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a73db269dc5022aaea005a.png)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交通运输部目录前言 (1)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第一节发展需求 (1)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第三节发展目标 (4)第二章综合运输 (7)第一节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 (7)第二节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8)第三节加强城市客运管理 (9)第四节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10)第三章公路交通 (11)第一节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11)第二节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13)第三节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 (14)第四节完善公路市场管理 (15)第四章水路交通 (16)第一节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 (16)第二节加快发展内河水运 (17)第三节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 (19)第四节加强水运市场管理 (20)第五章民用航空 (20)第一节增强机场保障能力 (21)第二节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 (22)第三节提高民航服务能力 (23)第四节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24)第五节确保航空持续安全 (25)第六章邮政业 (26)第一节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 (26)第二节构建快递服务体系 (27)第三节加强邮政行业管理 (28)第四节促进交通邮政协同发展 (28)第七章交通科技与信息化 (29)第一节推进科技进步 (29)第八章绿色交通 (33)第一节强化节能减排 (33)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35)第三节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36)第四节加强节能环保监管 (36)第九章安全与应急保障 (37)第一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7)第二节加强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38)第三节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39)第十章保障措施 (40)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的指导性 (40)第二节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投融资政策 (41)第三节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41)第四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42)第五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43)附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指标汇总 (44)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前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如何实现高标准的服务目标
![“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如何实现高标准的服务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2f291152be23482fb4da4cff.png)
调整实现 。现代物流业是 “ 十二五 ”期间加快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的基础和有 力保 障 。我国物流业增加值 占 G DP的比重 由 2 0 05
集 ▲全 国政 协 委 员 、 前 工 信 部 部 长 李 毅 ▲全 国人 大代表 、湖北 省委 常委 、常务 ▲全 国政 协 委 员 、上 汽 工 业 ( 团 ) 总 中在 “ 两会 ” 期 间说 : “ 流 业 是 我 国 副 省 长 李 宪 生认 为 ,在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公 司监 事 会 主 席 蒋应 时认 为 ,加 快 转 变 经 物 济 十二 五 ” 上 .现 代 物 流 业 对 区域 经 济 的 升 级 发 展 有 发展 方 式 和调 整 经 济 结 构 ,在 “ 经 济运 行 的基 础 。 ” 很 大的 基 础 和 推 动 作 用 。 时 期 显 得 更 为迫 切 。
化和标准化水平” 。如 何 理 解物 流 业 在 整 个 “ 二 五 ” 国 民 经 济 建 十
设 中的地位 和作 用 ?物 流业如 何
题。
▲ 十 一届 全 国人 大 四 次会 议 会 场 全 景 。
两 高标准 服务 “ 十二五 ”规 划 ?在全 国 ‘ 会 ” 期 间 ,一 些 人 大 代 表 和 政 协 委 员 以他 们 的 高 屋 建 瓴 和 真 知 灼 见 ,回 答 了这 些 问 在 今 后 五 年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的 蓝 图 中 。物 流 业 处 于 怎 样 的 地 位 ?
