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

课后提升作业十八神权下的自我(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5·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认为,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具有“古代的复兴”、“个人的完善”和“世俗化”三个突出特征。
这一重大事件是指(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解析】选B。
结合题干提示“古代的复兴”“个人的完善”和“世俗化”三个突出特征。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故B符合材料。
【补偿训练】右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
作者如此创作意在( )A.揭示人性的善与恶B.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解析】选A。
《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
从画面来看,人性被表现出来,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
2.(2016·福州高二检测)14、15世纪的意大利人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新”在于( )A.人文精神的复兴B.近代科学的形成C.新教的广泛传播D.代议制度的确立【解析】选A。
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核心是人文主义,故A正确。
【补偿训练】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C.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解析】选A。
精选2018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2神权下的自我45分钟作业人民版必修3

二神权下的自我目标导航(3)________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
(4)《圣经》代表着________,代表着________。
4.影响(1)创立了________教,其后,欧洲出现了几种新教派。
(2)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________。
(3)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________统治中解放出来,为________做了思想准备。
答案:一、1.(1)基督教(2)世俗人生(3)基督教2.143.意大利4.资产阶级思想解放5.人文主义二、1.欲望人性2.神曲十日谈等级哈姆雷特友谊三、1.(1)知识(2)德国罗马教廷(3)赎罪券2.九十五条论纲3.(1)信仰(2)圣经(3)自由(4)理性思想自由4.(1)路德(2)人文主义(3)神权启蒙运动课堂作业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古典文化的“再生”1.在十四五世纪,西欧社会中酝酿着新世界的曙光,在经济方面表现为新航路的开辟,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文艺复兴。
从根本上推动了新世界思想文化变革的原因是( ) A.自然科学的诞生B.工商业的发展C.探寻新航路成功D.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答案:B解析:由“十四五世纪”“西欧”“新世界”可知,此“新世界”是指资产阶级建立的新社会。
而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推动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2.“这场运动将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的心情结束了,开启了人类思想的一个新的时代。
”这场运动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C.资产阶级革命 D.宗教改革答案:B解析:关键信息是“这场运动将中世纪晚期……结合了,开启了……新的时代”。
由“开启了人类思想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排除A、C;宗教改革是在文艺复兴之后,排除D。
知识点二人性的启蒙3.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被称为“人曲”,与但丁的《神曲》并列。
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反对封建专制 B.强调人、否定神C.抨击教会的黑暗 D.主张政治革新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部作品的相似处。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自测 人民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自测人民版必修31.“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
”与之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智者运动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D.宗教改革【解析】选C。
“失踪的古典文化”“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均和文艺复兴有关,因为文艺复兴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规律总结】神权下的自我可归纳为三个“一”(1)一个前提: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2)一个实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3)一种相似的方式: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宗教改革披着宗教的外衣反封建。
2.下列属于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美德即知识”B.“君权神授”C.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D.“人是万物的尺度”【解析】选C。
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高举“人文主义”旗帜,倡导人性,反对神性,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故C正确。
3.(2015·海南学业水平测试)“请你们畅饮,请你们到知识的泉源那里去……请你们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知识、真理和爱情的执着追求。
其中蕴含了( )A.蒙昧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解析】选C。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由题干“人们对于知识、真理和爱情的执着追求”这一信息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C。
4.(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提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的宗教改革家是( )A.但丁B.马丁·路德C.伏尔泰D.康德【解析】选B。
据材料中“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可知该主张为“因信称义”,即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对话,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选B。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3 专制下的启蒙课后提升作业 人民版

