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市场竞争与创新关系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大学研发、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加 大对大学研发的投入 , 为研究型大学培 养专 门人 才。 关键词 : 大学研发 ; 溢 出效应 ; 经济增长 ; 空间计量
中图 分 类 号 : G6 4 4 ; F 0 6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9 7 7 4 ( 2 0 1 3 ) 0 6 . 0 0 6 0 . 0 5
一
、
问题的提 出及文献综述
和研 究 机构 , 此外 由 于知识 溢 出效应 的存 在 , 创 新
也带 有局 部 “ 公 共性 ” 。那 么 , 创 新在 何种 程度 上提
技 术 进 步 是推 动经 济 增 长方 式 转 变 的重 要 驱 动力 , 应依 托 技 术进 步 提 高 自主 创 新 能力 , 推 动整 个 社会 持续 稳定 发展 。2 0 0 8 年, 全球 金融 危机 爆发
大学研发 、 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
— —
基 于省 际空 间面板 数 据 的 实证 分 析
任志安 , 李 勇刚 , 于 霞
( 安徽 财 经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安徽 蚌 埠 2 3 3 0 3 0 ; 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 江苏南京2 1 0 0 9 3 )
摘要 : 将 卢卡斯人 力资本模型和 罗默 的知识积 累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 , 用于测度大学研 发及 其溢 出效应对经济增长 的作用有其显著的优 势。基 于2 0 0 0 ~ 2 0 0 8 年 中国3 0 个省 市区的 面板数据 , 采 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我 国大学研 发及 其溢 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结果表 明: 大学研发 支 出显著促进 了我 国经济增 长, 其每 增加 1 %将会推 动经济增 长0 . 0 6 9 个百分 点; 其 中, 大学研发 的直接投 资产 出弹性 为0 . 0 5 8 , 而溢 出效应 的产 出弹性 为0 . 0 1 1 。因此 , 需要进一步深化产 学研耦合 力度 ,
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价3、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二、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现状分析1、创新生产的定义和指标体系创新生产是一个多维度、复杂且动态的过程,涵盖了从新思想的产生、研发活动的进行,到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商业化应用的整个过程。
在中国,创新生产被赋予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角色。
本文所指的创新生产,主要关注科技创新,即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产生新知识、新技术,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系统地衡量创新生产,需要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际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
创新投入指标主要包括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等,反映了一个地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创新产出指标则包括专利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额等,直接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效益;创新环境指标涵盖了教育水平、科技服务机构数量等,这些因素对于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这一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估中国各地区创新生产的水平、结构和特点,为后续的空间计量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这一指标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创新生产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2、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总体情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区域创新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的区域创新生产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创新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均。
尽管全国范围内的创新活动都在不断增加,但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区域,其创新生产的规模和速度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
这些地区的创新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和高校众多,为创新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创新生产的行业差异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是创新生产的主要领域。
金融集聚、金融风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财经理论研究2023年 第5期[收稿日期]2023-05-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TJ071)[作者简介]赵峰(1978-),女,山东莘县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金融集聚、区域经济、绿色技术创新研究。
[通讯作者]邹悦(1996-),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金融集聚、区域经济、绿色技术创新研究。
金融集聚、金融风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赵 峰,邹 悦(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摘 要]金融集聚主要通过集聚与扩散两个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我国的外源性金融风险和内生性金融风险也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基于此,本文收集了2007年至2019年我国各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并依照地理方位将各省份划分成四个区域,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金融集聚和金融风险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以及金融集聚对金融风险的非线性影响。
研究表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层面上具有比较明显的正相关性;总体而言,金融集聚总体上会助推区域经济的向好发展,但更多地表现为对本区域的促进作用,而为相邻地区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有限的;金融风险总体上会阻碍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但更多地表现为对周边地区的抑制效应。
因此,要重点关注金融风险在不同区域的空间依赖性。