“—l 一 l _ -
一
五 ”期 间物 流 业  ̄td 现 高标 准 的服 务 目标 ro实 4 -
2024年株洲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株洲市政府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97b3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5.png)
2024年株洲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本份报告是株洲市政府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在2023年,株洲市政府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诸多成绩。
2024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株洲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新高度。
一、经济发展1. 经济总体情况在2023年,株洲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了 GDP 增长 X%,常住人口净增Y 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Z%。
2024年,我们将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 产业支持我们将继续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加强创新驱动,打造更多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二、城市建设1. 城市规划株洲市将继续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推动城市建设有序发展。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2. 环境保护我们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减排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
三、社会事业1. 教育株洲市将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
推动教育公平,努力提高教育水平。
2. 医疗卫生我们将继续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四、民生改善1. 就业脱贫株洲市将继续实施就业扶贫计划,帮助更多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2. 社会保障我们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基本民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加强养老服务,提升救助标准。
五、政府机构改革1. 政府效能株洲市政府将推动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效能。
优化政府服务,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2. 反腐倡廉我们将坚决反对腐败,加大反腐力度。
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反腐防线。
结语2024年,株洲市政府将继续恪守初心使命,全力以赴推动株洲市各项事业发展。
我们将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愿我们的努力带来更加繁荣富裕的明天!以上是2024年株洲市政府工作报告。
感谢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展望十二五:物流业发展版图全面升级
![展望十二五:物流业发展版图全面升级](https://img.taocdn.com/s3/m/5a40fb3d67ec102de2bd8920.png)
升 级 和 物 流 效 率 的 提 高 , 可 以 改 进
物 流 服 务 质 量 。 然 而 , 物 流 行 业 的 发 展 使 得 物 流 过 程 的 复 杂 度 越 来 越
环 境 下 ,信 息 化 浪潮 应 时而 动 ,围 绕 制 造 、 商 贸 等 企 业 如 何 通 过 信 息
复 合 增 长 率 达 到 2 %。 1
业 的 服 务 ,都 影 响 到 物 流 运 输 的 成
制 定 的 《 “ 二 五 ” 现 代 服 务 业 发 十
展 规 划 》有 望 在 今 年 上 半 年 出 台 ,
工 信 部 总 工 程 师 朱 宏 任 表 示 , 现 代
服 务 业 包 括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和 生 活 性
的 建 议 明 确 提 出 , 加 快 发 展 服 务 业 , 把 推 动 服 务 业 大 发 展 作 为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的 战 略 重 点 , 大 力 发 展生 产性服务 业和 生活性服 务业。 国 家 发 改 委 副 主 任 刘 铁 男 就 表
网在 十 个 重点 领 域 的 应 用。 随 后 ,
智慧物流 系统。
地 位 , 是 因 为 在 当 前 中 国 制 造 业 转
型 的 背 景 下 , 发 展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是
就 要 实 现 从 物 流 企 业 到 整 个 物 流 网
络 的 信 息 化 、 智 能 化 , 因 此 , 智 能 物流 供 应 琏 这 个平 台 的融 入 成 为 了 必然。
示 , 《 代 服 务 业 发展 规 划 》要充 现
分体 现 “ 二 五 ” 是 我 国 现 代 服 务 十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7f8546b307e87101f69664.png)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前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规划》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反映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加强养护管理,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等内容,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描绘了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十二五规划背景下中小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
![十二五规划背景下中小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b773346f9b6648d7c1c746ab.png)
2012年第3期/据《中国日报》统计,2011年1~4月,我国受经济较快增长拉动,全社会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物流成本上升和物流服务价格偏低的双重影响下,物流企业虽然收入增长较快,但是企业效益有所下滑,经营压力加大。
而相比实力更为弱小的中小物流企业,其利润情况更是不理想。
根据在5月26日交通部正式发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关内容,“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要遵循保持持续发展、推进协调发展、鼓励创新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坚持安全发展五条基本原则。
