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趣味教学七法
小学音乐课堂创意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课堂创意教学方法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通过音乐,我们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培养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通过创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音乐课堂创意教学方法,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加生动有趣地引导学生。
一、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创意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音乐版的猜谜游戏,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等特点来猜测歌曲的名字或者歌词。
这样的游戏既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又能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音乐绘画音乐绘画是将音乐和绘画结合起来的一种创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段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音乐,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例如,可以播放一首悲伤的音乐,让学生用颜色和线条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中悲伤情绪的理解。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音乐剧表演音乐剧表演是一种集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的综合性创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段简单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编写歌曲和舞蹈动作,并进行表演。
通过参与音乐剧表演,学生不仅可以学习音乐、舞蹈和戏剧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四、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创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音乐创作的指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
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然后写下歌词,再加上简单的旋律和伴奏。
通过音乐创作,学生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创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例如,可以播放一首古典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通过音乐欣赏,学生能够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初中音乐课趣味教学法教案

初中音乐课趣味教学法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学习一首富有情趣的歌曲。
2. 进行音乐游戏和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音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3. 分组进行歌曲接龙,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音乐游戏(15分钟)1. 教师设计音乐游戏,如“音乐猜谜”、“音乐接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2. 学生参与游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写歌词、设计旋律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3. 教师总结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谈收获,分享学习音乐的喜悦。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音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关注学生在音乐游戏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音乐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创作成果,分析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情况。
备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使用音频、视频和互动软件等媒体资源来增
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
他们的参与度。
2. 合作研究法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音乐项目和任务。
这
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
沟通能力。
3. 艺术创作法
艺术创作法让学生通过创作音乐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他们更深入地
理解音乐的艺术特点。
4. 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将游戏元素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
通过有趣的游戏
方式,学生可以更轻松地研究音乐知识和技巧。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 演示和实践法
演示和实践法通过示范和实践演奏来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这
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表
演能力。
以上是几种常见且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
需要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
通过富有创意和灵活
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音乐课常用教学方法

音乐课常用教学方法1.听觉训练法:这是音乐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通过让学生听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听音辨音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听辨音高、节奏、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并进行分析。
2.观察法:通过让学生观察音乐家的演奏,以及观察音乐作品的演绎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表演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音乐视频或音频,让学生观察和评价音乐家的演奏技巧,乐器的演奏姿势,以及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等。
3.演唱法:通过让学生唱歌,培养学生的音准和发声技巧。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唱的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和曲调唱歌,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技巧。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演唱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弹奏法:通过让学生学习弹奏乐器,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初学者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让学生逐步学习弹奏技巧和乐谱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5.创作法:通过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写乐曲、创作歌词等,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6.合作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演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或乐队演出,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项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音乐协作能力。
7.比赛法:通过举办音乐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如歌唱比赛、乐器演奏比赛等,让学生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和技巧,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音乐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和兴趣等因素进行选择和组合,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以上所提到的教学方法仅为常用方法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探索,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让他们享受美妙的旋律,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我们可以以趣味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
一、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比如,可以利用节奏游戏让学生练习节奏感,例如“大象过河”:老师在敲击节奏乐器的同时,学生按照节奏过桥。
同样地,还可以利用音符卡片进行快速配对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对音符的识别能力。
二、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舞蹈等表演形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小合唱歌曲,给学生指定各自的歌唱部分,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三、音乐绘画音乐与绘画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通过听音乐让学生描绘自己的想象画,或者以音乐为灵感进行绘画创作。
例如,选择一首快节奏的音乐,让学生用颜色和线条描绘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起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发现美的感知的目的。
四、音乐故事音乐故事是融合了音乐与故事元素的一种教学形式。
通过讲述带有音乐元素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
例如,可以以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为基础,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述和配乐的欣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的音乐以及他的创作背景。
五、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将音乐、舞蹈和表演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排练、表演音乐剧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对音乐剧的理解和欣赏。
可以选择一些充满童真和教育意义的音乐剧,如《小红帽》、《绿野仙踪》等,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以上就是一些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构建小学趣味音乐课堂的方法

