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腔道用药剂
缓控释给药系统

2.微囊、微球、微粒等 4.增加粘度
5.植入剂
6.药树脂
7.乳剂等
(三)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
绝大部分缓控释制剂属于混合型(生物溶蚀、膨胀 控释骨架等)
(四)渗透压(渗透泵型)
(五)离子交换作用(药树脂)
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三、生物学方法(fāngfǎ)
利用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加入某些物质干扰药 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延缓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而达 到缓释目的(若影响分布,则具有靶向性)
3)其它(渗透泵、植入型、透皮、脉冲(màichōng)式和自调式等)
3.特点:
1)血浓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
2)延长给药间隔,减少服药频率,提高服药顺应性;
3)降低胃肠道刺激,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总剂量。 但:处方成本较高,制造过程复杂,大生产易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
膜控型)。
第三页,共三十七页。
故: dc/dt=D/VL×SCs= K SCs K= D/VL为溶出速度常数
1.控制粒子(lìzǐ)大小(胰岛素等) 2.将药物包埋在溶蚀性骨架中(脂肪、蜡类物质等) 3.将药物包埋在亲水性(胶体)骨架中(HPMC、MC等)
第十页,共三十七页。
(二)减小扩散速度
1.包衣(bāo yī); 3.不溶性骨架制剂(片)*
1.延缓代谢:抑制药物代谢酶的活性
1)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吗啡、美散酮作用延长; 2)异丙异烟肼抑制肝酶活性→苯丙胺、巴比妥类药物作用延长。
2.延缓排泄:减缓(jiǎn huǎn)或抑制排泄
1)竞争性排泄;2)增加“重吸收”
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第五节 影响制剂设计(shèj应→生物利用度↓(增加剂量)
《药剂学》Pharmaceutics

❖ 药剂学的宗旨 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 药剂学涉及的相关学科 数学、化学、物理、生物 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化学、中药学 化工原理、机械设备
❖ 剂型的重要性 无型不成药(原料药无法给药) 疾病——剂型(急症缓症) 药物——剂型(作用疾病类型、作用速度、
作用部位、毒副作用、疗效等)
药剂学的基本任务 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
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 生的需要。
药剂学的具体任务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三大支柱: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
本课程内容提要 第二篇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第9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1学时) 第10章 表面活性剂(2学时) 第11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1学时) 第12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4学时) 第13章 粉体学基础(2学时) 第14章 流变学基础(1学时) 第15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4学时)
制剂:制剂的研制过程。
制剂学: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科学。
药物的传递系统: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 总称。包含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排泄特征;药物的作用机制。
方剂:按医师临时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 具有明确的用法和用量的药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的配制、服用等有关技术和 理论的科学。
(四)中药现代剂型的 整理、研究与开发
传统剂型(膏、丹、丸、散等)
现代剂型
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继承、整理、 发展中药传统剂型研究、开发中药现代剂型,是 中药走向世界的重要体现。
如复方丹参滴丸、清开灵注射液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教材精讲班-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第一节中药处方一、处方的概念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
医师处方从处方的类别划分,处方包含法定处方、协议处方和医师处方三大类。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中药处方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立法和用药要求,既是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具有法律意义。
二、中药处方格式中药处方由三部分组成。
前记: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中医临床诊断及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正文: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后记:医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三、处方的常用术语(一)与药名有关的术语1.炮制类: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2.修治类: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梢蛇去头、鳞片。
3.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蕾香、江枳壳、建泽泻。
4.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苓、左牡蛎、左秦茏、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净山楂。
5.采时、新陈类:绵茵陈(质嫩)、陈香椽、陈佛手、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
6.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二)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1.特殊煎服法:单包、配方用、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打碎、烊化、冲服、兑服、煎汤代水等。
2.煎药量煎药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