而“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基础设施网络更趋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运输装备进一步改善,运输组织不断优化,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监管能力明显加强,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成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进展良好,交通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规划背景下中小物流企业的首要目标“十二五”规划提出运输能力供给增强,设备实现现代化更新,提高企业信息化和科技化的要求。
中小物流企业在与国内外大型物流运输企业的竞争中处于极端的劣势,本身存在市场份额小、服务质量差、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要想在“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实现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最主要的是在研究本身优劣势的前提下,选择正确的企业战略,在与大型物流企业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并逐渐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7b7a0a80029bd64783e2c6a.png)
7.2、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 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 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①、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④、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4.2、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 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 ①、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 ②、积极发展旅游业; ③、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 ④、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4.3、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 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①、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 ②、完善服务业政策;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 健康发展
5.1、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 展差距。 ①、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②、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③、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⑤、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 扶持力度。
3.6、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 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①、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②、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第四篇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4.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 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 速发展。 ①、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③、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 ④、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d0303d475f0e7cd184253674.png)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的通知国发〔〕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年月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年达到万亿元,比年增长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
物流业增加值年达到万亿元,比年增长倍,年均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提高到年的,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年的万人增长到年的万人,年均增长。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
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doc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doc](https://img.taocdn.com/s3/m/1273216fb52acfc788ebc921.png)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4年9月12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4—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3年达到197.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
物流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3.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8%。
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78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2890万人,年均增长6.2%。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
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株洲快递发展现状
![株洲快递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210ee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5.png)
株洲快递发展现状株洲市作为湖南省的省辖市之一,快递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株洲快递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株洲快递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株洲已经拥有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快递企业,如顺丰速运、申通快递、中通快递等。
这些企业在株洲市内设有多个网点和分拨中心,为市民提供快捷的快递服务。
同时,随着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株洲市也出现了一些本地的小型快递企业,它们主要面向当地居民提供快递服务。
