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让幼儿感受音乐魅力的好案例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让幼儿感受音乐魅力的好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6683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6.png)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让幼儿感受音乐魅力的好案例。
一、教案介绍《我的小绵羊》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儿童歌曲,也是人音版音乐二上的一节课程内容。
这首歌曲是课程中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音乐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并且在乐曲中透过奏鸣曲的方式,将神秘而充满趣味的自然景象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我的小绵羊》教案采用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游戏、角色扮演、舞蹈等。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发掘动物的智慧和特性,并通过音乐的方式在幼儿中激发出深厚的爱与关怀。
二、教案实施在实施教案时,首先老师会给幼儿介绍小绵羊。
在介绍过程中,老师为幼儿展示有关小绵羊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小绵羊的特点和习性。
随后,老师会播放《我的小绵羊》这首歌曲,让幼儿开始感受音乐的魅力。
老师会用简单的语言为幼儿解读音乐,告诉幼儿乐曲中表现的是小绵羊和牧羊人的故事。
随后,老师会让幼儿跟着乐曲的节奏一起学习舞蹈。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用清晰、明快的语言为幼儿介绍舞蹈的步骤,同时,老师会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接着,老师会通过教具来进行小游戏。
每个幼儿都会有一个玩具绵羊,老师会引导幼儿按照课程内容,将绵羊从起点带到终点,并且在路上遇到不同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如何协作及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
在这节音乐课的最后阶段,老师会进行反省和总结。
老师会问幼儿们对音乐和舞蹈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
同时,也鼓励幼儿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记住今天班上学习到的重要事情。
三、优点分析通过《我的小绵羊》教案的实施,有很多优点。
教案中采用了学习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幼儿的认知和行动发展。
通过学习游戏和角色扮演,幼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教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会做到身体语言与语言相互补充,通过身体语言的表演,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音乐《我得小绵羊》教案设计
![音乐《我得小绵羊》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a992b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a.png)
音乐《我的小绵羊》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我的小绵羊》,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小绵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增强学生的动植物知识。
3. 引导学生参与歌曲的演唱和动作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我的小绵羊》,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韵律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些较高音的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我的小绵羊》乐谱,小绵羊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白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我的小绵羊》,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 新歌教学:a. 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b. 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c. 让学生跟随音乐演唱歌曲,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3. 歌曲练习:a.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b. 进行歌曲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动作表演:a. 根据歌曲内容,设计相应的动作。
b. 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了解小绵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学生在动作表演中,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绵羊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小绵羊。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我的小绵羊》和学习过程中的趣事。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歌曲演唱练习,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1.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我的小绵羊》的演唱技巧,表现出小绵羊的可爱形象。
2. 学生通过歌曲学习,了解了小绵羊的生活习性,增强了动植物知识。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全面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好教材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全面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好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3028a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e.png)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全面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好教材全面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好教材对于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非常重要。
而针对幼儿童年龄段的音乐教育,不仅需要让幼儿了解乐器的外形和音色,还需要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在这方面,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就是一份非常好的教材,能够全面提升幼儿音乐素养。
一、儿歌《我的小绵羊》作为经典的儿歌,《我的小绵羊》自出现以来,就受到广大幼儿和家长的喜爱。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旋律极富感染力,而且歌词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幼儿学习和唱唱。
在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中,针对这首歌曲进行了细致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对它的理解和感悟展开到了深入的层面上。
二、学习乐器知识学习乐器知识非常重要。