此外,我国四个区域的金融集聚和金融风险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金融集聚对金融风险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影响。
[关键词]金融集聚;金融风险;区域经济;区位熵;熵值法[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63(2023)05-0030-13 一、引言金融集聚可以通过集聚效应强化本区域的经济实力,并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带动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金融集聚也会促使金融集聚区内和区外产生经济发展差距,提高金融集聚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而阻碍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
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2022 11 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13400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1JZD0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M70057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2CDJSKJC30)通讯作者简介:王丹,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建设可持续,项目绩效管理。
E mail:wangxiaodan@cqu.edu.cn。
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刘炳胜1, 郭慧文1, 王丹1, 陈思2(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44;2.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 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爆发的历史交汇时期,发展新基建是开辟新型发展路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现有研究大多定性分析新基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明确新基建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
本文以2003—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各省区市新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新基建投资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他地区新基建投资水平的提高会抑制本地区经济增长,即新基建投资具有虹吸效应。
此外,在不同区域,新基建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规律。
本研究为新基建投资的布局及区域间平衡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基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模型;空间溢出效应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 0145(2023)02 0059 08doi:10.11847/fj.42.2.59AnalysisofSpatialSpilloverEffectofNewInfrastructureon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EmpiricalStudyBasedonSpatialPanelModelLIUBing sheng1,GUOHui wen1,WANGDan1,CHENSi2(1.SchoolofPublicPolicyandAdministration,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2.SchoolofCivilEngineering,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1100,China)Abstract:Atthehistoricalintersectionoftechnologicalrevolutionandindustrialtransformation,thedevelopmentofnewinfrastructureisanimportantdrivingforceforopeningupnewdevelopmentpaths,promotingtheconversionofoldandnewkineticenergy,andpromotinghigh qualityeconomicgrowth.Althoughpreviousstudieshavediscussedthetheoreti calmechanismthathownewinfrastructurepromoteseconomicdevelopment,thequantitativerelationshipbetween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andregionaleconomicgrowthisstillunclear.Takingthepaneldataof30provinces(excludingTibet)inmainlandChinafrom2003to2019astheresearchsample,thispaperusesaspatialeconometricmodeltoex aminetheimpactof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ineachprovinceoneconomicgrowthanditsspatialspillovereffect.Theresultsshowthatingeneral,localimprovementof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playsasignificantroleinpromotingeconomicgrowth,butthatinotherregionswillinhibitlocaleconomicgrowth,thatis,the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hasasiphoneffect.Inaddition,indifferentregions,newinfrastructurehasdifferenteffectsoneconomicgrowth.Thisstudyprovidescertaindatasupportanddevelopmentideasforthelayoutof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fromanempiri calperspective,soastofacilitatethebalanced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betweenregions.Keywords:newinfrastructure;regionaleconomicgrowth;spatialeconometricmodel;spatialspillovereffect1 引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够形成公共资本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1]。
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1 0 1年 1 月 O
工 业技 术经 济
0 n u t a e h oo ia E o o c fId s l c n lgc l c n mis i r T
N .O( ee l o2 6 01 G nr ,N .1) a
Oc . Ol t2 1
・- -— —
1 01 ・— - - —
第1 总 1 0 期( 第2 期) 6
21 年 1 0 1 O月
工 业 技 术经 济
Junlo Id sr l dl l clE I c o ra f n uta i R n 0 a ( o s 0 mi
N .0( eea,N .1) 01 G nr l o26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由于经济活动、法律和制度
