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是故意伤害或是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案件典型案例

正当防卫案件典型案例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他人侵害、正在侵害或者即将受到侵害时,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行为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合法行为,但在具体案例中,如何确定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正当防卫案件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小明与小红的冲突。
小明和小红是同事,一天在工作中发生了争执,小红拿起办公桌上的剪刀朝小明刺去,小明为了保护自己,用手推开了小红,导致小红摔倒受伤。
后来小红因受伤向法院起诉小明故意伤害。
法院审理认为,小明在遭受小红攻击时采取了必要的防卫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因此判决小明无罪。
案例二,张某的家庭保卫战。
张某是一名普通市民,一天晚上,他家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伙持械歹徒,企图闯入抢劫。
张某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拿起了家中的菜刀与歹徒进行搏斗,最终成功将歹徒制服。
警方赶到后将歹徒抓获,而张某也因伤害罪被警方带到派出所。
经过调查,警方确认了张某的正当防卫行为,最终撤销了对他的刑事指控。
案例三,商场保安的防卫行为。
某商场的保安在执行任务时,发现一名嫌疑人正在盗窃商品,当他上前制止时,嫌疑人突然拔刀威胁保安。
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和商场秩序,保安采取了必要的防卫行为,成功制服了嫌疑人。
警方赶到后对嫌疑人进行了处理,同时也对保安的正当防卫行为表示肯定。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刑事案件中,正当防卫是一项合法的行为,但也需要在具体情况下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明确正当防卫的条件和限度,避免过度防卫或者自行为了解决纠纷而采取过激行为。
同时,对于遭受侵害的一方,也要懂得维护自身权益的合法途径,避免以暴制暴,导致不必要的法律后果。
总之,正当防卫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在保护自身和他人利益时具有重要作用。
但在具体行使中,需要慎重考虑,避免滥用正当防卫权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法律纠纷。
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正当防卫的相关法律规定,理性行使正当防卫权利,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人民陪审员:我受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指派,担任黎故意伤害案被告人黎的辩护人。
现发表如下辩护意见,恳请法庭依法予以采纳。
我通过仔细阅读本案全部案卷材料,会见被告人,查阅和分析双方全部庭审证据,参与本案庭审质证,无论从本案的事实还是法律分析,都充分证明,本案的被告人黎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坚信,公正的审判和正义的法律会认定黎年华无罪。
我认为黎无罪的事实和理由如下:一、本案中指控被告人构罪的关键要件一一被害人陈其伤情是否构成轻伤,其伤情是否本案现场形成,严重存疑。
其理由是:(一)从现场监控、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都充分证实,被害人陈第一次倒地后,能迅速爬起并手舞足蹈,并无任何受伤迹象,(二)在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时,检察机关以“证据不足以逮捕”为由不予批准逮捕,并且公安机关在办理释放手续时明确告知被告人是因为被害人伤情鉴定为轻微伤而予以取保候审。
而且在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时,被告人亲眼所见而且签收了一份被害人伤情鉴定为轻微伤的鉴定结论。
有鉴于此,作为辩护人,我方请求法院和公诉机关查实检察机关不予逮捕时公安机关向被告人出示的被害人属于轻微伤的鉴定报告的事实。
并申请法院通知本案向被告人黎送达不予逮捕决定书和取保候审决定书的公安侦查人员予以出庭作证。
并准予被告人提出重新鉴定申请。
二、本案中,证实被告人黎的行为与被害人的伤害结果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证据不足,无法排除被害人陈受伤因其他原因所致。
即使确认被害人陈在本案事发现场有受伤的事实,而且其伤情构成轻伤,但由于陈现场有两次倒地行为的发生,可能存在同时伤害的行为,陈受伤的结果是否由于被告人黎的行为所导致,没有充分确实的证据证明,也无法断定陈的伤是由于被告人的行为所致。
因为,无论从现场监控视频显示,或者本案现场目击证人的证言都证明,在本案的事发现场,事发的相连时间段内,被害人陈有两次倒地的动作,第一次是在陈多次冲撞被告人黎后倒地,第二次是在陈从地上爬起来被人强行按倒在地。
无罪判决书(71)·吴金艳故意伤害案:故意伤害致死但因正当防卫获无罪

无罪判决书(71)·吴金艳故意伤害案:故意伤害致死但因正当防卫获无罪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公诉机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全有。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德华。
被告人:吴金艳。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吴金艳犯故意伤害罪,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全有、张德华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起诉书指控:2003年9月10日凌晨3时许,被害人李光辉(男,19岁)与孙金刚(男,22岁)、张金强(男,21岁)到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庄饭店(以下简称饭店)的女工宿舍外,叫服务员尹小红(女,24岁)出来解决个人之间的纠纷,见尹小红不予理睬,孙金刚等人即强行进入宿舍内。
孙金刚与尹小红发生争执,殴打尹小红。
同宿舍居住的被告人吴金艳上前劝阻,孙金刚又与吴金艳相互撕扯。
在撕扯过程中,孙金刚将吴金艳的上衣钮扣拽掉,吴金艳持水果刀将孙金刚的左上臂划伤。
李光辉见此状况,用一铁挂锁欲击打吴金艳,吴金艳又持水果刀扎伤李光辉的左胸部,致其左胸部2.7厘米刺创口,因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当日,吴金艳被公安机关抓获,作案工具亦起获。
吴金艳无视国法,因琐事故意伤害公民身体健康,且致人死亡,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依法判处。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全有、张德华请求判令被告人吴金艳赔偿李光辉的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赡养费等共计181080元,并向法庭提交了丧葬费收据、赡养费计算依据等材料。