为了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各种乐器,教案中将小提琴、钢琴、小号等乐器和歌曲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在歌曲中感受到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仅能够学会欣赏歌曲的声音,也能够对乐器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培养幼儿音乐表现能力针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关注他们对乐器和音乐的认知,还需要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中,将歌曲表现和动作表现相结合,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提高幼儿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这样是因为,在音乐欣赏时,音乐与肢体动作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这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内涵,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音乐创作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引导孩子们进行音乐创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中,特别加入了“知音笑脸”等活动,可以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借鉴前人经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多样性,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是一份非常好的幼儿音乐教材。
无论是从歌曲《我的小绵羊》本身还是从教案安排中,都能够全面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案《我的小绵羊》
![小学音乐教案《我的小绵羊》](https://img.taocdn.com/s3/m/7c06e03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3.png)
小学音乐教案《我的小绵羊》教案精细化处理:一、教学内容细化:歌曲《我的小绵羊》的教学将聚焦于音乐旋律感知的培养,歌词的韵律与节奏,以及情感表达的细腻处理。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案中将融入更多互动和游戏元素,如“节奏接龙”,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学内容将扩展至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例如小绵羊的象征意义,在欢快旋律中体会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细化:1. 学会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并准确掌握其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感知和创造节奏。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细化: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掌握其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完成歌曲演唱。
难点: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把握,以及如何将情感自然融入歌曲演唱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细化:教具:准备色彩鲜艳的音乐卡片,用以辅助学生认识节奏;准备小型打击乐器,如拍手鼓,让学生能够实际体验不同节奏。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歌曲乐谱,用以跟唱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细化:1.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绵羊的动画视频,同时播放歌曲《我的小绵羊》,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氛围。
2. 歌曲学习:通过音乐卡片游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分组进行节奏练习,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节奏感受。
3. 歌曲演唱:教师弹琴伴奏,学生齐唱歌曲,注意观察学生的节奏和音准。
邀请学生上台单独演唱,给予即时反馈和鼓励。
4. 课堂练习:利用音乐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节奏接龙游戏,加强节奏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歌曲中的情感,尝试将情感融入演唱中。
六、板书设计细化:利用黑板画出简单的旋律线,标注出附点八分音符的位置,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细化:请学生在家中尝试与家人一起演唱《我的小绵羊》,并记录下家人的反馈,了解家人对歌曲的感受。
音乐教案-我的小绵羊
![音乐教案-我的小绵羊](https://img.taocdn.com/s3/m/bb372d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6.png)
音乐教案-我的小绵羊教案:音乐教学-《我的小绵羊》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唱出歌曲《我的小绵羊》的旋律。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演歌曲中的动作。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准备:1. CD或演唱者的录音。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歌曲中的动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歌曲《我的小绵羊》,并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容。
2. 听歌:播放CD或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
3. 学唱:再次播放CD或录音,让学生跟着唱。
可以分段学唱,先大段的旋律,再逐渐细分。
反复练习,直到大家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的旋律。
4. 动作表演: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歌曲中的动作,让学生理解并模仿表演。
例如,可展示“剪羊毛”、“喂草”、“抚摸”等动作。
引导学生按照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表演。
5. 歌曲整合:将歌曲的唱和动作表演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全面的表演,让大家共同参与和合作。
6. 巩固练习: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自进行歌曲和动作表演的练习,并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节上展示。
7. 总结:通过讨论和回顾歌曲的内容和表演过程,让学生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是新歌曲的歌词、旋律、甚至是编舞等。
3. 组织音乐比赛或演出活动,让学生能够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评估:1. 整合表演: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评估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能力。
2. 学生反馈:通过课堂讨论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堂的认知和学习效果的反馈。
二年级音乐说课人音版二年级音乐《我的小绵羊》说课稿
![二年级音乐说课人音版二年级音乐《我的小绵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f80a462852458fb770b5685.png)
音乐唱歌综合课《我的小绵羊》说课稿张云丹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唱歌综合课《我的小绵羊》。
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可爱的动物》当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歌曲《我的小绵羊》《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
G大调,4/4拍,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的旋律用音节省,多采用同音反复,使旋律具有动力感,是歌曲的一大特点。
这首歌曲具有风趣、活泼、欢快的风格,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