环境 以及 金融 政 策 的特 性 会 在很 大 程 度 上影 响 金
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的相关性 ,导致各国学者 的实
证结 果并 不 一 致 ,甚 至截 然 相 反 。鉴 于我 国正处
于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 机遇期 ,寻求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 , 认清我国的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 机制 ,实现金融结构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具有
济增长 ,但是实体经济表现出一定 的金融需求[ 。
从 以上 研究 成 果 我 们 可 以看 出 ,关 于我 国金 融 结 构 与经 济增 长 之 间 的关 系 ,学者 尚未 得 出一致 的 结论 ,因此 ,本 文综 合 了前 人 的研 究 成 果 ,从 信
区域 金 融 结构 与经 济 增 长
一
基 于 我 国省 际面板 数 据 的实证 分 析
王 馨 刘 征驰 金常飞 刘 娟
金融市场的规模、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17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 F 8 3 0 .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0 0 3 — 9 0 3 1 ( 2 0 1 3 ) 0 4 — 0 0 1 5 — 0 5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9 0 3 1 . 2 0 1 3 . 0 4 . 0 3
展与经济增长之 间关 系的探索 ,并得到 了一 系列 的研 究
成 果 。谈 儒 勇 ( 1 9 9 9 ) [ 5 1 运用 O L S 进 行 线 性 回 归 后 认 为 金 融 中介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相 互 促 进 , 但 仅 是 基 于 金 融 发 展
与经济增长 间的简单线性关 系 。并没有 明确 给出其 中的
调, 避 免金 融规 模过 剩或 金融结 构不 合理 。 具 有 重要 的
理论与实践价值 。
一
降, 金 融 体 系 更 加 以金 融 市 场 为 主 导 。
、
文 献 综 述
改革开放 3 0年来 , 我 国金融业从单一 的存款货 币创
造 部 门发 展 成 为 适 应 市 场 经 济 要 求 的 现 代 化 金 融 体 系 , 深 刻 影 响 着 国 民经 济 的发 展 ,引 起 了 国 内学 者 对 金 融 发
基金项 目: 福 建 省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研 究 项 目( 2 0 1 1 B 1 1 2 ) 的 阶段 性 成 果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2 4
作者简介 : 张 习宁( 1 9 8 0 一 ) , 男, 山 东青 岛 人 , 经 济 学博 士 , 现 供 职 于 中国人 民银 行 福 州 中 心 支行 。
中国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经济学FC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 18期 7
财 经 理 论与 实 践 ( 月 刊 ) 双
THE THEORY AND PRACTI CE OF NANCE AND FI ECONOM I CS
V0 . 3 No 1 8 I 3 . 7
21 0 2年 7月
J1 2 2 u. 01
・
金 融与 保险 ・
中 国区 域 金 融差 异 对 经 济发 展 的影 响
— —
基 于空 间 经济 学 F C模 型 的 实证 分 析
孙 玲, 陶士 贵
20 4 ) 10 6
( 京师范大学 商学院, 苏 南京 南 江
摘
要 : 国 区域 经 济 发展 不 平衡 , 大程 度 上 是 由 于金 融发 展 水 平 存 在 差 异 性 。结 合 空 间 经 济 学非 对 中 很
空 间经 济 学兴 起 于 上世 纪 9 0年 代 , C模 型 是 F 空间 经济学 的基 础模 型 之一 。F C模 型 引入 了资 本 的流 动 , 主要 分 析 了资 本 在 区域 间可 以 自由流动 的
融 发展 明 显 滞 后 于 经 济 增 长[ 。 尹 宗 成 ( 0 8 用 1 ] 20 )
业 人数 表示 , 金融 资本 可 以用 地 区金 融 机构 的存 款
余 额来 表示 , 贸易 自由度包 括两 个层 面 : 是 区际贸 一
易 自由度 , 是对 外 贸 易 自由度 。其 中 区际 贸易 自 二
由度 可 以用 路 网密度 来 表 示 , 外 贸 易 自 由度 可 以 对
* 收 稿 日期 : 2 1 - 0 — 2 02 2 8 基 金 项 目: 教 育 部 规 划 项 目(0 AG W 0 5 和 江 苏 省 社 会 科学 基 金 项 目 (9 J 02 1YJ J 1 ) 0CS 0) 作者简介: 孙 玲(94 )女, 1 8一 , 江苏 扬 州 人 , 京 师 范 大 学 商 学 院 博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域 金融 、 域 经 济 、 间 经济 学 。 南 研 区 区 空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与金融发展——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市 场 论 坛
M ( F " ET 0I
区域经济
27 第1 0年 1 0 期
( 总第 4 期 ) 4
我 国 区域 经 济差异 与金融发展
基 于 面板 数 据 的实证 研 究
天 吴 骨 静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 学院 江西 南昌 3 0 2 ) 3 0 2
间较 多; 一是 缺乏 统一可信 的数据 标准 , 因此 , 中国各地 区 对
式 中 ,表示不同 的区域 , i 取值为 12 3分别代表东部 、 、、 , 中
部和西部 ; 表示 时期 , t ‰是随机误差项 , 地 ̄i N(, ) 且 i o 。 d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还有 待深入 。文章选 取得时 间跨
【 关键 词】 区域 经 济 金 融 发展 经 济 增 长
【 中图分类] 1 1 F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2 7 72 0 ) l 0 6 2 1 7—8 7 (0 7 1一0 3 —0
一
、
引言
度较长 (90 2 0 )并 用面板 数据进行 实证分析 , 为全面 18 - 0 4 , 更 的探讨 区域金融发展 与 区域经济 发展 的相 关关 系及其程度 。
市的时间段较短 , 文章将他们排除在外 , 不予 考虑 。最终 东部 地区选取北京 、 河北 及江苏 ; 中部 地 区选取黑龙 江 、 河南及 安 徽; 西部地 区选取新疆 、 陕西及贵州 。
文章采 用面板数据来估计 固定效 应模型 。文章 的固定 效
应模型是每个个 体 的斜 率 系数 是不变 的 , 许截距变 化 以反 允
二、 实证分 析
( ) 型 的 选取 一 模
金融支持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近年 来 , 有关 金融 支持 与经济 增长 之 间的关 系 受到 了学 者们 的广 泛 关注 , 关研 究也 已经取 得 了不 少 相 成果 , 而 有关 金 融支 持与 自主创 新关 系 的研 究 尚不丰 富 , 然 相关 文献 也 未得 到一 致 结论 , 因此仍 有 必要 加
主 导地 位 , 金融 发展 和 深化 是应 实体 经济 拓展 的 需要 而发 生 的 。 克斯 ( ik,99 分 析英 国产 业革命 发 希 Hcs16 )
生 的原 因 时认 为 , 发 1 纪 英 国工业 革 命 从而 促进 经 济增 长 的新 的重 要 因素就 是 金融 市场 , 就是 说 引 8世 也
金 融市 场 为工 业新 技 术 的 出现 提 供 了大 量 、 持续 、 期 的投 资 , 成为 产业 革命 的先决 条件 之 一 , 产 业 长 并 即“
技术 革 命前 必 须有 金融 革命 ”。金和 莱文 ( ig& L vn ,9 3 发展 了一 个包 括金 融系 统 的熊彼特 流派 增 Kn e ie1 9 ) 长模 型 , 明金 融 中介分 散风 险 、 员和 运用 储 蓄 以及 获取 有 关投 资项 目信 息 的功 能 , 证 动 与股 票 市场揭 示 创
一
、
引言
