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传承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㊀综合(下)
Vol.28㊀synthesis(low)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20年12月Dec.2020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
教学中的传承策略
董贵胜,焦红卫,刘文海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青州262500)
摘㊀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大力推行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㊂教育和文化相得益彰,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学生的学习成长㊁思维意识等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因此将其合理引入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当中,势必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与传承,推动学生综合化发展㊂由此可见,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传承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㊂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教育;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8626(2020)综合(下)-0059-03
㊀㊀高职教育时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㊂高职院校教育体系设置主要以强化学生技能水平为主导,旨在为学生日后的就业与发展打好基础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岁月的打磨,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瑰宝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引入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当中,不仅能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实现民族复兴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㊂因此,本文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价值的分析㊁现阶段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期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思路㊁教育之法㊂
一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价值的分析(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我国民族发展的长河之中,传统文化历经岁月打磨与洗礼,传承至今㊂其根植在我国民族的土壤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是我国无数先辈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1]㊂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将道家㊁法家和墨家等思想融于一体,蕴藏着多元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同时也把艺术㊁建筑㊁政治㊁风俗等作为主要形式,不断弘扬与传
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体现我国的文化软
实力,对推动我国政治㊁经济㊁文化发展有着深远
的影响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文化价值理念对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念有着
深远的影响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文化的发
展与传承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源源动力,具有较高
的教育价值㊂正所谓,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㊁
源远流长的特征,也正因如此,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经久不衰㊁历久弥新[2]㊂立足于当代社会,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人类发展与成长的精神支
柱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并
把价值观念当作人类行为意识的重要原则,为人
类与社会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㊂在建设社会主
义背景下,以教育为载体,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能够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㊂在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梦的引领下,我国文化的
精神与力量进一步彰显,并其在积极作用下,使
我国青年逐渐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
解与掌握,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㊁道德品
质的提升,增强当代青年的自豪感与民族感,使
其全面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促进
国泰民安㊁长足稳定发展㊂
㊀㊀收稿日期:2020-10-18
二㊁现阶段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走向边缘
以某种认知的角度展开分析,尽管当代大学生
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与掌握,但是在经济全
球化㊁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背景下,多元化思维
意识逐渐渗入,致使高职院校师生的思想认知受到
一定的冲击影响㊂无论是高校教育体系,还是当代
大学生价值取向,传统文化教育走向边缘化[3]㊂个别学生更加注重技能与力量知识的学习与强化,
而忽视对个人道德品质㊁文明礼仪的重视与认知,
致使学生在诚实㊁守信㊁勤劳方面表现并不理想㊂(二)缺少优良的传统文化传承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研究调查发现,多数大学
生没有信仰,以至于目标与方向并不十分明确,存
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态度㊂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只是少数学生表示了解㊂可见,在高职院校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并不十分理想㊂一
直以来,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学生㊁家长㊁教师
与学校都将目光放在成绩上,更看重技能教育,而
没有将其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使传统文化传
承效果不佳㊂
(三)缺乏有效传承方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外部文化交流日益
增多㊂据相关研究证实,当前外部时尚文化对于大
学生的影响愈发深远,不管是音乐,还是影片,亦或
是节日等,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渗透力较强[5]㊂归根结底,西方文化的文化形象更加显著,容易将大学生的目光吸引起来,这也是目前传统文化自身有所忽略之处㊂虽然我国社会大众已然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㊁必要性,但是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力量的投入并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使传统文化教育出现淡化的发展趋势㊂传统文化教育投入力量欠缺,加之没有有效的传承方法,使传统文化难以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知与传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㊂
三㊁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传承策略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
现阶段,高职院校部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
化缺少整体认知,个别学生面临着不了解传统文化
的基本现状[6]㊂为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进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从专
业课程创设㊁教育内容选择㊁实践活动推行等方面
入手,为其构建传统文化传承整体计划与传承教育
体系,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能够在高职教育
教学中有章可循㊂只有大学生正确意识到中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
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扩
宽学生获得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方式,让学
生全面了解与掌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形成良
好的个人意识,促进学生未来发展㊂
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学校的宣传平台,如校园广
播站㊁校园网㊁校园刊物㊁校园网络㊁校园电视等媒
介载体,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进一
步扩大其宣传范围㊂借助当下较为流行的社交平
台,如微博㊁微信等,在微信中设立高校传统文化传
承公众号,定期或不定期向当代大学生推送传统文
化信息内容,如书法㊁武术㊁皮影㊁二胡等相关内容㊂
学生通过观看阅览公众号,就能获得有价值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信息内容,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进一步
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帮助当代大学生积极构建良
好的价值观念,对高校教育意义而言影响深远㊂(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的必要性,从而采取传承与变革相互结合的方法,
把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相互融合,把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与高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确保高校教育教学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从内容与实践上建
立多元㊁立体的传承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㊁不知
不觉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强化高校的文
化价值引导作用,实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与
弘扬[7]㊂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中,进而将其与日常的教学
计划相结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把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写入到教材之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为学生学习与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便利㊂
同时,这也要求高职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转
变固有的教学观念,进而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此深入挖掘教学中具有
教育价值的知识内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
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机
制,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顺利推行㊂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㊁办
学特色,进而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团队,对
06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年
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构建传统文化传承
教育机制,开设 创意设计与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
学欣赏 等选修课程,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理解与掌握,并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对
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愈发高涨,让学生的文化自信
与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㊂(三)制定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制定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能够为高校教
育教学传承提供有利保证㊂因现阶段高职院校并
没有从制度的角度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
弘扬制定有效保障计划,以至于在落实实施中,没
有明确的指导与强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效
果产生一定影响,容易导致传统文化的传统教育流
于表面形式,抑制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作用的发挥
与展现[8]㊂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彰显其核心地
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显性与隐性课程之
中,可以利用学分制㊁选修制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纳入高校教育机制之中,为学生创造多元化
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机遇㊂
例如,高职院校在制定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承体
系的基础上,将各个专业学科进行细致划分,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至各个学科当中,进而要求教
师立足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
点,遵循教学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
堂教学当中,并采用翻转课堂㊁小组合作㊁情境构建
等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掌
握理论与技能的同时,还能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有效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促进
学生未来发展㊂
(四)组织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关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实践过
程中,从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日常生活结
合起来,不但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发
挥,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
涵价值㊂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形
成实践传统文化的教育意识,并以教学活动的方式,将其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实现传承教育的目的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利用民族节日,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有关传统文化实践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做好铺垫㊂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 中秋节赏月 元宵节猜灯谜 等相关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期间,通过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传统文化优秀品质,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构建积极正确的精神观念,这不仅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意义影响深远,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㊂
四㊁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深远的意义作用㊂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应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必要性,积极转变固有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未来发展,使其成为国之栋梁㊂参考文献:
[1]㊀秦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1-53.
[2]㊀林浩君.高职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思
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 245-245.
[3]㊀张娟娟.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科
技经济导刊,2018(1):175-177.
[4]㊀李珊珊.浅析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J].知识经济,2017(9):172-173.
[5]㊀李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应用研究[J].明日风尚,2018(17):220-220.
[6]㊀郭丽君.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
教育[J].学园,2017(3):81-82.
[7]㊀陈少烽,刘一苇.高职院校开展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
析[J].明日风尚,2018(11):253-254.
(责任编辑:谢蓓)
16
综合(下)董贵胜,焦红卫,刘文海: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传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