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
春酒 古诗词
![春酒 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839a31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2.png)
春酒古诗词
春酒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佳节喜庆、亲友团聚或春天的美好。
以下是一些包含“春酒”这一意象的古诗词:
1. 《元日》(唐·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中虽未直接写到“春酒”,但屠苏酒是春节饮用的传统酒,可以视作春酒的一种。
2. 《客中行》(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里的兰陵美酒也可以理解为春酒,诗人借春酒抒发思乡之情和对主人热情好客的赞美。
3.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诗中的“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一句,暗含了农家以春酒庆祝新年,期盼丰收的习俗。
4. 《清明》(唐·杜甫)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村村笛。
世乱那堪逢故人,相看涕泪满衣巾。
——虽然诗句中没有明确提到“春酒”,但在清明时节,古人有踏青饮酒的习俗,这里的“酣歌一曲”或许就有饮春酒的场景。
以上是对春酒在古诗词中情境的解读,并非所有诗词都直接提到了“春酒”二字。
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优秀5篇)
![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7f3e8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e.png)
春酒教案《春酒》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春酒教案《春酒》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春酒》原文及其文章主旨
![《春酒》原文及其文章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b36b57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8.png)
《春酒》原文及其文章主旨
原文
春宴佳肴,时令美酒,人们举杯畅饮,欢欣鼓舞。
春舞翩翩,笑语盈盈,花开酒香,醉人心弦。
饮酒过量,亦可醉生梦死,伤身伤命。
春酒之乐,须慎终如始,享受适量饮酒乐趣同时,亦要注意酒后不开车。
文章主旨
本文描述了春季宴会中的饮酒文化,并强调了适量饮酒的重要性。
春季是美好的季节,人们在春祭或庆祝活动中常常会有丰盛的宴席和美酒相伴。
文章通过描绘春宴的热闹场景和美味佳肴,告诉读者在这样的场合中可以尽情享受欢庆的氛围。
然而,文章也提醒读者要注意适度饮酒的原则。
虽然喝酒可以增添欢乐和调动气氛,但过量饮酒可能会带来健康上的问题甚至伤及生命。
因此,文章呼吁大家要慎重对待饮酒,不要酗酒和酒后驾车。
总之,《春酒》既展示了春季宴会的热闹场景和美食美酒,又提醒人们要慎重对待饮酒,享受乐趣的同时要保持适度。
通过这样的叙述,文章传达了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和个人健康的关注,使读者在欢庆中能够理性地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
琦君《春酒》教案
![琦君《春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45d6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7.png)
琦君《春酒》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琦君的《春酒》,使学生了解琦君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情回忆。
2. 分析《春酒》中的写作技巧,如描绘细腻的情感、运用象征手法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介绍琦君的生平、创作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2. 课文解读:详细分析《春酒》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等。
3. 写作技巧讲解:分析《春酒》中的描绘细腻的情感、运用象征手法等写作技巧。
4.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琦君的文学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春酒》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简介、课文解读、写作技巧等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激发学生的思考。
3. 写作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写作水平,关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简介和课文背景,阅读《春酒》全文。
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写作技巧。
3. 第三课时:组织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 第四课时:布置课后作业,进行写作练习。
5. 第五课时:评估学生作业,总结课堂内容。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琦君纪念馆或故居,深入了解琦君的生活环境和创作氛围。
2. 邀请作家或文学评论家进行讲座,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更深入地理解《春酒》及琦君的文学创作。
3. 开展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春酒》中的写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七、教学资源1. 琦君作品集:《春酒》及相关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春酒》
![《春酒》](https://img.taocdn.com/s3/m/5e2f505090c69ec3d5bb75ed.png)
请根据你对故乡的理解和对文章的感 受,将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故乡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故乡啊,(就是) 不想时艳阳高照,温暖身体; 思念时倾盆大雨,浇湿内心!