被告人吴金艳辩称:孙金刚殴打、欺辱并要强奸尹小红,我过去劝阻,孙金刚即又殴打、欺辱我,将我的上衣撕开,上身裸露,使我感到很屈辱。
我认为孙金刚要强奸我,为了防卫才拿起刀子。
这时,李光辉用铁挂锁来砸我,我才冲李光辉扎了一刀。
如果孙金刚和李光辉不对我和尹小红行凶,我不会用刀扎他们。
李光辉是咎由自取,应自己承担损失。
吴金艳的辩护人认为,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吴金艳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不构成犯罪,也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案例辩论经典(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某市发生了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命案。
被告人张某因邻里纠纷与邻居李某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
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此案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关于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成为了法庭辩论的焦点。
二、辩论双方正方(主张张某构成正当防卫):- 代表:法学教授、律师- 论点:张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
反方(主张张某不构成正当防卫):- 代表:法学教授、律师- 论点:张某的行为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三、辩论过程(一)正方立论1. 法律依据:正方首先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 事实分析:正方认为,张某在遭到李某的攻击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采取了持刀防卫的行为。
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行为,且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施的。
3. 防卫必要性:正方强调,张某在受到李某攻击时,没有其他合理手段可以制止李某的不法侵害,持刀防卫是唯一的选择。
4. 防卫适度性:正方认为,张某在防卫过程中,并未超过必要限度,其行为没有造成李某不必要的伤害。
(二)反方立论1. 法律依据:反方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 事实分析:反方认为,张某在争执过程中,已经对李某进行了攻击,李某只是进行了正当的反击。
张某的行为不属于防卫行为,而是故意伤害。
3. 防卫必要性:反方认为,张某在争执过程中,有其他合理手段可以制止李某的不法侵害,如躲避、呼救等,但其选择持刀攻击,不符合防卫必要性。
4. 防卫适度性:反方认为,张某在防卫过程中,造成了李某的死亡,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不符合防卫适度性。
(三)双方交锋1. 关于防卫行为:正方认为,张某的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符合防卫行为的定义。
正当防卫法律案例辩论(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正当防卫案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合法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正当防卫案件的处理往往存在争议。
本案例以“张三防卫案”为例,探讨正当防卫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案情简介张三,男,25岁,某公司员工。
一天,张三下班回家途中,遇到邻居李四醉酒闹事,用酒瓶猛砸张三头部,张三受伤严重。
在挣扎过程中,张三捡起地上的石头,击打李四,致其死亡。
事后,张三被警方逮捕,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
三、辩论双方正方:张三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应免除刑事责任。
反方:张三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四、辩论过程(一)正方观点1. 张三面对李四的暴力攻击,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具有防卫意识。
2. 张三在防卫过程中,使用的石头是合法手段,没有超出必要限度。
3. 张三的防卫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反方观点1. 张三在防卫过程中,虽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但李四醉酒状态下的攻击并未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
2. 张三在防卫过程中,使用的石头是致命武器,造成李四死亡,明显超出必要限度。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四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五、辩论总结1. 正方认为,张三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应免除刑事责任。
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以及张三在防卫过程中的防卫意识、防卫手段和防卫限度。
2. 反方认为,张三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主要依据是李四醉酒状态下的攻击并未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以及张三在防卫过程中使用的石头超出必要限度。
六、结论本案例中,张三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存在争议。
指导案例144号:张某某正当防卫案

指导案例144号:张某某正当防卫案文章属性•【案由】故意伤害罪•【案号】(2018)津01刑终326号•【审理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二审•【裁判时间】2018.12.14裁判规则1.对于使用致命性凶器攻击他人要害部位,严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行凶”,可以适用特殊防卫的有关规定。
2.对于多人共同实施不法侵害,部分不法侵害人已被制伏,但其他不法侵害人仍在继续实施侵害的,仍然可以进行防卫。
正文指导案例144号:张某某正当防卫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20年12月29日发布)关键词:刑事/正当防卫/特殊防卫/行凶/宣告无罪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基本案情:张某某与其兄张某1二人均在天津市西青区打工。
2016年1月11日,张某1与案外人李某某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李某某驾车逃逸。
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张某某一方认为交警处置懈怠。
此后,张某某听说周某强在交警队有人脉关系,遂通过鱼塘老板牛某找到周某强,请周某强向交警“打招呼”,周某强应允。
