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对联校本课程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对联课程
技巧篇
第一课析字联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才思敏捷,以善对而闻名。

某日调任广东当
学政,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经过的路上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

李坐
轿路经此地,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责问轿夫,双方争吵不休。

李调
元下轿调解。

牧童说:?你既是李大人,听说善于作对,小子出个上
联请你对吧!?李调元欣然答应。

牧童念道:
踢破磊桥三块石
李调元想了好久,竟未
能对出,只好约明天再来应
对。

回家以后,冥思苦想,
茶饭无心,妻子问知其故,
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
大大的?出?字,然后用剪
刀一剪,剪成两个?山?字。

李调元恍然大悟。

于是次日
一早即到约定地点,见到牧
童,对出了下联:
剪开出字两重山
牧童哈哈大笑:?李大人,
这下联恐是你夫人想出的吧??李调元吃惊地问:?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妇人常与针线、
剪尺打交道,男子汉大丈夫则应将剪子换作斧头。

何不就将下联改为:劈开出路两重山
李调元面红耳赤,但内心颇为佩服。

那牧童却又说:?我再出个
对子你对吧!李大人是文人学士,饱读古文,会做文章,我就以此为题。

?说完,又念出一个上联:
古文人做,做诗做赋做高官
李调元觉得此联亦颇难对,只好再次回到家中,和众门客绞尽脑
汁,终于想出了下联:
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穷途
谁知李调元第二天向牧童念出下联,又被牧童取笑:这分明是个
穷书生对出来的。

李大人是达官贵人,对出这样穷酸气的对子于身份
不符。

不如改成:
一大口吞,吞云吞雾吞江海
这样才有气魄呢!李调元听了,不禁连连点头,称赞这牧童是个奇才……
读一读: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独生子女好
只爱鱼羊鲜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吾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更妙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资料袋:
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都在做着济世救民的事,他不但以抵抗英
国侵略者焚烧鸦片而有名,而且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特别擅长对对联。

有一次,林则徐陪着老师去郊游。

老师看见江边鸿
雁飞翔,马上触景生情,出了一个对句给林则徐:
鸿是江边鸟
林则徐听到老师的联句后,他忽然想到农户家养的那些白光光的蚕,于是就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蚕为天下虫
老师听了小则徐的对联,非常高兴,夸奖他对得好。

原来,老师出的上联,可以有两种意思解释,一是指眼前的景,鸿雁这种鸟经
常生活在江边,二是?鸿?这个字可以拆开来,?江?字边加一?鸟?
字,这是拆字联,林则徐完全理解了老师的用意,以?蚕?对?鸿?,巧妙地把?蚕?字拆成上边一个?天?,下边一个?虫?字,很符合
拆字的要求。

同时,又是在说,蚕这种昆虫是经常在露天底下养的。

以?虫?对?鸟?,构思很新奇,怪不得老师直夸奖他呢!
练习与作业:
1、根据字形补充完整。

一明分
五岳各丘山
二人
一月日边明
二、猜谜语:
十月十日
一鱼一羊
打一国名:
三、对一对
鹤鸣()青鸟()海棠()丹顶鹤()黄叶地()风满楼()寒来暑往()
蜻蜓点水()
绿风红雨()
大江东去()
志在书山探宝()
第二课叠字联
从前有一位名气很大的老秀才能诗善对。

一日,他应和尚之邀去给花神庙写对联。

他举目四望,依据周围景色,很快写好上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然后,他让人把上联贴出去。

此时,老秀才格外得意,一边
饮茶,一边摇扇子,心想,?待到谁也对不出下联时,我再露一
手,方显出我的学识。


可万万没想到,上联刚贴出,路过的一位书童就写出下联: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老秀才大吃一惊,心里却不服气,便说:?我这上联前后可以
颠倒哩!?随声念
道:
?燕燕莺莺处
处翠翠红红。


小书童说:?我
这下联字句也可以
变换哩。

你听——
朝朝暮暮年年
风风雨雨。


老秀才仍不肯
认输,提笔又在上
联中加上四个字: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小书童也立即加上四字:
雨雨风风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至此,老秀才方心悦诚服地说:?果真对得好,对得妙!?一
旁的和尚也赞不绝口。

