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炎性肠病的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6f2590d6c85ec3a87c2c5c1.png)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32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刘红春 王吉耀【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治疗Advance in treatment of IB D【K ey w ords 】 I BD ;T reatment【First author ’s name and address 】 LI U H ongchun ,Department ofG astroenterology ,Zhongshan H 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China中图分类号:R282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09(2006)03-0326-04 炎症性肠病(in 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 BD )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和克罗恩病(crohn ’s disease ,C D ),是一组慢性复发性疾病,病因未明,与肠道免疫机制有关,遗传和环境因素在I BD 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I BD 有增多趋势,对I BD 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发现分子和细胞介质在肠道免疫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出现了环孢菌素、粘膜保护剂、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和白细胞去除术等新方法。
本文就I BD 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 D 患者中吸烟者比正常人群多,其中戒烟者比继续吸烟者复发率明显降低,需要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亦减少,吸烟对C D 有害,故治疗C D 首先应戒烟[122]。
相反,吸烟对UC 可能有益,Pul 2lan 等用尼古丁贴剂15~25mg/24h 经皮下吸收或安慰剂治疗72例活动性左半结肠UC ,发现尼古丁治疗组临床和组织学改善程度高于安慰剂组,尼古丁灌肠也有类似疗效,且可减少尼古丁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营养疗法对I BD ,特别是C D 的疗效尚有争议。
克罗恩病的新疗法和临床试验进展
![克罗恩病的新疗法和临床试验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ed75c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3.png)
克罗恩病的新疗法和临床试验进展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影响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它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常伴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克罗恩病的治疗方法有限,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疗法和临床试验正在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1. 生物制剂疗法生物制剂疗法已成为克罗恩病治疗的重要选择。
这些疗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症状并维持长期缓解。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白细胞介素-12/23抗体和整合素抗体等。
这些药物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减少手术的需要。
2. 精准医学研究随着精准医学的兴起,针对克罗恩病的个体化治疗研究也迅速发展。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等进行分析,研究者们希望找到与克罗恩病相关的标志物,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免疫细胞的特定表达型和多态性基因与克罗恩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这为以后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线索。
3. 肠道菌群移植疗法肠道菌群在克罗恩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肠道菌群移植疗法通过将正常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肠道中,从而恢复肠道的菌群平衡,减轻炎症反应。
这种疗法在治疗顽固性克罗恩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虽然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肠道菌群移植疗法有望成为克罗恩病治疗的新方向。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目前,一些新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用于调节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例如,靶向特定免疫细胞的调节剂、维生素D衍生物和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的研发和试验将为克罗恩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可能性。
5. 食物管理和营养支持食物管理是克罗恩病治疗的一部分。
特定的饮食改变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控制症状。
例如,限制某些食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纤维的摄入等。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外营养和静脉营养等,以维持充足的营养状态。
维多珠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维多珠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9f07637dd88d0d233d46abb.png)
维多珠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王慧琴1,梁赵良1,刘耿烽1,吕晓丹2,詹灵凌2,吕小平1△摘要:炎症性肠病(IBD )是一类病因未明的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治疗仍以传统药物为主。
由于传统药物不良反应较明显,近年来衍生出多种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 )制剂、整合素拮抗剂等。
作为一种人源化的抗α4β7整合素单克隆抗体,维多珠单抗(Vedolizumab )通过抑制α4β7整合素与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MAdCAM-1)相互作用,选择性阻断记忆T 细胞向炎症肠道组织转运,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因而主要用于对抗TNF 生物制剂失效的IBD 患者。
本文对维多珠单抗治疗IBD 的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维多珠单抗;整合素;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志码:ADOI :10.11958/20181974Vedolizumab for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research progress of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msWANG Hui-qin 1,LIANG Zhao-liang 1,LIU Geng-feng 1,LYU Xiao-dan 2,ZHAN Ling-ling 2,LYU Xiao-ping 1△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2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al Experiment,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1612318241@Abstract: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is a kind of chronic,relapsing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tract with unknown etiology.Its treatment is still dominated by traditional medicine.Due to the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ofthese traditional drugs,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gents have been derived in recent years,such as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TNF)biological agents,integrin antagonists.As a humanized anti -α4β7integrin monoclonal antibody,vedolizumab can selectively block trafficking of memory T cells to inflamed intestinal tissues by inhibiting the interaction of α4β7integrin with mucosal address cell adhesion molecule-1,reducing intestinal inflammation.Therefore,it is mainly used in IBD patients who are failed to respond to the anti-TNF biological agents.