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ml,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ml,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3.煎药方法可以采用传统的煎药器具单剂煎煮;也可以采用煎药机,在常压状态下煎煮药物,煎药温度一般不超过100℃。
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培训药剂学知识课件

④ 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 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及销售的;
⑤ 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 药生产的; ⑥ 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⑦ 变质的;
高分子胶体溶液是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溶胶则是非均相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胶浆剂、涂膜剂等。
14
崇左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李卫东 Company Logo
二、药物剂型
3.按分散系统分类 (3)乳剂型药剂 分散相质点0.1~10μm。 液体分散相以液滴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组成的非均匀分散系统的 液体制剂。 液体分散相和液体分散介质组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 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滴剂、微乳等。 (4)混悬型药剂 分散相质点0.1~10μm。
8
崇左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李卫东 Company Logo
剂型:药物 规格
诊断、治疗、预防疾病 质量标准
形式
制剂:根据药品标准,药物按剂型制成 方剂:医师处方 某一患者 调配 用法、用量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作用性质、速度,毒副 作用,产生靶向作用,影响药效发挥
9
崇左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李卫东 Company Logo
崇左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李卫东 Company Logo
二、药物剂型
3.按分散系统分类 (2)胶体溶液型药剂 分散相质点1~100nm。 高分子溶液/亲水胶体溶液:高分子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 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溶胶剂/疏水胶体溶液:固体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不均 匀分散系统的液体制剂。
基础护理学课件:第十一章给药1

询问“三史”: 乙醇消毒 进针手法 皮丘要求: 拔针勿压 嘱咐注意事 20min查看结果
示指固定针栓 角度:5℃ 深度:针尖斜面 药液:0.1ml
(二)皮下注射
定义
目的
部位
操作
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 皮下组织的方法
不宜采用口服但需要立即达到疗效 预防接种 局部麻醉
➢ 上臂三角肌下缘等 ➢ 大腿前侧、外侧 ➢ 两侧腹壁
一、注射法的种类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二、注射原则
•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 现配现用注射药液 • 注射前排尽空气 • 注药前检查回血 • 应用无痛注射技术
注射器、针头
注射法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动脉注射
口服给药法
备药核对 规范配药 核对分发 观察反应 整理用物
固体药:药匙 液体药:量杯 油剂药:量杯
口服给药法
注意事项 健康教育
• 给药前收集有关资料
• 对如牙患齿者有在影发响的药药时物提:吸出管疑,问服,后漱 口如何处理?
• 铁给剂药:后忌随饮时茶 观察 • 止健咳康糖教浆育: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
中文译意 复方 片剂 丸剂 胶囊 粉剂、散剂 液体 停止 需要时(长期) 必要时(限用一次, 12小时内有效)
Lot
洗剂
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药物方面 • 机体方面 • 给药方法 • 饮食方面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口服给药法
目的
• 药物经胃肠道粘膜吸收而 达到治疗的效果。
评估计划 实施
患者 用物 环境 操作者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

一、概述 二、软膏剂 三、膏药 四、贴膏剂 五、凝胶剂、糊剂与涂
一、含义 外用膏剂 系指采用适宜基质讲原料药物制成专供 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剂型 二、分类
软膏剂 外用膏剂 硬膏剂 贴膏剂 膏药
三、影响因素 1、皮肤生理因素 2、药物性质 3、基质性质 4、附加剂 5、其他因素
三、贴剂 指提取物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 种薄片状贴膏剂
制备:根据其类型与组成可分涂膜复合工艺、充填 热合工艺、骨架粘合工艺等三种类型
第五节 凝胶剂、糊剂与涂膜剂
一、凝胶剂 指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胶特性的半固体 或稠厚液体制剂 二、糊剂 指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糊状制剂 分类:根据基质的不同,糊剂可分为水溶性糊剂和 脂溶性糊剂 三、涂膜剂 指原料药物与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用涂抹,能形成 薄膜的液体制剂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一章 栓剂
第一节 概述
• 一、栓剂的含义
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值成功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二、栓剂的特点
润滑、收敛、抗菌、杀虫、局麻等局部作用,后来又 发现栓剂尚可通过直肠吸收药物发挥全身作用,并可避免 肝脏的首过效应。
• 三、栓剂的分类
1、按给药途径 肛门栓 阴道栓 2、按制备工艺和释药特点 双层栓 中空栓 泡腾栓 其他缓释、控释拴
第二节 软膏剂
一、软膏剂系指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基 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 二、理想基质的特点
基质的分类 油脂性基质
基质
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 1、油脂类 系从动物或植物得到的高级脂肪 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 2、类脂类 系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化合物 而成的之类 3、烃类 系石油分馏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 4、硅酮类 不同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 总称,简称硅油。
栓剂—认识栓剂(药物制剂技术)

定义: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 剂.