读一读: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此为杭州九曲十八涧路亭联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此为杭州西湖天下景联。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此为上海豫园万花楼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级浪。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此联为【清】李调元和其夫人所对
资料袋:
明朝天启年间,宰相叶向高一次外出,路过福州府,看望新科状元翁正春。

在谈笑中,叶宰相说:?老夫今晚恐怕进不得西门了。

?翁正春听了,心里明白
他说的意思,便指着他家的房子笑着说了一联: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一听,翁正春出的上联,用的完全是宝盖头,他经过思索,便对说: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当晚,叶向高便住了下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叶向高辞别,翁正春送行,经过一个池塘,见池里鸭泳鱼跃,叶向高说,状元昨夜讲?穷窗寂寞?,实际并非如此,他指着池塘说,你看: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一听不慌不忙,也指着池塘,笑着说:
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数数?是动词,迭字,?数一数?的意思;?数?是名词。

?数数数?即数一数鸭的数目。

?量量?是动词,迭字,
?量一量?的意思;?量?,是名词。

?量量量?即量一量鱼的身长。

这种
对联技巧性很强,使人读了饶有兴味。

练习与作业:
1、连一连:
郁郁佳气袅袅鹅黄
黄沙滚滚绿柳依依
红桃灼灼白浪滔滔
粼粼鸭绿泱泱大风
2、搜集整理一下你知道的叠词,像“习习”“苍苍”,看谁搜集的多。

3、尝试把下面的对联改成叠字联。

亭边短长柳
波上来去船
第三课复字联
广东郁南县的一些诗词对联行家和爱好者,成立了?连滩诗联社?,社员们定期活动,都觉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一次,诗联社的
人还没到齐,人们在闲谈。

有人说起清朝的一个绝对——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发生教民反抗主教的事件,知县江某坚持正义,不幸被
帝国主义的传
教士杀害。


件事在全国引
起强烈反响,
爱国青年义愤
填膺,纷纷为
江知县举行追
悼会。

北京陶
然亭(又名江
亭)是文人经
常聚会的地方,北京一位叫江亢虑的人,也牵头为江知县开了个小型追悼会。


为事情多有巧合,有人就写了一个上联:
江氏到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连用四个?江?字,文通义顺。

但下联没有,不但他本人没对上,
而且登报悬赏,也没收到最佳对句,成了历史上一副绝对。

……
这副绝对,引起诗联社人的兴趣。

大家冥思苦想,终于,老中
医邱信之先生即席续上下联:
海公生海口,诰封海瑞海忠臣
大家觉得,这个对句内容相关,都歌颂了爱国精神、正直品格,
词义上对仗工整,平仄上也谐调,是一个佳对。

读一读:
看山山已峻
望水水乃清
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山美水美春光美宏图更美
人新事新时代新传业愈新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垂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资料袋:
北宋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寇准,他能文
能武,为人正直忠贞。

历史上记载了他
的业绩,也记载了他对对子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子上
聊天。

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
时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

寇准写了
个上联让他们来对:
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

问寇准,寇准也是笑而不答。


巧,杨大年有事来向寇大人汇报,也找到这里。

杨大年是对对子的行家,他一来,仿佛为众人解了围。

大家让他先把对子对出来。

寇准把出句告诉了他。

大年想,宰相说的是日影,还有什么影儿呢?对,人
影。

他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练习与作业;
对一对
云卷云舒()载歌载舞()
半夜二更半( ) 布谷鸟鸟布谷()
李白爱山爱水()云边月影沙边雁()
2、补充缺字。

蒲叶桃叶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花,春香秋香。

白沙白水白洋淀海河浦江
第四课回文联
清代,北京城里有一家饭馆叫?天然居?,乾隆皇帝曾就此作过一副有名的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上联是说,客人上?天然居?饭馆去吃饭。

下联是上联倒着念,
意思是没想到居然像是天上的客人。

乾隆皇帝想出这副回文联后,心
里挺得意。

即把它当成一个联,向大臣们征对下联,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

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
语意通顺,是完整的句子,又要平仄协调。

他于是令群臣属对。

大家正在大伤脑筋之时,纪晓岚已应声对出
下联: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
一时传为佳话。

