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实践带教教学途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科实践带教教学途径运用
临床路径(CP)是由标准化路径演变而来,它传承了标准化路径的宗旨,就是最高效率地分配资源,并为能适时地完成工作提供指南[1]。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实习护士的开展。
而神经外科专业性强,临床实习带教比较难,2007年7月~20年7月,我们改进了临床教学方法,采用了临床路径制订严密的带教方案对护生40人实行带教,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同期到我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实习时间4周。
均由五年以上护士或护师以上教师带教,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即入科介绍掌握重点,出科前考试,其余时间随机教学。
观察组按临床教学路径方式进展带教,按照实纲要求的根底上,结合我中心的特点,由护士长组织带教组长编制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路径表(具体内容见表1),带教教师严格按照临床带教路径表的要求进展带教。
①制订出符合神经外科实习的带教方案并严格执行。
②每月召开评教评学会1次,讨论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带教方案的优、缺点及平安隐患,并加以整改,带教教师评价所带实习护士的优缺点,同时实习护士对带教教师提出意见,主要是针对一些带教
方法不合理方面。
③每月组织护理教学查房1次,对每批入科的实习同学在入科时都会强调,在月底实习完毕的最后1周,由本组实习护士针对在科室所学到的知识的其中1~2个案例组织1次护理教学查房。
1.3评定标准
理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优≥90分,合格≥75分,不合格<75分。
综合素质能力评定标准:①优:能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业务能力强,正确应用护理程序,医疗文件书写标准。
②合格:根本能独立解决护理问题,根本掌握护理程序的应用,医疗文书书写较标准,护理方案制定合理。
③根本合格:独立分析能力差,医疗术语应用不好,亲和力差,护理措施执行不到位,尚需在临床实践中磨砺[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展统计学分析,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能力比较见表2。
2.2两组护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比较见表3。
3讨论
3.1可有效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及带教教师的专科理论水平神经外科患者病情普遍较重,护理工作繁忙,带教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且局部带教教师比较年轻,临床经历本身就不够丰富,专科知识
水平比较薄弱,同时临床教学经历不长,经历缺乏,这些都制约着科室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提高。
因此,在临床上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催促了带教教师不断学习专科知识,在带教过程中能够有重点、有目标地进展带教,改变盲目带教现象,有利于护生学习、掌握。
实习目标明确,充分调动了带教教师指导作用,增强带教教师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科室整体带教水平提高。
同时使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选择灵活的带教方式,对学生进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扬长避短。
临床路径还使带教教师清楚知道何时讲什么内容,在节省精力的同时防止了教学内容出现漏缺现象。
3.2可标准临床带教模式以往存在跟班式带教,带教过程遇到什么就讲什么,没有遇到就不说,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片面、零散,与教学大纲脱离。
同时在临床上也同样存在着无法固定带教教师,导致1个实习同学跟多个带教教师现象,而教师与教师之间并没有沟通,导致在临床上可能存在着很多内容重复讲、而有些内容又漏讲等现象。
因此,临床路径的制定防止了过去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繁忙或更换临床带教教师可能对学生的教学内容存在遗漏或忽略等现象,同时也防止了由于带教教师带教能力的不同而造成的教学缺陷。
3.3可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学生按时间框架对专科知识不断深入了解,介绍专科病种、治疗和护理特点、护理进展,使护生根本掌握了神经外科病情观察,真正领悟到生命体征测量的重要性,能正确判断患者的意识及肌力,准确地判断瞳孔大小,掌握了神经外科常见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通过采用根底护理量
化管理,提高护生对根底护理的动手能力,保证了整个教学质量。
通过组织护理教学查房,让每批实习同学在实习过程就非常注重观察、收集患者资料,以利于在组织查房过程中能够结合临床与实际进展讲解,同时也提高了大家制作幻灯片的能力,提高了大家查阅资料及阅读论文的能力,提高了大家的组织、配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