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答复1〜2题.
1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温室效应B .热力环流 C .海陆热力差异D .风的形成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表达出了海陆〔下 垫面〕的热力差异.第2题,图A 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图B 表示锋面天气; 图C 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图D 表示地形雨. 答案 1,C 2.C
读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
〕.
2.以下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答复3~4题.
3.对近地面气温上下影响最直接的是〔〕.
A«B.②
C.③
D.④
4.④曲线表示的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量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
〔〕.
A.地势高
B.下垫面为冰川地面
C.环境污染重
D.人口增加
解析第3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而地面辐射量的大小与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密切相关.选B.第4题,南极地区被大面积的冰川覆盖, 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高.选B.
答案 3.B 4.B
5.如以下图所示,一架澳大利亚的飞机在其国航线上飞行,可判断〔〕
gffi
西东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解析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高空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由此可判断图中稳定风向为东风.
答案A
以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时刻的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答复6~7题.
6.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D .丁
7.据图判断以下天气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
8.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C.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解析第6题,同一幅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大.第7 题,据图可知,高原东部受低压和低压槽限制,可能出现阴雨天气;东北地区的丁地位于低压槽上,多阴雨天气;塔里木盆地位于高压的西南部,吹东北风;华北平原的丙地位于低压的南部,吹西南风.
答案6.B 7.A
以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8~9题.
03 km
短尊曲线制
8.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
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一东南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
9.下面四图中与M、P、N 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解析第8题,根据等值线的“凸高为低〞规律,河流两岸气温较低,说明河流流经的地等温线向高值凸起,该河流大致为南北走向.第9题,P 地温度高,气压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而C项正确.
答案8,B 9.C
以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21年1月5日14时和6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 百帕〕分布.读图完成10〜11题.
10 .5日14时至6日8时,①地().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 .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 .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11.5日14时至6日8时,以下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②B.③ C.④D.⑤
解析第10题,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①地一直为高压中央,因此天气晴 朗.根据等值线数值可以判断,5日14时①地气压小于1 028百帕,6日8 时①地气压大于1 028百帕,且5日14时为5日一天中气温较高时刻,6 日8时为第二天清晨,气温较低.第11题,看风向关键是要看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向,③地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 答案 10,D 11,B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 时,在高空中那么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 上说的0..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某季节0 ℃ 层的变化图〞,完成12~14题.
5 400
A .春季 D .冬季
13 .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 ℃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A .地面辐射不同B .太阳辐射不同 C .大气辐射不同D .大气逆辐射不同
A.图中的a 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地区
B.近20年来0 ℃层高度的变化幅度变大
5 200 5 (WO
4 600 4 4no 4
12 .图示0 ℃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
().
B .夏季 C.秋季
14 .根据材料判断以下说确的是
().
I960 I 费5 1970 ]幻5 19船 19S5 1990 1995 2000 割冷5 之口10 年希
C .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变低
D .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拟稳定
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知,0 ℃层高度分布较高,说明近地面气温较高, 最可能为夏季.第13题,地面辐射是大气升温最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因地面辐射不同,大气获得的热量不同.第14题,a地区0 ℃层平均海拔明显在5 000米以上,说明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近20年来0 ℃层高度的变化幅度青藏高原呈下降趋势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天山雪线应该升高.
答案12,B 13.A 14,A
15 .以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解析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B、D两项错误.C项近地面风向由低压指向高压,错误.
答案A
二、综合题
16 .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文汇报?2021年8月6日消息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气候中央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局部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一一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⑴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以下图中的〔时段〕.
温度〔七〕
⑵“近50年来,我国大局部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一一也就是说,风变小了〞,假设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那么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变大或变小〕.
⑶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向.
⑷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I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答案〔1〕8〜16时⑵变小
⑶如以下图:
⑷①A②如以下图:
17 .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以下图所示:
材料二图甲为省七月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 26^
甲
⑴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
⑵说出图甲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
料一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⑶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很大.结合图乙
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解析第(1)题,材料一是通过沙和水的受热和冷却模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地理原理.第(2)题,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结合图中等温线可知沿线温度变化呈“M〞形,平原和陆河谷气温较高,28℃左右,黄岗山和戴
云山较低,24℃以下.A地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第(3)题,结合图乙可知,秋冬季节降水较少,天气枯燥、火灾危险性大.
答案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⑵大致呈M状分布;A地处于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
⑶秋冬.秋冬季节,B地盛行冬季风,为一年中的干季,风干物燥,易弓[发森林火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