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the mechanism,clinic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vedol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IBD.Key word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Vedolizumab;integrin;mucosal address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60114,8186010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GXNSFAA198299);广西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KZ10-108,GZLC14-28)作者单位: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邮编530021),2临床医学实验部作者简介:王慧琴(1992),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通讯作者E-mail :1612318241@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是一类多种病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有终身复发倾向,因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756e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d.png)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探索新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加强临床试 验和流行病学研究等。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将会 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健康福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目前,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 、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这 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 的疗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药物治疗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药物治疗面临的挑战包括副作用、耐 药性、复发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为解决这些挑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 药物治疗方法和药物联合应用方案, 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降低复发 率。
VS
药物安全性
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副作用,如恶心 、呕吐、头痛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依从性问题
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了解药物治 疗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简化治疗方案
通过减少服药次数、剂量或使用长效制剂等 方式,简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药研发
药物治疗联合营养支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炎症性肠病 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后继续药 物治疗以预防复发。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药物治疗效 果。
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
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 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开展心理干 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的个体化与精准治疗
针对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 的深入研究,开发更有效、 安全的药物。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炎症性肠病(IBD)规范化药物治疗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规范化药物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5651a6983c4bb4cf6ecd123.png)
1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DA :5-ASA 制剂联合微生态制剂对UC 的维持治疗效果较好。
B:5-ASA 制剂维持治疗的疗程推荐时问一般为 3 年~5 年或更长。
C :SASP 禁用于对磺胺类及水杨酸盐过敏者。
D :服用SASP 期间不宜多饮水。
2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A :沙利度胺可用于已怀孕的难治性克罗恩患者。
B:来氟米特具有生殖毒性,能引起胚胎损伤,禁用于孕妇及尚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及哺乳期妇女。
C:目前已经用于IBD 临床治疗的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类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和那他珠单抗,其中以英夫利西单抗应用时间最长。
D :荟萃分析显示,对于IBD 患者,英夫利西单抗与硫嘌呤类药物联合用药的临床缓解率、内镜缓解率均显著优于英夫利西单抗或硫嘌呤类药物单药治疗,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E:用药不依从性的IBD 患者比依从性好的患者有更高的复发风险。
3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DA :对于重度UC,静脉用激素为首选治疗。
B:对于局限在回肠末段、回盲部或升结肠的轻度活动性CD,可选择局部作用激素布地奈德。
C :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维持治疗药物,诱导缓解后缓慢减量,快速减量可能导致IBD 早期的复发。
D :如UC 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 1 个月内不能减量至<10 mg/d ,或停用糖皮质激素 1 个月内出现复发则考虑为糖皮质激素依赖。
4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DA :IBD 是一种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B:IBD 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另外还可能出现肠外表现例如口腔黏膜病变。
C :最近研究显示,亚洲地区的IBD 疾病发病趋势、严重度和临床转归都越来越接近西方国家,预示着中国即将面临大量的IBD 患者。
D :IBD 可以治愈。
5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 AA :联用免疫抑制剂或肠内营养,可增加英夫利西单抗疗效。
IBD治疗进展
![IBD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0db9a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8.png)
结束
治疗细则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 休息,戒烟 • 饮食:流质、高营养少渣 • TPN和EN • 对症治疗:水电解质平衡、贫血、低蛋白
血症等 • 继发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药物治疗
–水杨酸制剂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氨基水杨酸制剂作用机制
SASP
结
肠
sp
5-ASA
certolizumab
certolizumab是一种完全人源化的抗TNF单克隆小 抗体Fab片段, 并且Fab片段与聚乙烯乙二醇分子 连接, 以延长其生物半衰期. 作用机制:与前2种作用机制不同, 虽然 certolizumab也是结合可溶性及跨膜性TNF, 但是 不能促使补体活化, 不能引起抗体介导的细胞毒 性活化效应, 以及不能介导T细胞凋亡.
