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4.4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躲市安闲阳光实验学校广西高考生物全程复习4.4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2·防城港模拟)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Na+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通过肾脏和皮肤排出
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C.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在饮水不足时,通过减少排尿量就可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3.(2012·桂林模拟)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
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肌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
C.效应T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4.(易错题)人在剧烈运动后,积累的酸性物质、调节内环境pH恢复正常的主要物质是( )
A.乳酸、Na2HPO4/NaH2PO4
B.乳酸、NaHCO3/H2CO3
C.丙酮酸、Na2HPO4/NaH2PO4
D.丙酮酸、NaHCO3/H2CO3
5.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 )
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
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
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
D.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
6.(预测题)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的相关疾病,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补充生理盐水的方法治疗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泻,首要目的是维持内环境中无机盐的稳定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血浆中缺铁所引起的疾病
C.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组织水肿,导致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D.钾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缺乏时会引起心律加快、血压下降等病症7.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下列各项生理过程中,与内环境稳定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O2和废物D.血液中CO2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8.(2011·北京高考)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因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9.(2011·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10.(2012·钦州模拟)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入1L清水或等渗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图。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饮入大量清水后,代表尿流量和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c
B.当饮入一定量的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代表尿流量变化的曲线是d
C.若曲线d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此过程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增加D.若曲线c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在这个过程中人体渴觉形成并逐渐增强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11.(15分)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__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如果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_________________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_____________(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
(3)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12.(20分)
(1)使
_______的作用,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
(2)下丘脑除了在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3)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后,刺激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___的分泌。
(4)某人一天要喝10多千克水,不喝不行,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后叶功能有问题。
你认为此人多饮多尿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5分)(探究创新题)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
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浓度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材料:略。
(2)方法步骤: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 mL浓度为0.5%、
0.7%、0.9%、1.1%、1.3%的___________,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毛细吸管吸取血液。
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
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
①为了使本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人体内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A项错误;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有利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B项错误;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既有下丘脑的神经调节,又有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等激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C项正确;饮水不足时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除排尿量减少外,还需要主动饮水以补充水分,D项错误。
2.【解析】选A。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血浆的成分;免疫调节能识别内环境中的自己成分,排除内环境中的非己成分,从而维持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浆中存在缓冲对来维持血浆的pH相对稳定;淋巴细胞可以在淋巴管内,也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因此其内环境包括淋巴、血浆等。
3.【解析】选D。
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其中①②④构成人体的内环境;肌细胞产生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要穿过2层线粒体膜+1层肌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即至少要穿过5层生物膜,共10层磷脂分子;抗体由效应B细胞分泌,而非效应T细胞分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4.【解析】选B。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通常在7.35~7.45之间,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要包括NaHCO3/H2CO3和Na2HPO4/NaH2PO4,其中以NaHCO3/H2CO3最为重要。
5.【解析】选B。
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细胞释放组织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的浓度增大,组织液的量增加,造成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
6.【解析】选C。
补充生理盐水首要目的是维持内环境中水的稳定,其次是补充无机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的一种遗传病;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组织液增多,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钾盐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缺乏时会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
7.【解析】选B。
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项食物残渣是指没有被人体吸收的部分,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
8.【解析】选A。
A项,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使得血浆中盐浓度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即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使各组织细胞中的水扩散到细胞外液,对细胞肿胀患者进行治疗;B项,肿胀的细胞中多余的水分扩散到细胞外液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项,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使细胞内多余的水分扩散到细胞外,导致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升高;D项,肿胀的细胞中多余的水分扩散到细胞外液将增加细胞外液液体的总量。
9.【解析】选D。
机体的稳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成分及pH、温度、渗透压等的相对稳定,所以D选项错误。
10.【解析】选D。
饮入清水后人体内的血浆渗透压会下降,尿量增加,故A正确;饮入等渗盐水后,渗透压不会变化,由于内环境中液体的增多,尿量会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会小于饮入清水的情况,故B正确;曲线d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即渗透压在升高,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故C正确;c曲线的变化
分为两段,先是渗透压下降,后是渗透压升高,故D错。
11.【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相关的模型构建。
(1)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⑤为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直接相互进行物质交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2)初次进入机体的过敏原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组织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
(3)注意该概念图是根据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来构建的。
成熟红细胞将携带的氧气释放并扩散到其细胞外液即血浆中,血浆中的物质可以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而组织细胞又可直接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注意实线箭头表示O2,虚线箭头表示CO2。
答案:(1)①与③、②与③③④
(2)组织细胞⑤
(3)如图所示
12.【解析】题图中所示为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调节。
下丘脑中存在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然后其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增加对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也参与体温以及血糖平衡的调节。
垂体后叶功能有问题时,将不能释放抗利尿激素,则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下降,尿量增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能通过垂体后叶调节,只能将此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主动饮水,从而出现多饮多尿的现象。
答案:(1)抗利尿激素重吸收 (2)体温、血糖平衡 (3)抗利尿激素(4)垂体后叶不能释放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多;这时只能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主动饮水,造成多饮
13.【解析】人的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0.9%的NaCl溶液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
低于该浓度,细胞会因吸水而涨破,反之则会失水皱缩。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与体液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①氯化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浆;②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如钾、钙、镁和葡萄糖);③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pH所需的缓冲物质。
答案:(2)①NaCl溶液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②体积变大③维持正常形态
相应的结论: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①分组更精细
②会影响;生理盐水注入过多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