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检测 Nadcap 审核要点研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透检测 Nadcap 审核要点研究分析
摘要:渗透检测 Nadcap审核是无损检测审核中最为繁琐和复杂的,也是最难的,是需要多关注文件隐含要求以及操作步骤要求的审核。
本文通过梳理Nadcap 渗透审核清单 AC7114、AC7114-1、AC7114-1S 并结合现渗透检测现场的条件,针对文件及现场的实际操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详细的覆盖了文件的隐含要求;亲水性自乳化渗透检测前的准备工作、预清洗过程、渗透过程、清洗过程、烘干过程、显像过程、暗室观察、后处理等几大步骤的注意事项,并针对审核过程中容易出现 NCR的问题进行规范性的说明。
关键词:渗透检测Nadcap审核预清洗显像
1.审核检查单文件解析
1.1材料和设备
被审核方必须提供完整的材料和设备清单,并有审核员来验证其填写的是否完整和充分,内容是否正确,必须保证附件的完整性,不要因为附件的填写不规范开出不符项。
1.2 工艺规程
内部的工艺规程要经过专业三级人员的审批,工艺规程应规定了渗透检测材料的全部操作参数,包括渗透时间、显像剂的覆盖方式、干燥时间、清洗时间以及防止过分干燥的要求。
1.3 过程控制
荧光亮度计应每季度测试一次,测试方法是符合 ASTM-E-1135的要求,测试的结果是否不超过标准值的90-110%,测试的结果是否有文件记录,并显示可接受的结果。
水洗性渗透剂的含水量是否每月测试一次,测试的方法是否符合 ASTMD 95 的要求,否是含水量最高值超过了 5%的上限,是否有问题件记录,并显示可接受的结果。
干粉显像剂是否至少每天或者在使用之前进行了检查。
对于回收的干粉显像剂是否进行了显像剂的污染实验。
要保证干粉显像剂不结块。
被审核单位在使用新材料之前应进行最初的渗透检测,并建立基准,并且为每一个已知的缺陷标准和所用的材料建立一个基准。
渗透检测系统应每天进行检测,并且在每天工作之前进行,使用中的材料得到的系统灵敏度测试结果必须与最初建立基准时候创建的彩色照片在数量及外观上一致。
这样才能证明系统的灵敏度与当时创建时候一致。
干燥箱的温度是否控制在±8.3℃之内,审核人员会通过干燥箱的校验证书来验证干燥箱的性能是否接受,校验证书应显示设定值,以及每个校验设定温度下一次循环中达到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温度控制仪在使用范围内的一个温度点进行校验。
干燥箱的运行是通过温度控制仪来进行控制的。
干燥箱的校验及温度控制仪的校验应至少每季度一次,如果连续 4次校验合格,再有充分数据支持下,且在由主控制程序的允许下,可以将校验频率延长但不能超过 6个月。
紫外光(UV)光度计测量,需要用 320-340 纳米的数字式紫外光光度计
来检查紫外光的光照强度,光度计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校验,如果连续 4次校验合格,再有充分数据支持下,且在由主控制程序的允许下,可以将校验频率延长但不能超过 12个月。
至少校验三点,建立线性关系,光度计的精度应在标准读数的±5%之内。
1.4 符合性
审核员会依据审核情况对现场的符合性一一验证。
其中包括:客户、订单号、批次顺序号、过程规范版次、用户预清洗过程规范及版次、内部的预清洗规
范版次、内部的过程规范版次、验收标准、零件描述、零件的版次、渗透剂的
类型(方法、灵敏度等级和显像剂方法)、检验的级别、检验员的视力、设备、
使用的工具等等。
2.审核现场解析
2.1 渗透前的准备工作
在审核开始之前应出穿上深色衣服(暗室不反射光源的衣服),并穿戴好
劳保用品。
打开荧光生产线的预清洗槽加热开光,对预清洗溶液进行加热。
打开
黑光灯开光,水洗槽开光等,同时检查环境温度是否≥ 10℃,各种标签是否在
检定周期内。
在以上都符合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渗透检测工作。
检查气体是否干燥清洁,将滤纸置于距离气管喷嘴 75mm距离处,按下气管