二、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我的小绵羊》,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小绵羊的形象。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通过编创动作、歌词,尝试用各种方法模拟小动物的叫声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有表情地唱歌,初步感受认识重音记号,进行简单的知识整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作用。
——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四、教学重点:1、通过音乐表现和塑造不同的动物形象。
2、学习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1、认识重音记号并能在歌曲的演唱中表现重音。
2、给歌曲创编动作和歌词。
六、教学方法:在本课的设计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的心理年龄特点,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兴趣、学得愉快。
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温故知新,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的体验素材,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音乐,增长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1.创设情境儿童是以感性思维为主,通过色彩、形象、声音来感知世界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开心动物园"这一情景,通过“走兽馆”、“水族馆”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生动又可促使联想的音乐环境与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培养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好推荐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培养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好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a3a316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4.png)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培养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好推荐培养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好推荐引言幼儿时期是音乐元素的第一感受时期,更是培养音乐表现力和感受力的最佳时期。
因此,幼儿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情感和认知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优秀的教材和教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音版音乐是一套基于人声演唱的音乐教材,在幼儿音乐教育领域中备受好评。
其中,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以其精美、详细、易懂的教学内容和适合幼儿的活动设计,成为培养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好推荐。
一、教材概述1.1 人音版音乐教材人音版音乐是一套为3-6岁幼儿设计的综合性音乐教材。
整套教材由一系列优美的人声演唱组成,含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幼儿音乐活动设计,不仅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感受能力,也注重幼儿的身体、语言、社交等发展。
1.2《我的小绵羊》教案《我的小绵羊》是人音版音乐二上中的一首歌曲,也是一首体现家庭主题的歌曲。
幼儿可以通过这首歌曲了解不同的动物,认知不同的声音,并通过教案中的语言、音乐、舞蹈、游戏等一系列活动训练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感受能力。
二、教案分析2.1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包括:通过音乐活动的方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音乐、声音和肢体语言的差异,帮助幼儿认知不同的声音和动物;通过情感交流,帮助幼儿了解家庭主题和亲情。
2.2 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与老师一起唱歌,并认识歌曲中的不同字词和音符;(2)通过遥控器游戏和声音识别游戏,认知不同的动物和其声音;(3)利用毛绒玩具模拟小绵羊,通过语言、肢体语言和音乐表达,让幼儿体验家庭亲情。
2.3 活动设计本教案的活动设计旨在让幼儿通过音乐欣赏、声音识别和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激发音乐表现力和感受能力。
本教案中的活动包括:(1)唱歌游戏:通过唱歌帮助幼儿认知不同的声音和音符;(2)遥控器游戏:通过操作遥控器认知不同的动物和其声音;(3)小绵羊情感表达:通过模拟小绵羊表达幸福、快乐、担忧等情感,帮助幼儿体验家庭亲情。
音乐《我得小绵羊》教案设计
![音乐《我得小绵羊》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26304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0.png)
音乐《我的小绵羊》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我的小绵羊》,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了解小绵羊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增强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我的小绵羊》,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我的小绵羊》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 教学材料:乐谱、歌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我的小绵羊》,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气氛。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歌,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引导学生跟唱。
3. 歌词理解: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小绵羊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4. 歌曲练习:教师分段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5. 集体演唱: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动物保护。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复习歌曲《我的小绵羊》,巩固所学内容。
2. 家长协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小绵羊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
3. 学生下一节课前,准备一个关于小绵羊的小故事或趣闻,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在集体演唱中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复习情况,了解家长参与度以及学生对动物保护的关注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绵羊主题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加深学生对小绵羊的认识。
2. 邀请动物保护组织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