构建小学趣味音乐课堂的方法小学趣味音乐课堂是指在保证音乐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构建小学趣味音乐课堂的方法。
1. 探索性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音乐。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乐器或声音道具,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声音特点,并尝试演奏或模仿。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游戏化教学:将音乐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在教授音乐节奏时可以设计一个“击鼓比赛”,让学生分组进行鼓点演奏比赛,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又可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使用音乐视频、音乐软件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在教学音乐欣赏时可以播放一些经典音乐作品的演奏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和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4. 手工制作乐器:鼓励学生用废旧材料或简单的工具手工制作各种乐器,如木琴、铃铛、水晶琴等,让学生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对乐器的材质、结构和演奏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制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共同演奏,体验自己亲手制作的乐器带来的乐趣。
5. 校内外音乐活动:组织一些有趣的校内外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展览、合唱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并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6. 故事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故事的讲述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在讲述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时,可以播放他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贝多芬的情感和创作灵感。
7. 跨学科教学: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
在学习音乐乐理的同时可以与数学结合,通过音符的长短、音调的高低等来进行数学运算,加深对音乐乐理的理解。
8. 参观音乐会和演出: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管弦乐团演出等音乐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专业音乐表演的魅力。
构建小学趣味音乐课堂的方法

构建小学趣味音乐课堂的方法音乐是一门充满趣味和魅力的艺术,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课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音乐素养,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构建一个趣味十足的小学音乐课堂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老师们打造有趣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享受到快乐和乐趣。
一、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为了提高音乐课的趣味性,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
可以通过歌唱、舞蹈、打击乐器和合奏等方式来教授音乐知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老师还可以结合游戏、故事等元素,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情感和表现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触动人的情感,并通过表现来传达情感。
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构建趣味音乐课堂的重要条件。
老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环境、选择音乐教材、安排课堂活动等方式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音乐,并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老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注重学生的参与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学生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成为音乐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构建趣味音乐课堂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老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兴趣培养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音乐特长,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道路。
幼儿音乐教育七步教学法

幼儿音乐教育七步教学法音乐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教音乐和学音乐。
教学时应该倡导体验、摸索、探究、合作及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
尽管在学习过程中,孩子的音乐能力存在差异,但只要我们重视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每个孩子都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与实践中来。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采用七步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听。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为了唱,因此要在听好的基础上唱,只有听好了才可能唱好、唱准。
听,还可以分辨不同的情绪、音色,对开拓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音乐想象力都有帮助,是学好音乐的前提。
不仅可以听优秀的器乐曲,如《龟兔赛跑》、《在钟表店里》,还可以听乐曲、歌曲中他们熟悉的喇叭、火车、鸟叫、鸡叫、牧笛、雷声、流水、钟声、风吹树叶等等,并鼓励他们多留神听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丰富他们对声音的感性经验。
在听不同题材、体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与内容的关系,为表现音乐作好准备。
二、唱。
爱唱是孩子的天性。
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所唱的歌曲多为他们熟悉的小动物、植物花卉、自然现象、与生活相关的事物等等。
学唱前,老师可以根据内容,巧妙地用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氛围,来提高学唱兴趣和欲望。
从一个人唱到集体唱,老师应积极引导孩子轻声唱,重在童心应有的感情表达,并在唱的过程中巧妙贯穿歌唱技巧,用老师的范唱来启发、纠正音准、节奏上的错误。
学唱过程,要注意放大学生的优点,在鼓励中减少失误,使整个过程生动而快乐。
三、动。
平时生活中的孩子多活泼好动、手舞足蹈,音乐教学过程要让他们安安静静、正襟危坐是不可能的,只有将孩子们这种健康、愉快、随意、天性中本能的肢体动作运用到歌唱过程,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如歌唱过程可以随速度用拍手、拍腿、跺脚来表现音乐中的强拍、弱拍、次强拍等;可以随音符的长短以走、跑、跳来感受节奏;可以根据内容中的情节来模仿生活中易于表现的动作,如打鼓、摇铃铛、吹号、摘果子、小鸟飞、骑马、洗手绢、点头、打舌、响指等,以此烘托效果、增加气氛。
初一年级音乐课堂的趣味教学方法