其次,株洲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随着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株洲市的快递服务网络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和优化。
现在,株洲市的快递企业已经能够提供到县、乡镇甚至是偏远地区的快递服务,将快递服务延伸到更多的地方。
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株洲市民的生活,也为株洲市的物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再次,株洲快递业务水平提高。
株洲快递企业在近年来加大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技术的投入,提高了快递业务的质量和效率。
现在,株洲快递企业已经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快递服务,包括同城配送、次日达、电商物流等。
同时,株洲快递企业也在逐渐增加对外国际、国内快递运输的能力,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最后,株洲快递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株洲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递业务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运力不足、快递费用提升等问题。
尤其是快递末端配送困难以及服务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亟待解决。
综上所述,株洲快递发展现状可谓是蓬勃向前。
株洲市的快递企业规模扩大,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快递业务水平也在提高。
然而,在面临的挑战中,快递企业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快递需求。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快递行业的支持和监管,使株洲市的快递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趋势评价与预测分析
![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趋势评价与预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e951f5c8d376eeaeaa31e1.png)
( 湖南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0 ) 12 5 摘 要 :本文结 合湖南省现 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 对湖南 省“ 十二五” 物流业发展趋势进行 了判 断和分析 。 并运用
基于时间序列 的指数平滑方法和 弹性 系数 法相结合 的非线性 预测模型对 “ 十二五 ” 期间湖南 省物流市场需求 和物流总费用进 行 了预测。计算结果显示 ,未来五年湖南省物流市场需求 总体规模年均增幅大约为 93 .%,至 2 1 0 5年全省全社会物流总费用 G P占比将较 目前 下降约 3 D %。
第 l 8卷 第 1 期 21 0 1年 2月
湖南商学院学报( 双月刊 )
J OURNAL OFHUNAN UNI VERSTY OMMERCE I OF C
V0. 8 11 N0. 1 F b2 e .01 l
湖 南 省 “ 二 五 ’ 流 业发 展 趋 势评 价 与预 测分 析 十 ’ 物
一
、
引言
万千米 ,公路密度达到 9 . 03 7千米 / 千 ; 目前 ,全省共 有码
头 泊位数 18 个 ,千 吨级泊位个数 8 84 7个 ;武广高铁 的正式投入运 营 ,极 大地拉 近了湖南 与珠三角 区域经 济 圈的时空距离 ,提升 了湖南省在 中部乃至全 国的位
关键词 : “ 二五” 划 ; 流产业 ; 展趋势 ; 十 规 物 发 预测 模 型
中图 分 类 号 :F 5 . 6 2 92 . 7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0 — 172 1)1 0 4 — 5 0 8 20 ( 1 — 0 9 0 0 0
Tr n a d r c s fLo itc ndu ty De eo m e e d n Fo e a to g sisI sr v l p nt i un n nde he Twefh ¨ v -y arPl n’ nH a u rt lt Fi e e a ’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0年)》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7651b3bf580216fc710afd53.png)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的通知国发〔〕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年月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年达到万亿元,比年增长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
物流业增加值年达到万亿元,比年增长倍,年均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提高到年的,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年的万人增长到年的万人,年均增长。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
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
“十二五”规划与航运物流业的绿色发展
![“十二五”规划与航运物流业的绿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a8c5b3b5a8102d276a22ff7.png)
根 据 经 济 和 产 业 规 划 的发 展 变 化 分 析 , “ 二 五 ” 比 “ 一 五 ”在 绿 色 发展 方 面 提 出了 十 十方面:
① 在 对 “ 二 五 ”所面 临 的 国 内外 环 境评 价 十 中 ,将 气 候 变 化 以及 能 源 资源 安全 作 为 面 临 的重 要 问题 提 了 出来 ,这 将 对 未 来绿 色 发 展 提 出更 高 的要 求 。 ② 强 调 了深 入 贯彻 节约 资 源和 保 护环 境 的基 本 国策 ,具 体 达 到节 约 能 源 ,降低 温 室 气 体排 放 强度 ,发 展 循 环 经济 ,推 广 低碳 技 术 ,积 极应 对 气 候 变 化 ,促 进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与人 口资 源环 境 相 协调 ,走 可 持续发 展之 路 。 ③ 为 了使 经 济 结 构 战 略 性 调 整 取 得 重 大 进
行 视点
Se t rViw s c o e
“ 二 五 "规 划 与航运 物流业 的绿色发展 十
上 海海事大学 寿建敏
摘 要 该文 通过 “ 十一 五 ”和 “ -a ”规 划 的对 比分析 ,总 结 了两个 阶段 规 划在 指导 思 十 ̄ S _ 想和 目标上的差异 ,并根据 “ 十二五 ”对绿 色发展的要求,结合港航物流业的特点,厘 清了港航 物流业的绿 色发展 变化,并提 出了在绿 色 要求下的港航物流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关键 词 : 绿 色 发展 港 航物 流 “ 十二 五 ”规划 提 出标 志 着 未 来包 括 经 济 、 社会 等 各 方 面 在 内的 全 面 转 型 开 始 , 重 点将 关 注 “ 调 、 创 新 、 民 协 生 、 低 碳 和 改 革 ” 。 同 时 扩 大 内 需 的手 段 成 了 “ 二 五 ” 的重要 战略 ,并 还 强调 了发 展现 代 产 十 业体系。 从 经 济 和 产 业 规 划 的具 体 差 异 来 看 , “ 一 五 ”要 求推 进 国 民经 济和 社 会 信 息化 ,走 十 新 型工 业 化 道 路 ,进 行 节 约 发展 、清 洁 发展 、安 全 发 展 ,及 实 现 可持 续 发 展 , 并将 提 高 自主 创 新 能 力作 为 调 整 产业 结构 、转 变增 长 方 式 的 中心 环 节 。加 强 基 础 产 业 设 施 建 设 , 加 大 环 境 保 护 力 度 ,加 快 转 变 对 外 贸 易增 长 方式 。而 “ 二五 ” 十 规 划 突 出 了培 育和 发 展 新 一 代信 息技 术 、 节 能环 保 、新 能源 、 生物 、高 端 装 备 制造 、新 材料 以及 新 能源 汽 车 共 七 大 战略 性 新 兴产 业 ,第 一 次将 海 洋 经济 提 到 了战 略 高度 。 “ 二五 ”期 间 ,将 重 十 点 解 决 中 国 经 济 发 展 中 日益 突 出 的 两 个 基 本 问 题 : 即物 质 资 源 消耗 过 多 ;对投 资和 出 口的依 赖 性过 强 。 上 述 发 展 规划 的变 化 也对 航 运 物 流 业 的绿 色 发 展产 生 了一 定 的 影 响 ,并 在 “ 二 五 ”规划 的 十 不 同要求 中得 到 了体现 。