3. 安排一次户外活动,如参观农场,让学生亲身体验与小绵羊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启迪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好工具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启迪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好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5184164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5.png)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启迪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好工具启迪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好工具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早已成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也不断地丰富与拓展,让学习音乐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接地气。
而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就是这样一个集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教育优势的产品,旨在启迪幼儿音乐想象力,成为幼儿教育音乐教学的好工具。
一、游戏化的设计方式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采用了游戏化的设计方式,将学习过程转化成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游戏体验。
通过游戏的方式将知识点插入幼儿的思维当中,从而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引导幼儿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增进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与感染力。
这种设计方式既可以让幼儿在乐趣中掌握音乐知识,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管理的好方法,可以让幼儿更加自信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涵盖了音乐的多个方面,在内容上更加细致化,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果。
从基础音乐知识到乐器演奏,从声音分析到唱歌练习,每一个板块的内容都是针对幼儿对音乐的接受度和玩乐性设计的,使得孩子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其中,探索学习,增强耐心感和创造力,从而在不断的游戏过程中掌握越来越丰富的音乐知识。
三、良好的情感交往氛围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通过营造良好的情感交往氛围,激发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和乐趣感。
例如,在故事情节介绍上,将情感融入其中,强化幼儿参与感,引导幼儿成功体验,从而满足幼儿的自尊和成就感,在轻松中学习,畅玩中成长。
这种互动过程不仅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是提升幼儿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好方法。
四、启发幼儿音乐想象力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是一款能够启迪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好工具。
在教学内容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深刻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跳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性的引导幼儿去创造、发现音乐的美,让孩子们在无形中增强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培养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好材料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培养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好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fb7fe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7.png)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培养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好材料。
一、目的与意义音乐是宝宝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音乐的启蒙和培养有助于其智力、语言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视和培养。
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幼儿唱歌的训练是其基础,而《我的小绵羊》这首歌曲,则是幼儿最熟悉也最喜欢唱的歌曲之一。
通过人声版音乐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幼儿感受到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有利于其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二、教学目标1、情感体验:幼儿能够听懂歌词,理解歌曲感,并用乐曲表达出来。
2、音乐表现:幼儿能够通过人声版音乐的演唱,感知到不同的音高、节奏和音量的变化,表现出歌曲的特点。
3、听觉鉴赏:幼儿能够通过听音乐,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动态等要素,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引入播放人声版《我的小绵羊》音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人声版音乐和原版音乐的区别。
2、主体(1)听歌词和旋律带领幼儿听声乐老师演唱的版本,认真聆听每句歌词和旋律的变化,感受歌曲的情感,并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2)表达情感让幼儿通过歌曲的情境以及声乐表演,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3)感知音乐元素引导幼儿聆听歌曲中的不同音高、节奏和音量的变化,感知和表达节奏和音乐动态,并分享自己的心得。
3、总结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总结所学音乐元素和歌曲情感,并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表演。
四、教学效果通过人声版音乐的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感知歌曲的音乐元素和情感,有助于其音乐感知能力的决定性鉴赏能力的培养。
同时,人声版音乐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生活,让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五、教学方式人声版音乐是一种新型音乐教育形式,通常采用课堂上的反转式教学方法。
即首先观看和理解音乐视频,再听音乐,将这两个过程与歌曲相结合,让幼儿在交流中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我的小绵羊》教案新部编本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我的小绵羊》教案新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5b2a1073a32d7375a4178054.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新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印度尼西亚歌曲《我的小绵羊》(一)指导思想本课从摸唱学习入手,学习感受歌曲第一段节奏。
通过故事性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印度尼西亚歌曲《我的小绵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依据音乐课程性质体现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
本课以《音乐可能标准》的课程性质为理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随已有一年音乐学习基础,但音乐知识的学习仍是一个难题。
通过先唱、感受、聆听、学唱、识谱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得到锻炼。
(四)教材分析《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 F大调,4/4拍,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旋律多采用反复,增强了动力感,这是歌曲的一大特点。
第一部分由四乐句构成,上行是采用模进的手法。
第二部分由四乐句加结束句构成,旋律在下属音上起唱,吆喝声明朗、响亮,给人以新鲜感,然后旋律转而重复第一部分的后两乐句,与前面呼应,形成完满的终止。