初一年级音乐课堂的趣味教学方法初一年级的音乐课堂是一片充满活力和探索的海洋。
老师们在这里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教授音乐知识,更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如何通过趣味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欢乐中领略音乐的魅力呢?首先,想象一下音符们在课堂上跳动的场景吧!老师会用一种轻快而有节奏的语调,像音符们一样,引导学生们一起哼唱旋律。
音符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形状和颜色,它们在五线谱上跳动着,仿佛在讲述它们的故事。
学生们则像捕捉彩虹一样,用手指轻触着它们,试图抓住音乐的美妙。
有时,音乐会像一位温柔的导游,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老师会引导学生们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魅力。
有的时候,是欢快的小步舞曲,学生们跟着节奏一起摇摆;有的时候,则是缓慢的旋律,让他们闭上眼睛,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
课堂上,乐器们也是不可或缺的朋友。
它们像是静静等待的小伙伴,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声音和故事。
学生们通过轻轻抚摸、轻轻吹奏,开始探索乐器的奥秘。
小提琴像一位婉转的歌手,吉他则像一位活泼的玩伴,它们共同演绎着音乐的世界,让学生们感受到无限的可能性。
而音乐游戏则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老师们会设计各种富有创意的游戏,通过竞赛和合作,让学生们在欢笑中学习。
或许是击鼓比赛,学生们像小鼓手一样,用力敲击着节奏;又或许是音乐拼图,他们合作拼凑音符,完成属于他们的音乐大作。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们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音乐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他们用童真的眼神,看待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音乐。
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音乐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在这个充满趣味和创意的音乐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之声,让心灵在旋律中自由飞翔。
音乐课趣味教学七法

【理论讲座】音乐课趣味教学七法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
而儿童歌曲美丽的旋律,显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快乐的心情。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游、听、说、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
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1.故事激趣小学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靠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兴奋的事。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上来。
一般支配在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老师要留意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情节要与教材内容相符,把音乐教材编成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常能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轻松开心地进入角色,为新课的导入作很好的铺垫。
2.律动导趣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依据课程节奏的重难点细心设计律动训练,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可减缓教学坡度,为新课的传授增加情趣。
如在讲授“××××××××××.×”时,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寻节奏。
“××××”打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母鸡叫(咯咯嗒,咯咯嗒);“××”钟表声(嘀嗒,嘀嗒);“×.×”知了叫(知了,知了),再通过朗读、视谱和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学习,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这样运用在教学中既可以培育学生对节奏、韵律、强弱的感觉,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满意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爱好。
3.嬉戏引趣音乐嬉戏可以在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嬉戏中,驾驭肯定的音乐学问,同时也可以满意学生剧烈的参加心理和竞争心理,因此,我们运用或自编一些具有学问性、趣味性、竞争性的音乐嬉戏,来丰富我们的音乐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如何开展有趣的音乐课

如何开展有趣的音乐课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琐碎性,许多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了枯燥乏味的印象。
本文旨在分享一些有趣的音乐课开展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音乐课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音乐视频和音乐演出录影等方式,将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兴趣。
同时,利用音乐软件和应用程序进行音乐创作和编曲,可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提升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参观音乐演出组织学生参观音乐演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开展有趣的音乐课。
学生们可以亲眼见到专业音乐人的演奏技巧和表演魅力,同时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和艺术魅力。
这种实地参观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追求。
四、音乐游戏和竞赛在音乐课中引入游戏和竞赛元素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音乐游戏,如猜歌名、音乐问答等,通过游戏的竞争和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此外,可以组织音乐才艺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并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动力。
五、合唱团和乐团活动合唱团和乐团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开展有趣的音乐课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合唱团、乐团等音乐团体,让他们亲身体验演出的快乐和成就感。
在音乐课中,可安排学生学习和排练各种乐器,唱歌和演奏乐曲,通过集体合作完成一场精彩的音乐表演,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六、文化融合音乐具有跨文化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课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外国音乐作品,通过教学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音乐交流与碰撞,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七、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教师在音乐课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和演唱感人的音乐作品,引发学生内心情感和共鸣。
音乐欣赏七步教学法