课后提升作业十九专制下的启蒙(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
(2016·梅州高二检测)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说明() A。
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B。
科学技术是走向理性的唯一条件C。
自然科学推动理性发展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解析】选 C.从“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可知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和科学方法也可发展民主思想,故C正确。
【补偿训练】14—17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
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
仁人志士的追求B。
人文主义的魅力C。
资本主义的发展 D.自然科学的进步【解析】选C。
理性之光是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干中的“根本原因”。
2.(2016·西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A.肯定人性B.信仰上帝C.提倡理性D.宣传科学【解析】选C。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指的是启蒙运动的领袖,故C正确;肯定人性属于文艺复兴,故A错误;信仰上帝属于宗教改革,故B错误;宣传科学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拓展延伸】理解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1)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以人的思考和判断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2)宣扬理性的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3)实质是资产阶级要求的民主、自由、平等.(4)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5)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3.霍布斯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每个人都享有自然权利和自然赋予的一切物品,人类为占有这些物品无休止地厮杀,人类认识到建立国家确保和平的重要,于是建立了国家.这种理论实际上是(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理论B.君主立宪制的理论基础C。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

二神权下的自我[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一、古典文化的“再生”1.背景(1)政治:中世纪西欧一度陷入“黑暗时期”,________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2)经济: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______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相矛盾的。
2.含义: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________,一些城市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3.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旗帜:人文主义。
二、人性的启蒙1.初期(1)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其杰出代表。
(2)代表作品:但丁的《________》;薄伽丘的《________》。
2.高级阶段:英国作家__________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________________。
标志着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代表作《____________》。
三、与上帝直接对话1.背景(1)中世纪的德国一直处于经济分散、政治分裂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重。
(2)导火线: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________”,激起了德国各阶层民众的愤慨。
2.序幕:________________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起了一场关于赎罪券的辩论。
3.主张:人的灵魂的得救无须教士的中介,要靠自己虔诚的______;人人有权阅读《______》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圣经》的目的是为了宣布基督徒是自由的,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
《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__________。
2019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学案 人民版必修3

6.2 神权下的自我[基础巩固]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威尼斯、佛罗伦萨思想较开放B.威尼斯、佛罗伦萨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威尼斯、佛罗伦萨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威尼斯、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较早解析: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两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这场运动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故B项正确。
答案:B2.薄伽丘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
这表明其思想( )A.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C.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解析:薄伽丘嘲讽教会修士的腐化生活,揭露教会的贪婪;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表达了人文主义者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是对美好人性的肯定,是进步的。
故C项正确。
答案:C3.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 )①以《圣经》为题材②突破传统“圣像图”画法,将宗教题材融入世俗的绘画③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④追求画面主题的戏剧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④说法明显错误。
故选B项。
答案:B4.“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B.信仰即可得救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D.主张因行称义解析:“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换句话说就是信仰上帝就不用再信仰他人。
故选B 项。
答案:B5.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解析:宗教改革是要否定教会权威,主张信仰得救,主张信徒通过阅读《圣经》直接和上帝对话而得救。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必修3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神权下的自我(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
”这种“结合”实为(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解析】选C。
题干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复兴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
2.(2015·南通高二检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文艺复兴(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解析】选C。
由材料中的“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故选C。
3.(2015·驻马店高二检测)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文艺复兴;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解析】选C。
近代西方“不禁人的本能”,就是弘扬人的本能,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精髓,文艺复兴、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只不过是人文主义的某一表现形式而已,都涵盖在人文主义之下。
古代中国“禁人的本能”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故选C。
而A、B、D均不能体现出来。
【补偿训练】(2015·邢台高二检测)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解析】选A。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