生物制剂: –对UC的诱导和维持缓解治疗有效; I.在欧美进行的3项IFX多中心研究证实其治疗UC
的疗效与CD是一样的。
UC治疗方面的新认识-转换治疗
何时需要转换治疗? ----在静脉用足量激素治疗大约5d仍然无效,应转换治疗。 转换治疗如何判断? ----依据排便频率、血便量、全身状况、腹部体检及血清炎
infliximab
治疗方案: • 第0、2、6周予5 mg/kg体质量静脉滴注治疗以
诱导缓解; 以后每隔8 wk予以相同计量以维持缓 解; • 对于infliximab治疗有效而后又失效的患者可将 剂量增加1倍或缩短给药间隔时间(一般为4-7 wk); i.如果开始2个剂量治疗仍然无明显疗效的不应再给 予infliximab治疗.
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
![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30b6ca202768e9951e738d2.png)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IBD在不同国家、地区、种族人群中的发病率不同,有显著的地域和种族差异。IBD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欧洲和北美,但是在过去的50年间,欧美IBD发病率趋于稳定,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IBD发病率则呈明显的增高趋势。近20年来我国IBD的病例迅猛增加。国内有学者分析了1981年~200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10218例UC患者,结果表明,20年间病例数上升了3倍。中国IBD协作组对1990年~2003年间IBD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显示,IBD住院患者呈逐渐增加趋势,粗略推测UC患病率约为11.6/10万,CD约为1.4/10万,增长情况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相似。
关于生物制剂和AZA联用,推荐原先对免疫抑制剂无效者,无需继续联合;IFX治疗前未用过免疫抑制剂者,IFX与AZA合用可提高缓解率及黏膜愈合率。2013年AGA指南强等级推荐两者联合用于诱导缓解治疗(高等质量证据级别),但不推荐联合应用于维持缓解治疗。使用IFX时正在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应继续原来的治疗,当达到临床缓解后将激素减量至停用。
炎症性肠病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论文
![炎症性肠病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b1935d33687e21ae45a91c.png)
partment,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China 【Abstrac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s a chronic non—specific intestinal
点,治疗组应答率39.7%,而安慰剂组为23.5%,
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J。抗几一23治疗可能成为抗 TNF治疗无应答患者的选择性用药。但其他抗m.23 抗体如briakinumab在CD患者2期临床试验中与安 慰剂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旧J。抗IL.17A单克隆抗体 Secukinumab在RA和银屑病中获得良好疗效,但研
国匿』L型堂盘查!Q!鱼生i旦筮兰i鲞筮i翅丛!墅i!堕:M型!Q!!:!尘!:塑:垒堕:i
・综述・ 炎症性肠病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郭静王立云(综述)
孙梅(审校)
【摘要】炎症性肠病是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常规治疗包
括水杨酸类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手术等,但预后仍不乐观。近年来,多种其他治疗方案不 断出现,如抗细胞因子抗体、抗趋化因子抗体等,使临床医生越来越关注炎症性肠病新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治疗
趋化因子受体CCR9是CCL25受体,并在白细
抑制IL一17A后增加了感染的发病率一J。 m一13主要是由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它对 UC的发展至关重要。Tralokinumab(CAT一354)为 人重组几-13单克隆抗体,已经在中重度UC患者中 进行Ⅱ期临床试验,这两种抗体与安慰剂组比未见显 著疗效¨0|。几一13抗体lebrikizumab在重度哮喘患者 的Ⅱ期临床试验中获得成功。然而m一13抗体是否为 UC的治疗靶点仍存在疑问。 也一10被激活后通过Thl细胞抑制细胞因子的产 生。最近,关于IL一10在IBD的抗炎作用的研究越来
炎症性肠病专题:最新临床指南研究进展热心肠日报
![炎症性肠病专题:最新临床指南研究进展热心肠日报](https://img.taocdn.com/s3/m/b450719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b.png)
炎症性肠病专题:最新临床指南研究进展热心肠日报今天是第1073期日报。
JAMA临床指南解读: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JAMA[IF:44.405]①用粪钙网蛋白来帮助区分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②活动性克罗恩病(CD)患者不应使用口服美沙拉嗪治疗;③当患者抵抗皮质类固醇治疗或需要持续地类固醇治疗时,应使用抗TNF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④在没用过英夫利昔单抗和免疫调节剂(thiopurines)治疗的患者中,二者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⑤对中重度活动性CD患者,应考虑联合免疫调节剂或单独使用抗整合素治疗(vedolizumab)来诱导缓解。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rohn Disease04-10, doi: 10.1001/jama.2019.3684【主编评语】美国胃肠病学会于2018年发布了最新版成人克罗恩病管理临床指南,《JAMA》近期发表了针对该指南的解读短文,推荐给相关临床医生。
