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测试)(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 3 第 1 章第 2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测)
(满分 60 分, 40 分钟达成)
班级姓名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 30 分,每题3 分)
1. 内环境稳态的保持要依靠机体的调理,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以下事实不是由外界环境要素变化惹起的是()
A.夏季长久呆在空调房间简单惹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高升
C.人在水中“憋气”一段时间出来后,呼吸运动会显然增强
D.长久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惹起“中暑”
2.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天越野赛后,感觉全身酸痛,并陪伴着大批出汗等。

以下有关
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
A.强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批乳酸,以致其血浆pH 明显降落
B.此时应实时增补盐水并注意适合散热,以保持水盐与体温均衡
C.因为能量大批耗费,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降落
D.因为其体内内环境pH 发生变化,因此细胞代谢发生杂乱
3. 以下对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固的状态
B. 体液包含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此中细胞内液约占1/3 、细胞外液占2/3
C.红细胞、淋巴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
4. 以下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转,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
C.艾滋病患者出现病症与内环境稳态的失衡有关
D.人体保持稳态的能力是很强的,内环境的各样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固状态
5. 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理门路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人体血液的pH 往常保持在7~ 7. 45 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响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03联合成 NaHCO3
D.血液中C0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将CO2排出
6. 对于内环境稳态的调理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内环境的稳态与激素调理没关
B.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的稳态也起侧重要的调理作用
C.内环境的稳态影响酶的活性,酶的活性反过来又影响内环境稳态的调理
D.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依靠于神经系统的调理
7.正常状况下,转氨酶主要散布在各样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
很低。

当某种原由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碎后,可有大批转氨酶进入血浆。

这项事实可作为以下哪项结论的凭证 ( )
A.内环境是不稳固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疗疾病的依照
C.稳态的动向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8.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互换表示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③都一定经过消化系统才能达成
B.人体的体液包含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互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互换
9.PM2. 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 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批的有毒、有害物质,
而人体的呼吸道对其没有过滤阻拦能力,因此会严重影响人们健康。

以下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PM2. 5 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空气中超标细颗粒物使过敏病人发病时, B 淋巴细胞快速增殖、分化
C. PM2. 5 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就会以致其pH 呈酸性
D.空气污染的主要原由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理能力
10.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 + 2+ 2+ ﹣
有机酸蛋白质
成分( mmol/L) Na K Ca Mg Cl
①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A.①属于血浆,因为含有许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以致②的增加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起码需穿过 5 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别的主要原由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二、非选择题(30 分,每格 2 分)
11.( 18 分)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构造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

(2)正常状况下,图中中的CO2浓度最高。

(填字母)
(3)一般状况下, B 液与 A 液成分上的主要差别是 A 中 ________ 含量较少。

(4) 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 。

(5)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岛素;这两种物质哪一种能够进入血浆________。

(6)若某人长久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惹起图中(A) _______增加,其结果是将会惹起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 。

(7)某人喝入大批的食醋后不会惹起内环境pH 显然降落,原由是图中 (B)_______ 内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12.( 12 分 0 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 NA2HPO4、KH2PO4的溶液, 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
资料进行实验,研究“血浆能否拥有保持pH 稳固的功能” ,主要实验步骤以下:
分别加入25ml 实验资料→测pH→滴加 5 ml 0.1mol/L的HCl、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足冲刷→重复实验并记录。

试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都应丈量三种资料的pH 值,其目的
是。

(2)该同学用以下图曲线来预期研究结果,试回答:①预期结果中显然不切合科学的是
组,原由
是。

②实验中清水组缓和冲液组起作用。

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3)假如要证明血浆的确拥有保持pH 稳固的功能,本研究实验还应当补
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