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情况评估
![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情况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a73d15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1.png)
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情况评估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作为湖南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于2024年正式设立,担负着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使命。
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纲要于成立之初制定,并确定了一系列主要目标和任务,为了评估实施情况,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目标评估1.经济目标:以年均6.5%的增长率,到2024年云龙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
评估:根据初步统计数据,云龙示范区在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COVID-19疫情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在 6.5%以上的目标水平。
因此,该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产业目标:推动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到2024年达到200亿元以上。
评估:通过政府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云龙示范区在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然而,产业的增加值增长率仍需加大努力,实现200亿元的目标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3.城市建设目标:推进重点区域开发,解决5万人的住房需求问题,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率达到95%以上。
评估:云龙示范区在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然而,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加快,住房需求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仍然较为繁重,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努力。
二、任务评估1.优化营商环境评估:云龙示范区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减少企业办事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一站式服务、企业快速审批、创新创业扶持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和透明度,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2.加强科技创新评估:云龙示范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建立了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孵化器,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区内。
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然而,在创新人才和科研资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
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评估:云龙示范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4fe35b3b3567ec102d8a09.png)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与《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衔接,制定《“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1%,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加快。
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及西部铁路大规模开工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以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和干、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综合交通枢纽起步建设;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掌握了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地区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超大型油轮、集装箱船舶的建造水平大幅提升;空管新技术推广应用;铁路、公路、机场等建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水筑港、河口航道治理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植物源农药迎来发展契机
![植物源农药迎来发展契机](https://img.taocdn.com/s3/m/323b67c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3.png)
湖南省农药检定所(410005)唐昆刘畅随着我国农药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绿色、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产品,在未来会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近期,农业部提出了绿色防控的植保理念,为生物农药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为植物源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生物农药(未包括农用抗生素类)占全球农药市场份额的2.5%,其中的植物源农药占全球农药市场的1%,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
