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重在管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M重在管什么?
CRM与传统管理有什么不同,CRM重在管什么?是管理者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尽管CRM注重很多方面的管理,但是“过程”、“客户状态”、“客户满意度”和“客户成本”的管理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CRM管“过程”
轻过程,重结果。
这是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只要是能够抓住“老鼠”,你用什么办法都可以。
这种“本能驱动法”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会对管理人员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但同时“重结果”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首先是,无法形成一种标准的规范,不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既难以普及成功的经验,同时也难以吸取失败的教训。
因为“结果”管理是以“成败”论英雄。
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个人英雄主义,削弱团队的作用。
假如这个英雄跳槽的话,“结果”不仅没有了,连过程的描述都没有给企业留下来。
在CRM中,过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销售过程决定销售结果。
一般来讲,CRM把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兴趣需求搜集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交售阶段和跟踪阶段。
同时将跟踪计划与业务计划结合起来进行。
把计划分为日程表、周计划和月计划。
日程表主要报告当天的事情进展如何;周计划报告客户的状态有没有改变;月计划报告有没有完成计划。
日、周、月三个阶段的工作都是可以量化的,根据这些量化的数据从而预测下个阶段的工作。
强调管“过程”,并不是说不管结果。
在CRM的理念中,每一个结果都视为阶段性的,这一阶段的结果是下一阶段的开始,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因而我们说,客户关系管理只有分号,没有句号。
注重过程管理也是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ISO 9001:2000明确提出过程管理方法,将1994版ISO 9000标准的要素体系结构管理模式转变为体系的过程管理导向。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活动或操作均可看作为一个过程,几乎所有的活动和操作均可作为过程对待,几乎所有的活动和操作(包括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都是过程。
按照ISO 9000的要求,过程管理包括:规定过程以获得期望的结果;识别和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识别并管理过程与组织职能之间以及各过程之间的接口;评价过程可能的风险、结果以及过程对客户、供方及其他相关方的影响;建立清晰的管理过程的职责、权限;识别过程的内部和外部客户、供方和其他相关方;在设计过程中,给出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方法、培训需求、设备、方法、信息、材料和为获得期望结果所需的其他资源。
当前的CRM软件都吸收了ISO 9001:2000明确提出过程管理方法,从而使得企业在实施CRM的过程中同时也实施了ISO 9001,一举两得。
CRM管“客户状态”
除了管理过程以外,“客户状态”的分析与管理对CRM也很重要。
澳大利亚的国民银行是一家全球性的大银行,它们每天会将所收集的客户数据放到数据仓库中。
并且设定了一些智能分析机制,对客户交易状态进行管理,即对一些非正常的交易金额,即大额的提款和大额的存款进行专门的处理。
一旦有客户状态异常的情况发生,数据仓库会自动做出相关统计,并将统计的结果提交给营销部门的人员,由营销人员及时与客户进行接触,找出客户状态异常的原因。
有一次这家银行发现,一位77岁的老太太提款很多,了解原因之后得知老太太提款是要为女儿买房子,银行就立即与老太太的女儿进行联系,表示愿意为其提供买房的贷款。
结果是:1、老太太原来要从银行提的款项又全部作为存款留在银行;2、银行为其女儿贷出了一笔贷款;3、其女儿也将自己在其他银行的存款转存到这家银行里。
真是一举三得,共同受益。
借助于CRM,企业通过与客户之间不断的互动,提供信息和客户作交流,以便影响客户的行为,进而留住客户,不断增加企业的利润。
通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能够分析和了解处于动态过程中的客户状况,从而搞清楚不同客户的利润贡献度,才便于选择应该供应何种产品给何种客户。
以便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去和客户作交易。
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近似线性的关系,即客户忠诚的可能性随着其满意程度的提高而增大。
在传统的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大多数是用从1到5的尺度来衡量客户满意程度,从1到5依次表示非常不满、不满、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完全满意)。
按照这种理念,只有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表示满意(评分4),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稳固,要想让客户完全满意,企业必须对此大量投资。
但是,实施的结果对这种理念提出挑战。
许多企业为提高客户满意度付出很大努力,但收益甚少。
人们不禁要问?有没有必要追求100%的顾客满意?
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之间的关系如何?CRM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竞争的状况对二者关系影响极大。
(1)竞争的程度。
例如:法律规定,金融、民航、电信业务为指定公司专营。
(2)高昂的转换代价。
例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转院,或企业在广告协议未完成时更换广告公司。
(3)专有技术。
企业采用专有技术提供某些独特的利益,客户要获得这些利益,就必须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4)对老客户的奖励计划。
如:航空公司推出旅客历程计划,当旅客达到某种历程后,可以得到某种奖励,刺激旅客更多的乘坐该公司的班机。
在高度竞争的行业中,完全满意的客户远比满意的客户忠诚。
只要客户满意程度稍稍下降一点,客户忠诚的可能性就会急剧下降。
这表明,要培育客户忠诚感,企业必须尽力使客户完全满意。
在低度竞争的行业,客户满意程度对客户忠诚感的影响较小。
由于低度竞争,不满的客户很难跳槽,他们不得不继续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但是客户心里并不喜欢这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客户在等待机会,一旦能有更好的选择,就会很
快跳槽。
这种表面上的忠诚是虚假的忠诚,有一定的欺骗性。
因此,处于低度竞争情况下的企业应居安思危,努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否则一旦竞争加剧,客户大量跳糟,企业就会陷入困境。
CRM管“客户成本”
CRM所创造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将彻底改变客户服务机制的作用。
企业第一次真正可以准确的预测客户服务的成本,估算出每一元钱的回报。
企业可以清楚的知道每一客户能产生多少业务,可能购买什么以及答复他们的电话成本是多少。
这使得企业可以根据每一客户创造赢利的潜能提供相应水平的服务。
传统的理念认为,“客户就是上帝”,而CRM的理念认为,“客户并非都是上帝”。
统计数据表明,有相当比例的客户是会让企业产生亏损的,例如,服务费用过高的客户,形成呆账、死帐的客户,带来诉讼的客户等等。
在有些企业,其20%客户带来的利润,又被20-30%的客户形成的亏损吃掉了。
亚特兰大咨询公司的调查估计,一家商业银行其最高层的20%客户带来的收入是所花费用的6倍以上,而最底层的20%客户所花费的成本却是他们带来收入的3-4倍。
与传统的“客户忠诚度计划”不同,CRM能够将客户的分层更加高度的个人化。
区分越来越细。
例如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推出的CRM系统,使公司4.3万名检票人员、预定和服务代理及时了解到每一位客户的简历和价值。
这套系统不仅能够采集客户地位的数据,同时还能建议给予补救的办法和额外津贴,从而使这家航空公司的员工和服务质量更加协调一致。
甚至能够使员工注意到高级客户个人喜好的细节。
由于CRM的帮助,嘉信理财公司将客户分成不同的层次,其最高级别的客户是10万美元以上或每年进行12笔交易,这些客户的电话由专人来负责,不会像以往那样需要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