开关,连续吹动 15秒,然后在光线良好的地方检查滤纸上是否有水或者其他污
染物。
检查试片的清洁度应将试片从丙酮和酒精的混合液中取出来。
在黑光灯下
观察,观察裂纹中是否仍有荧光显示,如果有,则应将试片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
进行清洗,清洗至黑光灯下观察不到荧光显示为止,在确保试片清洁的前提下,
才可以跟随零件一起进行渗透检测。
检查显像剂的污染,应确保显像剂干燥、松散、不结块。
不符合要求的不
允许使用。
对于重复使用的干粉显像剂,还应在黑光灯下检查荧光污染程度。
2.2 预清洗
在预清洗工作之前,应确保预清洗的温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碱液的酸碱
度应PH试纸进行测试,撕取一条PH试纸捏住一端,然后将另一端置于碱液中,待颜色变化后与PH试纸比色卡进行对比。
预清洗溶剂的PH值应在规定范围之内。
2.3 渗透
渗透一般采用浸入式,渗透时间按照工艺规程规定的时间进行。
渗透时候
应注意零件需要被渗透剂完全覆盖。
确保零件在整个过程保持渗透剂润湿状态。
2.4 清洗
清洗采用水喷洗,水温温度应该在10℃--38℃之间。
水柱应为扇形,水压
不大于0.27Mpa,喷嘴与零件的主应大于300mm,并且要在黑度大于1000
μw/cm2.的黑光背景下进行清洗,应注意清洗效果防止过清洗与清洗不干净。
在清洗完毕后需要用气压不大于0.17Mpa的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进行吹干,喷
嘴与零件的距离应大于300mm,将零件表面多余的水分吹干净。
2.5 烘干
干燥箱应在零件清洗时提前加热,烘干温度一般设置在60℃,烘干时间一
般为零件表面彻底干燥为宜。
在零件从干燥箱取出时应注意观察零件的干燥情况。
2.6 显像
显像时间一般不低于 10 分钟,喷粉时间为 3秒,特别要注意的一点为需
要在显像剂的污染检测后进行。
在喷粉的过程中观察喷出来的粉是否松散成粉尘状。
应使用不大于 0.034MPa 的压缩空气在喷嘴与零件保持 300mm的基础上吹
去零件表面多余的显像剂。
2.7 暗室观察
在任何时候从白光环境进行暗室环境均需要进行暗适应,暗适应时间为 1分钟,在暗室进行零件的检查之前,应保证检测桌面干净无污染,手套干净无污染,不能佩戴变色的眼镜。
检测之前,需要对试片进行查询,取出试片的初始照片与
试片进行对比,对比两者之间的大小、点数、颜色上是否存在偏离。
在无偏离的
前提下进行零件的检测,如出现偏离应重新将试片清洗重新进行渗透,并分析原因。
零件的检测应对所有的荧光显示进行解释。
对需要擦拭的区域进行明显的标
识,标识的位置距离可疑区域不小于 10mm。
确保不会讲标识材料擦拭到怀疑区域。
擦拭评定在全部渗透检测过程完成之后进行,且擦拭需采用丙酮溶液。
不
允许溶剂流到零件表面上,最好在擦拭前将棉签/毛刷上的多余溶剂甩掉
(或挤压出去)。
黑光灯的衰减效应应控制至最小。
零件只有在接受检测时
才能直接暴露在黑光灯下。
B2应采用蘸有溶剂的软毛刷或棉签对显示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最多两次擦拭。
为防止溶剂流到显示上,毛刷或棉签应在使用前挤出多余溶剂。
如果未挤出多余
溶剂造成溶剂流到显示上,应对零件清洗后重新进行渗透检测。
如果擦拭之后立
即观察到不连续性的渗出,停止该过程并按适用质量标准对不连续性进行评定。
如果擦拭后未立即观察到不连续性的渗出,对该区域施加显像剂。
在有必要的情况,需要重新处理零件。
2.8 后处理
对检测完成后的零件进行后处理,采用压缩空气吹去表面多余的显像剂,
对于合格与不合格的零件应进行标识清理并进行隔离放置。
按照相关规定对渗透
检测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签发相关报告。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Nadcap在整个航空制造审核体系中,属于审核标准最高的,需
要所有相关人员对文件进行深度的理解,对审核现场要求精细管理。
每个人都要
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