从生物农药市场分布上看,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使用量占全球的64%,亚洲仅占13%。
近年来,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制相当活跃。
截至2011年3月,国内处于有效登记状态的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有14个,产品总数129个,印楝素、苦参碱、鱼藤酮、烟碱和除虫菊素等产业化品种已成为我国植物源农药产业的中坚力量。
当前植物源农药总体上具备以下5种优势:①对人、畜、有益生物低毒,在环境中易降解、少残留或无残留,不存在环保问题。
②可以大量利用荒山土坡闲地,费用低,农民收益大。
③对有害生物的作用机理与常规化学农药差别很大,大多数常规化学农药仅作用于有害生物某一生理系统的一个或少数几个靶标,而多数植物源农药成分复杂,能够作用于有害生物的多个生理系统,有利于克服有害生物的抗药性。
④我国植物源农药有一定的独特性,相对于化学农药盈利空间更大。
⑤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除直接利用外,还可作为合成新农药的先导化合物,为我国研制农药打下基础,从而打破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创制农药的局面。
据了解,新近出台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开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应用的示范试点、普及以及研究、开发。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该规划加强了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为植物源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另外,我国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植物源生物农药的条件得天独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一、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及“四个株洲”的目标,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国际国内及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流通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先进的专业物流企业,积极推进和发展绿色物流,引进先进物流技术与管理方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促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将物流业培育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
建设面向国内外的全国性物流业网络支点,充分发挥铁路、公路、水运及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为长株潭城市群提供各类物流中转服务及工业原辅材料仓储、配送服务。
加快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物流业的行业竞争力,基本建成高效便捷、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将我市建成为服务长株潭城市群,辐射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打造区域性的物流枢纽。
2、主要指标——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18%以上。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低到16%。
——第三方物流总收入占全社会物流总收入比重占30%。
——物流企业使用网络技术处理用户物流信息比例达50%。
——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物流园区达到7个以上。
石峰区工业物流园、芦淞服饰物流园、醴陵烟花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初具规模。
——经营规模10亿元以上物流业骨干企业集团达到3-5个。
通过国家认证的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10家。
——建成覆盖全市的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物流中心9个。
二、物流业发展产业导向基于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在规划期内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以下主要物流行业。
(一)国际保税物流。
2010年我市进出口商品总值达14.7亿美元,具备了发展国际保税物流业务的基础。
我市目前尚无国际保税物流中心,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设置一批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等保税物流设施。
重点加快云龙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和天元区新马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建设,发展保税仓储物流业务。
(二)多式联运。
充分整合株洲北站铁路编组网、湘江内河航运和过境高速公路,进一步优化物流基础设施配置,以石峰区铜锣湾为主要结合点,整合株洲北站及相连的铁路专运线、铜锣湾港区以及周边的货运站场,大力发展水铁联运、公铁联运、水公联运和铁路集装箱运输等国内多式联运。
(三)货运站场和专线运输。
以加快公路站场建设及完善系统配套为重点,在整合和提升原有货运站场的基础上,发展专线运输业务,统筹规划一批新的大型货运站场,如董家段航空产业园、危险品物流中心、天元华南物流中心等,提升公路货物的集散能力,强化我市与其他地区的经贸联系。
(四)城市与区域配送。
在主城区及周边中心镇的交通节点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合理、运作规范的现代化城市配送中心,完善城市与区域物流配送网络。
鼓励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
大力发展城市统一配送,提高食品、食盐、烟草、药品和出版物等的物流配送率。
(五)大宗工业品物流。
加强石油、煤炭、天然气及相关大宗工业品物流设施建设。
加快相关大型企业矿物物流场所与运输设备的改造与建设,加快茶陵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石峰区工业物流园和石峰区湘江金属物流中心建设,对市内白石港建材大市场等主要建材市场进行集中规划整改,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
(六)农产品物流。
大力推进谷物、大米、食用油等重要大宗农产品储备库及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把中南谷物城打造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粮油储备与运输中心。
依托本市周边主要蔬菜产地,规划建设雨润农副产品物流园等一批蔬菜批发和销售市场,建立完善的蔬菜运输与配送体系,满足各类酒店和市民对蔬菜需求。
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冻肉、食品、药品等冷链物流,重点完善鲜活农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完善农产品保鲜保质设备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打造长株潭城市群冷链物流中心。
(七)服饰物流。
加快芦淞服饰城提质改造和芦淞服饰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专项服饰物流配送,完善服饰及其配件的配送体系。
鼓励第三方服饰物流企业的重组整合,打造第三方物流平台。
