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地区无花果水肥一体化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北地区无花果水肥一体化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冯慧敏1何少波2肖远业1李海渤1*
(1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2乐昌市水牛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乐昌512200)
摘要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通过改变或控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对农作物生产进行调控的一项新技术。
目前关于广东省设施栽培无花果的报道相对较少,为规范设施无花果栽培技术,种植出高品质无花果,本文总结了粤北地区设施无花果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址建棚、设施栽植、设施水肥管理、无花果整形修剪、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和储藏等技术要点,以期为粤北地区无花果标准化种植提供依据。
关键词无花果;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粤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66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5-0217-04
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5.05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ed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Fig in
Northern Guangdong Region
FENG Huimin1HE Shaobo2XIAO Yuanye1LI Haibo1*
(1College of Biology and Agriculture,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Guangdong512005;
2Lechang Shuiniuw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Lechang Guangdong512200) Abstract Facility cultivation refers to a new technology that uses greenhouses,plastic greenhouses or other faci-lities to regulate crop production by changing or controll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light,temperature,water,car-bon dioxide.At present,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reports on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fig in Guangdong Province.In order to standardize facilit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fig,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fig in northern Guangdong region,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site selection and green-house construction,facility planting,facility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fig shaping and pruning,disease and pest control,harvesting and storage,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of fig in northern Guangdong region.
Keywords fig;facility cultivation;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technical regulation;northern Guangdong region
无花果(Ficus carica L.)是桑科榕属植物,为亚热带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地中海沿岸[1],其果实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胃清肠、消肿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食欲缺乏、咽喉肿痛、咳嗽多痰等症状,有“抗癌斗士”的美誉[2]。
无花果喜温,不耐寒、涝[3],适宜种植在温暖湿润、阳光充沛的地区。
粤北山区在广东省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局部地区有寒冻。
露地栽培无花果,有虫害(天牛、象甲)、鸟害,且南方高温多雨天气多,存在酸雨现象,雨水过多易造成无果花果实裂果、甜度降低、不耐储存、病害增加等问题。
据报道,水果果实成熟期与降雨期相遇,则易产生裂果现象[4]。
丘志海[5]于2015年在梅州对波姬红等5种无花果研究发现,露天栽培无花果裂果率为18%~56%,而设施栽培无花果裂果率则显
基金项目2022年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221014166571405);
2021年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210903164532210)。
第一作者冯慧敏(1981—),女,硕士,从事油菜绿肥育种及
土壤改良工作。
E-mail: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2023-07-04
20245
217
著降低至2.5%~11.5%。
因此,设施栽培技术在园艺植物的种植生产中优势凸显。
设施栽培是在由人工保护设施所形成的小气候条件下进行的植物栽培,其可起到调控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条件的作用,避免如雨雪、高温、干旱、寒冻、台风等恶劣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粤北地区常见的栽培设施一般为钢架结构的塑料大棚,包括连栋大棚或独栋大棚,经济实用、性价比高;少数教学科研、观光研学单位也配置玻璃温室大棚,成本偏高。