按腔道不同分为:肛门栓、阴道栓、尿道栓、喉 道栓、耳用栓和鼻用栓等。
常用的栓剂包括直肠栓和阴道栓,后者主要用于 阴道疾病的局部治疗作用
不同的栓剂,形状不一。直肠栓以鱼雷型为主, 阴道栓以鸭嘴型为宜。
二、栓剂的特点
优、缺点
1、使用相对方便,尤其对于低龄儿童; 2、局部给药直达病灶,药物浓度高,利于治疗; 3、基质液化后粘度高,增加局部作用时间,缓慢释放 ,减少刺激性; 4、可用于全身给药,具有多项优势; 5、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三、栓剂的作用特点
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 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 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四、栓剂的处方组成
1、药物:栓剂中药物加入后可溶于基质中,也可混 悬于基质中.不溶固体药物应预先用适宜方法制成 细粉,并料 3、附加剂
腔内给药

饮食护理
• 恶性肿瘤引起代谢消耗增加,心包积液以 纤维蛋白和细胞为主,在抽取过程中造成 蛋白丢失,选择富含高蛋白、高热量,易 消化食物,减少牛奶等产气食物的摄入, 避免肠道胀气,上抬膈肌。低盐食物为主, 水肿严重应选择无盐食物。
心包填塞征象的监测
• 定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并记录。叩 诊心脏心浊音界,听心音。
腹腔化疗-用量及药物
• 容量选择:含有高浓度的抗癌药液在腹腔 均匀分布,使整个腹膜腔和腹腔脏器表面 与之相接解是腹腔内化疗的根本基础 • 在腹腔灌注液中注入放射性示踪剂研究腹 腔流体力学发现,至少需灌注2000ml液体 才能克服腹腔内液体的自由流动阻力,确 保液体在腹腔内均匀分布。
用量及药物
• 药物选择:腹腔内化疗液主要由抗癌药和溶剂组 成。溶剂常为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 选择药物的原则:① 药物必须能通过自身或其代 谢产物杀死肿瘤细胞;②药物必须有低的腹腔通 透性;③药物必须很快从血浆中清除;④药物必 须有较强的穿透肿瘤组织的能力。 • 根据上述,腹腔内化疗最常用的抗癌药物是顺铂 (CDDP)、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等。 • 目前有人根据腹腔清除大分子物质比小分子慢的 特点,大腹腔内化疗中应用一些生物制剂如干扰 素、白介素-2、单克隆抗体等,以增强抗癌的治 疗效果。
胸腔灌注-方法
• 目前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 胸腔内置管术适用于诊断明确,积液中等量以上 的患者,避免了反复穿刺和可能引起的不良胸膜 反应及种植转移。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等 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引流不畅、易堵 塞等缺点。胸腔内灌注药物能有效控制积液的生 长,但也可能引起胸膜的广泛纤维化及粘连及部 分患者对化疗药的耐药性增加。
注意事项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教学教案

21℃ ±1 ℃ 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可口服或加水 分散后饮用,也可咀嚼或含服,其中所含的药物主要是 难溶性的,也可以是易溶性的,如雷尼替丁分散片等。
7、舌下片:是指专用于舌下或颊腔的片剂,药物通 过口腔黏膜的快速吸收而发挥速效作用。由于药物未通 过胃肠道,所以可使药物免受胃肠液酸碱性的影响以及 酶的破坏,同时也避免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如硝 酸甘油舌下片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吸收迅速、起效快。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
曾波
常见的药品剂型
❖ 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 将采用同一给药途径和方法的剂型列为一类。分 类如下。 1. 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有汤剂、合剂(口服液) 、糖浆剂、 煎膏剂、酒剂、流浸膏 剂、散剂、颗粒剂(冲剂) 、丸剂、片剂、胶囊 剂等。经直肠给药的有灌肠剂、栓 剂等。
❖ 2. 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a、注射给药的,有注射剂(包括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穴位注射) 皮肤给药的,有软膏剂、 膏药、橡胶膏剂、 ;b 糊剂、搽剂、洗剂、涂膜剂、离子透入剂等;c 粘膜给药的,有滴眼剂、滴鼻剂、 含漱剂、舌下片、吹入剂、栓剂、膜 剂及含化丸等;d 呼吸道给药的,有气雾剂、 吸入剂、烟剂等。
