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和异丙嗪对急诊眩晕症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8
2019 年第 6 卷第 19 期2019 Vol.6 No.1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天麻素和异丙嗪对急诊眩晕症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耿 艳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00)
【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素和异丙嗪对急诊眩晕症联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天麻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与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采取天麻素联合异丙嗪对急诊眩晕症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质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大力推广。
【关键词】天麻素;异丙嗪;眩晕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9.148.01
眩晕症属于常见内科疾病,该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易反复,发病后患者出现眼花、恶心、呕吐、冷汗、头痛、头晕等症状[1],一旦发病通常需药物方可缓解,对患者身体具有较大危害。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眩晕症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发现,采取天麻素和异丙嗪治疗,临床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我院确诊为眩晕症;排除急性脑梗塞、心脏病、肝肾疾病、心肌梗死、妊娠哺乳女性及药物过敏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7.5±7.6)岁,11例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13例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14例为前停神经元炎,5例为其他原因所致;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8.5±7.2)岁,10例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15例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12例为前停神经元炎,6例为其他原因所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与天麻素(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3046),将600 mg 天麻素加入250 mL 生理盐水中混合稀释,采取静脉滴注方式给药,1次/d ,连续给药3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异丙嗪(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490)采取肌内注射方式给与患者25 mg 异丙嗪,1次/d ,如患者病情较重可将其调整为2次/天,连续给药3天。
1.3 观察指标显效:患者眼花、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消失,意识恢复清晰,头部可自由活动且无眩晕感觉;有效:患者眼花、恶心、呕吐、冷汗、意识明显改善,头部可自由活动存在轻微眩晕感觉;无效:患者眼花、恶心、呕吐、冷汗、意识无改善,头部无法自由活动,眩晕感较为严重;总体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 )、百
分数(%)表示,采用x 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n =43)显效17例(39.53%),有效15例(34.88%),无效11例(25.58%),总体有效率为32例(74.42%);观察组(n =43)显效31例(72.09%),有效7例(16.28%),无效5例(11.63%),总体有效率为38例(88.37%);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 讨 论
眩晕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综合征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眩晕症发病率呈急剧攀升状态,在急诊患者中占1/3以上比例,位于急诊发病率第三名[2],引起国内外医学界关注。
研究表明,眩晕症主要依靠药物进行治疗,目前,眩晕症治疗药物作用各不相同,但治疗目的均为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天麻素不仅能对人体神经系统进行调节,还能对患者脑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使血管达到扩张效果,提升脑血管阻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消除患者因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眩晕症状。
异丙嗪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降低作用,使血脑屏障更容易通过,其镇定作用较为显著。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眩晕症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发现,采取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其临床有效率(88.37%)明显高于单一的天麻素治疗临床有效率(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在眩晕症患者治疗中,临床医生可选择天麻素和异丙嗪联合用药治疗[3],以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黎忠,林志海,程芳芳,等.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
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8(11):24-25.
[2] 王利伟.急诊眩晕症给予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2):86-87.
[3] 黄忠绍.异丙嗪联合天麻素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3):6507,6509.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