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所见》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所见》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个生字,会写“童、立”2个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背诵古诗。
二、要点难点:1、要点理解“振”、“意欲”、“突然”的意思。
2、深入领会“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嘴立”的含义。
3、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朗诵。
三、教课过程:课前听音乐、看图片,沟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一)讲话导入。
1、师:方才我们聊了同学们看见、听见了什么,这是同学们的“所见”,老师看见同学们坐得端正直正,听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声音响亮,这是老师的“所见”。
今日,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古诗,诗的题目就叫——《所见》。
2、板书课题。
指名读,读准“所”的平舌音,再全班齐读。
3、这首诗是清朝一个有名诗人写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袁枚),正音“枚( méi)”。
(二)新授。
1、一读:读准字音。
师:那诗人袁枚的“所见”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2页,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古诗,碰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注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带读。
所(suǒ)见(ji àn)牧(mù)童( t ónɡ)捕(bǔ)鸣(mínɡ)蝉( chán)闭( bì)口( kǒu)立( l ì)(2)去掉拼音认读。
开火车读。
(3)去掉词、读生字。
师:请同学们来认识今日的生字宝宝。
男、女赛读。
所、牧、蝉、捕、闭、立。
①所:剖析字型,“所”字左侧的偏旁是“户”的变形,表示与房子建筑有关。
②牧:与“枚”差别辨识。
③蝉:课件展现图片,简单介绍。
俗称“知了”,属于昆虫类,雄性的腹部有发声器,会发出喊声。
④捕、闭、立:指引学生做有关动作来学习。
3、二读:读通诗句。
师:俏皮的生字宝宝回到诗中,你们还会读吗?注意读流畅。
4、三读:读出节奏。
师:中国古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拥有节奏感、韵律美,因此,要把古诗读好,不单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节奏。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0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要点: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会词的意境;并相机进展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演示课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列图上的风光吗?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2、引入:(课件出示图片)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高兴喜地品尝着瓜果,欣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
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2、学生沟通依据沟通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3、指导朗读结合学生的沟通,请他们读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4、引说: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由于——(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三、学习课文第4节1、过渡:(演示课件:课文插图)瞧,月亮慢慢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可是在月色这么漂亮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
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毕竟“埋怨”谁吗?2、指名朗读指导看图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那圆圆的光明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答复吧。
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沟通争论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苏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一、词汇
1.《鱼的传说》
- 词语分析:岸边、荷花、摇晃、碧绿、伸出
- 生字认读:翩翩、飘动、鹦鹉螺、螃蟹
2.《蚂蚁》
- 词语分析:鸟巢、托举、苍蝇、垃圾、地底
- 生字认读:兽穴、巢穴、遮盖、拥挤、肢体
3.《狐狸和奶酪》
- 词语分析:贪心、遗憾、渴望、释放、补偿
- 生字认读:窃取、悔恨、愁眉苦脸、静默、食欲
二、课文
1.《鱼的传说》
- 内容概括:讲述了小鲤鱼想象成为一只翩翩起舞的白鸽子,却被现实中的狮子吃掉的故事。
- 研究重点:情景描写、想象创造。
2.《蚂蚁》
- 内容概括:介绍了蚂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讲述了蚂蚁在抬着拥挤不堪的“大粑粑”时,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
- 研究重点:描写方式、语言表达。
3.《狐狸和奶酪》
- 内容概括:讲述了一只老狐狸贪心心态下,想偷取鸡家的奶酪,却被聪明的主人发现,老狐狸最终没有得逞。
- 研究重点:语运用、语言特点。
三、写作
1.《小荷才露尖尖角》
- 作文主题:描写秋天里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 写作重点:形象描写、情感表达。
2.《捡到一元钱》
- 作文主题:讲述捡到一元钱的经历,探讨“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 写作重点:排比和对比用法、语法规范。
3.《看花》
- 作文主题:从看花的过程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
- 写作重点: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引用的运用。
以上为苏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希望可以帮到您。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5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5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经典课程教案1《迟到》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用已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
领悟前后照应、先总后分的写法。
教学重点: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
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
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
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①主要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
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三、速读梳理,理清思路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
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
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
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和卡片。
准备一些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
2、故事:从前,有人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
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
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
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