——801 卢芸菲
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 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 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 到自己的家乡啊……
独在异乡为异客!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 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 真正的家 醅呢?
无处可找,无法可想,不可复得!
春酒
琦君
春酒,又名冻醪(láo是浊酒的意思),是 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在我国,喝春 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十月 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
在文中是指母亲酿造八宝酒。
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
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
请找出文中体现“我最喜欢喝春 酒”的词语或句子,说说这些词句是 怎样表现“我”对春酒的喜爱的。
作者借春酒抒发了对幸福快乐童 年的怀念,此外,她还在春酒会酒里 怀念 母亲 总是得意地说。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 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 滴酒不沾唇的。
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 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 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 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 厅正中,让大家持久划拳吆喝,格外的兴 高采烈。
快乐幸福的童年,慈爱能干的母亲,淳朴 和睦的乡邻,都融在母亲酿造的八宝酒里,变 成了让琦君魂牵梦绕怀念着的一种味道。用文 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那就是:
《春酒》教案8篇
![《春酒》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10012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6.png)
《春酒》教案8篇《春酒》教案篇1一.说教材:春酒》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女士的思亲怀乡散文,编者放在鲁教版以“民风民俗”为话题的八上第一单元本单元丰厚的人文情怀令人陶醉,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让人痴迷作者以细腻温婉的笔致,把家乡新年的种种风俗与禁忌,家家户户喝春酒的喜庆,乡亲“起会”置“会酒”的感恩,多年之后“我”按母亲的方法炮制“八宝酒”的情思,用“家乡的味道”一一拾起“我”的天真活泼、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儿时的情趣与游子思母思乡的伤感,在这“春酒”“会酒”的杯中氤氲开来,弥漫成浓浓的民俗民风之美二、说学情:本文的散文特质注定了教学应以动情的朗读来带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情感的领悟本节课,我以情读为主线,紧扣文本,从学习的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理民俗、品意蕴、悟乡情,突出了训练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整个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语言对话、与作者对话,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使听说读写训练真正落到实处1)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作者用诗化的语言话“春酒”,寄乡思开篇入题,直写故乡“新年后的农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点明“春酒”在“我”心中的分量,言明“我”对它的情有独钟因此,我课堂教学的第一目标就是“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探研作者故乡独特的民风之美”(《课标》阅读策略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完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细节是靓丽的花朵母亲那得意的样子、笑眯眯的神态、谆谆教诲的话语,款款地流淌在作者笔下,传神鲜活如在面前结合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课标》的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我把教学的第二个目标确定为“品读意蕴深厚的细节描写,感受‘我’的童趣与母亲的品质”“凭教材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学习本文,还应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的同时,目透纸背与作者对话,透过作者远在异乡,炮制“八宝酒”却品不出“道地的家乡味”,理解作品中那海外游子的惆怅、刻骨的乡愁为此,我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目标是“理解课文,领悟作者浓郁的思乡情怀”三、教学重难点:学习散文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语言,本文语言浅显但意蕴深厚,值得细细品味因此,“品读意蕴深厚的细节,感受‘我’的童趣与‘母亲’的品质”成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儿时的童趣,母亲的宽厚那是远在海外的琦君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童年、对母亲的思念倾注了她的一生,但对于阅历有限,又没有相关生活体验的学生来说又怎么可能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呢?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位于“理解课文,领悟作者浓郁的思乡情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标》教学建议)四、说教法和学法:作品中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情趣交织在一起,辉映成一支快乐而感伤的乐曲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读者学习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可以“沉醉”,但课堂不能“散乱”,条理清晰、教学有序是课堂有效、高效的策略之一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频繁出现在我表述中的“引导”、“理解”两个词语,奠定了我教学的思想“道而弗牵”、“不愤不启”,“引导”是我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课标的要求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基本途径,因此,“读”是我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初读、解读、建构[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喝春酒—喝会酒—自制八宝酒);解读—领悟文本意蕴(风俗美,人情美,思乡情);建构—升华文本意义(珍民俗,惜童真,怀乡(国)情的精神家园)]三个层面自主学习,相互探究五、说教学过程:如果说说课是纸上谈兵,那么上课就是实战演练下面我就开始实战演练《春酒》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字简短,线索清晰通过七年级、八上及本单元前三篇散文的学习,学生对散文风格的把握、行文意蕴的理解、品味语言的能力均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我仅安排了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教学我设计了2个板块,5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意蕴(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感知课文脉络)我的导语是: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新年,是吧?