上联是说,人们
路过大佛寺这座庙。

下联是说,庙里
的佛像大极了,大得超过了人。

纪学
士的下联,想得挺不错。

后来,有个书生认为纪作并非
?绝对?,而他的对句是: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读一读: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雪映梅花梅映雪
莺宜柳絮柳宜莺
静泉山上山泉静
清水塘里塘水清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邻居爱我爱居邻鱼傍水活水傍鱼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秀竹林竹秀;垂柳树柳垂。

燕舞春风春舞燕;歌翻柳浪柳翻歌。

月镇云中云锁月;人归夜半夜归人。

资料袋:
茶联回文妙趣多
中国茶文化中,有一种有趣的回文文字,既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有的还
可以从任意一个字读起。

有一些茶壶的壶身或壶盖上常见到这样几个字:?可以清心也?,就是最典型的回文。

可以从任意一字读起:?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循环往复,饶有趣味。

与此相媲美的是这样一组回文
文字:?清心明目?,随便从哪个字读
皆可成句:?清心明目?、?心明目清?、
?明目清心?、?目清心明?。

而且
这几种读法的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

正所谓?杯随字贵、字随杯传?,既
给人以美的感受,又增强了品茶的意
境美和情趣美。

有些茶碗上也有这样的字:?不
可一日无此君?,是挺有名的一句茶
联,也可以看成是一句回文,从任何
一字起读皆能成句:不可一日无此
君、可一日无此君不、一日无此君不
可、日无此君不可一、无此君不可一
日、此君不可一日无、君不可一日无此。

据说此句的始作俑者大名鼎鼎的清帝康熙。

在很多茶馆中,经常能见到这样一副对联:?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倒过来读则成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

?前后对照意境迥异,文采娱人,
别具情趣,不失为茶联中的佼佼者。

北京?老舍茶馆?中的两副对联也是回文对联,顺读倒读妙手天成。

一副是:?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此联把茶馆的坐落位臵、泡茶方式、经营特征等
都具体地体现出来,令人叹服。

另一副是:?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既点出了茶馆特色,又巧妙糅进了
人们对老舍先生艺术的赞赏和热爱,堪称一绝。

练习与作业:
1、读读看:
学勤尤知少;
书读不怕多
你把这一联反过来读看看。

2、尝试将下联改成回文联。

脸映桃红里河水响
风摇柳绿香花岭前
3、“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是很著名的回文上联,你能对出下联吗?
第五课音韵联
有个不成器的读书
人,要送儿子去读书,特
地请自己过去的老师嘱咐
几句。

老师想了想,写了
一副对联: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读书人看了半天,也不明白,就问老师:?您说的是什么呀?怎么上下联都一样??老
师说:?我说的是你呀!你年少时,你父母一心一意供你读书,让我
教你,可你偏不爱读书;后来,你长成人,想读书、爱读书了,可又
要抚养儿女,杂事拖累,没有条件了。

我把它写出来,是想让你儿子
记住:读书要趁好时机,不要像你一样后悔了。

?读书人这才明白过来,读懂了对联。

这是利用?好?字的多音多义的特点:把上联第一、下联第二个?好?字读作 h ǎo,按?良好?的意思理解;其他的?好?读作 h ào ,按?嗜好?的意思理解。

这样,人人都能读懂了。

读一读:
狗牙蒜上狗压蒜。

鸡冠花下鸡观花。

一盏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施施施主之才。

围棋赌酒,一着一酌。

坐漏读书,五更五经。

李打鲤归岩,李沉鲤又出。

风吹蜂落地,风停蜂再飞。

蚂蚁树下马倚树。

鸡冠花前鸡观花。

老鸦踏断老桠枝,鸦飞枝落。

仙鹤归来仙壑涧,鹤唳涧鸣。

鹰立树梢,月照影斜鹰不斜。

猫伏墙角,风吹毛动猫未动。

鸡站箕沿上,鸡压箕,翻箕扑鸡。

驴系梨树下,驴挨梨,落梨打驴。

髻上杏花何有幸。

枝头梅子岂无媒。

朝官多戴朝冠。

宫婢常持宫被
饥鸡盗稻童桶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木匠做枷枷木匠,斩!翰林监斩斩翰林,绝!此联为【明】凌濛初所作。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此为湖南长沙白沙古井联。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为福州罗星塔联。