高 技 术产 业 是 国 际经济 和 科技 竞 争 的重要 阵地 , 引领 未 来经 济 社会 发 展 的重 要 力量 , 力 发展 高 是 大 技 术产 业对 于 实现 产业 结构 升 级 , 升 我 国的 自主发 展 能力 具有 不 可替代 的作用 。高技 术产 业 的核 心竞 提 争 力即 为 高新技 术 , 特别 是拥 有 自主 知识 产权 的高新 技术 , 因此 自主创 新 能力 是高 技术 产 业 的生 命线 , 也 是 我们 提升 国家 竞争 力 , 实现建 设创 新型 国家 目标 的重要 支撑 。金 融是 现代经 济 的核 心 , 是促 进 自主创 也
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李正辉;徐维
【期刊名称】《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1(024)001
【摘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2002-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了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含有时期个体影响的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3个基本结论: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区域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特征.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时提高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李正辉;徐维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长沙,410079;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长沙,41007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收敛——基于1997-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唐沿源
2.金融与房地产业影响京津冀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朱晓娜
3.财政分权对地方高校财政支出的影响分析\r——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
析 [J], 董恺;岳书铭
4.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段新; 戴胜利; 廖凯诚
5.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江西省11市政府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J], 陈航;张俊美;顾佳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7 6 9 5( 2 0 1 4 )0 3— 0 0 8 2— 0 4
Re s e a r c h o n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Ec o n o mi c Gr o wt h
2 年 第 s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7 6 9 5 . 2 0 1 4 . 0 3 . 0 1 7 Biblioteka … … 髓 。 … R h
江苏 省技术创新 与经济增长 的关 系研 究
— —
基于面板 数据 的实证 姜 军 ,武兰芬
依 据新 经 济增 长 理 论 ,一 个 区域 长 期 经 济 增 长 的最终 动力 不 是 来 自区域 资 源禀 赋 、物 质 资本 ,而 是 来 自科技 进 步 和创 新 能 力 。技 术 创 新 在 推 动 经 济 持续增 长 和经济 结 构 转 型 中 的驱 动 作 用 已经 得 到 越 来 越多 的重 视 。专 利 作 为 衡 量 技 术 创新 的指 标 ,被 许 多 国家用 来评 价 国家 或 区域 的 科 技 实力 、经 济 和 产业发 展现 状 等 。近 几 年 国 内学 者 们 相 继 对 技 术 创 新 和我 国区域 经 济 增 长 的关 系 进 行 实证 研 究 。姜 彩楼基 于 时间序列 数据 利用 协整 和 G r a n g e r 因果 检 验 方 法对 我 国专 利产 出 和经 济 增 长 进 行研 究 ,发 现 经 济增长 对专 利 产 出 的影 响强 度 相 对 较 大 ,而 专 利 产 出对经 济增 长 的影 响强 度 相 对 较 小 J 。庄 宇 和 管 述 学 运用 自回归模 型研 究 证 实 ,专 利 授 权 量 和 人 均 国 内生产 总值 存 在较 好 的相 关 性 ,授 权 量 对 人 均 国 内 生产 总值 的贡 献 率 为 3 . 3 % 。方 曙 等 人 基 于 我 国 3 1 个省 ( 市 )级 数据研 究发 现 ,我 国各 省 ( 市 ) 区
我国民族自治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

、பைடு நூலகம்
G o l d s m i t h ( 1 9 6 9 ) 、 Mc K i n n o n ( 1 9 7 3 ) 和S h a w( 1 9 7 3 ) 提 出 金 融 抑制 和金 融深化 以来 ,经过金 融理 论界共 同发 展完 善 。 金
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学家们理论和实证研究 的焦点。国外学者针对两者关 系进行大量研究 : k i n g 和 l e v i n e ( 1 9 9 3 ) 发现金融 中介 发展与 经济增长 有显著 的正相 关 关 系 ,金融 结 构是 经 济增 长 的先 导 因 素 。A r e s t i s和 D e m e l r i a d e s ( 1 9 9 7 ) 研究 发现美 国与德 国银行 发展 对经 济的 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 并且在美国没有足够证据显示 金融 中介 对经济增 长的效应 。 H a s s a n , B e n i t ( 2 0 1 1 ) 根据 区域 划分选取把发展 中国家依据经济综合实力划分为几个区 域, 利用面板数据得出结果。结果显示多数发展 中国家金 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 但在最贫穷的两个 区域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金融 发展 促进 了经济 增长 , 但 经济增 长对 金融 发展没 有起 到促 进作 用 , 健 全的金融 系统在经济增 长 中扮演 着重要角 色。 近年来 ,针对 我国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 长关系 的研 究很 多, 但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 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陈 国伟 , 张红伟 ( 2 0 0 8 ) 利用多项金融指标建立 回归模型并进 行了 V A 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 , 结果表明 金 融发 展 与我 国经济 增长 存在 着长 期 的均衡 关 系 。 韩廷 春( 2 0 o 1 ) 通过建立 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长 关联机制 的计 量模 型, 运用 有关 数据得 出金 融深化 理论 与利 率政策 必须 与经 济发展过程相适应, 不能只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扩 张 ,应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周立 ,王子明 ( 2 0 0 2 ) 通过 1 9 7 8 — 2 0 0 0 年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 长关 系 的实证研 究 , 发现 各地 区金融 发展 与经济 增长 关系 密切, 一个地 区若 没有健 全 的金融 系统对 其长期 的经 济发 展不利 , 提 高金融 发展 水平是 经济增 长 的必经 之路 。冉光 和等( 2 o o 6 ) 基于我国东西部的面板数据, 运用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 , 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的长短期关 系进 行研究 , 发现 东西部 金融 发展 与经济 增长 差异明显 , 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 间的关系可能并不确定。 同丽瑞等( 2 0 1 2 ) 运用我国 3 1 个省 级面板数据对我 国东、 中、 西部三个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 增长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各地区之间 存在 很大差异 。
