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双十中学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双十中学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
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牪清cuì( )zhí( )行dān( )搁通xiāo( )
牪kòng( )制压pò( )ǒu( )然明mèi( )
2.带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牪A.栗.子(lì)怪癖.(pì)刨.虫子(páo )
牪B.火炽.(chì)僧.人(sēng )黄焖.鸡(mèn )
牪C.剔.除(tì)缰.绳(jiāng )作业簿.(bù )
牪D.绽.开(zhàn )刚劲.(jìn )核桃仁.(rén )
3.下面几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牪A.燃烧染缸司空见贯随心所裕
牪B.幼稚念叨焉知非福戛然而止
牪C.蟋蟀脉骆千捶万凿万象更新
牪D.倾复依偎掩掩一息含情脉脉
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牪A.烈日下,柏油马路快被晒化了。
(夸张)
牪B.夕阳亲吻着西山时,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拟人)
牪C.我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好像已经嗅到了白面馒头的香气。
(比喻)
牪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牪A.全面二孩政策将在全国范围内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牪B.11月13日晚,在法国巴黎市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人左右死亡。
牪C.中国北京击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牪D.随着电影《火星救援》的热映,让火星火了,火星上的土豆更火了,人类对于太空探险和太空移民的激情再一次被点燃。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牪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
牪B.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立意……
牪C.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旅游。
牪D.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牪A.《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稿,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牪B.《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作者借石灰表达自己为国家甘于牺牲的意愿和高尚的节操。
牪C.法国作家笛福以第三人称写了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牪D.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8.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牪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内的杰作!
牪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牪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地涌起一种摇接万代的感情。
牪④经历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牪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牪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④③②⑤①D.③②④⑤①
9.按要求写句子。
牪(1)仿写句子。
牪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牪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友谊的话题历久弥新,请写出一组表现友谊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3)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牪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4)修改下面的病句。
牪①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②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作的学校工作报告。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填空。
牪(1)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我们从教材中认识了许多人物,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认识了______的李大钊;明白了“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的道理;我还知道了《草原》《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
牪(2)《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
牪(3)“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共_____画,第六画的笔画名称是
________。
牪(4)我会用“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赞美伟大的母爱。
牪(5)《马诗》中李贺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建工立业的强烈愿望;《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于谦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_____的顽强不屈、高傲风骨。
11.主题交流。
牪每天下课后,总有几个同学你争我抢地往教室外挤,老师总是告诫那几个不遵守规则的
同学。
可他们满不在乎,觉得反正都要出去,谁往前挤,谁就可以早出去。
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请说说你的看法,最好用上你积累的名言警句。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言文阅读。
牪薛谭学讴①
牪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枝,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③止,饯④于郊衢⑤,抚节⑥悲⑦歌,声振林木,响⑧遏⑨行云⑩。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牪(选自《列子·汤问》)
牪【注释】①讴(ōu):歌唱。
②穷:穷尽。
③弗:不。
④饯(jiàn):以酒食送行。
⑤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⑥抚节:按着节拍。
⑦悲:悲壮。
⑧响:声音。
⑨遏:阻住。
⑩行云:飘浮的云。
乃:于是。
谢:认错。
12、“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13、“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这里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薛谭“辞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反”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5、这篇文言文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牪A.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牪B.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牪C.触类旁通,学习要讲究方法。
牪D.不畏艰难,学习要迎难而上。
1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牪医用外科口罩的自白
牪
牪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医用外科口罩。
我呢,里里外外也就三层:内层、中层和外层。
除这三层外,我还有鼻夹和口罩带两个配件。
牪终于遇到了我的主人。
可是,主人佩戴时鼻夹朝下,这样根本不能有效保护呀!
牪如果主人戴着我没有去过人群密集的地方,我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但前提是让我通通风。
千万不要用清水洗我,千万不要用热水烫我,千万不要用酒精喷我!