上联读为: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为:长长涨,长涨长消。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此联为故宫太和殿联。

上联读为:乐曰,乐曰,乐乐曰。

下联读为:召朝,召朝,召召朝。

意为朝朝朝拜。

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

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此联为四川朝云庙联。

上联读为:朝云潮,朝朝潮,朝潮朝退。

下联读为:长水涨,长长涨,
长涨长流。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新。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此联为双音联,上联调字中一、二、六读(tiao);调整的调。

三、四、五、七、八读(diao);音调的调。

原对种一、二、六种读(zhong );种花的种,后个读(zhong )花种的种。

资料袋:
明朝初年,有个县官非常喜欢对
联。

每逢春节,他都要求每家每户贴上
春联,由他来评定名次。

这一年又到春节,县官带着几个差
役挨家挨户评选对联。

他走到一户人
家,看到了?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这副对联,读了两遍后非常
生气,对差役说:?这不是在愚弄我吗!
把这个写对联的人找来,打20大板!?
这个人被带了来,当他明白是怎么一回
事后,大喊冤枉,对县官说:?我是按
您的吩咐写的对联啊!?县官听了更加
生气,说:?你上下联都是同样的字,这不是在糊弄我吗???您听我
解释,我因为考不中秀才,只好回家靠卖豆芽菜糊口。

??卖豆芽???对,卖豆芽!?县官又把这副对联读了两遍,对差役说:?20大板免了,赏他二十两银子!?
原来上联应读为: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这个对联还有一个横批:长
长长长。

你会读这个横批吗?
练习与作业:
1、连一连
风来花自舞清风万卷书
半溪流水绿云傍马头生
风起云行快千树落花红
山从人面起山高月上迟
明月一池水春到鸟能言
2、纪昀,字晓岚,河北
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四
库全书》的总纂。

他十分
风趣、幽默,头脑灵活。

清高宗乾隆皇帝喜欢找
人对对子,也算是一种娱
乐。

找谁呢?自然是纪晓
岚了。

这天,乾隆出的出
句,听着是:
两碟豆
纪晓岚心想:皇上一般都出难句,这次怎么如此简单?要小心
应对,答道:
一瓯油
果然,乾隆改了口:我说的是——
两蝶斗
纪晓岚似乎早已料到,不慌不忙地说,我指的是——
一鸥游
皇上又说:
花间两蝶斗
纪晓岚随口应道:
皇上说:?看来斗不过你哟!?纪晓岚一听,小心翼翼地说:?皇上高明,臣不过是一只水鸟罢了。

?
第六课嵌字联
清朝嘉庆皇帝在位的时候,每逢过生日,都大讲排场,京内、京
外的大臣除了送寿礼,还要送寿联。

又赶上嘉庆作寿,朝内几个大臣
都绞尽脑汁,要写出
令皇上满意的对子。

大家陆续把寿联裱
好,送进宫里,只有
一位新翰林迟迟未
交。

别人问起,他却
说:?我的寿联若是
交上去,肯定要悬挂
在正中的位臵,到那
时,把各位大人的比
下去了,怎么好意
思??众位听了直咋
舌:?摆正位那是何等
荣耀的事,论资历哪里轮到你哟!?于是,跟他开玩笑:?你的寿联如果真挂在正位,我们
都设宴向你祝贺。

?到皇上寿辰这天,寿堂之上,果然在正位挂着新
翰林的对联。

各位大臣一看,上面写的是: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把上下联相对应位臵上的字拼起来,竟然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位清朝皇帝的年号。

如同祖宗牌位一般,皇
上怎敢放到偏位上去?
读一读:
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人十字坡余见心乐余心乐史载可法史可法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辄相左
藩臣徒误国,问尔经济有何曾
泽色绘成新世界
东风吹复旧山河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谨其可怀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道义能担肩似铁
精神不动重如山
十年幕府悲秦日
一卷唐诗补蜀风
西南诸峰此独秀
东北一览小众山
园静有梅独啸傲
兰幽伴竹共芬芳山连百脉直到海浪涌三关欲摧城物能致用人求质文可移情意欲明佛子座边莲叶碧美人帘底枣花红
举世歌盛国
庆云照新程船小兼程说海阔日长正道乐康平灵鹫向云中隐去奇峰自天外飞来殿阙不须金锁闭洞门常有白云封
资料袋:
嵌名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所嵌名字位臵所在不同,常见的七言联有如下几种格式:
鹤顶格:所嵌二字分臵上、下联第一个字
燕颔格:所嵌二字分臵上、下联第二个字
鸢肩格:所嵌二字分臵上、下联第三个字
蜂腰格:所嵌二字分臵上、下联第四个字
鹤膝格:所嵌二字分臵上、下联第五个字
雁翎格:所嵌二字分臵上、下联第六个字
凤尾格:所嵌二字分臵上、下联第七个字
魁斗格:所嵌二字分臵上联未字和下联首字。

