填写《加入2005年首期企业年金缴费申请表》,由本人签字后并经所 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同意;对于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填写的申请表, 由上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申请表由各分公司上报省 公司统一归档,按永久档案留存。 对于符合2005年首期缴费资格但不同意参加年金方案的员工,也要请 本人签字确认,并进行归档留存。
0
计划成员退出本计划的,从次月起进行个人账户权益归属。
2.4 待遇领取
领取方式:员工可自主选择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或转为 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 转为 一次性领取 商业年金保险等三种领取方式。 商业年金保险 如果计划成员退休后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仍有余额的,由 指定受益人或继承人一次性领取全部余额。 公司将为每一位计划参加人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计划参 加人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领取年金待遇。
年金缴费— 2.2.3 年金缴费—奖惩安排
公司上年亏损的,相应中止全系统下年度单位缴费。 在公司整体盈利的情况下,对于省分公司因大灾等因 素出现亏损的,不影响省分公司当年企业年金缴费; 对于省分公司正常年景因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亏损的, 省分公司年金单位缴费部分按正常情况下的80%确定。 公司或某分支机构任务完成情况较好,在本单位年金 总量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在单位优秀员工进行奖 励性缴费,员工个人可以不进行相应缴费。
2、企业年金方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参加人员的范围 (二)年金缴费 (三)权益归属 (四)待遇计发与领取
2.1 参加人员的范围
参加企业年金的人员必须是与公司签署劳动合同,试用期 已满的在编正式员工,同时要求其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 履行正常缴费义务。 对于工作未满一个年度的员工,如果实行试用期,则根据 其一年中除试用期外的实际工作时间(不足一个月的按一 个月计算,下同)确定缴费;如果不实行试用期,则根据 其一年中的实际工作时间确定缴费。 对于在企业年金正式开办前就已退休的人员,即在2006年 4月30日之前退休的员工,不再参加企业年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