牪如果我已破烂不堪或无法使用,那么请将我带到该去的地方。
毕竟我是充满仪式感的“口罩君”,所以呢,请在扔掉我之前分几个步骤来操作一下哦——如果主人您无发热、
咳嗽等症状,需要将我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
如果您有上述症状,请一定先用开水将我浸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我,再密封好丢弃。
牪16、从示意图可知,医用外科口罩共有三层,______层能阻隔病毒飞沫,______层能起到阻水作用。
牪17、佩戴口罩时,鼻夹______(朝上朝下)才能起到防护作用。
牪18、小亮想重复使用口罩,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牪A.让口罩通通风B.用热水烫C.用酒精喷洒D.用清水洗
牪19、下面是处理不能使用口罩的步骤。
请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在格子里填写相关信息。
(4 分)
牪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跑道
牪①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名扬□家豪□子强和政彬将代表六年级(5)班参加男子四百米接力赛□这四位同学都很有实力,他们精神振奋,决心为班集体争得这项荣誉。
很快,大家分好工,紧锣密鼓地练起来。
牪②在比赛前几天的集训中,老师突然宣布要政彬和名扬调换棒次,他解释说:“名扬的冲刺技巧比较好,由他来跑第四棒最理想。
”
牪③政彬失去了自己擅长的第四棒,感到十分委屈。
他认为老师偏心,才会把胜利抵达终点的荣耀给名扬,因为名扬是班长。
因此,当名扬要政彬搬运器材时,他()大声拒绝,()露出厌恶的表情。
政彬甚至打算在接力赛时,故意放慢速度,让名扬无法如愿。
牪④运动会开始了,六年级(5)班的总分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就在大家都以为胜利在望时,不幸的事发生了。
在上午的跳高比赛中,名扬不慎撞伤了膝盖。
原本胜券在握的四百米接力赛,现在却变成了一场旗鼓相当的比赛。
牪⑤老师忧心忡(chōng)忡地问名扬:“你伤得重不重?要不要换候补选手上场?”名扬摇了摇头,原地慢跑几步,说:“已经不要紧了,只不过是一点皮外伤,难不倒我
的。
”“你放心,我们会拼命跑,帮你领先一段距离。
为了班上的荣誉,我们一起加油!”子强拍着名扬的肩膀说。
他又转头看着政彬说:“更何况,我们还有起跑速度最快的第一棒呢!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大家一条心,我们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政彬听了,内心既激动又惭愧。
牪⑥男子四百米接力赛就要开始了!政彬突然想起老师曾经说过的话:“接力赛就是团队精神的表现,只要每位选手都能全力以赴,一棒接一棒地传递下去,直到成功抵达终点,不管第几棒,都是跑道上最闪亮的星。
”
牪⑦“对!我应该放下个人的得失,为班级荣誉努力向前。
”政彬自信满满地站在起跑点。
就在发令枪响的一刹那,政彬像脱缰的野马向前飞奔,很快就绕过弯道,将接力棒交给子强。
政彬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队友们的背影,直到名扬第一个冲到终点。
牪20、给短文第①段的第一句话加上标点符号,填在方格里。
牪2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牪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
牪22、男子四百米接力赛,六年级(5)班最终跑第一棒的是()
牪A.名扬B.子强
牪C.政彬D.家豪
牪23、短文第③段括号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牪A.只要……就……B.不但……而且……
牪C.即使……也……D.虽然……但是……
牪2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牪(1)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名扬的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
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牪(2)短文中,政彬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把这个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牪精神振奋——_________——_________——自信满满
牪25、“不管第几棒,都是跑道上最闪亮的星。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习作。
牪题目:的味道
牪提示:“味道”有很多种:爱的味道、眼泪的味道,成功的味道,失败的味道……“味道”一词,引起了你怎样的回忆?
牪要求:①请根据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文章。
②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脆执耽宵控迫偶媚
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牪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脆、执、宵、偶、媚”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牪【详解】A选项中“癖”读音应为第三声。
牪C选项中“剔”应为第一声。
牪D选项中“劲”用作形容词,应为后鼻音。
3.B
解析:B
牪【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牪A.司空见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牪随心所裕——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牪C.脉骆——脉络;千捶万凿——千锤万凿:千锤百炼的意思,通过了很多的磨练。
牪D.倾复——倾覆;掩掩一息——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
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4.C
解析:C
牪【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牪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牪A项,“柏油马路”是不大可能被晒化,这里夸大了烈日的作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牪B项,“亲吻”是人的行为,这里说“夕阳亲吻着西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牪C项,本句表示比喻句,没有喻体。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
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
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牪 D项,本句连用三个“……去了,……时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牪本小题选C。
5.C
解析:C
牪【解析】略
6.D
解析:D
牪【详解】略
7.C
解析:C
牪【详解】本题考查了课文理解和作者生平及代表作,理解课文内容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牪A.《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稿,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说法正确。
牪B.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作者借石灰表达自己为国家甘于牺牲的意愿和高尚的节操。
说法正确。
牪C.英国作家笛福以第一人称写了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说法不正确。
牪D.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说法正确。
8.D
解析:D
牪【详解】略
9.吹散所有的阴霾滋润每一寸土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烈士的母亲说,她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她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
道理。
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作的学校工作报告。
牪【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散所有的阴霾。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每一寸土地。
牪(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表现友谊的诗句,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
全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其中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挚情义,也是表现友谊的名句。
牪(3)本题考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改为:烈士的母亲说,她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她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牪(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问题主要有:(1)用词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赘余。
(4)词序混乱。
(5)重复啰唆。
(6)前后矛盾。
(7)不符事理。
(8)归类不当。
(9)指代不明。
第一个句子,成分赘余,删去“通过”或“使”。
第二个句子,词序混乱,要先听取再来讨论,没有听取就没有报告讨论。
10.万水千山只等闲有坚定的革命信仰柳暗花明又一村老舍人民艺术家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鼎 12 竖折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
牪【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理解、诗句识记和文学常识。