3月10日,张某某在交警队处理纠纷时与交警发生争吵,这时恰巧周某强给张某某打来电话,张某某以为周某强能够压制交警,就让交警直接接听周某强的电话,张某某此举引起周某强不满,周某强随即挂掉电话。
次日,牛某在电话里提醒张某某小心点,周某强对此事没完。
3月12日早上8时许,张某某与其兄张某1及赵某在天津市西青区鱼塘旁的小屋内闲聊,周某强纠集丛某、张某2、陈某2新,由丛某驾车,并携带了陈某2新事先准备好的两把砍刀,至天津市西青区张某某暂住处(分为里屋外屋)。
四人首次进入张某某暂住处确认张某某在屋后,随即返回车内,取出事前准备好的两把砍刀。
其中,周某强、陈某2新二人各持砍刀一把,丛某、张某2分别从鱼塘边操起铁锨、铁锤再次进入张某某暂住处。
张某1见状上前将走在最后边的张某2截在外屋,二人发生厮打。
法律案例防卫过当(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某,男,25岁,某市某区居民。
2018年5月,张某某与邻居李某某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李某某手持一把菜刀向张某某砍去。
张某某在躲避过程中,随手拿起一根木棍进行反击,导致李某某死亡。
案发后,张某某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
二、案件处理此案经当地公安机关侦查,认定张某某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涉嫌故意伤害罪。
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认为,张某某在遭受李某某持刀攻击时,有权进行正当防卫,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李某某死亡,其行为已构成防卫过当。
经法院审理,最终判决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三、案例分析(一)正当防卫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李某某手持菜刀向张某某攻击,明显属于不法侵害。
张某某在遭受攻击时,有权进行正当防卫。
(二)防卫过当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张某某在遭受攻击时,有权进行正当防卫。
然而,张某某在反击过程中,使用木棍将李某某击倒,导致李某某死亡。
根据案件事实,张某某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李某某死亡,构成防卫过当。
(三)防卫过当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防卫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法院考虑到张某某在遭受攻击时的紧急情况,以及其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最终判决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四、启示(一)提高法律意识本案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掌握防卫技巧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但在行使权利时,要注意掌握防卫技巧,避免防卫过当。
故意伤害罪无罪辩护成功案例--构成正当防卫

故意伤害罪⽆罪辩护成功案例--构成正当防卫律师观点分析⼀、案情简介2020年4⽉的⼀天,A某在⾃家⼩区附近的⼀家饭店门⼝吃饭,因其五岁的⼉⼦在花坛处撒尿⽽与在旁边推⾃⾏车的A某发⽣⼝⾓,被前来全家的A某的朋友张三劝开,随后,B某的妻⼦C某赶到现场,双⽅继续争吵,C某先⽤双⼿推A某的胸部,A某没有还⼿,⽽后,B某拍拖张三的劝阻,跑到A某跟前⽤⼿朝其头⾯部左侧击打⼀下,迅速再次被张三劝开。
后A某与C某及其⼥⼉、⼉媳继续争吵,在此过程中,C某⼜先动⼿朝A某的左脸部煽了⼀巴掌,A某遂⽤⼿朝C某脸部击打⼀拳,致C某双侧⿐⾻⾻折合并左侧上颌⾻额突⾻折,经新乡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鉴定,该伤已经构成轻伤⼆级。
⼆、办案过程本案当事A某在审查起诉阶段委托了河南牧野律师事务所张永霞律师,接受委托后,通过详细了解案情,查阅卷宗材料,及时与检察院承办⼈沟通,并递交法律意见书。
最终,检察院于2021年8⽉5⽇作出了构成正当防卫不起诉的决定。
三、辩护思路(⼀)本案受害⼈的伤情,并不能排除是被A某之外的其他⼈误伤从双⽅发⽣争执时的视频来看,双⽅因孩⼦撒尿问题发⽣争执,B某甩了A某⼀巴掌后,A某⽴刻护住孩⼦并没有还⼿,但是,此时B某的⽼婆C某看A某并没有还⼿,⼜向A某的⾯部⽤⼒打去,A某忍⽆可忍随即阻⽌还击过去,从视频来看,A某是从左向右打到了C某的左脸,⽽并不是⽤拳头从前往后的去还击,因为从视频可以看出C某的脸是从左往右的躲了⼀下,⽽不是从前⾯往后⾯仰,由此可见,A某打击了C某的左脸⽽不是⿐⼦,与此同时,C某的另外三位家⼈迅速的围上A某对其进⾏殴打,在这时,现场⽐较混乱,B某、C某、C某的⼥⼉和⼉媳与A某混乱的扭打在⼀起,所以,受害⼈C某的⿐⼦⾻折并不能排除是在此时被他⼈误伤,认定受害⼈的轻伤是A某所为,证据并不充⾜,不能排除是被他⼈误伤排除合理的怀疑。
(⼆)即使C某的轻伤后果确实是A某殴打所致,A某的⾏为也是属于正当防卫⾏为,依据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或者他⼈的⼈⾝、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中的不法侵害,⽽采取的不法侵害的⾏为,对不法侵害⼈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支持正当防卫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某,男,35岁,某市居民。
2020年4月15日,张某某与邻居李某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李某突然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张某某刺去。
张某某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迅速反击,用拳头击打李某,导致李某受伤。
后李某被送往医院治疗,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案件发生后,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指控张某某故意伤害罪。
二、案件审理过程1. 审查起诉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依法对张某某进行立案侦查。
在侦查过程中,张某某辩称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公安机关认为,张某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遂将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收到案件后,对张某某的行为进行了审查。
经审查,认为张某某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决定不予起诉。
3. 法院审理李某不服检察机关的决定,向法院提起自诉。
法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了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张某某的行为符合以下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1)张某某面对李某的攻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2)张某某反击行为是为了制止李某的攻击,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3)张某某反击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李某轻伤。