”朋友不满地说:“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
”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
”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
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5、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推敲》教案三篇

【导语】本课讲的是唐朝诗⼈贾岛与韩愈⼀起斟酌诗句中⽤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不舍的钻研精神。
课⽂配有两幅插图。
⼀幅是贾岛拜访朋友,⽉夜下敲门声惊醒了⼩鸟。
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诗。
另⼀幅图描绘了诗⼈贾岛骑在⽑驴上⼀边吟哦,⼀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突出了他那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两幅图⽣动形象的展⽰了课⽂的主要内容。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3、会⽤“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学习贾岛严⾪的创作态度和锲⽽不舍的钻研精神。
5、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
复述故事。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读准字⾳,读通语句。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习⽣字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分段。
教学过程: ⼀、出⽰诗句,导⼊新课 1、出⽰:鸟宿池边树,僧(seng)敲⽉下门。
(1)指名读诗名,注意读准“僧” (2)说说诗句的意思。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 (1)出⽰:唐(tang)朝贾(jia)岛 (2)指名认读。
3、简介贾岛。
贾岛是唐朝的诗⼈。
早在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还俗。
他作诗的态度⾮常认真,字字斟酌,被称为“苦吟诗⼈”。
(1)认读词语:和尚(shang)(“尚”翘⾆⾳,读轻声)斟(zhen)酌(zhuo)理解“斟酌”。
斟酌:考虑事情、⽂字等是否可⾏或适当。
(2)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今还流传着⼀个感⼈的故事哩! 4、揭⽰课题。
今天我们就⼀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是“推敲”。
(板书:11推敲) ⼆、听读课⽂ 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读课⽂,提出要求 1、轻声⾃由读,读准字⾳,读通句⼦,把课⽂读正确。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1
二泉映月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读准多音字“强”的不同读音。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
2、体会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欣赏乐曲,认识阿炳,学会质疑。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运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
3、指导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乐曲磁带。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三篇

【导语】《去打开⼤⾃然绿⾊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光捕捉了⼤⾃然的奇趣妙景,以⽣动的笔触次第、有序地展⽰了⼤⾃然的绚丽多姿,⽽“去打开”的渴望⾃然也在情理之中。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新词,理解由⽣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热爱⼤⾃然的情感和探索⼤⾃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通过诵读、想象等⽅式,⽤⼼感受语⾔⽂字,激发学⽣热爱⼤⾃然的情感和探索⼤⾃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背诵。
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呢? 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浅显明了,形式短⼩活泼,富有⽣活情趣,易于接受。
学⽣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现代诗《去打开⼤⾃然绿⾊的课本》,你们想读⼀读吗? ⼆、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的⽔平。
(学⽣⾃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励和指点。
) 2.采⽤多种读的⽅式⿎励学⽣在课堂上展⽰⾃⼰的朗读⽔平,营造⼀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展⽰:学⽣选择⾃⼰喜欢的⼩节来读。
②⼩组展⽰:⼩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组⾃⼰决定,展⽰⼩组实⼒。
③男⼥⽣赛读:在⽐赛中激发学⽣读的兴趣,促进读的⽔平提⾼。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家是带着⾃⼰的情感在读了,下⾯我们以四⼈⼩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最喜欢的⼀节尽情地再读⼀读,⽤⼼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感受。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案三篇

【导语】《莫⾼窟》⼀⽂是苏教版国标本五(上)的⼀篇课⽂,⽂章结构清晰,叙述具体,表达有序,⽣动介绍了敦煌莫⾼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物的藏经洞,把莫⾼窟这⼀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在我们⾯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民的⽆穷智慧和伟⼤的创造⼒。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标: 1、运⽤已有的经验学会本课⽣字,注意辨认“绣”“锈”字形的异同,读准⽂中的多⾳字“佛”。
在语境中理解并积累“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等四字词语。
2、抓住各⾃然段的中⼼句提炼关键词,给⽂章编写段落提纲。
3、品味⽤词,关注句段特点,感受莫⾼窟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藏经洞的藏品丰富,产⽣民族⾃豪感,并据此背诵有关段落。
4、尝试学习运⽤本⽂过渡⾃然、⽤词精妙、排⽐丰富等写法,将景物写具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前置性作业: 1、通读课⽂,读准字⾳,读通句⼦。
2、搜集七彩词语:威风凛凛慈眉善⽬惟妙惟肖精妙绝伦举世闻名 漫天遨游啧啧赞叹宏伟瑰丽断崖绝壁*⽆能 3、理清⽂章脉络,试着给⽂章列提纲。
第⼀课时 第⼀板块:读通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课⽂:莫⾼窟(齐读课题),(看录像)同学们,敦煌莫⾼窟是祖国西北的⼀颗明珠。
她坐落在⽢肃省三危⼭和鸣沙⼭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进莫⾼窟,了解莫⾼窟。
2、⾸先,来读⼀读课⽂中的⽣字新词。
(开⽕车读) 3、攻下词语关后,我们⼀起来看看《莫⾼窟》这篇说明性的⽂章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的内容?⽂章中有三句关键的句⼦告诉了我们。
快速浏览课⽂,把这三句话画出来。
动画:找找画画 6、找到了吗?谁来能把这三句话响亮地读⼀遍:(课件出⽰三句话) ●莫⾼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莫⾼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宏伟瑰丽的壁画。
●莫⾼窟⾥还有⼀个⾯积不⼤的洞窟——藏经洞。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
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一、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6月1日,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
然而,在2001年的6月1日,正当全世界儿童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一位年仅12岁的孩子,却被艾滋病吞噬了幼小的生命,他就是恩科西(板书:恩科西)。