练习与作业:
1、你能从中找出所嵌的名字吗?音可观乎?
士何大焉。

天盈正气,抗元披赤胆;
祥绕青霭,保宋尽忠心。

光前裕后,举国承平靖;继往开来,全民奔小康。

2、你能创作一
幅嵌入自己的
名字或亲人的
名字的对联
吗?试一试。

第七课比拟联
有一年冬天,李调元从新疆冒雪回京。

途中,在一家酒店歇脚时,发现店中墙上,悬挂一副对联,只见上联写着:
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
再看下联,却空无一字。


调元迷惑不解。

店主告诉他,几
个月前,有一书生早起,来店饮
酒,见店外桥上,有一黄狗行走,
随口吟出了上联。

但他费尽心
机,再也吟不出下联来,故书写
后,挂在这里,期待后人,有朝
一日,对出下联。

当店主得知,
眼前这位,就是名噪一时的?蜀
中才子?李调元时,便说:?相公,何不一展胸中之才!?李调元想,这并非难事,欣然答应。

可是,
当他再把上联仔细品味后,才感到此联不凡,字字千金。

他思虑再三,难成佳对,不免心焦。

这时,突然有几只乌鸦,落在门前雪地上,跳
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要来笔墨,在空白下联处一挥而就。

只见他写的是:
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

于是,下联与上联,配合得天衣无缝。

博得酒店众人齐声喝彩。

读一读:
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谷乃园之宝;
民以食为天。

铜盆冻冰金镶玉;
荷叶洒雨翠迭珠。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
鸡犬过石桥,一路梅花竹叶;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甲天下名不虚传:奇似黄山,幽如青岛,雅同赤壁,佳拟紫金,
高若鹫峰,穆方牯岭,妙逾雁荡,古比虎丘,激动着倜傥豪情,志奋
鲲鹏,思存霄汉,目空培塿,
胸涤尘埃,心旷神怡消块垒;
冠寰球人皆向往:振衣独
秀,探隐七星,寄傲伏波,
放歌叠彩,泛舟象鼻,品茗
月牙,赏雨花桥,赋诗芦笛,
引起了连翩遐想,农甘陇亩,
士乐缥缃,工展鸿图,商操
胜算,河清海晏庆升平。

练习与作业:
1、对一对:
云似锦()
虎耳草()
山青似画()
目如秋水()
一轮月镜()
光阴疾似箭()
出水蛙儿穿绿袄()
2、在下面对联中填上合适的字。

月缺月圆,缺似()圆似()
雪飞雪缀,飞如()缀如()
资料袋:
杨慎是明代的大文学家,他从小就受到了在朝廷里当太师的父亲的影响,读了许多书,知书达理,善文写诗,无所不会,人们都叫他?神童才子?。

有一回,杨慎在家乡的池塘里洗澡,恰好县令路过此地。

但杨慎不仅不躲避,还对着
县令嘻嘻笑着扮鬼脸。

县令一看这小孩子这么调皮,有点觉得失了自己的面子,
本想让人把杨慎骂一顿,可是杨慎在水里,就是不上岸,于是,这县令就叫人把
杨慎的衣服拿走,挂在路边的一棵古树上,然后,对杨慎说:?我出个对联,你如果能对上,就还你的衣裤。

?说完,就出了上联:
千年老树为衣架
杨慎在清澈的池水里,一边划着水,一边对出了下联:
万里长江作浴盆
这县令听了,心里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能有如此奇才,赶忙让
人把衣服送还给杨慎,并邀请他到县衙门里去作客,后来他们成了忘年交的好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