这首歌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描述了小主人寻找小羊时从担心到喜悦时的心情变化。
(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感受XX XX X . X / XX XX X --/的节奏,引导学习附点音符。
并理解。
B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轻快地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2、能力目标A 通过听音模唱、感受节奏、对比聆听、视唱旋律、演唱歌曲、角色扮演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表现歌曲。
B 能够主动参与改编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唱和表演《我的小绵羊》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印度尼西亚的风格和韵味,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关爱小动物乃至关爱整个社会。
(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感受印度尼西亚歌曲的风格,学唱儿童歌曲,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急切和欢快音乐情绪。
小学音乐教案《我的小绵羊》
![小学音乐教案《我的小绵羊》](https://img.taocdn.com/s3/m/c80865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6.png)
小学音乐教案《我的小绵羊》教学目标:1. 能够学会歌曲《我的小绵羊》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法国乡村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1. 歌曲《我的小绵羊》的歌词和旋律。
2. 音乐节奏感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
2. 乐谱。
3.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2. 引导学生讨论绵羊的特点,引出本课歌曲《我的小绵羊》。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我的小绵羊》,学生倾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
2. 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3. 教师指导学生歌词和旋律的演唱技巧。
三、歌曲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我的小绵羊》的重要知识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我的小绵羊》,学生跟唱。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音乐节奏练习(10分钟)1. 教师教授音乐节奏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2.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演奏打击乐器,配合歌曲《我的小绵羊》的节奏。
三、歌曲演唱与舞蹈(10分钟)1. 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歌曲《我的小绵羊》进行演唱和舞蹈。
2.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进行演唱和舞蹈表演。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节奏感和舞蹈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第三课时:一、复习歌曲与舞蹈(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我的小绵羊》,学生跟唱和舞蹈。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舞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音乐游戏(10分钟)1. 教师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音乐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2.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参与音乐游戏。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提高幼儿音乐协调性的好帮手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提高幼儿音乐协调性的好帮手](https://img.taocdn.com/s3/m/58b5750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8.png)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提高幼儿音乐协调性的好帮手。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我的小绵羊》这首歌曲,并能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2.学习基本乐理知识,如音阶、音名、节奏等。
3.提高幼儿的音乐协调性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过程1.教师播放《我的小绵羊》歌曲,并让幼儿倾听,帮助他们理解歌词和旋律。
2.然后教师将歌曲分成几个小节,每节教唱一次,并带头示范动作和节奏。
3.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和声音,一起唱歌。
如果有孩子还不熟练,可以在旁边帮助、指导。
4.然后再教授下一节歌词和旋律,逐渐增加唱歌的难度。
过程中要注重节奏的把握,让孩子们听得出歌曲中的节拍。
5.让孩子们一起唱整首歌曲,教师带头,让孩子们跟随节奏唱出每个音符。
6.当孩子们唱完后,可以再次播放歌曲,让他们跟着拍节奏,提高他们的音乐协调性。
三、教学重点1.让孩子们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2.让孩子们了解基础的乐理知识,如音阶、音名、节奏等。
3.帮助孩子们提高音乐协调性和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建议1.在教学前,老师最好先通过研读教材和唱歌,提前准备好教案和教学材料。
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个环节的把握,注重孩子们的反馈和理解。
3.教学中不要过于单调,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增加趣味性,让孩子们更愿意参与。
4.教学后,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五、教学成效通过参与《我的小绵羊》的教学,可以让幼儿了解到音乐的世界,并且可以通过唱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教学中的互动,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协调性和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集体合作能力和表现力,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我的小绵羊》是一首经典的儿歌,通过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把握每个环节,注重互动和趣味性,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更好地发展潜力。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带动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好工具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带动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好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8b6688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a.png)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带动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好工具。
一、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的制定在制定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时,教师们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音乐认知水平,因为只有制定出适合幼儿的教案,才能够让幼儿兴趣盎然地学习音乐知识。