谁来向大家介绍我们本地过年时都有哪些风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随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春酒》,去我国浙江去看一看她的家乡新年都有哪些风俗?生活就是语文,这一问一答,直接入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生活的情趣、了解本地的民俗风情,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民风之美奠基多媒体出示问题,教师在《思乡曲》伴奏下情读全文,请学生思考问题1(1、听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作者除写春酒之外还写了什么?她的家乡过年时都有哪些风俗习惯?)这里一是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以“酒”为线索依次写了饮春酒、喝会酒、我“炮制八宝酒”三个方面的内容;二是明确风俗有:饮春酒、迎神拜佛、蒸年糕、说话讨吉利、分食供果、摆会酒我最爱喝春酒富于儿童的情趣,易与学生产生共鸣,但对字里行间弥漫的淡淡乡愁学生初读时无法领悟,故教师运用自身的朗读资源优势(教者是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示范引路,营造一种甜美而绵绵伤感的氛围,引导学生一进课文,落实课标提出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要求,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为第二板块的教学――情读作铺垫(第二板块:品意蕴、体悟人情美)2、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段,思考:从文中的哪些语言可以读出“我” 最爱喝“春酒”呢?学生可能找出的细节描写见投影[(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我的急切心情、率直),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邻里的热情、大方、好客)”(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我’迫不急待的神态)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尝鲜、喜爱之情),已经不知舔(童趣盎然)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3)“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传神的动作描写、感受氛围的小酒仙情态、酒的香淳跃然纸上;映衬母亲的心灵手巧)(4)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母亲的慈祥、对我的宠爱)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浓郁的乡情、乡邻的和睦,我的淘气、纯真)(5)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急切的心情)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邻里感恩、酒席特讲究)(6)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谦虚]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和蔼、热心肠]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做事细致、为人严谨]] ……这里对学生合作交流的引导至关重要无论学生读出哪一句,都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从这段话中你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我”?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情趣?请学生试读,再相互评价读得怎样?你为什么认为应这样读?(如第一句要通过“一马当先、不请自到、鼓鼓的、蜜蜂、捧一大包”的重读,读出“我”的率直,乡人的淳朴、大方对“母亲”一词要读得深情,有淡淡的乡愁味)让学生明白朗读中经过技巧处理的词语其实也就是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这样既掌握了朗读技巧又习得了一定的品读方法如此在读中习得语言、领悟情趣、感受形象读的过程既是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引领提升品读能力的过程;读的过程更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过程还是生生、师生互助加深理解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阅读教学建议)的过程问题3、请用一句话归纳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我”?这是为了把前面赏析的内容来一个梳理,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领悟能力通过学生的情读,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的合作归纳,一个天真活泼的“小酒仙”便在学生的眼前呼之欲出了第4、情境设置:刚才的朗读,我们读出了一位率直、纯真爱喝春酒的小酒仙,她最爱喝的“八宝酒”是谁泡制的呀?母亲!哦!这里还藏着一位重要的人物――母亲那我们又能从文中读出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请浏览课文作批注交流这一问的目的的三:一是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当学生交流时,用“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明确母亲的慈爱、勤劳、俭朴、大方、热心、处事严谨是通过具体的.语言、事件来刻画的二是在讨论到“会酒”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会酒习俗(答谢、感恩)?置酒席有何讲究(地点、酒席、送礼物)?会酒习俗能读出什么样的民风?层次分明的解读“会酒”的内涵(民风美、人情美、人性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学生讨论问题1时,找到了“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就在这里适时解读]三是引导学生朗读描写母亲的文字(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引导读出神态、读出情味这样引导学生三进课文,从而融朗读、评议、赏析、概括训练为一炉,一个慈爱、勤劳、热心的母亲形象便在学生心中栩栩如生六、说作业设置:请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作者在千里之外的美国“如法炮制”的“八宝酒”却品不出“道地的家乡味”呢?