课时作业18 神权下的自我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
主要是因为( B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个人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根据“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这一哲学原理,应该从经济上着手考虑,所以应该选择B项。
2.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9世纪戊戌变法托古改制,二者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D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统治势力的顽固、强大C.新兴的思想诞生之初薄弱D.新兴经济、新兴阶层相对弱小解析: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9世纪戊戌变法托古改制,本质是都是资产阶级文化,之所以披着古代文化的外衣,根本原因在于新兴经济、新兴阶层相对弱小,故选D。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统治势力的顽固、强大,这两者都是外因;新兴的思想诞生之初薄弱的根本原因也在于经济、阶级的弱小,故排除A、B、C。
3.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
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
”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
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十分相似。
两则故事都( C )A.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 B.提倡了男女平等思想C.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 D.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析:材料中的两则故事都反映了反对对人性的压制,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C正确。
当时的社会并未出现思想解放潮流,A错误。
B项“男女平等”错误。
D项“冲破了”错误。
4.莎士比亚(1564—1616)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李军同学从中得出一个结论:“莎士比亚宣扬‘理性’,他是启蒙思想家。
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2神权下的自我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课时分层作业(十七)(建议用时:35分钟)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
这句话的含义是( )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C[材料“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强调的是文艺复兴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作用,故选C项;A、B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有学者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是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
这主要是基于文艺复兴( )A.旨在阐释欧洲古代文化的精髓B.以弘扬古典文化内在价值为终极目标C.意图复活古代欧洲的价值观念D.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D[结合材料中“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用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故选D项;A、B、C三项均与材料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其含义是( ) A.它没有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B.它使古代文化古为今用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D.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C[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含义和性质。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因其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为C项。
] 4.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道:“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薄伽丘意在( )A.否定封建神学观念B.批判不合理的欲望C.歌颂人的内在理性D.肯定人的平等思想D[A项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对不合理的欲望的批判及对理性的歌颂,排除B、C两项;题目中的信息“我们人类……的灵魂……具备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体现了人的平等思想,故选D项。
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2神权下的自我45分钟作业人民版必修3word格式

二神权下的自我目标导航课程标准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中兴和宗教改革期间人文主义的含义。
学习视点要点:意大利的文艺中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中兴的本质、认识;文艺中兴和宗教改革期间的人文主义。
课前预习一、古典文化的“再生”1.文艺中兴运动的背景(1)罗马帝国消亡此后, ________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2)11世纪此后,西欧经济发展,城市流行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求________的乐趣。
(3)14世纪,意大利最初出现了对________文化的抗争,但又没有成熟的文化系统取代。
2.时间: ________世纪。
3.起源地: ________。
4.本质:是一场 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________运动。
5.旌旗: ________。
二、人性的启迪1.文艺中兴的表现形式:必然人的________,歌颂自然的 ________。
2.成就国籍人物作品内容意大利但丁《 ________》彼特拉克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穿和责怪了封薄伽丘《 ________》建贵族的 ________看法,再次提出了人类相同的思想英国莎士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心里世界,歌颂了人间的博爱比亚《 ________》和________,提高了人性的尊贵与尊严三、与上帝直接对话1.宗教改革的背景(1)文艺中兴仅限于上流社会和 ________阶层。
(2)中世纪的 ________经济分别政治分裂, ________对德国的盘剥与压迫最多。
(3)直接原由: 1517 年,教皇大批销售 ________,这类无耻的谎言和明目张胆的搜刮,激起了德国各阶层公众的生气。
2.流行:马丁·路德张贴《________》。
3.主张(1)灵魂获救要靠自己忠诚的 ________。
(2)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 ________》,直接和上帝沟通对话。
(3)________ 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
高中历史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2神权下的自我( 建议用时: 25 分钟 )一、选择题1.文艺中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必定人,重申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广阔了人们的视野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分析:选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确定了人文主义思潮中兴的基础。
2.(2019 ·宿迁高二期末) 以下列图是某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记录的部分笔录。
据此可判断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4.大要14C→ 15C→ 16C流行→扩展→高潮5.成就文学→艺术→科学6.意义思想解放自然科学发展A.智者运动B.文艺中兴C.宗教改革D.启迪运动分析:选 B。
智者运动是公元前 5 世纪,故 A 项错误;从时间能够判断是14— 17 世纪的文艺中兴运动,故 B 项正确;宗教改革是16— 17 世纪,故 C 项错误;启迪运动是17— 18世纪,故D项错误。
3.(2019 ·嘉兴高二期末) 有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笔下“因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的人物“最富真实性”。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该学者重申人应该富饶个性B.莎士比亚描绘了朴实的人性C.莎士比亚侧重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D.表现了“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特色分析:选 C。
作者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重申个性问题,故A项错误;“朴实的人性”与资料“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不符,故 B 项错误;依照资料“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最富真实性”可知,该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反响了现实中真实的人,包括其内心状态,故 C 项正确;莎士比亚是文艺中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还上升不到“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的高度,故 D 项错误。
4.(2019 ·佛山高二期末) 达·芬奇的旷世遗作《救世主》中的耶稣没有圣光,左手持水晶球,右手高举祝福的手势。
该画在2017 年 11 月 16 日拍卖会上以 4.5 亿美元落槌。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 神权下的自我作业1 人民版必修3