一个多么不幸的孩子啊!”就是这个孩子却被人称为“艾滋病小斗士”,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5课——艾滋病小斗士。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对于艾滋病你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主要从艾滋病的可怕这一方面说)老师搜集了一组关于艾滋病的图片,一起来看一看好吗?(课件播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认读生字。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愿意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
2、描红。
大家都会读了,这很好,如果再会写就更好了。
下面,请同学打开书进行描红后,再比一比,你今天的字有进步吗?3、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
三、合作探究,交流体验。
1、教师:对这位小斗士的离去,人们是如何评价他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安南和曼德拉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板书:勇敢顽强榜样2、教师:为什么称他是“艾滋病小斗士”?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在书的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交流。
适时出示幻灯片4、师:小恩科西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他留给人们的却是永恒的。
他的笑容、他的声音、他的一举一动都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一、揭示课题
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2.引导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过渡:
1、田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编故事,开学第一天我就被田老师的故事深深吸引,在田老师故事的滋润中吸收着文学的营养,是田老师的故事把我带入了文学这个殿堂的大门,使我能在文学这块沃土上得以健康、快速地成长。并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所以“我”永远都会尊敬和感激田老师。
1、师恩难忘序号: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较好地理解课文。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1.齐背《老师,您好!》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三、初读诗文,了解大意
1、出示诗句,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苏教版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苏教版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古诗二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诗人笔下的景物”中的第一课。
二、教学目标1. 熟练背诵并理解《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感受古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学会通过描绘景物来抒发情感,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了解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特点,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背诵两首古诗,学会欣赏古诗的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鹳雀楼和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引入本课主题。
2. 课文学习:(1)学习《登鹳雀楼》:学生自读,理解诗句意思;教师讲解诗句中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集体朗诵。
(2)学习《望庐山瀑布》:学生自读,理解诗句意思;教师讲解诗句中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集体朗诵。
3. 例题讲解:分析两首古诗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幅自然景色,尝试用古诗词的形式进行描绘。
六、板书设计1.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景物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情感表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景物描绘: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情感表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古诗词的形式,描绘一幅你喜欢的自然景色。
2. 答案示例:登高望远,碧空如洗,白云飘渺;溪水潺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作品,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学会用古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滥竽充数》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滥竽充数》语文教案一、教材内容本次语文教案的教材内容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滥竽充数》一课。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滥竽充数》的故事情节及主题。
2、学生能够正确并流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背后蕴含的深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把握故事中展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精髓,感悟传统文化之美。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好奇和期待。
首先,教师可以询问全班是否有弹奏竹笛或竹梆子等民间乐器的同学,或者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过《琴棋书画》中的“琴”和“棋”。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欣赏音乐艺术、编写曲谱的故事。
为了更加引人入胜地介绍这个故事,教师可以借助一些高妙的乐曲来吸引学生,并解释这些乐曲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2. 朗读(8分钟)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并注重发音、语调、感情贯穿等方面的训练,为后续的理解、分析和评价打基础。
3. 认真阅读、理解(10分钟)让学生安静阅读这篇课文,重点涉及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故事的主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交流他们的看法,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令人震撼的音乐、艺术气息、传统文化、饱含深意的寓意。
通过引导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注意力和思路,从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表达的观点。
4. 理解和讨论主题(10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出文章的主题(例如:团队合作、创新精神、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等),孩子们则可以在小组内分享他们对于主题的理解和想法。
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增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讨论成果展示(10分钟)请代表小组向全班宣讲讨论的结论,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听众在他们宣讲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024年小学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2024年小学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表达。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难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或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与新课进行衔接。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标注不懂的字词,查阅字典或请教同学,解决基础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激发思维的火花。