明确作者“思亲怀乡”后再多媒体出示作者生平简历,明白《橘子红了》的作者去世后还叶落归根的原因,升华家国情最后请同学们在《思乡》乐曲声中自由情读课文,并找几句与之相关古诗文送给作者,以慰藉作者的家国情这里目的有二:一是学习一字一词一成语[“醅”的读音;“道地” 即地道: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如道地药材;真正的,纯粹此处应为第二个意思,词语倒装,读来音韵悠远,情感缠绵;“如法炮制”:依照成法(固定的方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即母亲自制八宝酒的方法]落实基础;二是突破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现在已是“物是人非”,没有了自己天真活泼的童年、没有了宠爱自己的母亲、没有了淳朴热心的乡里有的是对母亲、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对故土刻骨铭心的怀念用多媒体出示作者生平简历,引导学生和作者亲切对话,了解琦君其人,体味情感至此,作者的思亲怀乡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最后在《思乡》乐曲声中自由情读课文,找古诗文点评,升华学生的感受、体验,受到情感人文的熏陶(《课标》阅读教学建议指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七、说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把课文最简要、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出来,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内容一目了然它像一个平放着的酒瓶,盛进这些触动作者心弦的材料,形象直观的展现了作者的创作思路,又体现了的情致――酒者愁也,浓酒者绵绵的乡愁也其含蓄蕴籍的风格又暗含题目《春酒》这样的板书设计能在学生心中引起“酒酒”的波澜儿时的我:天真活泼、率直纯真童心母亲:心灵手巧、慈爱宽厚思情乡亲:热情大方、淳朴感恩乡情《春酒》教案篇2教学设计】创意说明: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以教师引导、点拨为辅。
《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f5d66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1.png)
《春酒》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春酒》这篇文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了解《春酒》的背景和上下文,掌握其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味和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分析《春酒》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写作并进行表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春酒》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文章内容相结合,并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春酒》的文本;2.投影仪和电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引入《春酒》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 (20分钟)让学生阅读《春酒》的文本,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春酒》讲述的是什么故事?•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文章的情感表达是什么?3. 分析文章结构 (15分钟)让学生分析《春酒》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引导他们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 语感训练 (10分钟)通过句子分析和语言运用,让学生提高对《春酒》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意象的描写。
5. 个人思考和表达 (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与《春酒》中的主题进行联系,并进行个人思考和表达。
可以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春酒》的感受和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6. 写作练习 (2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进行写作练习。
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简短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春酒》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将《春酒》的故事情节进行再现;2.开展文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春酒》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3.组织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比较交流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春酒》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春酒的知识点总结
![春酒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7094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8.png)
春酒的知识点总结一、春酒的历史春酒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帝王、贵族乃至寒士,以土酿、家酿、村曲等自酿手法酿制,故此富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酒文化历史,可以说是继葡萄酒之后,地球上最悠久、最为辉煌的酒文化。
春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龙山时代,出土的龙山贵族墓葬中就有“典质”即酒的器皿遗迹,这证实了春酒酒文化起源于这一时代的长辛店文化。
春酒酿造技术源远流长,也是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形成的。
从最早的用粮食来酿造,到后来小麦、大米、黄米、黑米等农作物以及蜜糖、水果等物质为原料酿造,春酒的酿造工艺逐渐完善,酿造的品质也不断提高。
到了唐代,春酒的酿造更加成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生产技术。
这一时期,春酒逐渐被宫廷和贵族所喜爱,成为了一种高雅的酒品。
二、春酒的酿造工艺1. 原料选取:春酒的原料主要包括小麦、大米、玉米、高梁、薯类、水果等。
这些原料中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物质,是酵母发酵所需的营养成分,因此在春酒的酿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糖化:将原料加水煮沸后,再加入曲粉和蒸菜酒自然发酵,这个过程称为糖化。
在糖化过程中,曲中的酵母菌分解淀粉,生成麸食粉质酒曲、糖化液与小麦混糠(料)。
3. 发酵:在糖化完成后,将发酵液倒入发酵罐中,开始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曲中的酵母菌分解淀粉生成酒精,同时放出气体。
酵母菌按一定比例分解淀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浓度和酸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4. 蒸馏:发酵液经过发酵后,会产生一种含有酒精成分的液体,这时需要进行蒸馏。
蒸馏是将发酵液经过高温加热后,蒸汽冷凝成液体,从而得到酒精浓度更高的液体。
5. 调配:蒸馏后的液体需要进行调配,将不同酒精浓度的液体混合,加入水和其他调味品,使酒的口感更加丰富。
6. 储存:最后将调配好的春酒进行储存,让其在容器中定格一段时间,使其味道更加醇厚。