二神权下的自我一、选择题1.“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
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
”这场“社会革命”最初的表现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智者运动D.工业革命解析:选A。
文艺复兴是欧洲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产生,要求在思想上体现自己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2.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解析:选B。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应从经济角度上去分析,材料中“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也说明这点。
“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反映当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故选B项。
3.下列历史现象,能够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A.宗教画中的圣母表情呆板、冷漠B.欧洲流行窄衣,服装突出人体美C.中国古代妇女以“三寸金莲”为美D.程颐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人文主义思想。
根据所学可知,A、C、D三项都是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因此不可能体现人文精神。
B项突出人体美,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自身价值、地位的肯定。
由此正确答案选B项。
4.文艺复兴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
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
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由此判断,前面提到的“这些东西”主要是指( )A.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封建君权和等级制度C.《圣经》和神话传说D.宗教神权和封建特权解析:选D。
注意关键词“文艺复兴”“彼特拉克”。
A、C两项与宗教改革有关;B项与启蒙运动有关,不符合题意。
5.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①强调人性②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④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解析:选D。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 神权下的自我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3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神权下的自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解析:选A 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在继承古典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代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独特社会”的含义就是指资本主义的发展。
2.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当时的文艺巨匠( )A.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B.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B.认可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属性D.运用理性批判宗教思想体系解析:选B 材料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
3.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解析:选A 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
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人文精神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由此可以看做是“中世纪”的“结束”。
B、C、D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
4.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课后知能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基础巩固1.在经历了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欧洲文明进入了一个狂飙疾进的时代。
这个时期从14世纪至17世纪绵延300多年,被称为()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宗教改革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答案 A解析D项主要发生在17世纪,B项主要在18世纪,C项主要在16世纪。
2.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潮是() A.基督教神学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浪漫主义答案 C解析材料“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体现了对人的歌颂和赞扬,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故C项符合题意。
3.文艺复兴时期,与但丁的《神曲》并列,享有“人曲”美称的文学作品是() A.彼特拉克的《歌集》B.薄伽丘的《十日谈》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D.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答案 B解析《十日谈》再次提出人类平等的思想。
有人把《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
4.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答案 A解析欧洲宗教改革领导人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论。
5.右侧是德国为纪念马丁·路德而发行的《报喜天使》邮票,其寓意为褒扬马丁·路德对人类进步所作出的贡献。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较之文艺复兴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A.下层人民群众B.上流社会C.骑士阶层D.知识阶层答案 A解析文艺复兴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群体,对下层人民群众的影响不大。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 神权下的自我作业2 人民版必修3

二神权下的自我[随堂检测]1.“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
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
”这场“社会革命”最初的表现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智者运动D.工业革命解析:选A。
文艺复兴是欧洲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产生,他们要求在思想上体现其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2.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
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
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解析:选A。
从“1497年”这个时间点及薄伽丘作品,说明禁止的是文艺复兴,反向思考,其目的应该是为了维护封建传统观念,故A项正确;诗人著作与奢侈之风无关,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仅仅是思想层面,故难以危及君主统治,故C项错误;民主自由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未出现,故D项错误。
3.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以人为中心B.肯定贵族政治的合理性C.否定封建特权D.批判个人主义解析:选A。
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大旗,宣传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反封建,故B项错误;“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强调“自为”,强调以人为中心,没有否定封建特权与批判个人主义,故C、D两项错误。
4.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解析:选D。
2019最新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 神权下的自我作业1 人民版必备3