合作探究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学成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点拨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展示学习收获。
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形成多元互动的学习氛围。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重点,强调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应用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针对生字词的默写、填空等练习题,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设计阅读理解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写作练习,如续写、读后感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求学生背诵重点段落或课文,强化记忆。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什么作用? 细微环节描写。以脱穿外套作掩护,掩盖了他惴惴担心的恐 惊心理和出尔反尔,强作镇静的尴尬窘态。板书:忠实走狗) 4、我们从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务中,可以看出 俄国当 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探讨) (经济衰败 人们麻木 官官相护 欺压百姓 板书不同等符号) 5、探讨:假如你是一位法官,该怎样断这个案? 6、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变色龙》这篇课文,认清了主人 公奥楚蔑 洛夫的丑恶嘴脸,看穿了沙皇俄国不同等的社会制度。我们 作为新中国的青少年,肯定要酷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努力学习。 四、目标巩固训练
第6页 共9页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变色龙》,请听作者写作背景录 音介绍。(放录音,板书课题:变色龙)
《变色龙》,作者,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本文是他的早 期作品,发表于 1884 年。1881 年,亚历山大二世被谋杀,亚历 山大三世继位。为了保证统治者的平安,沙皇大大加强了警察的 权力,建立了恐怖的警察统治。
第1页 共9页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挚友,你们肯定听说过很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 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挚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好玩,今日,老师要与小挚友 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请小挚友们把书翻到 38 页。 二、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沟通: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 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沟通,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索: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⑶ 你能理解“心中有数”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 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沟通自己学习的结果,假如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五篇模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五篇模版)第一篇: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课件),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出示课件),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之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
出示一系列课件:《你知道吗?》1、迎客松,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越800多年,是黄山松中的“元老”,列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
2、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
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3、黄山松的生长方式很奇特,它们都扎根在岩石缝里,没有泥土,枝丫都向一侧伸展;4、黄山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所以树皮的颜色和岩石的颜色很相似……5、因为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黄山松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
今天我们就走进黄山,走近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的奇!板书课题。
复习字词之妙语连珠:人们对黄山奇松()。
瞧,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却仍然(),充满生机。
陪客松如同一个(),陪同游人,送客松姿态独特,游人把它比作(),它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地与游人告别二、配乐录音,感受奇松。
1、过渡:让我们继续前进的脚步。
要想观松,最好的去处就是(玉屏楼),举目四望,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哪棵奇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走进黄山这片神奇的世界。
(一)品味奇松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学习的成果。
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子说话:我喜欢_______,因为。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

提示:“婪”是边音;“诈”、“值”是翘舌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嫦娥奔月:嫦娥,后羿的妻子,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奔,奔向。
敬重:恭敬尊重。(文中指谁敬重谁?) *诈贪婪:*诈,虚伪诡诈;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文中指谁*诈贪婪?)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l)认读生字词。 *诈贪婪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及待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 (“焦急地冲出门外”、“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去”等词语) 2.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谁能把后羿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3.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摆上”、“祝福”等词表明乡亲们想念好心的嫦娥)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讨论:逢蒙的*诈贪婪表现在哪些地方?(“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 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诈贪婪) 磁娥的善良机智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 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反映了嫦娥的善良机智。) 3.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4.