(@李丹宜)美国胃肠病学会出品:成人溃疡性结肠炎最新临床指南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0.231]①以达到粘膜愈合从而促进持续无类固醇缓解并防止住院和手术为治疗目的;②无法镜检时用粪钙网蛋白评估粘膜愈合情况,注意排查艰难梭菌感染,筛查和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③基于病情的活动性、严重性、炎症程度、预后因素等,选择适当的疗法和药物,如:中度活动性患者可先行非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患者可用抗TNF疗法、vedolizumab和托法替尼来诱导缓解;④根据结直肠癌综合风险因素和既往镜检结果,每1-3年进行结肠镜检。
ACG Clinical Guideline Ulcerative Colitis in Adults03-01,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0152【主编评语】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
炎症性肠病的多种治疗分析-338-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炎症性肠病的多种治疗分析-338-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67fbf3dd88d0d233d46af6.png)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炎症性肠病的多种治疗
分析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详见:
(一)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1、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使用硫唑嘌呤欧美推荐的目标剂量为()mg/kg/d
A、1.0~1.5
B、1.5~2.5[正确答案]
C、3.5~4.5
D、5~7.5
E、7.5~10
2、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使用泼尼松治疗时的用法是()
A、20~30mg/d
B、60~120mg/d
C、40~60mg/d[正确答案]
D、160~180mg/d
E、200~280mg/d
3、中度活动期克罗恩病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A、氨基水杨酸制剂
B、硫嘌呤类药物
C、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
D、阿片制剂
E、抗胆碱能药物
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控制不佳者,尤其是病变较广泛者,应及时改用()
A、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
B、硫嘌呤类药物
C、阿片制剂
D、抗胆碱能药物
E、止泻剂
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ffc19ce2bd960590c677c0.png)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本文刊于:中华儿科杂志, 2019,57(7):501-507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显著升高。
国内及国际对儿童IBD诊治的研究进展很快,IBD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和临床营养学组专家借鉴国外最新共识以及国内儿童IBD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在更新完善2010年儿童IBD诊断规范共识意见上增加治疗内容,形成新的诊治共识,为IBD 患儿的临床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未定型IBD(IBD unclassified,IBDU)。
IBDU是指一种结肠型IBD,根据其表现既不能确定为CD,又不能确定为UC。
近年随着对儿童IBD 研究的深入,发现年龄小于6岁的IBD儿童有其独特的表型,这类IBD被定义为极早发型IBD(very early onset IBD,VEO-IBD)[ 1] 。
VEO-IBD中还包含新生儿IBD(小于28日龄)和婴幼儿IBD (小于2岁)。
VEO-IBD中被报道最多的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及其受体基因突变。
VEO-IBD因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病例数相对少、缺乏诊断金标准而导致诊断困难。
当遇到发病年龄早、病情重、影响生长发育、伴严重肛周疾病、常规治疗难控制、一级亲属有类似疾病史时,应高度怀疑VEO-IBD。
在北美及欧洲国家,儿童UC的发病率为(0.10~5.98)/100 000,儿童CD的发病率为(0.15~12.00)/100 000 [ 2,3,4] 。
在我国,儿童IBD发病率在近年显著升高,从2001年的0.5/1 000 000上升至2010年的6.0/1 000 000 [ 5] 。
炎症性肠病(IBD)药物治疗总结(收藏)
![炎症性肠病(IBD)药物治疗总结(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61f902fb5727a5e9846a617c.png)