综上所述,法院认为张某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法驳回李某的自诉请求。
三、案件评析本案中,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是案件审理的关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具体来说,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1. 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 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3. 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4. 不法侵害行为尚未结束。
在本案中,张某某面对李某的攻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迅速反击,符合正当防卫的第一、二个构成要件。
同时,张某某反击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李某轻伤,符合正当防卫的第三个构成要件。
正当防卫的案例

正当防卫的案例正当防卫的案例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或者遭受即将发生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起正当防卫的案例。
一、案件背景2019年1月1日凌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某小区内,李某(化名)与其朋友在外喝酒归来后,在小区内遇到了一名年轻男子。
该男子突然对李某进行辱骂,并试图动手打李某。
在此情况下,李某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将该男子捅伤。
二、案件审理过程该案件经过公安机关调查后,认定李某属于正当防卫。
但是检察机关认为李某在使用匕首时过度了,并以故意伤害罪提起了公诉。
在庭审中,辩护律师提供了现场监控视频和多名证人证言,并解释了正当防卫的相关法律规定。
经过法庭审理,最终法院认定李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判决其无罪。
三、案件分析1. 李某的行为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制止对自己或者他人的非法侵害,所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李某受到了年轻男子的辱骂和攻击,并处于紧急情况下。
他所采取的匕首防卫行为是必要的,并没有超出正当防卫范围。
2. 检察机关是否对李某提起故意伤害罪成立?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自卫过当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李某虽然使用了匕首并将年轻男子捅伤,但是其行为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检察机关提起故意伤害罪不成立。
四、结论本案中,李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并没有超出正当防卫的范围。
最终法院判决其无罪,保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但是要注意掌握好防卫的度和尺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浅析正当防卫——以安某某故意伤害案为视角

安某某 的辩 护人 辩称 被告 人 的行 为 是为 了不受 不法侵 害 或逃 脱 不法侵 害, 用刀刺伤 他人造 成死亡 的行 为, 是正 当防卫 , 所 以无罪 本 院不予采 纳 。 被告 人安某 某 因 自己的 二 审: 吉林省 延边朝 鲜族 自 治 州中级人 民法 院( 2 o o 7 ) 延 中刑 的意 见不符合 法律 规定 , 终 字第 6 5 号。 行为给 被害 人造 成经济 损失 , 应 负民事赔 偿责任 。 但 被害 人在 本
◆法律经纬
’ ’
j l I { I } j l 占 } ▲ 金
’ 。’ ‘ 。 。 。 ‘ ‘ 。。 。 。 ’ 。 一
2 0 1 3 ・1 0 ( 上)
浅析正 当防卫
以安某某故 意伤 害案为视 角
孙 有 波
摘 要 《 刑 法》 的规定的正 当防卫权是在 紧急状态下, 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产生的一种法定权利。正当防卫权不可以随 便 随 时任 意行使 的 。如行 使 不 当, 或滥 用正 当防卫权 , 可能具 有社会 危 害性 , 进 而可能 构成犯 罪。本 文 以安 某 某故意 伤 害
朝鲜族 , 初 中文 化 , 农民, 现住 延吉市 小营 乡( 户籍所在 地 : 和龙 市 年 。
年 4月 l 9日被 龙井 市公安 局刑事 拘 留;因涉嫌 犯故 意伤 害 ( 致 带 民事 诉 讼原 告 人李 某某 被 害人 李 勇 的死 亡 赔偿 金 1 9 5 5 0 1 . 4 0 元, 丧葬费 8 2 9 1 . 5 2 元, 被扶养 人李 学风 的扶养 费 9 1 9 0 . 8 0元 , 崔 死) 罪被逮 捕 , 现 羁押 于龙 井市看 守所 。
公诉机 关指 控 : 被 告人安 某某于 2 0 0 7 年 4月 1 8日 1 6时许 , 英 顺 的扶 养 费 1 0 1 0 9 . 8 8元 等 各种 经济 损 失计 2 2 3 0 9 3 . 6 0元 的 0 %, 即1 3 3 8 5 6 . 1 6元 。 在龙 井市智 新镇新 化村养 鱼池饭店里 和其 哥哥安龙 吉喝酒 时 , 与 6 另 一桌 喝酒 的金应 范发 生 口角 并与金 应范 、 崔虎、 李某 某等 人发 3 . 驳回 附带 民事诉 讼原 告人 李某某 的其 他诉讼 请求 。 宣判 后 民事诉讼 原告人 李某某 不服 , 向吉林省延边 朝鲜 族自 生 打仗 。后在 饭店 外斗殴 中 , 被告 人安某 某逃 到饭 店 内, 被 害人
故意伤害答辩状范本新

故意伤害答辩状范本新尊敬的法庭:我是被告人XXX的辩护律师,特此向贵庭提出答辩状,就本案涉及的故意伤害罪行进行辩护陈述。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被告人XXX并未故意伤害他人,他只是在自卫的情况下采取了必要的行动。
在事件发生前,被告人XXX一直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他从未有过任何与暴力行为相关的犯罪记录。
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被告人XXX被害人无故挑衅,威胁其人身安全,被告人XXX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采取了必要的防卫措施。
其次,被告人XXX的行为并非出于故意伤害的目的,而是出于自卫的本能反应。
根据我所了解的案情,被告人XXX在被害人发起攻击之后,并未使用任何致命武器,而是采取了合理的防卫手段,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被告人XXX并未有任何预谋或计划去伤害他人,他只是在面对危险时做出了必要的反应。
第三,被告人XXX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要求。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的规定,当被告人处于非法侵害或者有被侵害的危险时,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是合法的。