金融市场参与的决定和我国地区金融发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 :周 业安 ( 9 8 1 16 一 ) 男, , 安徽 绩溪人 , 中国人 民大学经 济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2陈姝 ( 9 5 18一 ) 女 , , 江西 黎 川 人 , 国人 民大 学 经 济 学 院硕 士研 究 生 。 中
・
4 6・
维普资讯
展 和 经济增 长, 小地 区间经 济发展 水平 的差距 。 缩
关键词 : 金融市场参与; 金融发展 ; 社会资本 中图分 类号 :8 F3 文 献标识 码 : A
一
文章 编 号 :0 7 9 5 2 0 0 — 0 6 0 10 — 0 X( 0 7) 5 0 4 — 5
进一 步 对 东 部 和 西部 金 融 发 展 与经 济增 长 的 长期 关 系 和短 期
国 内一 些 学者 已经 注 意 到 了这 种 地 区异 质 性 的 影 响 。 周
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的关系 。例如 , 笔者通过设置金融市
场 化指数 , 把该 指标纳入 标准 的金 融发展计量模 型 , 发现是 金融市场化决定了地区经济增长 , 融结 构指标的增长效应 金 是负 的1 这说 明, 2 ] 。 恰恰是一些 国外文献 中可能不被重视 的因 素影 响或者决 定 了转型经 济 中的金融发展和经 济增长 的关 系 。特别是 , 现有 的文献注重金融发展对经济 增长的单 向效 应, 忽略 了金融发展 自身 的作用 。而对 中国这种 转型经济来 说, 金融发展 的影响 因素远 比发达国家复杂 。因此 , 研究金融 发展 和经济增 长之 间的互动关 系首先 要探讨清楚 地 区金 融 发展的决定 因素 。按照对现有文献 的理解 , 对我 国地 区金融
个 国家 总体 的金 融 发 展 和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上 来 进 行 研 究 , 足 不
市场竞争_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绩效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_杨若愚.caj

市场竞争_政府⾏为与区域创新绩效_基于中国省级⾯板数据的实证研究_杨若愚.caj第37卷第12期2016年12⽉科研管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ol.37,No.12December ,2016收稿⽇期:2015-10-20;修回⽇期:2016-03-30.作者简介:杨若愚(1993-),⼥(汉),河南周⼝⼈,天津⼤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研究⽣,研究⽅向:科技政策与低碳经济。
⽂章编号:1000-2995(2016)12-009-0073市场竞争、政府⾏为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中国省级⾯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杨若愚(天津⼤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摘要:基于中国30省市10年的⾯板数据,运⽤STATA 统计分析软件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程度、政府R&D 投⼊⼒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1)减少地⽅保护可以有效的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国有经济发展程度与区域创新绩效关系不显著。
(2)从政府⾏为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R&D 投⼊对区域创新绩效有负⾯影响。
本⽂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市场竞争;政府⾏为;区域创新绩效中图分类号:F124.3⽂献标识码:A1引⾔改⾰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度重视创新的作⽤,⿎励创新、创造。
21世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也是国家创新和区域创新的关键时期。
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
2012年,⼗⼋⼤则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要通过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进步。
2013年,党的⼗⼋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深化改⾰若⼲重⼤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深化经济体制改⾰”。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的新提法,是对⼆⼗多年来沿⽤的“基础性作⽤”这⼀提法的重⼤突破,它要求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积极发挥政府的“有效作⽤”。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作用因素研究——基于市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渊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32021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作用因素研究—基于市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贾婷婷1张宾2(1.安徽新华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合肥230088;2.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230088)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多种社会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探索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因素对其经济协调发展、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意义明显。
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作用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搭建区域经济差异作用因素框架,并利用2015—2019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受到制度、产业、劳动力、资本、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政策扶持力度、产业结构、劳动力质量、人力资本投入、区位优势是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5个因素;各因素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发展速度差异均存在正向作用。
其中,政策扶持力度和产业结构是作用力度最大、显著性最高的两个因素,其他因素的作用力度及显著性稍弱。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安徽省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21)03-0048-07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普遍性的经济现象,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区域经济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跨越式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双重考验。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但现阶段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比较突出,并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态势。