三、春酒的特点1. 香气浓郁:春酒在酿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发酵和蒸馏,这样会让酒体中的香气更加浓郁,丰富的香气是春酒的一大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春酒》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春酒》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47176219e8b8f67d1cb94e.png)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春酒》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春酒》课文原文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
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
还有个家家邀饮春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
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
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
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住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说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
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
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顺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
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
”母亲听了很高兴。
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
春酒 诗句
![春酒 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fbe76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7.png)
春酒诗句
春酒,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的佳酿,它既是季节的馈赠,也是情感的寄托。
在春日的暖阳下,一杯春酒,如同春风拂面,暖人心田。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笔下的春酒,温暖而醇厚。
在寒冷的冬日,晚来天欲雪,红泥小火炉旁,新酿的绿蚁酒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此时,若能有一知己相伴,共饮一杯,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而李白的春酒,则更显豪放与浪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在这首诗中,春酒成为了离别的见证,金陵子弟以酒相送,表达了深深的情谊。
春风拂面,柳花飘落,满店的香气中,吴姬压酒,劝客品尝。
这样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世界。
此外,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则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在春日的早晨,渭城的朝雨浥去了尘土,客舍旁的柳树焕然一新。
此刻,诗人劝君再饮一杯酒,因为西出阳关后,便再无故人相伴。
这杯春酒,成为了别离的见证,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春酒,不仅是一种佳酿,更是情感的寄托。
它承载着诗人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人生的离合悲欢。
在这个春天,让我们举杯共饮,品味那浓郁的酒香,感受那深深的情感。
春酒阅读理解五年级
![春酒阅读理解五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c935d69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b.png)
春酒阅读理解五年级稿子一嗨,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春酒》这篇文章,可有意思啦!你们知道吗?这春酒啊,一提到它,我的心都暖乎乎的。
文章里说那春酒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就好像能把整个春天都装在里面。
想想看,大人们围坐在一起,欢欢喜喜地喝着春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小孩子呢,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盼着能尝上一口。
那场面,多温馨呀!还有啊,作者的母亲可厉害了!她做的春酒那叫一个绝,邻里邻居都夸好。
我猜啊,她做春酒的时候,一定是满心的欢喜和期待,想着让大家都能尝尝这春天的美味。
文中提到的那些风俗,也特别有趣。
什么喝会酒啦,轮流坐庄啦,感觉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热热闹闹的。
小朋友们,你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也好像闻到了春酒的香味,感受到了那种欢乐的氛围呢?反正我是觉得,这春酒里啊,满满的都是爱和温暖。
哎呀,说起来我都想赶紧去尝尝春酒啦!稿子二亲爱的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五年级的《春酒》呀!说起这春酒,那可真是让人陶醉呢!文章里把春酒描写得太诱人啦,我读着读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你们想想,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端出那精心酿制的春酒,那得多开心呀!大人们谈笑风生,小孩们蹦蹦跳跳,整个屋子里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作者记忆中的春酒,不仅仅是一种酒,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那里面有母亲的关爱,有邻里之间的情谊。
就像母亲做春酒时的那份用心,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她对家人的爱。
还有那些来喝春酒的乡亲们,大家互相分享着快乐,没有一点生疏。
而且哦,文中描写的那些小细节,比如大家喝酒时的表情,小孩子偷喝春酒的样子,都特别生动,就好像就在我们眼前发生一样。
小朋友们,你们读完这篇文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觉得心里暖暖的,特别向往那样的场景呢?反正我是希望能有机会,也能尝尝那么美味的春酒,感受一下那种浓浓的亲情和乡情。
好啦,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下次再一起分享有趣的文章哟!。
《春酒》课堂教案设计
![《春酒》课堂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2785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5.png)
《春酒》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酒》的背景与主题,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2.学习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等文学语言知识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教学内容1.《春酒》的背景与主题2.文学语言知识的学习3.文学鉴赏与阅读策略的训练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多种媒介引入《春酒》的背景及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简单了解《春酒》的情节和主人公。