而在本案中,被告人XXX明显是面临非法侵害的威胁,他的行为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要求。
被告人XXX并未超出必要的限度,他所采取的防卫行为是合理的、必要的。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被告人XXX对于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懊悔和自责。
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伤害和痛苦,并表示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被告人XXX并非一个冷血无情的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和良知的公民,他深知自己的错误,并将从中吸取教训,改过自新。
综上所述,我认为被告人XXX并未故意伤害他人,他的行为是出于自卫的必要反应,符合正当防卫的要求。
我恳请法庭能够公正、客观地审理此案,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
谢谢法庭的审理!辩护律师:XXX。
故意伤害正当防卫无罪辩护词

故意伤害正当防卫无罪辩护词审判长,审判员:受被告人刘家属的委托,我所指派担任被告人二审的辩护律师。
通过查阅案卷、会见被告、开展调查以及参加今天的法庭调查,我们对本案的事实有了全面的了解。
根据事实和法律,特提出如下辩护意见,供参考: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没有超过必要限度。
根据法律规定,不应认定被告构成犯罪,不应承担民事赔偿。
一、被告的行为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据我国《刑法》第233条规定,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观上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
因此要认定一个行为是否过失致人死亡罪,首先必须确认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是否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
如果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危害结果,那么过失致人死亡罪就不能成立。
公诉方在起诉书称“当晚11时许,被告、殷某从本村赵某家返回被告家,被告在途经被害人家门口时,被害人突然窜出,手持菜刀将被告左颈部、左眼眶部砍伤……后被告人被告又将被害人仰面推倒在地,致被害人重伤”。
这是法院认定被告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要原因。
其实强调被告将被害人推倒的事实,这恰恰从另一方面说明被害人是故意杀人(未遂)。
被告在突然遭到手执凶器的被害人的袭击下,在面临被害人的威胁时,只是出于人的本能的自我防卫,他面对手持菜刀的被害人,根本不可能也没时间去想自己的推倒行为是否会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因此,根据被告人当时所处的情况和环境,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危害结果,那么被告的行为就完全不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的主观特征。
所以由于主观要件的缺失,根据犯罪构成原理,上诉人的行为不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的犯罪,其主观方面追求的是排除不法侵害,并非追求致人伤害或死亡,因此上诉人主观方面属防卫的故意而并非犯罪的故意。
法律案件分析正当防卫(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在我国,正当防卫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正当防卫案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正当防卫案件为例,对其进行分析。
案件事实某年某月某日,被告人李某与邻居张某因土地纠纷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持刀朝李某胸口猛刺。
李某在慌乱中,捡起一块石头砸向张某,导致张某受伤。
事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以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
二、正当防卫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在本案中,张某持刀朝李某胸口猛刺,明显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李某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符合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2. 李某的防卫行为具有必要性正当防卫要求防卫行为具有必要性,即只有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情况下,防卫行为才能成立。
在本案中,李某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捡起石头砸向张某,是为了制止张某的不法侵害,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因此,李某的防卫行为具有必要性。
3. 李某的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要求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即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的性质、强度、手段等相适应。
在本案中,张某持刀攻击李某,其侵害行为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和严重后果。
李某在防卫过程中,仅用石头砸伤张某,并未造成张某死亡,符合必要限度的要求。
4. 李某主观上具有防卫意识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主观上具有防卫意识,即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的存在,并出于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目的进行防卫。
在本案中,李某在张某持刀攻击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捡起石头进行防卫,说明其具有防卫意识。
三、案件判决根据上述分析,李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应当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应当依法认定李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对其不予刑事处罚。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活中,我们要是遭受他⼈的不法侵害,此时是可以采取⼀些必要的措施来进⾏制⽌的。
