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单位要正确把握舆论宣传的“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新闻单位要正确把握舆论宣传的“度”
摘要: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时,要注意把好度,努力实现新闻舆论监督的最佳效果,坚持帮忙不添乱。
所谓“度”,从哲学上来看,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反映质与量的统一。
只有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本文中的“度”,是指舆论监督所报道的事情一定要准确,要讲分寸,在新闻宣传中,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宣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在坚持新闻宣传党性原则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我们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讲政治、顾大局,我们就能自觉地坚持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关键词:新闻单位正确把握舆论宣传“度” 舆论引导思想方法客观要求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总任务、总要求,也是新闻宣传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它突出和强调了新闻传媒在舆论宣传中的能动导向作用和所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并以此为出发点,鲜明而高度概括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要求,其核心和关键在于:舆论宣传必须做到“正确”——以正确的舆论,有正确的方向,能正确地引导。
而“正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宣传中度的把握。
也就是说,新闻单位要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把握好度。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把握度的观念和正确的标准,二是要能通过科学的思想方法把握准度,三是要善于在新闻宣传中体现好度。
一、新闻宣传中的度及标准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都有度的概念。
新闻报道中的度,则首先和主要的是政治意义上的度,因不同政治立场和利益需要而不同。
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这个“正确”即度,即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之度。
“正确”包含了对度的要求,是把握好度的出发点、目的,也是检验标准。
这个度的内涵是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这个度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正确”即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没有标准的度是难以把握的。
新闻舆论工作是否做到了“五个有利于”,可作为衡量是否“正确”的宏观标准:一是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三是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四是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五是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
二、要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把握度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最终还要体现在群众的接受程度上,高高在上的说教,只会令群众厌烦。
县级新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尺度”,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准确领会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意图,正面宣传要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虚报浮夸;批评报道要适时适度,注意分寸,把握时机,力求准确,符合实际。
二是要在吃透上情、服务群众上落实好“三贴近”。
提升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受众往往是靠媒介提供的新闻信息来认识社会的,如果县级新闻把握不好角度,就会造成受众对社会认识的偏差。
县级新闻宣传只有遵循新闻规律,契合受众心理,把群众期盼的与我们要说的结合起来,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因此,县级新闻工作者必须练就一双“新闻眼”,善于总结时代特点、时代精神,分析、判断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别是要及时抓住当前亟待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问题;抓住中央、省、市精神在基层落实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没有得到认真解决或解决得不彻底的问题,把自己的新闻观点通过新闻事件表现出来,力争在为群众服务中引导群众,在与群众互动中形成共识,从而来调动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
拓宽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当前,县级新闻报道,一般都是以反映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解读党委、政府一个阶段的工作成绩和工作经验,反映一个乡镇、村组、单位、团体的面貌和变化的消息、综述、通讯类非动态报道为主。
采访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指派式、邀请式、由头式。
使新闻报道在可读性上受到局限,容易出现写法模式化、内容数字化、新闻概念化等倾向,弱化了新闻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
对县区新闻工作者来说,要克服这一缺陷,就要摆脱单纯依靠材料,在汇报材料中找新闻的“瓶颈”,把新闻触角向以下三个方面延伸:一是在采写内容上要改“官本位”观念为“平民化”视角,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让普通群众成为版面、镜头的主角。
二是在采写手法上要尽量减少经验式、材料式、数据式新闻和“近几年”、“日前”、“最近”等模式化的新闻,既有消息,又有评论,还应有专题报道、通讯、特写等,使宣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统一。
三是在报道形式上要放阔视野,多途径搜集,多形式深入,多层次挖掘,去发现生活中最新鲜、最感人、最生动、最有趣的新闻事件,努力增强新闻的生动性、感染力。
度的把握常常是微观的、具体的,但把握时又必须从高处、从大处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力避就事论事地把握,才能使我们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准确把握住度。
三、要善用宣传艺术体现度
度的把握依靠科学,度的体现讲究艺术。
所把握的度能恰到好处地在新闻宣传中体现出来,就是做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理是科学,情是艺术,新闻
宣传的度能体现得入情入理,才能收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具体的新闻报道中主要通过时机、分寸、力度、角度等的把握来体现度。
有些情况下把握度就是体现度,比如对报道时机、时间、时期的掌握等;多数情况下有了对度的把握,还要讲究宣传艺术,善用适当的新闻报道手段手法来体现。
大到一个时期的报道中心、一个宣传战役、一篇社论的取舍,小到一个词一个字的推敲,都是把握体现度的过程,都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要新闻工作者以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负责精神,年年岁岁地坚持,一丝不苟地完成。
不同样式新闻体裁中度的把握的重点、要求和体现方式、方法不尽相同,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可循。
但要进入度的把握中的科学和艺术的自由王国,则只能靠我们不断的学习、探求和总结。
只要我们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讲政治、顾大局,我们就能自觉地坚持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