2.学习文学语言知识(1)词语的学习针对《春酒》中出现的生僻词、古诗词等语言进行解读和理解,启发学生对古代语言的认知。
(2)句式的学习指导学生从句式层面分析《春酒》中的语言特点,并学习其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修辞手法的学习分析等比、排比、对仗、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春酒》中的运用,让学生在识别修辞的同时,也能够将其用于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3.鉴赏与阅读策略的训练(1)情景再现通过教师的再现和学生的表演,将《春酒》的情节进行再现,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2)文本解读结合课堂讲解和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分析《春酒》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等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自主阅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多种阅读方式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将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四、课后作业(1)完成小组作业:分析《春酒》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案例进行比较和总结。
(2)撰写读后感: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分析《春酒》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考、演讲和其他形式来测试学生对文学语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考核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春酒》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力求将背景与主题、语言知识学习、文学鉴赏与阅读策略等方面完整地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中领略到甚至更深入理解《春酒》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价值。
2024年初中八年级语文《春酒》人教版课文及教案
![2024年初中八年级语文《春酒》人教版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0788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1.png)
2024年初中八年级语文《春酒》人教版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理解并掌握课文《春酒》的基本内容。
1.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1.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能力目标:2.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2.2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德育目标: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友谊的价值观。
3.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内容的理解。
1.2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生字词。
2.2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2学生自由分享自己对于“春酒”的理解和期待。
2.阅读课文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分析课文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脉络。
3.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4.2学生进行生字词的朗读和默写。
5.深入理解课文5.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5.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中所表达情感的理解。
6.课堂小结6.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酒”的作文。
2.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学习生字词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春酒》的内容和情感。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积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4.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分享自己对于“春酒”的理解和期待。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酒》优秀教案5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通过分析课文,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
3 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圈点批注法
教学用具:幻灯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春节不仅有玩的、吃的、穿的,更有压岁钱,可以买很多想要的东西。
但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又不尽相同,那么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琦君的《春酒》。
2、板书课题、作者:春酒琦君
3、简介作者:(出示幻灯)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
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
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是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以她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副中国农村社会的朴素生活图景。
琦君的作品,有与人不同的独特风格。
特别是散文,作品中那股真挚的情意,感人至深。
再加上笔致婉约,使文章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二、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作者情感
1、配乐朗读课文。
划出生字词语或易读错的词语,同时来想一想文中那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气氛(fēn)两颊(jiá) 煨炖(wēidùn) 枸杞子(qǐ)薏草(yì)斟酒(zhēn)家醅(pēi) 挑剔(ti)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同作者回到她的故乡,来体验她的“家乡味”。
三、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研讨课文
(一)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儿时在故乡的哪几件事?这些事都是作者家乡的风俗,你喜欢这儿的风俗吗?为什么?