(八)供应链管理服务。
引导制造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加快物流业务外包和社会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第四方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励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和准时制配送(JIT)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普及和开展,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
(九)物流技术和信息化服务。
鼓励托盘、集装箱、标准仓库、立体货架和叉车等物流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提升我市物流企业的技术和装备水平。
大力开展条码、电子标签、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运输管理系统(TMS)、库存管理系统(WMS)、货代管理系统等现代物流科技和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和普及,提升我市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
(十)物流标准化应用。
支持具备实力的物流企业和科研院所,结合我市物流行业的特点,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政府从每年的专项扶持资金中抽出适当比例对前沿性的物流标准化研究项目予以支持,鼓励物资与信息的分类、编码、条形码和射频识别、冷链物流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十一)物流管理咨询服务。
鼓励物流系统设计和规划、采购管理、制造管理、销售渠道管理、成本分析与控制、物流绩效管理、物流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外贸政策解析等方面咨询业务的开展,为我市物流业软实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物流节点建设我市物流节点建设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物流枢纽,是整合物流设施群而建设的大型物流基地;第二层次为物流园,是综合性的、大规模的节点,为区域物流体系的中枢;第三层次为物流中心,是某一区域、某一专业范畴的综合性大型物流节点;第四层次为配送中心,是面向最终用户末端运输、规模适应于需求的专业性物流节点。
(一)物流枢纽建设物流枢纽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发挥枢纽作用的设施群。
1、建设区域。
以株洲北站为铁运中心,以铜锣湾港区为航运中心,以云龙示范区龙头铺为公路货运中心。
2、涵盖的主要物流园与专业物流中心。
物流园有:石峰区工业物流园、红旗物流园等。
专业物流中心有:铜锣湾钢材物流中心、石峰区湘江金属物流中心、南车物流中心、石峰区铁路枢纽物流中心、株洲危险品物流中心等。
(二)重点物流园建设以物流园作为株洲物流体系的中枢,重点建设七大物流园。
1、石峰区现代产业物流园。
位于石峰区喻家坪铁路工业站,规划用地3000亩。
利用现有铁路专用线,结合铜塘湾港区湘江千吨级码头和白祁庙危险货物专用码头建设,建设成为一个联结铁、公、水和航空运输四种运输方式,集仓储、配送、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物流园区。
2、芦淞服饰物流园。
位于芦淞区,规划用地1197亩,其中 1000亩用于以服饰及其配件为主的大型批发市场和服饰配送仓库建设,其中197亩用于以专项服饰物流配送为起点的第三方物流平台建设。
3、中南谷物城物流园。
位于株洲县渌口镇,规划用地1780亩。
建设粮油综合加工区等六大功能区,提供粮油、饲料等大宗农副产品运输、加工、仓储、交易、配送、信息等一体化服务项目。
4、醴陵烟花物流园。
位于醴陵市,规划用地1508亩。
建设花炮仓储、普货仓储、联检、监装、物流基地,为醴陵市花炮的生产与出口服务,打造湘东赣西的物流中心。
5、荷塘农产品物流园。
位于荷塘区,规划用地1200亩。
主要满足城市及区域农产品物流、城市及区域生活消费品配送需求。
6、云龙中特现代物流园。
位于云龙示范区,规划用地1000亩。
建设批发交易展示厅、周转仓库、集装箱货场、车库和公共服务配套等设施,为企业代储、代发、代运各类原材料及产品,集仓储、分拣及新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易平台。
7、高新区新马物流园。
位于天元区新马工业园内,规划用地1500亩,建设地区综合性货运枢纽。
(三)重点物流中心建设以物流中心作为株洲物流的支撑,重点建设九大物流中心。
以物流中心作为株洲物流的支撑,重点建设九大物流中心。
1、石峰区湘江金属物流中心。
位于石峰区,规划用地1080亩,计划投资30亿元。
建成集总部经济区、会展区、商贸服务区、仓储加工配送区等为一体的大型钢材、有色金属物流城。
2、石峰区铁路枢纽物流中心。
位于石峰区,以铁路北站作为依托,规划用地800亩,建成长株潭地区综合性货运枢纽、物资集散地,株洲市各专业市场第三方物流的提供者。
3、天元区汽车零部件和整车物流中心。
位于天元区,规划用地500亩。
建设株洲汽车工业的物流中心,主要为北汽控股株洲基地汽车零部件物流、汽车整车物流服务。
4、董家塅航空物流中心。
位于芦淞区董家塅,规划用地100亩。
建设“三区一平台”的物流中心,即仓储区、配送区、居住区和物流公共服务网络信息平台,为我市航空产业及配套产业提供物流服务。
5、云龙保税物流中心。
位于云龙示范区,规划用地500亩。
主要开展进出口货物保税存储,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等业务。
6、湖南湘赣商贸物流中心。
位于茶陵县,规划用地1204亩,建成融仓储、运输、办公和服务为一体的湘赣交界处商贸物流中心。
7、湘东南现代物流中心。
位于攸县衡茶吉铁路渌田火车站附近,规划用地3500亩,建设大型货运物流中心及商品集散中心。
8、炎陵银太现代纺织物流中心。
位于炎陵县,规划用地200亩,建成总储量达200万吨,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的物流中心。
9、醴陵湘东物流中心。
位于醴陵市,规划用地300亩,建成融仓储、运输、办公和服务为一体的湘东现代化综合物流中心。
(四)配送中心建设配送中心面向最终用户末端运输,由市场决定各专业配送中心的数量规模与布局,为周边地区提供快速便捷的配送服务。
四、物流通路与信息平台建设(一)物流通路规划构筑完备的公、铁、水、空立体化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形成“七条铁路、十一条高速公路、城铁网、二十八条干线公路、两大货运场站、三大港口的交通格局。
为此,在物流交通方面实施四大发展战略:一是突出等级提升,实现快速交通;二是突出三路并进,实现立体交通;三是突出密度合理,实现便捷交通;四是突出管理提升,实现智能交通。
到规划期末,形成长株潭物流核心圈半小时达到、“3+5”城市群2小时达到、市域内1小时达到的物流通路效率。
(二)物流信息平台规划株洲物流信息平台体系拟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和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五层结构建设。
1、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层。
以株洲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作为支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物理层基础,主要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电信交换网、光纤宽带网、无线通讯网等)和计算机硬件设施等。
2、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层。
主要承担株洲物流信息资源门户、物流公共信息发布、社会物流资源整合、政府相关政务职能履行和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等功能,是物流行业及其相关政府部门、企业进行物流公共信息查询和办理相关物流业务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