1、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
对于3~4岁的幼儿,应该尽可能采用简单、易懂、易唱、易记的歌曲,让幼儿能够快速接受,并乐意参与。
此外,考虑到幼儿普遍特别喜欢动手动脚,教师们应该在歌曲教学中增加手势,让幼儿在唱歌的同时也能动一动。
2、注重音乐认知水平。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们对音乐的认知主要表现在音感、节奏感、和声感、听辨能力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有针对性、全面性地注重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培养。
相关措施包括让幼儿听歌识曲、跟唱学歌、用器乐伴奏等。
3、借助人音版音乐。
人音版音乐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音乐教育工具,它能够将孩子们的声音实时变换成音乐中的乐器声音或人声音乐,并同步呈现到现场屏幕上。
因此,在上课时,幼儿们可以互相合唱、跟随画面演唱、模仿器材演奏等,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认知。
二、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的执行1、课前准备。
教师们需要在课前通过人音版音乐制作好相应的音频与视频,并对幼儿做好适当的背景介绍,帮助幼儿更好地获取歌曲信息。
教师要准备好相应的器材或教具,如小绵羊卡通圆盘等,给幼儿一种视觉上的感受。
2、引导幼儿唱歌。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们应该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引导幼儿唱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可以采用组合唱、对唱、跟唱等方式,让幼儿在快快乐乐的唱歌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3、加深幼儿对音乐的认知。
在完成唱歌环节后,教师们可以让幼儿动手互动、感觉乐器,以增加对音乐乐器的知晓和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让幼儿根据卡通圆盘指示演奏绵羊,让音乐和动画融为一体,让幼儿在学习中增加乐趣。
4、达到音乐教育的目标。
教师们应该通过音乐教育助推幼儿在音乐认知、听辨能力、合作精神、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上课过程中,愉快学习,快乐成长,提高自我价值。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鼓励幼儿自主发挥的好示范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鼓励幼儿自主发挥的好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f268e5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e.png)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鼓励幼儿自主发挥的好示范。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使用“人音版音乐二上”作为上课素材,如何通过《我的小绵羊》这首歌曲来鼓励幼儿自主发挥,创造自己的音乐版本。
第一步:分析音乐二上的教材在开始这个授课计划之前,我们需要仔细地分析音乐二上的教材,以便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课程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音乐二上这个课程主要着重于幼儿音乐的基础,如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学习。
《我的小绵羊》这首歌曲是练习旋律的好素材,因此我们应该将孩子们引导至这首歌曲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第二步:启发幼儿自主发挥,创造版本一旦孩子们听了《我的小绵羊》,我们便应该启发他们自主发挥并创造属于他们自己风格的版本。
这个过程应该尽量让孩子们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有足够的时间来尝试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等方面,以帮助他们发掘音乐才华的潜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启发孩子们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版本:1.让学生们听《我的小绵羊》,并且与教师一起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创造自己的小绵羊版本,并且征求他们的建议。
3.提供孩子们一个广阔的创造空间,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旋律、歌词和节奏,以获得最佳的结果。
4.最后有一个这个版本的公开演出,以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分享他们的音乐才华,同时增强他们的表现和自信心。
第三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技能在启发幼儿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版本时,我们还应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技能。
这个过程可以在孩子们完成了自己的小绵羊版本后进行,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素材并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教孩子们提高音乐技能:1.复习以前学过的音乐基础知识,如节奏、旋律和节拍。
2.引导孩子们使用乐器来演奏他们自己的小绵羊版本。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小乐器或教孩子们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来制造音乐。
3.在自己的小绵羊版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帮助孩子们探索和尝试不同的音乐元素,如和声、节奏、音调等,并且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构造和组成。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
![人音版音乐二上我的小绵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47749fbe1e650e53ea9920.png)
课题:《我的小绵羊》
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有情感的演唱《我的小绵羊》
2、仿照体验不同角色的声音特点,表达欢乐的情绪
3、初步渗透多声部教学
教学重点:
通过对歌曲分声部的演出唱,初步体验多声部合唱教学。
【教学进程】
评析:
由于学生的地域不同,和对新老师的不熟悉,可能致使这节课并未收到预想的成效。
老师对课程的设计和多声部的学习给学生造成了茫然无措的学习情绪,似的课程有些为难和不活跃。
到最后的演出唱也并无达到教学目标中的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旋律的过渡过为慌忙,并无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和把握,躲藏的游戏也并未达到教学的辅助成效,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赵珝洁张英镭蔡畅张然然张丹阳古小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小绵羊》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聆听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
2、表演歌曲《我的小绵羊》
二、教学目标:
1、聆听三种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动物形象。
2、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启发学生想象小绵羊的可爱。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在演唱歌曲时,注意歌中带有“>”的字要唱的有力。
五、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绵羊头饰
一、组织教学
1、在《我的小绵羊》的伴奏音乐中迎接学生进入课堂。
2、教师面带笑容,唱师生问好歌。
二、创设情境
1、律动---开火车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动物王国去旅游,而且要乘火车去,你们高兴吗?[
、1、师生随着《火车开啦》的音乐有秩序、有节律的开火车。
2、聆听三种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
师:噢,火车到站了,小动物们都来热烈地欢迎我们。
听一听三种不同情绪的音乐,都会是哪些小动物呢?
