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荷花淀》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1. 分析人物形象,赏析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2. 体会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1. 对小说总体艺术风格的把握。
2
荷花淀风光
3
荷淀风光
6
历史背景-----华北抗日形势
1935年1月中旬,日军通过所谓 的“察东事件”迫使南京国民 政府承认:察哈尔郭原以东地 区设为非武装区的要求。 随后,南京政府代表华北军分 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军签 订了名为“何梅协定”的协议。
7
历史背景-----华北抗日形势
1935年五月初,天津日租界 发生了两名亲日分子被暗杀 的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 调集大批日军从东北地区进 驻华北,
5月底的张北事件,日方借 口其中四名特务在扣留期间 受到恐吓,逼迫南京政府将 第29军从长城以北地区撤走, 并取消了在查的国民党党政 机构。
8
历史背景-----华北抗日形势
孙犁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其中《荷花淀》 为主。
14
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此派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 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 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南下,聂 荣臻率一部分部队和军政人员留驻五台山,开展游击战 争,创立了晋东北、察南、冀西三个游击区。11月7日成 立了晋察冀军区,初步形成了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 抗日根据地
11
写作背景
《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
孙犁1936年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 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 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
17
环境描写之景物描写
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请举一、二例分析,仔细体味写 景的妙处。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 的, 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 语言简练、生动、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衬托出主人的勤快利落。
13
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 》《 嘱 咐》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 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等。
后期则以散文为主,大都写他对过去的回忆,他的所感、所思,富有 哲理。他先后出版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 《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 等集子。
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 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 文学青年。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 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
15
字词定音
晌shǎng午 围剿jiǎo
泅qiú水
席篾miè儿 苇wěi眉子 撅juē嘴
1
【学习目标】
1. 了解孙犁与荷花淀派的创作风格。 2. 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鉴赏文学作品。 3. 体会小说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4. 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
18
环境描写之景物描写
探夫遇敌中“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 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 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 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监视白洋淀的 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在 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了根据 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情 感。
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前, 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只剩下由 宋哲元将军指挥的第29军,且 已完全处于日军的三面包围之 中。
10
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于敌后开创的第一个 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 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 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
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12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
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河北 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 的创始人,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 编委,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 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 员。
19
景物描写的作用
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比如文章开头部分, 二、情景相生,增添课文诗意,表现为了美好家园不被敌人侵犯而奋勇 抗敌的爱国精神 三、推动情节发展,比如战斗打响前后对于景物的描写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935年10月20日,日军煽 动流氓和汉奸发动暴动,占 领了河北东部的湘河县,随 后由汉奸组织成立了临时维 持会。 当时,华北主要包括河北、 山东、山西、绥远、察哈尔 五省和北平、天津两市。然 而,华北此时已名存实亡。
9
历史背景-----华北抗日形势
这一年,日方在华北发动了一 系列事件,被统称为华北事变。 这揭示了日本人全面侵华的野 心。
凫 fú 水 奔 bēn; bèn 菱 líng
凌 líng 棱 léng 扑棱lēng
16
文章赏析
一.全文已空行标明小说三部分,请你从一个角度, 用四字句给每部分加小标题。 ○ 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歼敌
二. 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这三部分各属什么阶段?
○ 夫妻话别:开端 ○ 探夫遇敌:发展 ○ 助夫歼敌:高潮、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