2015年,安徽省各地级市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5个,省会合肥市的GDP总量最高,达到5660亿元,池州市的GDP总量最低,只有530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10.7倍。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N . 0 7 o42 o
( O IL S IN E E II N) S CA CE C DTO
( o. ) V 16
我 国 区域 金 融发 展 与 经 济 增 长 的关 系研 究
— —
基于面板 数据 的实证研究
董绳周
( 天津大学 管理学 院, 天津 30 7 ) 0 0 2
予考 虑 。最终 东部 地 区选 取 北京 、 北 及 江苏 ; 河 中部 地 区选 取 黑 龙 江 、 南 及 安 徽 ; 部 地 区选 取 河 西
新疆 、 陕西及贵州。样本区间为 18-2 0 , 9 0 04年 数据主要来 自 新 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 。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来估计 固定效应模型。本 文的固定效应模型中每个个体 的斜率系数是不 变的, 允许截距变化 以反映个体之 间的差异。考虑到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引入金融
在探讨整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同时, 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展 了区域金融发展 与区域
经 济增 长关 系 的研 究 。周 立 、 子 明¨ 通 过对 中国 各地 区 17- 20 王 98 00年 金融 发 展 与 经济 增 长 关
系的实证研究发现,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长密切 相关 。促进 金融发展 , 有利于长期 的经 济增长 ; 金融发展差距 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 区经济增长差距 。一个地区金融 发展初始条件 低 下, 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 ; 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 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 良好影响。在金融 发展指标中 , 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十分显著 , 开放金融业可有效提高金融发展质量 , 金
摘
要 :运用 18 - 2 0 90 0 4年间相应 经济指标 的面板数据 对我 国东 、 西部经 济增长 与金 融发展 进行 中、
外商直接投资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能力 的溢出效应越大 。但并 非所有 的国内学 者都得 出了此类 结论 。 ̄ 0 5年跨 国公 司在 中国报告 》 商务部 ,0 5 研 究 2o ( 20 ) 表 明 :D 的大量 引进 没有带动 中国科 技创新质 的飞跃 , 当初 “ FI 与 市场换 技术 ” 的初衷 还 有很大 的差距 。陈劲 、 陈钰芬 、 余 芳珍 ( 07 运用全 国各地 的数据分析 了 F I 20 ) D 对促进 区域创 新能力的影响 , 果表 明 F I 结 D 的流人对 国内企业 的技术外 溢效
一
、
文 献 回 顾
最 早 涉 及 F I 出效 应 的研 究 可 以追 溯 到 二 十 世 纪 六 十 年 代 , c o g l 16 ) 分 析 F I 东 道 国 经 济 的 影 响 时 , D溢 MaD uM (9 0 在 D 对 第 一 次 明确 提 出 了 F I 出效 应 问 题 。C vs 17 ) 早 对 F I 出 效 应 进 行 实 证 检 验 , 为 F I 澳 大 利 亚 制 造 业 中产 D溢 ae (9 4 最 D 溢 认 D在 生 了正 面溢 出效 应 。 K ko 19 ) 究 了技 术 条 件 对 产 生 溢 出 效 应 的影 响 , 过 对 墨 西 哥 17 ok ( 9 4 研 通 90年 的行 业 横 截 面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 现 只 有 在 跨 国公 司 所 采 用 的技 术 不 是 很 复 杂 , 国公 司与 当地 企业 之 间 的 技 术 差 距 较 小 时 , 术 溢 出效 应 才 会 变 发 跨 技 得 比较 明显 。但 另 一 方 面 , 许 多学 者 从 实 证 分 析 的 角 度 得 出 了不 一 样 的 结 论 , 们 发 现 F I 东 道 国 的经 济 和 技 术 进 有 他 D对 步 有 着 负 面 的效 应 。H d a a dd和 Ha i n 19 ) 摩 洛 哥 的研 究 所 得 出 的 结 论认 为 , 国公 司对 该 国 国 内企 业 的 劳 动 生 产 r s (9 3 对 ro 跨
银行竞争能否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来自省份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银行竞争能否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来自省份面板数据的经
验证据
王博;李志辉;李增杰
【期刊名称】《华北金融》
【年(卷),期】2024()1
【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提升创新要素的投入数量,更要提升创新效率。
我国的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占主体的间接融资为主,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能否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本文基于2005-2020年期间我国各省份的银行分支机构数据以及创新投入产出数据,针对此问题展开分析。
研究发现:第一,银行竞争能够提高区域创新效率,该结论在历经多种工具变量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与单个企业不同,银行竞争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并不存在非线性关系。
第二,当中小银行对银行竞争的贡献份额较高时,银行竞争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第三,在东部省份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省份,银行竞争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总页数】12页(P1-12)
【作者】王博;李志辉;李增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金研究所;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基于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的经济发展与用水效率关系形态研究--来自我国2002-2013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证据
2.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债务使用效率的非线性关系——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3.利率市场化、价格竞争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来自面板数据门限模型的经验证据
4.政府干预、绿色金融和区域创新能力——来自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证据