二神权下的自我一、选择题1.“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
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
”这场“社会革命”最初的表现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智者运动D.工业革命解析:选A。
文艺复兴是欧洲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产生,要求在思想上体现自己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2.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解析:选B。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应从经济角度上去分析,材料中“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也说明这点。
“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反映当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故选B项。
3.下列历史现象,能够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A.宗教画中的圣母表情呆板、冷漠B.欧洲流行窄衣,服装突出人体美C.中国古代妇女以“三寸金莲”为美D.程颐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人文主义思想。
根据所学可知,A、C、D三项都是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因此不可能体现人文精神。
B项突出人体美,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自身价值、地位的肯定。
由此正确答案选B项。
4.文艺复兴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
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
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由此判断,前面提到的“这些东西”主要是指( )A.人们对上帝的信仰B.封建君权和等级制度C.《圣经》和神话传说D.宗教神权和封建特权解析:选D。
注意关键词“文艺复兴”“彼特拉克”。
A、C两项与宗教改革有关;B项与启蒙运动有关,不符合题意。
5.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①强调人性②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④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解析:选D。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2 神权下的自我课堂达标人民版必修31.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中说:“彼意大利之中兴,且以文学复古为之前导,汉学亦然,其于种族,固有益无损已。
”这里的文学复古指的是()A.某某改革B.智者运动C.文艺复兴D.人权主义思潮【解析】选C。
文中关键词是“意大利之中兴”及“文学复古”,即可判断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故C与题意相符。
2.(2016·某某高二检测)“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
”这段话反映的思想是()A.专制主义B.教权主义C.神学世界观D.人文主义【解析】选D。
材料强调的是人的核心和主导地位,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
3.(2016·学业水平测试)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誉。
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是()A.倡导社会契约B.主X某某政治C.肯定人的价值D.反对某某信仰【解析】选C。
《十日谈》与《神曲》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其内容中均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故选C。
A、B未体现,这两部作品并不反对某某信仰。
4.(2016·某某学业水平测试)《蒙娜丽莎》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神秘微笑”。
她嘴角上一丝淡淡的微笑,悄悄地在脸上掠过,像一缕清风漾起涟漪,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喜悦。
该作品蕴含了()A.蒙昧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蒙娜丽莎》”及“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喜悦”,可知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故C与题意相符。
【补偿训练】但丁《神曲》中有“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等。
其体现的本质是()A.他对神学思想进行了深刻批判B.他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封建君主C.他无情地抨击了封建教会和教士D.他对贵族的贪婪和腐败深恶痛绝【解析】选C。
“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体现了对封建教会和教士的辛辣批判,C正确。
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