3 钙剂 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所以在 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4 维生素类 适宜在两餐之间服用,更有利于吸收, 如果是用维生索K来止血,则应及时用服。
5 胃药 胃动力药宜饭前服用,碱性药物宜饭后服, 保护胃黏膜的药宜饭前服用,抗酸药宜睡前加服一次。 (因夜里胃酸分泌有一个高峰期)。
药品的禁用与慎用
一般药品说明书上常注明“禁用”、“慎用”、“忌 用”等 字样,许多人不明白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的人甚至 产生误解。
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知识点辅导:栓剂的组成

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栓剂因施用腔道的不同,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
栓剂由药物与基质组成。
除另有规定外,供制栓剂用的固体药物,应预先用适宜方法制成细粉,并全部通过六号筛。
根据施用腔道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制成各种适宜的形状。
一、栓剂的作用特点栓剂按其作用范围可分为局部作用栓和全身作用栓,前者是在腔道内起润滑、收敛、抗菌消炎、杀虫、止痒和局麻等局部作用;后者是由腔道吸收入血液起镇静、镇痛、兴奋、扩张血管和抗菌消炎等全身作用。
与常规口服制剂相比,全身作用的栓剂有下列优点:①药物不会受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而失活;②大部分药物可以避免肝首过作用,减少了药物对肝的毒性和副作用;③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用直肠给药;④适于对不能口服、不愿口服药物或伴有呕吐症状的成人或小儿患者给药。
栓剂最初是以局部作用为目的,但后来发现通过直肠给药可以避免肝首过作用和不受胃肠道的影响,亦适合于对口服用药有困难的患者,故栓剂的全身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栓剂在应用时塞入距肛门口约2cm处为宜,这样有50%~75%的药物可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
【拓展提高】栓剂给药后的吸收途径二、栓剂的基质基质的质量要求(一)油脂性基质栓剂用油脂性基质时,若药物为水溶性,则释药速度快,对机体作用较快。
若药物为脂溶性,则药物须先从油相转入水相体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转相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
1.可可豆脂可可豆脂(cocoabutter)是梧桐科植物可可树种仁中得到的一种固体脂肪。
主要是含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月桂酸的甘油酯。
可可豆脂为白色或淡黄色脆性蜡状固体。
每l00g可可豆脂可吸收20~30g水,若加入5%~10%吐温-61可增加吸水量;且有助于药物混悬在基质中。
可可豆脂与疏水材料如胆固醇合用作W/O型基质,与亲水性乳化剂合用作O/W型基质。
2.半合成脂肪酸酯这类基质化学性质稳定,成型性能良好,具有保湿性和适宜的熔点,不易酸败,目前是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
药学知识讲稿专家讲座

1) 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2)
胆碱能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2) 递质 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
1. 3、传出神经系统受体
1) 胆碱受体
M受体 N受体
2) 肾上腺素受体 α受体(α1受体α2受体)
3)
β受体(β1受体β2受体)
4) 4、传出神经系统 生理效应
药学知识讲稿
第21页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药品作用方式 1) 直接作用于受体
5) 便于识别
缺点:
1) 生物利用度差 溶出度 生物利用度
2) 婴幼儿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3) 含挥发性成份片剂,久贮含量会有所下降
药学知识讲稿
第5页
分 类:
单压片
按制备方法分类
层压片 包衣片
纸型片
内服片
按使用方法不一样分 类
嚼用片 口含片 舌下片
外用片
药学知识讲稿
其它 :泡腾片、植入片、皮下注射用片
药学知识讲稿
第14页
药学专业知识(一)
一、药效学 (一)药品基本作用 1、性质 2、作用方式 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3、药品作用选择性
药学知识讲稿