牪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牪“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意思是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从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牪《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有坚定的革命信仰的李大钊。
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牪《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北京满族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
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牪(2)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
牪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全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牪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牪故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牪(3)本题考查查字典。
牪“鼎”的部首是“鼎”,用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鼎”部,共12画。
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第六画的笔画名称为“竖折撇”或“竖折折”。
牪(4)本题考查诗句的积累。
牪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两句赞美伟大母爱的诗句即可。
如: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牪(5)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和文学常识。
牪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牪意思是:平沙覆盖着大漠宛如白雪茫茫,如弯钩的月亮高挂在燕然山上。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
牪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一句表明自己建工立业的强烈愿望。
牪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全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牪意思是: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节留在人世间。
牪故“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达了于谦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牪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全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牪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牪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郑燮的顽强不屈、高傲风骨。
11.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认为在学校大家应该遵守规则,走出教室时应该有秩序,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既安全又顺利地走出教室。
挤来挤去,容易发生事故。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则。
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发表对这种现象的看法,要求最好用上名言警句,那么平时就要加强积累,选择合适的名言警句,会使你发表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在发表观点后,就要说出理由,来支撑你的观点,有理有据。
最后,再总结观点,注意语句要通顺。
12.A
解析:12、以为,认为返回
13、(秦青)打着节拍,唱着悲壮的歌,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上飘浮的云朵都停了下来。
夸张秦青的声音嘹亮、动听
14、自以为把老师的本领学到手了意识到自己骄傲自满了
15、A
牪【分析】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13.A
解析:牪16、中外
牪17、朝上
牪18、A
牪19、①投到“其他垃圾”桶内②用开水浸泡30分钟③用酒精喷④密封好后再丢弃
牪【分析】
牪16、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筛选。
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信息,从中即可提取出关键信息作答。
牪根据示意图可知医用外科口罩共有三层,分别为外层、中层、内层。
从“中层:过滤作用,阻隔大于90%的带病毒飞沫”、“外层: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内”可知,中层能阻隔病毒飞沫,外层能起到阻水作用。
牪17、本题考查学生抓取文章内容主要信息的能力。
学生作答时要多理解文本内容,分析关键点。
牪结合句子“终于遇到了我的主人。
可是,主人佩戴时鼻夹朝下,这样根本不能有效保护呀!”可知,佩戴口罩时,鼻夹朝下不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鼻夹朝上才能起到防护作用。
牪18、本题考查学生抓取文章内容主要信息的能力。
学生作答时要多理解文本内容,分析关键点。
牪结合文本内容“如果主人戴着我没有去过人群密集的地方,我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但前提是让我通通风。
”可知,小亮想重复使用口罩,可以让口罩通通风,选A。
牪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作答。
牪结合内容“如果主人您无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将我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
如果您有上述症状,请一定先用开水将我浸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我,再密封好丢弃。
”可知,处理不能使用口罩的步骤是: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时,投到“其他垃圾”桶内;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用开水浸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密封好后再丢弃。
14.牪20、,、、。
牪21、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牪22、C
牪23、B
牪24、动作语言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坚强自信十分委屈既激动
又惭愧
牪
解析:牪20、,、、。
牪21、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牪22、C
牪23、B
牪24、动作语言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坚强自信十分委屈既激动又惭愧
牪25、在团队合作的项目中,每一个人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团队才能取得好成绩。
因此,不管第几棒,都很重要,都是跑道上最闪亮的星。
牪【解析】
牪20、考查学生加标点的能力。
牪顿号是用来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
一句话未说完用逗号。
一句话已说完用句号。
即为: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名扬、家豪、子强和政彬将代表六年(5)班参加男子四百米接力赛。
牪2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牪忧心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忧虑不安的样子。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文中指老师心事重重,很担心名扬的伤势。
牪2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牪阅读句子“他又转头看着政彬:‘更何况,我们还有起跑速度最快的第一棒呢’”可知,男子四百米接力比赛,最终跑第一棒的是政彬。
牪23、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
牪“他大声拒绝”“露出厌恶的表情”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递进关系。
因此选择关联词“不但……而且……”。
故选B。
牪2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牪(1)阅读句子“名扬摇了摇头,原地慢跑几步,说:‘已经不要紧了,只不过是一点皮外伤,难不倒我的’”可知,这个句子是对名扬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以班级荣誉为重,具有团队精神的品质。
牪(2)阅读句子“政彬对于失去自己擅长的第四棒,感到十分委屈”“政彬听了,内心既激动又惭愧”可知,政彬的心理变化为:精神振奋——十分委屈——激动又惭愧——自信满满。
牪25、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牪阅读句子“不管第几棒,都是跑道上最闪亮的明星”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团队项目中,要抛开个人荣誉,以团体荣誉为重,每一个人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后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最优秀的。
15.范文:
牪
解析:范文:
牪成功的味道
牪有时我会失败,但有时,我也会成功。
现在,我就尝了成功的味道……
牪“学校修攀岩墙了!”听到这一消息,全班都沸腾了,但一听说攀岩墙有十多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