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学业达标]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
这句话的含义是( )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答案 C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根源在经济。
材料“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意在说明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故C项正确。
A、B两项是文艺复兴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排除;中世纪的欧洲是神学统治下的欧洲,D项说法本身不正确,排除。
2.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
”皮科的本质意图是( )A.质疑某某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B.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D.批判某某信仰推动人文精神发展答案 B解析文艺复兴以人为本,批判神学观念,但不否定某某信仰,还借某某来宣扬人文主义,故排除A、C、D三项;根据材料“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可知,皮特的本质意图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故选B项。
3.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某某裁判所判处火刑。
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B.揭露教会腐败C.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D.反对禁欲苦行答案 B解析材料中财主因酒后失言亵渎耶稣获刑,后因贿赂获释,反映了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故选B项。
4.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对莎士比亚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扰,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神权下的自我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
”这种“结合”实为( )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解析】选C。
题干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复兴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
2.(2015·南通高二检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文艺复兴( )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解析】选C。
由材料中的“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故选C。
3.(2015·驻马店高二检测)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
A.文艺复兴;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解析】选C。
近代西方“不禁人的本能”,就是弘扬人的本能,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精髓,文艺复兴、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只不过是人文主义的某一表现形式而已,都涵盖在人文主义之下。
古代中国“禁人的本能”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故选C。
而A、B、D均不能体现出来。
【补偿训练】(2015·邢台高二检测)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反映了( )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解析】选A。
“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联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可知,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鼓励致富和冒险,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这与题干中意思相符。
故此题应选A。
4.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
B.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C.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D.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
【解析】选B。
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传统的天主教会严重地束缚了资产阶级发财进取的欲望,因此资产阶级提出肯定人性反对神性的内容,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
故选B。
A并非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学的原因;D说法错误,资产阶级并未否定对上帝的信仰;C并非本质方面。
【特别提醒】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1)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
(2)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没有发展成一场广泛的群众运动。
5.(2015·北京高考)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图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解析】选A。
对帧木板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为救世主的基督谦卑地为信徒服务,而作为救世主代言人的教皇却高高在上。
板画中教皇的形象代表的是罗马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控
制和压榨,这是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板画中基督的形象代表民众对基督教改革的期许和对罗马教会的不满,故A符合题意。
推销“赎罪券”是教会的行为,引发了宗教改革,与题干无关。
这幅画意在倡导或支持宗教改革,所以C错误。
倡导宗教宽容是因为存在不同宗教之间的迫害,而欧洲的宗教改革不是信仰何种宗教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信仰宗教的问题,而是关于如何信仰的问题。
故D不正确。
6.(2015·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普罗塔戈拉——认识你自己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莎士比亚——人生而平等
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莎士比亚主要是歌颂人间的仁爱与人性的尊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故选C。
7.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
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 )
A.人文主义、因信称义
B.人文主义、因行称义
C.民主政治、蒙昧主义
D.城邦文明、因信称义
【解析】选A。
“欧洲近代史之曙光”是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否定教会的主导性作用,提出因信称义,所以两大潮流即是人文主义和因信称义。
故选A。
8.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比文艺复兴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 )
A.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
C.骑士阶层
D.知识阶层
【解析】选A。
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局限于知识阶层和上流社会,宗教改革运动更多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更为广泛,故选A。
【特别提醒】文艺复兴侧重于从文艺层面借助古希猎、罗马文化弘扬人文主义,主要反对神性对人性的束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要限于社会上层和少数知识分子中,没有提出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宗教改革侧重于以新教代替天主教会,主要反对罗马教会的神权
垄断,提倡信仰自由,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
二、非选择题(18分)
9.(2015·湛江高二检测)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无论思想家、文学家,还是艺术家,都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以其画作、剧作宣扬人性……从上帝的羔羊变为独立的个人。
材料三马丁·路德把人文主义引入了宗教。
面对教皇和皇帝组织的围剿,他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
”
材料四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1)材料一中两幅图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怎样的特征?(2分)
(2)各举一例说明文艺复兴时的诗作、剧作是如何宣扬人性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不愿撤回任何意见”中的“意见”主要指什么?并指出这一“意见”如何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8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前一个“笼子”的含义。
(2分)
【解析】第(1)题要通过图片显示的“人格化”总结出特点及特征。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是分别选取一例诗作和剧作。
第(3)题,材料三中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意思是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后一问即回答“意见”在人文主义精神方面的影响。
第(4)题注意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角度概括。
答案:(1)特点:众神的人格化。
特征:体现古希腊文化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薄伽丘的《十日谈》歌颂现实幸福,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批判封建等级观念;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塑造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热情歌颂人的伟大和高贵。
(3)意见: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体现: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4)宗教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