第15页
4、药品作用双重性 对因治疗
治疗作用 对症治疗 副作用 毒性反应
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 继发性反应 “三致”作用
(二)药品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1、药品构效关系 2、药品量效关系 量反应、 质反应
药学知识讲稿
第12页
七、胶囊剂 概述 分类 :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 特点: 适用范围:
八、生物药剂学 1、概述 2、药品胃肠道吸收及影响原因 3、药品非胃肠道吸收 4、药品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学知识讲稿
口腔药物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口腔药物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口腔药物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1. 口腔解剖和生理口腔药物学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口腔解剖和生理。
口腔是指口腔腔内所有的口腔组织。
口腔包括舌头、牙齿、牙龈、口腔黏膜、唾液腺、颌骨和颞颌关节等。
口腔的生理特点包括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唾液分泌、细菌生态平衡、自洁能力等。
2. 口腔药物的给药途径口腔药物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给药、局部给药和吸入给药。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包括片剂、胶囊、液体剂型等。
局部给药是直接作用于患处的药物给药方式,包括口腔喷雾、漱口液、口腔贴片等。
吸入给药是通过吸入气体或雾化药物进入口腔给药的方式。
3. 口腔粘膜对药物的吸收口腔黏膜是口腔内最主要的给药部位,它有许多特点使得口腔黏膜对药物有较好的吸收。
口腔黏膜上皮下有较多的毛细血管,可以快速吸收部分药物;口腔黏膜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增加了口腔黏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其吸收能力;口腔黏膜表面细胞间隙宽大,易使药物经过被吸收。
4. 口腔黏膜对药物的代谢口腔黏膜对药物的代谢是口服给药的一个重要生理变量。
口腔黏膜能够分泌酶类以及表达各种代谢酶,对药物有吞咽、消化与代谢的作用。
通过口腔黏膜吸收的药物可以避免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5. 口腔药物的剂型选择选择合适的剂型对于口腔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如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可以选择使用漱口液和喷雾剂型;治疗牙齿敏感时可以使用口腔贴片和胶囊剂型。
不同的剂型对药物在口腔内的停留时间、吸收速度和药效产生都有影响。
6. 牙齿和牙周组织的药物渗透性在口腔药物学中,研究牙齿和牙周组织的药物渗透性对于了解口腔疾病的药物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不同的牙齿和牙周组织对药物的渗透性不同,对于疾病的治疗选择和药物的调整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7. 口腔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口腔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是口腔药物学关注的重要内容。
不良反应是药物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口腔药物的不良反应通常包括局部刺激、过敏反应等。
中医药学知识(二)之药剂学知识汇总

中医药学知识(二)之药剂学知识汇总来源:文都图书药剂学是中医药学知识(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汇总,有助于我们复习。
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如片剂、丸剂等。
制剂: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1.剂型的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硫酸镁外敷——消除水肿;口服——导泻(50%)、解除胆管痉挛(33%);注射——降压、抗惊厥(2)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剂作用速度快,而缓控释制剂药效慢。