5.农业生产何以存在低碳效率幻觉?——来自1997—2016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证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融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总第2M期)金融研究金融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龚勤林,宋明蔚(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5)摘要:基于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人才三方面出发构建了金融集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集聚度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且这种差异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趋同;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且在不同地区间作用差异明显,金融集聚度越高的地区,其经 济效应越明显;通过对金融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金融集聚能通过形成资本积累、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三条途径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其中,金融集聚的资本积累效应和科技创新效应作用明显,而产业升级效应相对较弱。
关键词:金融集聚;经济增长;资本积累效应;科技创新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中图分类号:F127;F83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4543(2021 )04 -006丨-14— '弓丨言金融资源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条件,其空间配置、发展、集聚尤其成为研 究热点。
其中,金融集聚作为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形态,已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11]。
金融集聚是推动城市群崛起的重要驱动力[2]。
目前,中国已确立了建设以上海、深圳等地为代 表的国家金融中心,以期通过金融集聚形成经济增长极,从而促进城市群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金融集聚正成为提升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3]。
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 略”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合理评价金融资源的集聚水平,如何正确理解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 系和作用机制,又应如何利用金融资源分布差异,实现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重 要转型,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21期 2016年11月科技进步与对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Vol.33No.21Nov.2016区域金融市场竞争与创新关系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束克东,宋玮(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竞争与创新的关系是长期备受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基于2007 —2組4年中国金融市场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省域金融创新效率,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实证考察了金融市场竞争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创新具有空间相关性,金融市场创新与竞争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金融市场竞争程度达到拐点之前,竞争对创新具有正效应,但在越过拐点之后,随着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创新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关键词:金融创新;竞争;空间面板模型;倒U型D O I:10. 6049/kjjbydc. 2016040703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6)21-0045-0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in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patial Panel DataShu Kedong, Song Wei(School of Economics, Hel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lcfci 230601 .C'hina)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mpetitiDii and innovation is a long-term coneerned problem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inter-pfovincial panel data of GHnes^ finaticial m arkets from 2007 to 2014, this paper estim ates regional financial innovation efficleney»use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a the financial m arket competition and finandM innovation. The fesultis show that finaiieial m arket competition has non-linear effect on financial innovation, when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is less than the infl^etten point* tke competi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nnovation. OtherwiM» the correlation becomes negative.Key Words:Financial Innovation;Com petition;Spatial Panal M odel;In^trted U-Shaped“试验田”,经济特区、沿海城市的金融管制相对宽松,1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创新是金融的灵魂,金融业的每项熏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
2015年网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也提到了要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大致可分为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组织创新。
现有金 融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为了规避金融管制、满足 顾客:要、减少经荇成本和风险而发生的金融产品、业 务创新活动M。
中国的金融创新经过30年的探索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金融创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通过 发挥其对区域资源要素的配置功能,已成为各省解决区域金融差舁甚至经济差距问题的珉要手段。