音乐欣赏七步教学法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我在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音乐欣赏“导、听、想、说、析、演、育”七步教学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导就是导入新课。
有人说:“有个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根据欣赏的内容,用图片、录象、故事、谜语、谈话、复习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如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蜜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有一个人类的好朋友来拜访我们,她是谁呢?现在我们就来听一段音乐,看谁能在听完后猜出来”。
这样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欣赏欲望,投入到新课教学,亲切又自然。
二、听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是感知音乐,听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导入新课后,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全身心地聆听音乐。
在听之前,教师不宜做过多的讲解,可提出几个简单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
如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是几拍子的?速度?情绪?通过初听音乐,可让学生对音乐旋律、情绪有初步感受,为进一步理解音乐、鉴赏音乐作好铺垫。
三、想在初步感受音乐以后,教师可根据作品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和思想感情,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从而感受音乐的美,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由于音乐具有抽象性、多解性和模糊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又不足,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往往会和音乐的基本情绪内容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采用图片、简要的讲解、手势、眼神等进行因势利导。
如在欣赏《百鸟朝凤》时,教师先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春暖花开、百鸟歌唱的情境,再放一段鸟语花香的录象片,然后随着音乐展开联想,在脑海中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百鸟齐鸣的优美图画,这样通过听想结合,把学生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地,获得了美的享受,受到了艺术感染,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四、议就是交流所听、所想的感受,谈对作品的理解。
探究儿歌教学的七种方法

探究儿歌教学的七种方法
1、跟唱法:通过老师的跟唱,让学生跟唱儿歌,让学生体会儿歌的乐趣,加深对儿歌的记忆。
2、游戏法:将儿歌教学融入游戏形式,让学生边玩边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记忆儿歌。
3、唱诵法:老师给学生讲解唱诵儿歌的要领,让学生练习唱诵儿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表演法:老师配合儿歌的歌词,带领学生一起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儿歌的内容。
5、练习法:老师给学生讲解和示范儿歌,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
6、对唱法:老师给学生讲解和示范儿歌,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对唱,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儿歌的内容。
7、创设情境法: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演唱儿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儿歌的内容。
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巧妙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巧妙方法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巧妙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探讨几种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用的巧妙方法。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茉莉花》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播放家乡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歌曲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增强学习兴趣。
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课堂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教授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个小组设计一段打击乐伴奏,为歌曲《小星星》增色添彩。
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还能学会倾听、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游戏教学法适用于各种音乐技能的学习,如识谱、节奏、和声等。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音乐知识。
例如,在教授简谱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音乐捉迷藏”的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手持音符卡片,另一组学生闭眼聆听。
当教师播放音乐时,手持音符卡片的学生需迅速将卡片翻转,使另一组学生猜出卡片背后的音符。
通过游戏教学法,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简谱知识。
欣赏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雅情趣。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创意方法总结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创意方法总结一、前言音乐是孩子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带给孩子们快乐、创造力、情感和认知能力。
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常常过于死板和乏味,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潜力。
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意方法来进行幼儿园音乐教学。
二、创意方法一:故事情景法故事情景法是一种通过讲述故事来教授音乐知识的方法。
孩子们通常会更喜欢这种方式,因为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故事情景法能够让孩子们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听觉和表现能力。
三、创意方法二:音乐游戏法音乐游戏法是一种通过音乐游戏来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音乐游戏法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四、创意方法三:全身感知法全身感知法是一种通过让孩子们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节奏和韵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听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全身感知法也能够增加孩子们的体能和协调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五、创意方法四:艺术创造法艺术创造法是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创造音乐来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音乐情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六、创意方法五: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技术手段来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音乐软件、录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来展示音乐素材和教学内容,增加孩子们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七、结语通过以上的五种方法,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学习潜力,让幼儿园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关于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关于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以下是关于音乐常用的教学方法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音乐欣赏法以欣赏活动为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2)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的方法。
(3)参观法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1)练习法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2)律动教学法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的协调的动作。
(3)创作教学法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包括即兴创作、表演创作等。
(4)游戏教学法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通过老师和学生口头语言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讲述、讲读、讲解、讲演等。
(2)谈话法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包括启发式、问答式、指导式谈话。
(3)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或辩论进行学习的的方法。
4、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
发现法(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音乐课的趣味教学方法

幼儿园音乐课的趣味教学方法引言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和合作精神。
在幼儿园音乐课中,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趣味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园教师在音乐课上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游戏化教学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将音乐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音乐课的游戏化教学方法:•音乐接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排成一列,队首的幼儿持一个音乐节拍器,当音乐响起时,队首的幼儿开始敲击节拍器,接着依次传递给下一个幼儿,最后到达队尾幼儿的时候,该队立即起立。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并培养合作意识和注意力。
•音乐跳绳: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拿着绳子跳绳,音乐的快慢可以控制幼儿跳绳的速度,以及绳子的升起和落下的节奏。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觉。
2. 科学实验法通过科学实验法探索音乐现象,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音乐课的科学实验方法:•制作简易乐器:幼儿可以使用常见的废旧物品,如空瓶子、洗衣粉盒、空罐头等制作简易乐器,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了解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品所产生的声音特点。
幼儿还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式使用这些乐器,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
•利用声音传播现象探索音量和节奏:幼儿可以站在不同位置,用手拍击鼓或敲击乐器,观察声音传播的效果。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并探索音量和节奏之间的关系。
3. 故事情境法通过故事情境法结合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音乐课的故事情境方法:•音乐绘画: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景物和情节,并用绘画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幼儿可以使用颜色、形状和线条来描绘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七步法