(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氨茶碱治疗哮喘病可引起心跳加快,若改成栓剂则可消除这种毒副作用。
(4)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如静脉注射的脂质体可使药物在肝、脾等器官浓集性分布。
(5)剂型可影响疗效如片剂制备工艺不同会对药效产生显著影响。
2.剂型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A.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有肝脏首过效应,如:口服给药。
B.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无肝脏首过效应,如:注射给药剂型:注射剂。
呼吸道给药剂型: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皮肤给药剂型: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黏膜给药剂型: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等腔道给药剂型:栓剂、气雾剂等。
了解了上面内容后,我们再看看朱鹏飞老师的2016《全国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高分宝典:药学专业知识(二)》,会很有收获的。
腔内给药

胸腔灌注-药物
• 常用药物:硬化刺激药物如阿霉素局部刺 激性大,不良反应严重,现已很少应用。 非硬化刺激药物如5-fu不良反应轻,但控制 胸腔积液作用差。 • 目前用温和硬化性刺激药物,包括生物反 应调节剂和博来霉素等,能诱导产生免疫 效应细胞,又使胸膜产生化学性炎症粘连 而闭塞胸膜腔,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 协同作用,对机体刺激轻微,无骨髓抑制 和消化道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经 对症处理后易缓解,有效率高。
用量及药物
• 化疗剂量的选择: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的 剂量根据疗程的间隔、患者的个体状况, 参照静脉化疗的剂量制定。因为腹腔用药 全身毒性作用明显低于静脉用药,所以一 般选用静脉剂量范围的高剂量。
腹腔化疗-方法
• 目前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术 • 优点:1、可减少反复穿刺引起的脏器损伤; • 2、头部柔软,圆滑整齐,组织相容性好, 且引流形成密闭系统,可长期引流不引起 感染; • 3、可动态观察引流情况 • 4、可连续注入药物,利于炎症消散和积液 的吸收,还可以反复留标本
心包给药-方法
• 取坐位或半卧位,用B超定位,选定液平最 宽的部位为穿刺点,在左胸前壁胸骨旁4cm 处,按中心静脉置管方法置入8-10cm,退 出导丝,连接引流袋,可见黄色或血性心 包液引出,给予妥善固定。
心包给药-方法
• 第一次抽取量一般在100ml左右,不能大于 200ml.避免抽取过量引起不适,再次抽取便 可加量,最多可抽取500ml,放慢速度,避 免出现肺水肿,引流液为黄色或血性液, 涂片可见癌细胞,当引流量<50ml∕d,可 以经引流管向心包内注入抗癌药物,生理 盐水20 ml,丝裂霉素8-10mg或博来霉素4560mg,夹闭引流管,嘱患者多变换体位, 使化疗药物与心包广泛接触,6小时后开放 引流,注药后连续两天<30ml∕d,引流液
腔道及黏膜给药制剂的合理使用

模块十一常见剂型的合理使用项目三腔道及黏膜给药制剂的合理使用黏膜给药制剂➢口含片是指于含在荚膜内缓慢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片剂。
➢主要用于治疗口腔和咽喉疾患,可在局部产生比较持续的消炎、消毒等作用。
➢舌下片是指置于舌下或者颊腔内使用的片剂➢在唾液的作用下慢慢溶解,药物可通过黏膜快速吸收,发挥治疗作用。
➢可以防止消化液pH 值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①含服时药片放于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每隔1~2h一次,或一次1片,一日含4~6次。
➢②含片不要咀嚼,也不要吞咽,应将含片夹在舌底、龈颊沟或近患处,待其自然溶化分解。
➢③含完药片后30分钟内不要吃东西和饮水。
➢④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过敏、皮疹、瘙痒等应及时停药。
➢⑤用含片要注意安全。
为防止发生咽喉异物梗阻,5岁以下幼儿服用含片时,最好选用圈式中空的含片。
➢紧闭嘴巴;➢尽可能在舌下长时间保留一些唾液;➢紧急时可以嚼碎;➢不要随唾液咽下,更不可整片吞下。
(二)直肠给药用栓剂➢栓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
➢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按给药途径的不同分为直肠用、阴道用、尿道用栓剂等。