炎症性肠病(IBD)药物治疗总结(收藏)一、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二、特殊人群的治疗1、IBD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2、IBD患者合并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3、IBD患者合并病毒性肝炎4、IBD患者合并艰难梭菌感染5、IBD患者合并真菌感染6、IBD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7、IBD患者合并寄生虫感染三、IBD患者的自我管理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胃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UC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患者可能饱受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抑或里急后重的折磨。
CD发病高峰年龄为18-35岁,腹痛、腹泻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严重时会有肠梗阻、肠穿孔,甚至癌变发生。
目前IBD已经成为世界性疾病。
近年来我国的病患人群也正在迅速扩大,临床医疗需求压力也已日渐凸显。
当前对IBD的治疗思路在于控制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临床上常规使用的大多数药物都属于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针对炎症通路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已经开始在临床广泛使用,新兴的小分子靶向生物制剂也正在逐步走向临床一线。
炎症通路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已经开始在临床广泛使用,新兴的小分子靶向生物制剂也正在逐步走向临床一线。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IBD带给人们的经济负担日趋沉重,在IBD全病程中治疗疾病的药物花费往往相当昂贵,是个人医疗支出中的重要部分,严重影响患者以及所在家庭的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药品“国家集采”工作的逐步推进以及国产创新药的相继上市,以往昂贵的生物制剂用药费用已开始大幅下降,相信IBD患者的治疗困局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得到极大改善。
由于IBD治疗时限漫长,各种机会感染又时常出现,因此如何在治疗IBD的同时兼顾机会感染的治疗是临床药物治疗决策的重要内容,更需要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IBD患病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根据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统计,中国2005-2014年间IBD总病例约为35万,到2025年,预计中国的IBD患者将达到150万。
儿童早发型炎症性肠病
![儿童早发型炎症性肠病](https://img.taocdn.com/s3/m/eec8761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d.png)
儿科聚焦66ound of medicineS儿科聚焦67ound of medicineS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
大约10%~25%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为儿童。
KugathasanS 等研究表明儿童IBD 并不是成人IBD 的早期阶段,和成人IBD 相比有诸多方面的差异。
一、儿童早发型炎症性肠病的定义根据最新的巴黎表型分类法进行分型,儿童炎症性肠病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
早发型指诊断为IBD 时年龄0~5岁;其中诊断IBD 年龄0~2岁时定义为极早发型IBD ;诊断IBD 年龄6~18岁时为儿童迟发型炎症性肠病。
早发型和迟发型、成人发作型IBD 有很大差异,早发型IBD 疾病发展具有动态特征,其疾病特征和肠道侵犯部位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
早发型IBD 具有自身的特征,迟发型IBD 和成人发作型IBD临床特征基本相似。
现主要包括腹痛、腹泻、直肠出血、肛周病变、发热等非特性性表现。
Van Limbergen J 等发现相对于12~18岁CD 和成人CD,早发型CD 患儿较少出现肠道狭窄和穿孔。
相对迟发型CD 和成人CD,早发型CD 肠镜下显示更常见侵犯孤立性结肠,因而更易出现便血。
生长迟缓可能是儿童IBD 和成人IBD 最大的差异,儿童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肠道的炎症损伤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容易出现个子不高、体重下降等发育迟缓表现,这通常会影响患儿日后生长发育及心理、性格等问题。
因此发现长期腹痛、腹泻患儿,当一般消炎药、止泻药疗效欠佳时、不要忽视炎症性肠病的可能。
研究发现,早发型CD 和UC 相比,CD 患儿生长更加滞后。
根据最新的巴黎表型分类法进行分型,早发型CD 肠镜表现主要侵犯部位为孤立性结肠;其次是回盲部和上消化道,与之对比,迟发型CD 患儿和成人CD 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回盲部。
炎症性肠病(IBD)治疗新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治疗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74aab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f.png)
发病机制:炎症性肠病 的发病机制涉及到肠道 黏膜免疫系统的异常反 应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道 黏膜损伤。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腹痛、 腹泻、体重下降、 便血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 液检查、粪便检 查、免疫学检查 等