果树设施栽培方面,在葡萄园应用较广泛,而无花果园受种植规模和设施成本双重影响,应用较少。
通过乐昌市水牛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示范,设施栽培无花果的优势已经凸显,无花果的品质逐年提升,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当地政府、种植大户的认可,并吸引了省内外专家来示范基地观摩、调研、合作各类科研项目。
设施栽培无花果可有效避免露地栽培中发生的上述虫害、鸟害和裂果等问题,还能预防冻害、台风、暴雨带来的危害,提高无花果的品质和产量,有助于生产绿色无花果、有机无花果,增加果农种植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1产地环境
无花果设施建设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以邻近城市、交通便利为佳。
2选地建棚
2.1地址选择
2.1.1环境条件
年平均气温18.6~21.6℃,绝对最低温度≥-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0~2000h,年降雨量为1400~ 1800mm。
要求土壤肥沃,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
土壤pH值为6.5~7.5、有机质含量≥10g/kg为佳。
产地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21)要求。
2.1.2地形地势
选择背风向阳、坡度<15°且便于排灌的地块建棚,避开低洼易涝地和冷空气易沉积地。
2.2设施规划
2.2.1温室及排灌及水肥一体化设施
温室大棚一般采用钢架结构,可为连座大棚或独栋大棚。
以肩高3m以上、顶高4m以上、占地面积0.20~0.33hm2的独立大棚为佳。
膜以透光度高的塑料薄膜为佳,厚度在20丝(0.2mm)以上为佳。
大棚中下段的塑料薄膜可卷轴升起并安装防虫网(以60~80目为宜,在高温、高湿天气可升起,通过防虫网通风、降温),棚顶可自动开启。
设施温室应配套建设相应的排灌设施、蓄水池、水肥一体化设施等,平地果园需开沟排涝。
可采用滴灌+喷灌两种水肥一体化设施,喷淋设备一般用于降温、洗棚、喷淋叶面肥、喷药等。
水肥罐体积一般为66m3、喷头高度2.5m、喷头间距3m;滴灌设施,一般每垄设置左、右共2根滴灌管,每根管子隔30cm设1个滴水孔。
2.2.2道路配套
成片果园根据生产作业要求,配套适宜的道路网络,如机耕道路。
2.2.3栽植行向
6°以下缓坡地,栽植行以南北向为宜;6~15°的坡地,沿等高线栽植。
2.2.4温度湿度调控设施
设施内温度控制在20~30℃,高于30℃需要打开棚顶,低于20℃自动关闭棚顶;设施内湿度以60%~80%为宜,如下雨自动关棚;土壤水分含量以55%~60%为宜。
3栽植
3.1洗棚
设施栽培无花果,需在每年春季萌芽(2月底至3月中上旬)洗棚1次,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淋洗土壤,使表土中盐分下渗。
3.2整地
在栽植前1个月进行整地,设施栽培无花果密度要高于露地,株行距一般波姬红为2m×1m、斯特拉为3m×1m。
栽植穴规格为50cm×50cm×50cm,每穴施生物有机肥2~4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0.1kg,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合后回填,待回填至距地面约20cm时再覆盖一层表土。
如地势低洼易涝,则进行高垄栽培。
3.3品种及苗木选择
无花果品种可选择波姬红、斯特拉、芭劳奈、斯青皮、韶关黄,并选择无花果苗木分级标准中三级以上的苗木[1]。
3.4栽植时间与方法
在11月到次年3月上旬栽植无花果苗木(属一
20245
218
次性投入)。
无花果栽植前,用水浸根后修剪根部,并消毒、杀虫。
栽植过程中,苗木根部避免接触底肥,保证苗正、根直。
埋土后踏实,浇足定根水。
4施肥
4.1施肥原则及方法
施肥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以“适氮重磷、钾、钙”为原则[1]。
可采用穴施或沟施或水肥一体化设施喷淋、滴灌等方法。
穴施或沟施:以枝叶滴水为界,挖2~4个穴或开沟施肥(有机肥、复合肥),一般沟深15~30cm、沟宽20~30cm。
喷淋、滴灌:稀释肥料,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叶面肥喷淋或水溶肥滴灌。
4.2施肥时期、数量和种类
不同区域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平不同调整施肥。
追肥:在春季发芽前追肥,以水溶肥(20-20-20)为主,施30~45kg/hm2,稀释1000倍后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一般需要追施2次,10~15d施肥1次。
挂果后施高钾型复合肥(15-5-40)15~30kg/hm2,稀释1000倍后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一般需要追施2次,10~15d施1次。
采用硼肥控树梢促花果,在五叶一心期施用磷酸二氢钾900g/hm2+硼肥450g/hm2,分别稀释500、1000倍后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一般需要追施1次。
见果后喷施叶面肥,以钙肥为主,即糖醇钙,用量为300mL/hm2,稀释1000倍后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一般需要追施2次,7d喷施1次。
壮果肥以钙肥+钾肥为主,即螯合钙+有机水溶肥,采用叶面喷施,用量均为450mL/hm2,稀释倍数均为1000倍,15d喷施1次,共喷施2~3次。
钙镁中量元素肥用量450mL/hm2,稀释倍数为1000倍,15d喷施1次,共喷施2~3次。
5灌水和排水
5.1灌水
设施内土壤水分以55%~65%为宜,低于55%时要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灌水,以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60%左右为宜[6]。
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60%停止灌水,不能高于65%。
一般在发芽和新梢抽生期、新梢速生期、果实膨大期灌水。
采收期禁止喷灌,以降低裂果率和病害发生率。
5.2排水
雨季发生积水后,及时开挖或利用排水沟进行排水。
6除草灭菌
设施无花果栽培需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定期杀菌。
在杂草出苗期和结籽前进行中耕、松土。
采用高压喷雾装置灭菌,在水肥一体化设施(即自动肥药系统、自动叶面肥系统)的入水口增加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喷雾消杀空气中的细菌、霉菌等,即采用物理方式杀菌。
7环境调控
7.1温度管理