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七步法唱歌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怎样设计好唱歌教学步骤、优化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课题。
我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学,但基础差的特点,作了如下的教学尝试,使唱歌教学生动活泼、井然有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即导入新课。
主要以故事、谜语、图画、动画、导语等形式引入新课。
可以直接引入课题、或总结概括歌曲内容、或引入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小小牵牛花》一歌时,就用图片引出有关牵牛花的名称、颜色、形状等,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以老师家乡的现状向学生讲了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揭示了歌曲的主题,使学生在情感上有一定的体会,并倍感亲切、有趣,初入情境。
二、听听是唱歌教学最关键的一步,并贯穿音乐课的始终。
听音乐、听范唱或听琴,每听一次,都要让学生带着一两个问题去思考,并且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的。
如,《小小牵牛花》一歌在初听音乐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把自己的想象带入开满牵牛花的农家小院之中,感受其情绪。
听范唱时,要求学生掌握歌词及找出歌曲所揭示的主题。
听琴或复听音乐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旋律、熟悉音乐。
三、找视唱前,我让学生找一找没学过的节奏和各种符号,并比较分析旋律的结构,掌握读谱知识。
老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再结合歌曲进行重点训练,突破难点。
这样学习视唱就容易多了。
四、诵即按音乐节奏朗诵歌词。
老师先有感情、有节奏地范读,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再让学生听音乐朗诵歌词。
歌词与音乐节奏同步进行,这样让学生既掌握了歌词的节奏,又熟悉了旋律,为填词唱歌做好了进一步的准备。
五、视唱旋律视唱时,我让学生先练习拍打或读出旋律的节奏,然后简单的用听音模唱法,难度大的可由教师带唱。
视唱是为了进一步熟悉旋律,为唱歌打基础,同时提高学生读谱的能力。
六、填词唱歌有了以上的多种练习,填词唱歌就不难了。
主要以听琴填词和视唱填词唱歌为主。
最后还可以运用轮唱、对唱、领唱、齐唱、听旋律默唱等形式练唱,使学生完全学会一首新歌。
幼儿园音乐课的创意教学方法