直肠给药用栓剂的合理使用➢患者取左侧卧位,深呼吸,使肛门括约肌松驰;➢操作者戴上手套,将栓剂轻轻推入括约肌肉,距肛门2cm 处;➢患者保持左侧卧位约20 分钟,以防药栓被压出;➢用药后1至2小时不解大便。
➢必要时将栓剂置入冰水或冰箱中10至20分钟,恢复硬度后使用。
(三)眼用凝胶➢局部药物浓度高;➢滞留时间长;➢缓释作用。
使用方法:扒开下眼皮,把凝胶挤到下眼皮内,瓶口不要碰到眼睛,然后闭上眼睛五分钟左右。
滴眼前先洗净双手,使用时勿将瓶口接触患处,以免污染药品。
使用后将瓶盖拧紧,以免污染瓶口。
(四)口腔贴片➢口腔贴片是指粘贴于口腔,经黏膜吸收后起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栓剂(suppositories)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 合制成专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剂型。 栓剂给药具有较大的可靠性、药效直接、全 身吸收快速、局部作用强、避免肝脏首过效 应和对肝脏损伤。
2
第一节 概述
二、栓剂的分类
1、按其作用分类:
1) 起局部作用的栓剂:起滑润、收敛、抗菌消炎、杀 虫、止痒、局麻等作用,例如甘油栓、蛇黄栓、紫珠 草栓、苦参栓及苯佐卡因栓等。
本品吸湿性较强,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加入约20%的水,则可减轻刺激性。 PEG基质不宜与银盐、鞣酸、奎宁、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苯佐卡因、氯碘喹啉、磺胺 类配伍。
23
(二)水溶性基质
3、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polyoxyl 40 stearate)
系聚乙二醇的单硬脂酸酯和二硬脂酸酯的混合 物,并含有游离乙二醇,呈色或微黄色,无臭 或稍有脂肪味的蜡状固体。
要求迅速释药,特别是解热镇痛药物宜迅速释放、 吸收。
应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与药物溶解性相反的基质, 有利于药物释放,增加吸收。如脂溶性药物选水溶 性基质;如水溶性药物选脂溶性基质。
4
二、栓剂的分类 2、按其应用部位分类:
1)肛门栓 2)阴道栓
5
第一节 概述
三、 栓剂给药的特点 (一)栓剂的作用特点 作全身治疗与口服制剂比较,有如下特点: ①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干扰因素少; 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 药物的直肠吸收,不受肝脏首过作用破坏; ②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可用直肠给药;
熔点 39~45℃;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不 溶于液体石蜡。
可与 PEG混合使用,可制得释药性能较好的稳 定栓剂。
24
(二)水溶性基质
4、泊洛沙姆(poloxamer ) 物态从液态,半固态到固态;易溶于水。 常用型号为188型,商品名pluronic F68,熔 点52℃;型号188的前两位数18表示聚氧丙烯 链段分子量为1800(实际1750),第三位8乘以 10%为聚氧乙烯分子量占整个分子量的百分 比,即80%。
具有较好的弹性,不易折断,且在体温下不融 化,但能软化并缓慢溶于分泌液中缓慢释放药 物。 多用于阴道栓剂基质。
凡与蛋白质能产生配伍变化的药物,如鞣酸、 重金属盐等均不能用甘油明胶作基质。
22
(二)水溶性基质
2、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 易溶于水,熔点较低,多用熔融法制备成型 ,是难溶性药物的常用载体。
(2)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19
(一)油脂性基质
(3)氢化植物油
20
一、栓剂的基质
(二)水溶性基质 优点:
不受熔点的影响,抗热性能好;给药后吸 水膨胀、溶解或分散在体液中释放药物。大 多有缓释作用。 缺点:
吸湿性大,对直肠有刺痛作用。多作阴道 使用。
21
(二)水溶性基质
1、甘油明胶
将明胶、甘油、水按一定的比例在水浴上加热 融合,蒸去大部分水,放冷后经凝固而制得。
15
一、栓剂的基质
(一)油脂性基质
优点: 常温下为固体,体温下会熔化,与体液接触
面积大,促进药物吸收。大多有速释作用。 缺点:
抗热性能差,夏季贮藏和使用会带来一些困 难。
16
(一)油脂性基质
(1)可可豆脂(cocoa butter) 系梧桐科可可树种仁中得到的一种固体脂肪, 为白色或淡黄色、脆性蜡状固体。 主含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月桂酸 的甘油酯,其中可可碱含量可高达2%。 有、、 三种晶型,其中以 型最稳定,熔 点为34℃。
25
二、附加剂
1、硬化剂 如白蜡、硬脂酸、巴西棕榈蜡等。 2、增塑剂 如聚山梨酯-80、脂肪酸甘油酯、甘油等。 3、乳化剂 当栓剂处方中含有与基质不能相混合的液 相,特别是在此液相含量较高时(5%)可加 适量乳化剂。