设施无花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5℃。
棚内温度高于35℃时开启循环风扇,或将大棚四面中下部薄膜卷轴升起,通过通风来降低棚内温度。
7.2湿度控制
设施无花果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高于90%要开启通风扇或打开棚顶,或者将大棚四面中下部薄膜卷轴升起,以降低棚内湿度[7]。
7.3光照调节
无花果喜光,若光照充足,果实含糖量增加;若光照不足,光合速率降低,导致果实品质、产量降低。
因此,要保持设施内光照充足,采用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并定期清扫、除霉;在梅雨天气、光照不足时,应开顶通风、采光,或利用植物生长灯进行人工补光。
此外,靠近温室北面或者植株下部,必须注意加强光照管理[8]。
8修剪树形
无花果树要因树修剪、随枝修剪,做到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小枝密、大枝稀,平衡树势、主次分明。
根据栽植密度和品种选择适宜的树形,主要有自然开心形、工字形(H)、一字形,具体操作方法与露地栽培相同,详见李海渤等[1]的报道。
9病虫草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设施无花果病虫害较少,一般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设施内环境管理和田间监控,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对无花果果实及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
化学防治所使用的农药应符合《农药合
219
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3—2000)的规定。
9.2防治措施
9.2.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
加强栽培管理,冬季清园,合理修剪,改善通风条件。
平衡施肥,合理灌溉,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增强树势。
9.2.2物理防治
可放置振频式杀虫灯3盏/hm2;在1.2~1.5m的高处悬挂粘虫黄板或蓝板300~450张/hm2;设置防虫网(一般60~80目);或人工捕杀、树干涂白(涂50cm 高度)。
9.2.3生物防治
保护和释放瓢虫、草蛉、赤眼蜂等天敌控制害虫。
尽量采用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
9.2.4化学防治
必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达到控害护益、保产保质、保护果园环境的目的。
9.3主要虫害及防治
蓟马出现时期在无花果快成熟时。
6月中旬,以苦参碱450mg/hm2稀释1000倍防治,平时采用黄板、蓝板和防虫灯防治;杂草多时会出现白粉虱,主要以预防草害为防治措施。
一旦出现,以苦参碱或鱼鳞酮450mL/hm2稀释1000倍进行防治。
9.4主要病害及防治
无花果病害有锈病、疫腐病、炭疽病。
可通过栽培措施防病害:选择枝干直立、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采用自动肥药系统,制成臭氧喷雾杀菌;在高温、高湿、无风天气,开启棚顶、通风扇,控湿、控温。
也可通过冬季清园刷干防病害:及时除草,清理枯枝、病虫枝,并在设施外销毁;以石硫合剂结晶200倍液加适量CaO和植物油,调成稀糊状刷干防治。
9.5主要草害及防治
设施无花果栽培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垄面来抑制杂草。
一般无杂草出现,如因覆盖不完全,偶尔有杂草出现,应人工除草,不使用除草剂。
10果实收获及储藏
及时摘除病虫害果、僵果、畸形果。
出果60~70d 开始成熟(每年6月底至11月初均有果实成熟),距果实采收期前15d禁止喷施叶面肥和农药,采收分期分批进行。
采收标准为无花果果实明显膨大、颜色发亮、手感微软时采摘。
设施内温度较高,需在清晨采收,避免高温采收。
按先冠外果实、后冠内果实,先下层、后上层的顺序采摘。
先熟先摘,避免损伤。
宜用竹篮盛放果实。
果实质量按《农产品质量分级导则》(GB/T 30763—2014)要求分级、包装。
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带证上市。
无花果的储藏基本要求是温度在4~ 7℃、冷库保鲜。
11结束语
与露地相比,设施栽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及不可替代的地位。
设施栽培农作物既可以提高无花果的产量和品质,采用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设施后,又有节水、节肥的效果。
据相关报道,通过滴灌技术可节水42%以上、节肥33%以上[9-10],设施栽培还可实现控温、控湿、通风、采光、节约人工的目标。
但因设施内温度夏季偏高且长期没有雨水淋溶,土壤容易盐渍化。
因此,应加强特殊管理,如采取洗棚、闷棚等技术,淋洗土壤盐分、灭菌消毒等,才能真正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海渤,冯慧敏,肖远业,等.韶关地区优质无花果标准化
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热带农业,2022(3):74-80. [2]杨鹤,王同勇,吕毅,等.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J].落叶果
树,2017,49(5):47-49.
[3]富丰珍,王宁,张国庆,等.无花果寒地设施栽培技术[J].农
业工程技术,2021,41(7):58-60.
[4]孙爱良,何璇,董航宇,等.连阴雨灾害对冬枣成熟期不同
阶段裂果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5):116-120.
[5]丘志海.南方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试验与应用[J].中国热
带农业,2019(3):53-55.
[6]张冰,边晓惠,宗凯,等.无花果日光温室促早丰产栽培技
术[J].落叶果树,2022,54(3):76-78.
[7]康彩琴,康爱霞,石建业.寒旱地区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23(2):62-65.
[8]张鑫,钱红,卢东琪,等.无花果冷棚栽培技术研究[J].园艺
与种苗,2023,43(1):28-29.
[9]候松泽,张书,张玉红.保护地滴灌黄瓜节水灌溉模式试
验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1,29(4):11-13. [10]王欣.灌溉施肥一体化对设施番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20245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