现阶 段,中网金融创新区域特征明显,温州民间金融服务+心、义乌国际贸易综介改革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天津 自贸区、广东金融创新服务区都成为金融综合改革的市场活跃,仓1J新集中金融创新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影响因素也很多,除 了上文提到的区域差异,:F r x、c d m a n[3]认为,金融创新是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高利率作用的结果。
Vanin i M认 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i i冇不完全性相关。
由此可 见,和产品市场类似,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结构之间可能也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7术界关T竞争与创新关系的研究一重没有达成 北识。
一类研究认为,垄断有利于创新,即竞争与创新 存在负相关关系^]。
著名的“熊彼特假说”最早指出,垄断有利于创新,闪为企I在垄断市场结构下可以从创新活动中获取超额利润。
另一类研究认为,完全盘 争有利于创新,即菇争4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7。
新古 典经济学认为,市场竞争促进了创新活动。
结合以上收稿日期:2016-06-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082)作者简介:束克东(1976 —男,安徽舒城人,博士,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体制改革;宋玮(1993—),女,安徽芜湖人,合肥工业大学经济#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制度与金融政策。
•46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 年两类研究结果,有学者认为,适度竞争有利于创新,竞 争与创新之间并非简单线性相关,即经典的竞争和创新倒U型关系理论[8]。
一定程度的竞争能够激励企业 创新,行政垄断和过度竞争是企业创新的克星,最有利 于创新的市场结构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
结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从短期来看,规避竞争 效应(escape com petition e f f e c t)使得金鬲虫市场竞争对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竞争使区域金融机构在种类和数量上得到扩张,研究密度逐渐加大,提高了中国金融创 新的多样性;从长期来看,规避竞争效应会逐渐减弱,熊彼特效应(Schum peterian e f f e c t)开始发挥作用,使 得竞争不利于金融创新。
中国金融机构的收人主要来源于同质性传统业务,随着竞争环境的恶化,金融创新 工具出现后很快被模仿,行业利润下降,金融机构的扩 张增加了政府金融监管的压力,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从根本上损害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竞争影响创新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竞争与 创新之间很可能表现为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金融市场竞争与创新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 系,即在竞争程度较低时,其对金融创新会产生正效应,超过某个临界值后,由于熊彼特效应,其会对创新水平产生负效应。
在实证方法上,传统计量经济学忽视了空间因素的影响。
A M elm[9]发现,相邻地理区域的经济现象或属性往往是相关的[15],考虑到空间禀赋条件(地理区 位、经济社会特征)的相似性以及创新要素的动态流动,目前,空间计量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创新领域[1°]。
鉴于此,本文基于2007 —2014年中国内地31省市 金融市场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中国金融市场竞争与金融创新的关系,以及经济规模、政府干 预、对外贸易等因素对区域金融创新水平的影响。
2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2.1模型设定空间计量模型中的空间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因变量和误差项的滞后项上,因而空间计量模型一般分为两种基本模型,即空间滞后模型(Spatml A uto — R egressive M odel, SA R) 和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 rror Mod- e l’SEM)。
根据上述假设,金融创新水平是金融市场竞争强度的二次函数,基本模型设定如下:F I ^ a j2 + b j + cZ + e(1)在式a)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具体形式如下:S A R:=pWvF Ik+ a/*+<pZk+(2) S E M:F74 =aJl+ /?/* +fZ k+p L k ,pLk=XW(3)其中,F4为省份z在z时期的金融创新水平,/4为省份Z在《时期的金融市场竞争度,厶为省份Z在《时期的控制变量,M=l,…,《,为省份数;^、A为空间自回归系数和空间误差系数,p反映了相邻地区观测值对本地区观测值的影响程度,A度量了相邻地区由于因变量的误差冲击对本地区观测值的影响程度;^、^为随机误差项,,&〜N(0,f f2),W^表示一阶空间邻近权重矩阵,=1表示空间区域2与_;相邻,=〇表示空间区域2与_?不相邻,在空间计量过程中需要对 进行标准化处理。
2.2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1) 因变量F I。
Schumpeter1113认为,创新是经济过 程中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
金融业具有多投人、多产出的服务特性,只要适当选取投人与产出变量,效率评价对于金融创新测度就是适用的。
本文借鉴蒋岳祥[12]的做法,采用D E A方法对区域金融创新水平进行效率评价与测度。
投人变量选取金融业就业人数和金融业资本存量;产出变量选取金融业增加值、其它金融资产与现金形式资产之间的比率,一个地区由投资行为形成的资产较现金形式的资产比率越高,金融创新活动越明显,其它金融资产包括当年国内股票(A股)筹资、当年国内债券筹资和创业风险投资资本总额,现金形式资产包括银行存贷款余额。
(2) 自变量J。
本文重要的解释变量为金融市场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是市场中各企业之间在数量、份额和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13]。
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洛伦兹曲线、勒纳指数、市场集中度和基尼系数等。
一般而言,市场集中度越高,少数大企业的垄断势力就越大,市场竞争程度就越低。
考虑到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银行业中小金融机构所占全部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的比例来直观地表示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中小金融机构数据在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基础上剔除了 5家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分布越广,营业网点越多,越能够为客户提供便捷、多元的服务,从而吸引更多客户,继而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市场势力。
(3) 控制变量Z。
结合B o s等[14]对金融创新的概括,本文拟选取以下3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①经济规模。
根据L u c[15]的理论模型,经济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本文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对数(P g-dp)来反映地区经济基础;②政府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