26
二、附加剂
4、吸收促进剂 ①表面活性剂;②Azone。 5、吸收阻滞剂 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硬 脂酸、蜂蜡等。用于缓释栓剂的制备。
13
一、栓剂的基质
栓剂基质的要求:
1、性质稳定,不妨碍主药作用,其释药速
度能符合医疗要求;对粘膜无刺激、无毒 性、无过敏性等。
2、具有适宜的硬度,当塞入腔道时不变形 ,不破碎;在体温下易软化、融化、能与 体液混合或溶于体液。
3、具有润湿或乳化能力,水值较高。
14
栓剂基质的要求:
4、不因晶形的转化而影响栓剂的成型。 5、熔点与凝固点的间距不宜过大,油脂性 基质的酸价在0.2以下,皂化值应在 200~245间,碘价低于7。 6、应用于冷压法及热熔法制备的栓剂,易 于脱模。
17
(1)可可豆脂
当加热温度超过其熔点时,型部分转变为 异构体,而使熔点下降,导致制备困难。 通常应缓缓加热,待基质熔化至2/3时停止 加热,使其逐步熔化,以避免之。 可可豆脂与水溶液不能混合时,可加适量 乳化剂。 樟脑、薄荷脑、冰片等能使其熔点降低, 可加蜂蜡等提高其熔点。
18
(一)油脂性基质
DV=W/[G-(M-W)]
M-W:为含药栓中基质的重量
G-(M-W):为与药物同容积的基质重量
用测定的置换价可以方便的计算出该种含药 栓所需基质的重量X:
X=(G-W/DV) n
32
(三)药物的处理
1、油溶性药物 溶入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 2、水溶性药物 加入已熔化的水溶性基质中、或用少量水制成浓溶 液、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与油脂性基质混合。 3、难溶性药物 制成最细粉,再与基质混合。 4、含挥发性成分 量大时可加入适宜的乳化剂,制成乳剂型基质直接 加入。
30
置换价:药物在栓剂基质中占有一定的体积,药 物的重量与该体积栓剂基质的重量之比值称置换 价。
G(纯基质栓重) M(含药栓重)
空白栓
含药栓
基质量M-W 药物量W
基质量 M-W
和药物同体积的基质量 G-(M-W)
31
(二)置换价
测定方法如下:做纯基质栓,称其平均重量 为G,另制药物含量为C%的含药栓,得平均 重量为M,每粒平均含药量为W=MC%,则 可用下式计算某药物对某基质的置换价DV:
不适用的药物 特别难溶的药物 在直肠粘膜中完全解离的药物
8
三、 栓剂给药的特点
(二)栓剂中药物的吸收 途径及影响因素 1、吸收途径: ①直肠上静脉→门静脉→ 肝脏→大循环; ②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 → 髂内静脉→下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距肛门口2cm,药物不经过门肝系统。 距肛门口6cm,药物经过门肝系统。
10
(二)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2、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结肠内容物、pH及直肠液缓冲能力 药物的理化性质: 溶解度、粒度、解离度 基质的影响: 在油脂性基质中、在水溶性基质中、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11
第二节 栓剂的基质和附加剂
12
第二节 栓剂的基质和附加剂
一、栓剂的基质 不仅能使药物成型,且对剂型特性和药物 的释放具有重要的影响。 分为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两大类。
6
(一)栓剂的作用特点
③适用人群:
对不能或不愿吞服片、丸及胶囊的病人,尤其是婴 儿和儿童可用此法给药; 对伴有呕吐的患者的治疗是一有效途径。 栓剂给药的主要缺点: ①使用不如口服方便; ②栓剂生产成本比片剂、胶囊剂高; ③生产效率低。
7
(一)栓剂的作用特点
适用的药物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 在胃中不稳定 有明显的肝首过作用
33
27
第三节 栓剂的制备
28
第三节 栓剂的制备
一、一般性栓剂的制备 (一)热熔法工艺流程 熔融基质→ 加入药物(混匀)→ 注模 → 冷却→ 刮削→ 取出→ 成品栓剂
29
一、一般性栓剂的制备
(二)置换价 置换价 (displacement value,DV)是用以计算栓 剂基质用量的参数,即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 重量之比值称为该药物对某基质的置换价。 可以对药物置换基质的重量进行计算。 同药物不同基质,同基质不同药物其置换价不 同。
只在腔道局部起作用,应尽量减少吸收,故应选择融 化、或溶解、释药速度慢的基质
水溶性基质栓剂因腔道中的液体量有限,使其溶解速 度受限,释放药物缓慢,较脂肪性基质更有利于发挥 局部药效。
局部作用通常在半小时内开始,要持续约4h。
3
1、按其作用分类
2) 起全身作用的栓剂:起镇痛、镇静、兴奋 、扩张支气管和血管、抗菌等作用。如吗啡 栓、苯巴比妥钠栓、小儿解热栓、小儿清肺 栓及氨哮素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