这其实就是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你知道正当防卫的五个构成要件是哪些吗?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下⾯,店铺⼩编就带您来了解。
构成正当防卫的五个要件有哪些?构成正当防卫的五个要件分别是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现实;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在进⾏;主观条件,具有防卫的意识;对象条件,针对侵害⼈进⾏的防卫;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
“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为构成犯罪为条件。
对于精神病⼈所为的侵害⾏为,⼀巴黎茶馆⾎案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
但是并⾮针对所有的犯罪⾏为都可以进⾏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渎职罪等等不具有紧迫性和攻击性的犯罪,⼀般不适⽤正当防卫制度。
不法侵害应是由⼈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系紧急避险⽽⾮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
如果防卫⼈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构成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如果其主观上存在过失,且刑法上对此⾏为规定了过失罪的,那么就构成犯罪,否则就是意外事件。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不法侵害正在进⾏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卫⾏为具有合法性。
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般认为以不法侵害⼈开始着⼿实施侵害⾏为时开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分明显紧迫,且待其实施后将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时,可以认为侵害⾏为已经开始。
例如恐怖分⼦在放置炸弹后,即使尚未引爆炸弹,但也构成不法侵害;为了杀⼈⽽侵⼊他⼈住宅的,即使尚未着⼿杀害⾏为,但也被视为不法侵害⾏为已经开始。
不法侵害的结束时间——当合法权益不再处于紧迫现实的侵害威胁的时候,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具体表现在:不法侵害⼈被制服,丧失了侵害能⼒,主动中⽌侵害,已经逃离现场,已经⽆法造成危害结果且不可能继续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指导性案例225号:江某某正当防卫案

指导性案例225号:江某某正当防卫案文章属性•【案由】故意伤害罪•【审理法院】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二审•【裁判时间】2022.11.09正文江某某正当防卫案裁判要点1.对于因学生霸凌引发的防卫行为与相互斗殴的界分,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通过综合考量案发起因、是否为主要过错方、是否纠集他人参与打斗等情节,结合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在类似情境下的可能反应,准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性质。
不能仅因行为人面对霸凌时不甘示弱、使用工具反击等情节,就影响对其防卫意图的认定。
2.对于防卫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应当立足防卫时的具体情境,从同年龄段未成年人一般认知的角度,综合学生霸凌中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后果和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情节,考虑双方力量对比,作出合理判断。
基本案情被告人江某某(系化名,时年14周岁)系湖南省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
因江某某在春游时与同班某女同学聊天,同级邻班同学胡某认为江某某招惹其女朋友,要求江某某买烟赔礼道歉,否则就打江某某。
之后江某某给胡某买了一包香烟,但胡某嫌烟不好不要,遂产生殴打江某某的意图。
2019年5月17日上午早读课前,与被告人江某某不和的同班同学孙某某,伙同他人借故把江某某喊到厕所,扬言要殴打江某某。
江某某有不甘示弱的言语回应(案发后其解释系找借口拖延,打算放学时跑掉)。
当日早读下课后,江某某在上厕所时,孙某某、胡某等人又拉扯江某某,并踢了其一脚。
后因上课时间到了,各自散去。
第二节课下课后,孙某某邀约同学张某某、胡某等人帮忙殴打江某某,并向张某某指认正在厕所内的江某某。
午饭后,孙某某又邀约被害人陈某甲、陈某乙、吴某等帮忙殴打江某某。
随后,孙某某等7人前往教室寻找被告人江某某,其他8人在厕所里等候。
江某某拒绝前往,孙某某称若不去将强行带走,江某某被迫跟随前往,并将同学用于开药瓶的多功能折叠刀(非管制刀具,刃长约4.5厘米)藏在右手衣袖内。
法律支持正当防卫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5月,张某某与邻居李某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
李某酒后持刀追赶张某某,张某某在逃跑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捡起一块石头砸向李某,导致李某受伤。
事后,李某报警,公安机关将张某某抓获。
张某某认为自己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应受到刑事追究。
然而,检察机关以故意伤害罪对张某某提起公诉。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然而,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满足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成为了本案的争议焦点。
三、法律支持正当防卫的依据1. 张某某的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李某酒后持刀追赶张某某,明显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2. 张某某的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在遭遇不法侵害时,张某某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3. 张某某的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根据案件事实,张某某在逃跑过程中,捡起石头砸向李某,虽然造成了李某受伤,但并未造成李某死亡或者严重残疾,属于必要限度内的防卫行为。
4. 张某某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张某某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条件,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
四、法院判决及法律支持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张某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判决张某某无罪。