①抒情的音乐片段蝴蝶、蜻蜓、小鸟……
②活泼的音乐片段兔子、袋鼠、猴子……
③低沉的音乐片段大象、乌龟、河马……
三、聆听歌曲
1、导入新歌:动物王国真热闹,可是有一只贪玩的小动物却不见了,猜一猜他是谁?
谜语:
身披一件大皮袄,
山坡上面吃青草,
为了别人穿得暖,
甘心脱下自己毛。
学生猜谜,谜底是“绵羊”。
2、师:原来小绵羊独自出去玩了,可把羊妈妈急坏了,它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它找一找,小绵羊究竟躲到哪里去了?
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听完回答问题。
3、师:你们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绵羊呢?
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回答:调皮、可爱、美丽……
4、你能用动作来模仿这只小绵羊吗?学生即兴自编动作随音乐表演歌曲。
5、师:小绵羊不肯出来怎么办?
6、师: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小绵羊。
四、歌曲教学
1、歌曲教学
(1)听教师范唱。
学生看大歌谱轻声跟范唱学习。
(2)注意演唱顺序
学生找出不会唱的乐句。
(3)用慢速连接起来唱一唱。
2、师:羊妈妈在找小羊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下面的这句歌词老师哪一次把羊妈妈着急的心情唱出来了?
学生回答:焦急、紧张、难过……
学生听辩老师的范唱,选择一种正确、合适的唱法,并练一练。
3、师:羊妈妈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它不忍心责怪小羊,我们还应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呢?
学生回答:亲切、柔和……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随伴奏带演唱。
五、编创活动
1、师:瞧,小绵羊多顽皮啊,它边躲羊妈妈却又边偷偷叫着,好让妈妈找到它。
小绵羊是怎样叫的呢?请你把它的叫声加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扮演小绵羊和寻羊者进行情境表演。
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出了许多场景,如:大树、蘑菇、小鸟等,然后进行情景表演。
3、小绵羊终于找到了,大家都很高兴,森林里还住着许多动物呢,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能不能把他们的叫声和动作也编进歌词里呢?
六、总结深化
1、师:要是地球上没有了动物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回答:难过、没劲、伤心……
2、师总结: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小动物,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只有这样,地球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3、师: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说再见了。
4、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行动之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音乐熏陶。
《我的小绵羊》教学设计
杏坛小学
卢晓星
《我的小绵羊》教学反思
杏坛小学
卢晓星
《我的小绵羊》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音乐设计的过程中,我主要注重了学生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听、唱、动等多项音乐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培养了孩子们对学习乐的兴趣、合作精神及创造能力。
通过讲授这节课,我认为既有成功的地方
下边我就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游戏环节的导入,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好心情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重要保证,为了让学生马上就进入状态,更好的引出主题,我通过带她们去森林游玩的形式,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看到学生们炯炯有神的眼神,我知道良好的课堂气氛开始了,为整堂课打下了一个好的开头。
二、利用游玩特色,贯穿了整个学歌教学过程。
游玩是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的事,为此我把整节课设计成了一个去游玩的故事。
故事情节虽然很简单,但是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好奇的心理。
在教学中,我力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不断诱发、引导、设置悬念,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歌曲的能力和表现能力。
总的来说,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上下衔接还是比较顺畅的,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也比较投入、兴趣也很浓。
当然,:“人无完人,课无完课”。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教唱的教学过程中,我虽然用了很多种方法,但是在歌曲处理的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如:在学生小组演唱的时候
节奏、音准出现了问题;集体合唱的声音不够优美等。
2、课堂教学中仅仅注重了情感的的体验,没有把技巧和情感相结合,使得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这一课让我在教学经验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教学思想上也有了认识上的提高,当然由于经验有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将会继续努力,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争使每节课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