影像学检查:肠 镜、腹部CT、 MRI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获取病 变组织进行病理 学诊断
联合治疗:生物 治疗和免疫治疗 的联合应用可以 提高治疗效果减 少副作用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通过修改基因来治疗疾病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具有巨大潜力。 细胞治疗: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来治疗疾病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临床试验: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有望成为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全结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等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预防复发。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等用于缓解症状和诱导缓解。 营养治疗:针对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特殊饮食方案保证营养供给。 手术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其他新兴疗法:如干细胞移植、微生物组移植等仍处于研究阶段。
05
炎症性肠病(IBD)治疗 前景展望
新技术对未来治疗的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s9等基因编辑技术为IBD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可 能。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为IBD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具有巨大的潜力。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在IBD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可能成为主流治 疗方法。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2bad8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d.png)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近年来,我国儿童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针对国内及国际对儿童IBD诊治的研究进展,XXX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XXX消化学组和临床营养学组专家借鉴国外最新共识以及国内儿童IBD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在更新完善2010年儿童IBD诊断规范共识意见上增加治疗内容,形成新的诊治共识,为IBD患儿的临床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未定型IBD(IBD unclassified,IBDU)。
IBDU是指一种结肠型IBD,根据其表现既不能确定为CD,又不能确定为UC。
近年来,对儿童IBD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年龄小于6岁的IBD儿童有其独特的表型,这类IBD被定义为极早发型IBD(very early onset IBD,VEO-IBD)。
VEO-IBD中还包含新生儿IBD(小于28日龄)和婴幼儿IBD(小于2岁)。
VEO-IBD中最常见的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及其受体基因突变。
由于VEO-IBD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病例数相对少、缺乏诊断金标准,因此诊断困难。
但当遇到发病年龄早、病情重、影响生长发育、伴严重肛周疾病、常规治疗难控制、一级亲属有类似疾病史时,应高度怀疑VEO-IBD。
本文的目的在于更新完善2010年儿童IBD诊断规范共识意见,并增加治疗内容,形成新的诊治共识,为IBD患儿的临床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在北美及欧洲国家,儿童UC的发病率为(0.10~5.98)/100 000,儿童CD的发病率为(0.15~12.00)/100 000.而在我国,儿童IBD的发病率在近年显著升高,从2001年的0.5/1 000 000上升至2010年的6.0/1 000 000.为了提高IBD的诊治水平,XXX消化学组儿童IBD协作组于2010年发表了"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规范共识意见"。
征服IBD之旅——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治疗进展
![征服IBD之旅——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4e7163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f.png)
征服IBD之旅——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治疗进展