法院认为,李某酒后持刀追赶张某某,张某某在逃跑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捡起石头砸向李某,属于正当防卫。
张某某的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没有造成李某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符合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条件。
本案的判决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正当防卫的支持。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旨在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正当防卫案件时,应当充分考虑案件的实际情况,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关于正当防卫的几个案例

关于正当防卫的几个案例案例1、赖某,男,25岁。
某日晚,赖某见两男青年正在侮辱他的女朋友,即上前制止,被其中一男青年殴打被迫还手。
对打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赖的左肩,但未表明公安人员的身份。
赖某误以为黄是帮凶,便拔刀刺黄左臂一刀逃走。
[问题]对赖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并请说明理由。
分析:赖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理由是:(1)赖某打击便衣警察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应当负刑事责任。
(2)赖某对便衣警察的伤害行为是故意的。
在本案中,赖某对便衣警察是否为侵害人的同伙在认识上有过失,但对便衣警察的伤害行为却是故意的,而不是过失。
(3)赖某没有认识到便衣警察的身份,主观上没有妨害警察执行公务的故意,不能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案例2、一天晚上,田华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青年黄某。
黄某把刀逼向田华并让他交出钱和手表。
田华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持刀紧随其后,慌乱害怕中,田华拿起墙角的一根木棒。
向黄某挥去,黄某应声倒下。
田华立即向派出所投案,后经查验,黄某已死亡。
[问题]田华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为什么?分析:田华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本案中,田华对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黄某采取防卫行为,将之打死,属于正当防卫。
案例3、王某,女。
24岁。
张某、女,44岁。
被害人王兆宽,平素对其妻张某、女儿王某经常打骂虐待。
一天深夜,王兆宽对女儿王某强奸2次。
王某被强奸后服药自杀,经抢救未死。
其妻张某也曾被王兆宽打后自杀未遂。
某年2月27日深夜,王兆宽钻入王某被窝,意欲强奸,王某不从。
王兆宽惟恐其妻发觉,便回自己被窝。
早晨4时许,王兆宽又钻入女儿王某被窝,王某奋力反抗。
王兆宽说:“今天不把你祸害了,我都是你养的。
张明楷:误将正当防卫认定为故意伤害司法现状的刑法学分析

张明楷:误将正当防卫认定为故意伤害司法现状的刑法学分析正当防卫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作者|张明楷节选自:《故意伤害罪司法现状的刑法学分析》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转自:刑事读库、刑事参阅误区将正当防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正当防卫不成立犯罪,是家喻户晓的法律规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司法机关能够准确适用刑法的规定。
在本文看来,我国司法机关将正当防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情形相当普遍,其中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一)将典型的正当防卫认定为相互斗殴,进而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第一类(最典型)情形是:乙与甲基于某种原因发生争吵,乙先对甲实施暴力,甲还手将乙打成轻伤。
对于这样的案件,司法机关基本上都认定甲与乙是相互斗殴,进而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例如,2012年4月5日9时许,被告人陶某在某市场摆摊卖药,徐某到其药摊试药后,拿起一盒药未付钱就离开,陶某追上徐某欲讨回药品时,双方发生拉扯打斗,徐某将被告人陶某所戴耳麦打掉在地,陶某则一拳打在徐某面部致其倒地受伤。
后周围群众报警,陶某在现场被抓获。
经法医鉴定,徐某受轻伤。
某法院认为,被告人陶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案在起因上,被害人徐某未付款而拿走被告人陶某的药品,且在争执过程中殴打被告人陶某,被害人徐某对矛盾激化负有明显过错,量刑时可对被告人陶某从轻处罚。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陶某与被害人达成民事赔偿协议,并按协议赔偿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可酌情从轻处罚。
被告人陶某自愿认罪,酌情从轻处罚。
'于是,判处被告人陶某管制一年。
在本文看来,类似这样的判决,都不妥当。
陶某的行为并非故意伤害,而是正当防卫,理由如下。
其一,徐某的行为属于不法侵害,对此没有疑问。
一方面,作为防卫对象的不法侵害并不限于刑法上的不法侵害,对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不法侵害,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这是我国刑法理论长期以来的通说。
于海明案:一个公民正当防卫权扩展的标志性案例。

于海明案:⼀个公民正当防卫权扩展的标志性案例。
⼀个公民正当防卫权扩展的标志性案例!于海明最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全民欢呼,本律师认为这⼀案例的实践极⼤的扩充扩展了公民的正当防卫权。
这个案⼦最核⼼的是于海明反抢刘海龙砍⼑并捅刺砍击于海龙数⼑,致刘海龙⾝受重伤,这⼀情节如何认定?按照通常的机械司法认定,于海龙抢⼑后,刘海龙已经不具备继续伤害于海明的能⼒,于海龙此时⽤⼑刺伤刘海龙已经涉嫌故意伤害。
更何况在于海明刺伤刘海龙⼀⼑之后,刘海龙已经更加不具备继续伤害于海龙的能⼒,⽽于海明连续刺伤并砍击刘海龙,这⼀⾏为基本可以确定为故意伤害。
这种认定看似合理,但是完全⾼估了⼀般⼈在遇到此种危险之中的冷静精确防卫的能⼒,⼈毕竟不是⼀架机器,在处于极度危险恐惧慌乱之中,做出任何⾏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此次事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最终作出的认定和决定就是从这⼀基本⼈性出发,⽽不是从机械司法实践出发。
其中最后认定刘海龙砍⼑甩落在地后,⼜上前抢⼑,刘海龙被致伤后,仍没有放弃侵害的迹象,于海明的⼈⾝安全⼀直处在刘海龙的暴⼒威胁之中。
这其中对“没有放弃侵害的迹象”实际上就做了⼤幅度的扩展。