板书小结 :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
(二)在这几件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板书小结:母亲“我”阿标叔乡邻乡亲
(三)用圈点批注法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词语,看谁找的语句最吸引人!(问题:文中的人物是通过许多很有情趣的描写来体现的,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词语,并谈谈理由。
)
(一)示例: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圈点。
(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批注。
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蜜蜂似的: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
还:吃饱了还不满足,小孩子真可爱。
(二)学生分组研读圈点批注讨论交流
(1)、“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这句话写出了母亲非常得意的心理。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很喜欢,很馋的样子。
(甜蜜的感觉)
(3)、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的可爱和情趣。
(情趣)
“只”和“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而感到不满足。
“走来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只得到了一点点的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
“捏”是对洒了虽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点点后的失望。
“直”表现小花猫对八宝酒满是喜欢,舔个不停,煞是可爱。
“呼呼”地睡了,表现了小花猫舔碗酒后的相当满足和陶醉的情态。
“也是”一词,是以“我”当时的心理来揣摩小花猫的,可见“我”也同小花猫一样馋得要命,也写出了“我”的那种童趣。
(4)、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很撒娇,很嘴馋的情态。
(情趣)
提示:文中有哪些词语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靠”和“点”说明“我”年龄虽小但很机灵。
“舔一舔”说明她想喝但又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让她很过瘾。
“才”足见她的嘴馋了。
(5)、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写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时候,我那企盼的神态。
(情趣)若把“眼巴巴”去掉,会怎样?
把去掉“眼巴巴”之后的这句话,再读一遍看看效果怎样。
若把“眼巴巴”去掉,就不能够写出小女孩那种盼望的眼神,目光里满是期待和向往。
(6)、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
的。
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到别人表扬后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
一副农家妇人的样子。
“其实”这一副词十足地写出了母亲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
一个贤妻良母就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7)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花匠阿标叔的老实善良、纯朴的形象跃然纸上。
提示:A、揣摩他当时的心理。
B、这是故乡浓厚、淳朴人情的最好体现,不说话,总是乐呵呵地做事,能为很多人带来快乐,自己是非常高兴的。
四小结:
问: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的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对故乡有感情。
问:对故乡的什么有感情呢?
风土人情。
(母亲、喝酒的事)这其实也是作者所说的家乡味。
通过作者的细致描写,其中甜蜜、情趣和浓厚的淳朴人情便跃然纸上。
五迁移扩展
思乡是远离故乡的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思绪,余光中的《乡愁》为什么能有这么广的影响,就是因为它道出了许多游子的心声。
叶落归根,这是人之常情,对故土的眷恋,是任何人也无法割舍的情感。
你读过这类作品吗?把你所读作品的内容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交流:
师提供相关作品(幻灯显示)
1、余光中《乡愁》……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李白《静夜诗》
4、杜甫《月夜忆舍弟》“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5、马致远《秋思》
6、苏轼《水调歌头》
六、总结(幻灯显示)
琦君说过:“人和花草树木一样,都有自己的根。
”是啊!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有谁能够忘记生养自己的故乡呢?,远离故乡的人,无论与故乡的距离有多远,总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一切。
每年春节前夕,离家的人尽管票难买、车难乘,但家还是要回的。
父爱天高,母恩难报,最难忍受思乡情。
这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中国人最深厚的情感基础。
事实上,正是这种特有的情感基础,才让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繁衍壮大,成为伟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