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 “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在空中轻缓地浮动)怎样才能把嫦娥这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呢?(读的时候要放慢语速)你觉得这段 话写得怎样?(写得很美)美在哪儿?(“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等词写得很美)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由图片生发丰富的联想2.能把联想到的事情写具体3.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1.能把联想到的事情写具体2.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能在这里给大家上课感到很高兴(--板画笑脸)真的,上课之前,老师看到你们又是蹦又是跳,又是打又是闹,浑身上下无一不散发着生命的活力,看着你们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真的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啊!二、由图联想1.同学们看到这张笑脸(指板画),是否想起了最近发生过的令你开心的事情啊?有人说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一个人就会有两份快乐,那么你愿不愿意让我,让其他同学来分享你的快乐呢?那么就请你看着这张笑脸,回忆一下这件令你快乐的事情,然后讲给大家听,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2.生思考发言谈令自己快乐的事(适时指导学生讲述语言、思路)师过渡:我发现这位同学在讲的时候一直面露微笑,就像这张笑脸,可见这真是一件令你快乐的事情。
同时,我还发现有的同学在听时候都笑得合不拢嘴啦,就像这样(--板画大笑脸)但是,要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光有快乐,有时我们也会这样--板画怒脸与哀脸还有人说,一个他担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会减轻一分,在这里,杨老师很愿意分担你的痛苦,你愿不愿意把你曾经经历的令你愤怒或伤心的事说给我听呢?3.生思考发言谈令自己愤怒或伤心的事(适时指导学生讲述语言、思路)师过渡:老师真的很为你难过(或气愤),不过不要再伤心了(或生气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或吸取这次教训,以后再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心地面对生活不是吗?小结:经过同学们刚才的讲述,相信你对这四幅表情一定有了别样的体会。
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这四个表情中选择一个,看着它回忆曾经历过的一件事,以“令我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板书:令我的一件事注意要把事情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牧童和狼》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牧童和狼》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重点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小故事《牧童和狼》。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读懂整篇小故事的大意;2.学生能够理解小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及故事情节;3.学生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4.学生能够运用书写技巧,自主完成小作文。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读懂整篇小故事的大意;2.学生能够理解小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及故事情节;3.学生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出示一张牧童和羊群的图片,让学生先自由发挥,说出他们对牧童的印象以及头脑中所浮现的场景;2. 学习《牧童和狼》(25分钟)1.朗读整篇故事,让学生先了解故事的大体内容;2.带领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及情节,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3.指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寓意;4.让学生自己品味故事,思考故事的思想内涵。
3. 反思(5分钟)通过一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反思故事,并与实际生活联系,思考道德寓意的运用。
4. 作文(20分钟)指导学生阅读完小故事后,要求学生自己撰写一篇小学作文,文章要求能够体现故事的内容,思想内涵以及道德寓意。
五、教学方法1.形象化,直观化;2.提问式教学法;3.认识到问题,认识到自己;4.探究型教学法;5.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2.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升;3.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能够运用道德寓意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
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
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
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和卡片。
准备一些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
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
2、故事:从前,有人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
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
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
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
”朋友不满地说:“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
”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
”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
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5、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
“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
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第2页和第3页的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
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①摘抄。
②编写提纲。
③写读后感。
三、引导学生谈谈收获。
第二课时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启发: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
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
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告诉: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阅图书时应保持安静。
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
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5、老师点拨:有礼貌,讲文明。
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7、讨论,总结: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
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
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
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
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不理解“温馨”这个词,用上了工具书,准确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并在书上摘抄了这个词的解释。
5、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
