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四中16-17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研究课题。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问题的是
A.造纸术——推动欧洲文明进程B.印刷术——欧洲文艺复兴的根源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利器D.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15、在古希腊,从法理上说,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公民权意味着参政权,只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按照梭伦改革的规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主要受限于
A.新航路的开辟B.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19、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B.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21、在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几乎是纯粹的世俗观念,在主要的思想家们看来,人生已不再是为寻求来世归宿的一个短暂的准备阶段”。这应归功于( )
5、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历代明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这主要是因为()
A.众多的小农构成了封建王朝的阶级基础
B.小农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兴衰和政权的安危
C.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的基本经营模式
D.农业在古代社会经济各部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6、毛泽东在《做革命的促进派》中指出:“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下列不能反映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是()
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天下为家
3、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政”主要是指( )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
4、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C.明代的内阁制度D.清代的八旗制度
A.经济实力B.家庭出身C.文化水平D.男女性别
16、“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常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这种“政体形式”最有可能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B.法国共和政体
C.美国联邦共和政体D.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17、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C.分封制 D.郡县制
2、“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18、“当明朝(1368~1636)闭关锁国,太平洋西岸一片寂寞的时候,从地中海沿岸孕育起来的世界商业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动。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材料中的“商业大革命”的移动开始于(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英国革命D.智者学派
①“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仁”包含了民本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③“仁”就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④“仁”完整地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其思想本质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这一本质是( )
10、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 )
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1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下列对孔子“仁”的认识正确的是( )
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下)
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卷(问卷)
考试范围:中外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经济史试卷页数:4页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考号: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等级秩序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1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A.苏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湖广熟,天下足”
C.玉米、甘薯传入我国D.京剧开始形成
9、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A.“湿耕泽锄,不如归去”B.“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C.“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D.“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7、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赞叹的瓷器是( )
A.白瓷B.青瓷C.青花瓷D.彩瓷
8、下列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