文卓夫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有增加趋势,其常用治疗药为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近年新药不断问世,特别是生物制剂.rn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仍是治疗轻、中度IBD病例的主药;传统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为治疗中、重度IBD的主药;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及6-巯嘌呤、氨甲蝶吟、环胞霉素A、Tarcrolimus)的相关疗效介绍;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拮抗剂,是目前IBD治疗药物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抗生素及其它(如益生菌及"护生疗法")……生物治疗的疗效有待更多更长期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文卓夫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血清炎症性肠病抗体谱的检测对IBD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J], 朱益佳;宁明哲;杨平;郑齐锶
2.营养支持:IBD治疗的重要基石?--记2014北京炎症性肠病论坛(1) [J], 费
菲;马海伟
3.腹部超声应用于炎症性肠病(IBD)早期诊断及活动期、缓解期评估中的价值分析[J], 张蕊
4.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J], 朱细方
5.海藻膳食纤维改善炎症性肠病(IBD)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曹峻菡;林鹏程;王艳峰;缪锦来;解万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作期 的患者 和严重 的复 发患 者尤其 明 显, 其机制为阻止细胞磷 脂中花生 四烯酸 转化 为游 离花生 四烯酸 , 使 白三烯等炎性 介质 生 成减 少 , 降低 I B D 的炎 性反 应 非 特异性 的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 , 给药方式 有 口服 、 静 脉 和局 部 用 药 。有 研 究 者 对 C D患者进行 回顾性 研究 发 现 : 8 0 % 的患
一
位, 但对 于 C D患者效 果不佳 。荟 萃分 析
表明 , 5一A S A、 S A S P与 奥 柳氮 维 持 缓解
的 疗 效 并 不 优 于安 慰 剂 。 因此 认 为 , 这 些
挥抗炎作用 , 常被用 于对 激素 依赖 的 U C 和C D患 者 , 以便减 少甚至停 用激素 。有
抗 生素 肠道感染 和 菌群失 调是 抗原 激 活诱
免 疫 抑 制剂
包括氨 甲喋呤 、 环 孢 素 A、 霉 酚 酸 酯
发 I B D的 重要 原 因 , 有 针对 性 的 应用 抗 生素和生物 制剂成 为 I B D治疗 的重要 组 成部分 。只有合并 细菌感染的证据 , 方才 使用抗生素 , 根据感染细菌种类 选择 抗生 素; 没有确 证细 菌感 染 , 不能 常规 使用 抗
般 治 疗
肿瘤坏死 因子 一 诱 导 的核 因子 一K B的
活化 、 核 内转 位 、 I K B c  ̄ 的降 解 , 从 而抑 制
常用药物 包括 硫唑 嘌呤和 6一巯 基
嘌呤 ( 6一MP ) , 硫 唑嘌 呤是 6一MP的非
酶产物 , 起效 慢 , 需服用 3个 月后 才能 完 全显效 。6一M P和硫 唑嘌呤 均属于 嘌呤
症组 织前 列腺 素 E 2的产生 ; 抑 制 5一脂 氧合 酶和 5一脂氧 合酶 活化蛋 白 , 阻断 白 三烯 ( I J T—B 4和 5一H E T E) 的产 生和 化 学活性 ; 阻断 白细胞介 素 一1和肿瘤坏 死 因子 一 的产 生 , 阻断肿 瘤坏死 因子 一 与其受体 的结合 , 从而抑制炎性反应 的信 号传导 ; 自由基 清 除剂和抗 氧化 剂 ; 抑 制
研究显示 , 硫 唑 嘌 呤 和 6一MP可 以 减 少 I B D患 者 的手 术 率 。 国外 有 学 者 认 为 , 对
强调休息 、 饮食 、 营养 : 肠外高 营养 在
急性发 作期 和因病 致 营养不 良的患儿 中 是 必要的 , 可 以促进 新生肠 道黏 膜修 复 ; 但 有研 究者强调 : 过长时间 的禁食会使肠
等。
绒 毛萎 缩 、 退化, 不 利于 疾病 的恢 复 。在
加拿大 和欧洲 国家营养治疗较 为普 遍 , 而
在美 国却不普遍 。资 料显示 , 对于 C D患 儿 给予充 足 的能量 和蛋 白质供 应可 以使
临床缓解率 由 5 0 %提高到 8 0 %…。
糖皮质激素起 效 快 、 药效 强 , 对 急性
也有效 。布地 奈德在 短期诱 导 治疗 时效 果 明显 , 但 在 长 期 维 持 治 疗 时 疗 效 不
部发 挥抗炎 作 用 。其 作用 机 制 : 5一A S A 是环 氧合 酶途 径的抑制剂 , 能抑 制肠道炎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04. 0 03
佳 。美 国胃肠病 协会 推荐 对于长 期应
用激素患者应监测预 防以下项 目: 定 期测 量骨密度 ( 长期应用激 素 > 3个月 ) ; 每年 1次眼科检查 ; 在应 激时 引发 肾上腺 危象 的风险加大 , 围手 术期 应加大 激 素用 量 ;
监测葡萄糖耐量及其他代谢指标 ; 复 杂 感 染 的机 会 增 加 。 免 疫 调 节 剂
肠道炎症 的持续 发展 。对 轻 中度 的溃 疡
性结肠炎 和缓解 期 的患者 , 仍作 为 首选 。 各种新剂型 的研制 和 开发使 得这 类药 物 在 目前炎性肠 病治 疗 中仍 占有重要 的地
类 似物 , 为特 异 的核 糖 核 酸合 成 抑 制 药
物, 通 过 抑 制 过 强 的 T细 胞 免 疫 反 应 , 发
结肠 内被 细菌偶 氮还 原酶 裂解 为磺胺 吡
啶( s P ) 和 5一A S A, 5一A S A 在 肠 黏 膜 局
患者长期应 用激素 的全 身不 良反应 , 其栓 剂 和泡 沫剂 型已经用 于直肠炎的患者 , 且
2 5 7 0 0 0山东东营市胜利油 田中心 医院
在病变部位 高达结 肠脾 曲的患者 中应用
CHi NE sE c0M M UNl T Y 0oC T ORS
综 述
儿童炎 性肠病 的临床 药物治疗进 展
张 丙金
传统 药物仍然有不错 的效果 , 水杨酸耦氮 磺胺吡啶 ( S A S P ) 有效成 分是 5一氨基水 杨酸( 5一A S A) , 口服 S A S P后 大 部分 在
药不应用作克罗恩病 的维持疗 法 , 且其不
良反应较多 , 如: 皮疹 、 粒 细胞 减 少 、 肝 肾 功损害等限制 了其 临床应用 』 。
糖皮质激素类
新诊 断为中至重度克 罗恩病的儿童患者 , 6一MP是一种 安全 、 有效 的治疗方 法 , 可 减 少类 固醇 激素 用量 , 提高 症状 缓解 率 。 其不 良反应 主要 为 骨髓 抑 制 、 肝 功 损 害 等, 用药过程 中需密切 监测 血 常规 、 肝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