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语文基础。
第三课时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1、展示优秀读书笔记若干份,让学生仔细观摩。
2、告诉: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办?二、引导尝试。
1、打开课外阅读材料。
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
要求:⑴认真阅读材料。
⑵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⑶要求不必太高。
摘抄的内容只要是有代表性的词句即可。
编写的提纲只要能抓住大体意思就行。
写读后感不必写评论性质的长文章,只要能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三言两语,四行五行都可以。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
6、小结,鼓励。
三、训练使用工具书。
1、拿出自备的《新华字典》。
2、出示“浩han”这个词语,知道了读音,却不会写“han”的字形,怎么查?这个词语什么意思?3、出示“洋溢”这个词语,“溢”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查的?4、学生动手查找工具书。
5、总结评比。
四、全课总结,勉励鞭策。
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
本学期,我班将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
4、工具书,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会给你带来很多便利。
教学随笔:1 师恩难忘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已经五年级了,从幼儿园到现在,老师一直伴随着你们一起成长。
对于老师,有许多赞美、歌颂的文字。
其中,我最喜欢著名语言大师、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先生说的一句话:“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
”(出示“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你们理解这句话吗?读一读,说一说你的理解。
2、是啊,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是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茁壮成长;是老师让我们认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去神奇的天地玩耍,探索一个个未知世界;是老师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给我们的生活抹上绚丽的七彩之色。
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写一位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写一写他的事,表一表对的感谢与怀念之情。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师恩难忘》,也是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注意生字新词。
二、初读全文1、检查读书情况(a、出示生字新词 b、指名分节读,相机正音)2、大家都读了几遍书了,下面我想考考大家。
请合上书本。
请听题:(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相机介绍刘绍棠: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
《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
《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2)这篇课文的原题是什么?(老师领进门下一句是什么?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3)作者“难忘”的是什么?为什么会难忘?这个问题比较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第二课时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二、交流1、田老师会讲、爱讲故事。
引导深思: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有关描写田老师讲故事和我当时表现的词语或句子。
想一想,从这些词语或句子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A、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B、给“娓娓动听”换个词语。
(绘声绘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C、从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2)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A、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怎样的故事就叫“引人入胜”。
B、如果你听了这样“引人如胜”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3)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引导学生抓住“入了迷、身临其境、仍在发呆、捅、惊醒”体会。
(4)用上“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等词语来说一说田老师讲课的情景。
总结写法:作者为了写清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不但用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语直接写出,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衬托出来了。
这个方法值得学习、运用。
过渡: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作者难忘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什么?播下文学的种子。
引导学生联系刘绍棠的介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总结、过渡:正是因为有了田老师那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引领,作者才一步步迈进文学的殿堂,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
因此,40年后的再相遇,作者——(引读第八节)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九节)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节,你是怎样理解的。
板书:师恩难忘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第三课时一、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回顾全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份难忘的师恩的,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抓住了田老师爱讲、会讲故事这个特点,还写了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这个特点;(2)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而作者只具体写出了其中一个故事,没有面面俱到,通过这一个故事就能感受到田老师的精彩,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叫“点面结合”。
(3)除了通过“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句直接写出田老师讲故事的精彩,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来衬托,更加表现出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
2、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修改课前写的文章,修改好后将这篇文章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所写的这位老师。
二、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课后练习4: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教学随笔:2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2个二类字,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问什么为什么问希望怎么办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课文配套录音带。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