什么是侵害的迹象?从机械司法的认定来看,这种迹象怎么能判断和证明?这种迹象是不是⾜以威胁于海明⼈⾝安全侵害的迹象?如果于海明不能证明这⼀点,那他可能就会被定为故意伤害,但这⼀次司法机关最终的认定直接就认为这种侵害的迹象是⾜以威胁到于海明⼈⾝安全的迹象,因为根据于海明当时处于恐惧状态来看,他有⾜够的理由这样判断。
对于于海明拿⼑后对刘海龙连续砍击,司法机关的解释是,⼀⽅⾯于海龙⼈⾝安全仍然处于刘海龙的暴⼒威胁之中,另⼀⽅⾯连续砍击是⼀个连续的动作,完全具有合理性。
对于于海龙龙⼈⾝安全仍然处于刘海龙的暴⼒威胁之中,这⼀认定⾮常⼤胆。
于海明追击刘海龙连续砍击刘海龙的⾏为,有充分的合理性,法律不能要求在⼀个极度慌乱恐惧愤怒的受害⼈在防卫的时候去精确计算⾃⼰是砍⼀⼑还是砍两⼑,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法律不能强⼈所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案是故意伤害或是正当防卫
龙婧媛
一、案情简介
某乡的梅某因曾经与宋某有矛盾,饮酒后便提一把长刀到宋某家闹事。
在宋家与宋某发生口角,宋某长子在与梅某争抢刀子的时候右手被划伤,之后梅某又将宋某左手砍伤。
随后宋某便在家中拿了一根铁棒在其家门口先将梅某手中的刀具打掉在地,接着又一棒打在梅某的头部,将其头部打伤。
梅某颅脑损伤致成硬膜外血肿及脑内血肿,损伤程度为重伤。
二、分歧意见
本案围绕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形成两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宋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特征。
理由是宋某在梅某提刀在自家闹事,并且家人及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用铁棒打伤梅某的行为符合《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所以宋某的行为系正当防卫。
第二种意见认为,宋某的行为不符合正方防卫的特征,而是一种事后报复性伤害行为。
因为宋某第一棒将梅某的刀具打掉在地上的时候正当防卫已经成功,对于梅某的不法侵
害行为已经起到制止的作用。
宋某打第二棒的行为是基于气愤而产生的事后报复性伤害行为。
三、评析意见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宋某的行为并非正当防卫行为,而是故意伤害。
理由如下:
首先,笔者认为宋某故意伤害致使梅某头部重伤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行为,而是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
正当防卫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同时实施的,才能称之为正当防卫,对于不法侵害已经进行完毕,而进行的事后防卫,不是正当防卫。
事后防卫是一种防卫不适时,属于非法侵害行为,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由于防卫不适时不具有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所以也不是法定的从宽处罚的事由,其性质与正当防卫完全不同。
当梅某与宋某在宋家屋外对峙之时,梅某在宋某家门口比划着刀具,嘴中说:“你来、你来”的行为是一种防卫挑衅的行为,并非行凶行为。
宋某第一棒打掉梅某所持的刀具的行为,的确是正当防卫。
但宋某打掉梅某刀具之后,梅某并没有捡刀或是准备徒手再对宋某进行侵害的行为,说明梅某已经没有进一步实施侵害的意图。
当梅某的刀具被宋某打掉在地上之后,宋某间隔十多秒的时间才对梅某实施第二棒的打击,十秒甚至十多秒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当时宋某来说足够连续打击八到十下,足够梅某捡刀或是徒手继续与宋某搏斗,但梅某什么都没有做,梅某的行
为在这个时候已经中止,并且客观上和事实上都已经失去了行凶的可能性,所以宋某第二棒的行为不具有防卫性。
宋某在打掉梅某的刀具之后,基于被梅某伤害之后而产生气愤,再次用手中的铁棒第二棒打向梅某的头部,此行为是基于伤害的故意而非是防卫,是典型的事后报复性故意伤害行为。
其次,宋某故意伤害梅某头部的第二棒具有独立性。
客观分析以连续打击为特征的正当防卫案件,行为人的数次打击旨在排除不法侵害,则各个打击行为并无独立的法律意义,这样的案件并不以连续打击间隔时间的长短作为判断行为独立性与否的标准。
分析本案,笔者认为,宋某的前一个打击行为已经有效排除了现实的不法侵害,后续的打击已经为不必要,宋某在第一棒之后又再一棒打击梅某的重要部位头部,这个后续行为具有予以独立之法律评价的必要性。
判断具有连续打击特点的正当防卫案件中,应该判断行为人的后一个打击行为是否因其前一个打击行为有效制止了不法侵害而成为不必要的,进而具有了对之进行独立法律评价的必要,这样的判断,是一个纯客观的事实问题,所以不论宋某是否意识到后续打击的必要性,仍应对后续的一个打击行为进行独立于前一个打击行为的法律评价。
具体到本案中,宋某的前一个打掉刀具的行为及其妻将刀具收好的行为已经形成足够的外在阻隔,使得其打第二棒的行为与第一棒的行为之间有明显的相对独立性,在性质上第一个打击行为与
第二个打击行为性质发生变化。
第一个打击行为是基于正当防卫,而第二个打击行为是事后的报复性故意伤害行为。
再次,宋某的行为不符合《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无限防卫”的特征。
针对《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机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行凶,本非法律用语,而且行凶也非一个罪名,而是涵盖了多种暴力的手段,而法条已把故意杀人单独规定了,剩下的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等暴力程度差别很大的罪名,显然不能都一律予以特别防卫,应当将具体的行为具体到每条法规中,避免将其全部归入“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一涵盖性的语句中,扩大了立法的范围,违背了立法者的初衷。
具体到本案中,梅某虽然提刀到宋某家,有过错在先,但梅某的行为只造成一个轻伤、一个轻微伤的结果,足以证明梅某并没有行凶的打算,其行为绝不能认定为是行凶。
也不能由此将宋某的故意伤害行为套以刑法二十条的规定。
况且宋某打梅某第二棒的行为从正当防卫构成的五个条件上看,根本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
就更不能将这样的伤害行为套以无限防卫。
最后,宋某伤害梅某的行为不具有防卫过当的特征。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一般是由过失构成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防卫人在实行正当防卫的过程
中,应当预见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后果。
具体到本案当中宋某故意伤害梅某的行为,不论从主观上或是客观上来说,宋某都不是过失,而是直接的故意。
从主观上分析,宋某应当预见到其打击的行为足以造成梅某头部重伤,这一结果不是宋某过失所致而是积极追求的结果。
从客观上分析,头部是人类的重要部位,用铁棒打在头部足以造成严重伤害。
宋某打击的部位明确,其行为不是过失的结果,是直接追求的故意。
四、处理结果
该案检察机关经审查后以宋某触犯故意伤害罪起诉至县人民法院。
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宋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宋某表示服从判决,并未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