幼儿园音乐课的创意教学方法导语幼儿园音乐课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培养音乐兴趣,发展音乐能力,而且还具有促进幼儿认知、表达和社交能力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创意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在音乐课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幼儿参与度,促进他们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游戏化教学法1. 音乐热身游戏在音乐课开始前,可以设置一些热身游戏,帮助幼儿积极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做各种动作,如挥舞双手、跳跃、拍手等。
通过这种游戏化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放松身心,还能够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音乐小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音乐小游戏,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音乐宝藏”的游戏,将不同的乐器图片隐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幼儿需要根据音乐的提示找到对应的乐器图片。
通过这样的游戏,幼儿既能够巩固乐器的认知,又能够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3. 音乐拓展游戏在音乐课结束时,可以设置一些音乐拓展游戏,帮助幼儿在课外延伸音乐学习。
例如,可以让幼儿带回家一段简单的旋律,要求他们在家中寻找和这个旋律相似的声音或乐器,并在下次音乐课上与同学分享。
通过这样的游戏,幼儿能够在课余时间里继续感知和探索音乐,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1. 音乐卡片投影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音乐卡片投影仪,将乐谱或乐器图片投影到大屏幕上展示给幼儿观看。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幼儿清晰地看到乐谱或乐器的细节,还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兴趣。
2. 音乐听力训练在音乐课中,可以通过播放经典音乐的录音,让幼儿进行音乐听力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段宝石般的音乐,让幼儿仔细聆听,并让他们描述自己在听音乐时的感受和联想。
通过这样的训练,幼儿能够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3. 音乐视频欣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映一些音乐视频,让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讲座】
音乐课趣味教学七法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
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游、听、说、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
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1.故事激趣
小学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高兴的事。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上来。
一般安排在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教师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情节要与教材内容相符,把音乐教材编成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常能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为新课的导入作很好的铺垫。
2.律动导趣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根据课程节奏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律动训练,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可减缓教学坡度,为新课的传授增加情趣。
如在讲授“××××××××××.×”时,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节奏。
“××××”打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母鸡叫(咯咯嗒,咯咯嗒);“××”钟表声(嘀嗒,嘀嗒);“×.×”知了叫(知了,知了),再通过朗读、视谱和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学习,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这样运用在教学中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节奏、韵律、强弱的感觉,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3.游戏引趣
音乐游戏可以在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参与心理和竞争心理,因此,我们运用或自编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的音乐游戏,来丰富我们的音乐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听音训练时,做打电话游戏:教师在琴上弹出三度音程"do、mi"问:“喂,你是谁?”学生回答:“我是do,mi”就这样将抽象、枯燥的听音练习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
为了让学生牢记某种音乐符号,可以采用学生们喜问乐见的猜谜语形式教学。
如问“弟兄两个一样长,一个瘦来一个胖,站在队伍最后面,曲终歌尾它站岗。
”学生猜谜回答:“它是终止线‖”.再如:“弟兄两个一样长,两双小眼来对望,他们俩个告诉你,•回头再来唱一唱。
”学生猜谜回答:“它是反复记号:‖”。
类似游戏活动妙趣横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表演增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
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把表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情趣,无形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目的。
如在教授一年级《小猴子有礼貌》一课时,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讨论,自编礼貌待人、助人为乐的各种表演动作:一位长着长长的白胡子的山羊公公要过桥,桥好高啊!山羊公公在桥上走起来摇摇晃晃的好危险啊!有个小猴看见了,跑上前去问声好,扶着山羊过了桥,山羊伸出拇指夸奖小猴有礼貌……。
最后让学生戴上头饰,将这些模拟的动作与节奏、体态律动结合起来,在优美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进行演唱,既使学生情绪欢欣饱满,又培养了他们即兴创造能力。
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游戏,对学生加强协作精神和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思想教育,以使这种教学真正达到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效果。
5.图画拓趣
美术和音乐都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音乐是声音的
艺术,美术是形象的艺术。
它们都属形象教育的范畴,都反应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
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很具美感,像《春天来了》《绿叶》《五月的夜晚》等,如果我们结合这些教材,挖掘其中的美学因素,来制作一些漂亮、精美的教学挂图,在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一定的描述,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同时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达到境中感知,境中悟性的目的。
6.欣赏孕趣
音乐欣赏不仅可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还可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
如在教授《海娃的歌》一课时,让学生反复听录音,引导学生捕捉每一跳动的音符,掌握旋律流动的美,同时带领学生随着音乐摇摆身体,拍手等动作,体验音乐所表达出的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的真情实感及风格特点,在他们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从而逐步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方面来。
7.器乐促趣
乐器教学是小学音乐的一个重要内容。
由于儿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异心理,他们对操作乐器参与课堂演奏等活动很感兴趣。
我们可以在教学歌曲中,让学生分别用沙球、串铃、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协同老师弹奏的旋律进行演奏;也可以让其他同学演唱歌曲或进行歌表演等。
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一般表现出积极、踊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此外,我们在课堂中进行一些如口琴、竖笛等器乐的教学,使小学生能基本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巩固和提高视唱能力等方面是很有益处的。
(音乐课趣味教学七法)
六、音乐课的提问技巧
音乐课的提问设计得精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好的提问
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蹩脚的提问可能弄巧成拙,越问学生越糊涂,音乐教学中,课堂提问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实施提问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不能老是指向几个“得意门生”,不要让少数“尖子生”挡住多数学生的思路和言语,特别要鼓励中下学生大胆发言。
应该给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出头露面”的机会,这样才能激起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为学生留有余地。
实施课堂提问要留有余地,这包括时间和答案两方面,一个问题提出以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能比较从容地准备表达自己的意见,在答案上有的问题也应当留有余地。
如:“说说你唱会歌曲《热爱地球妈妈》后有何感受?”不同的学生回答必然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必强求一致或给予简单的否定。
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音乐课不同于其他课,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学生的不同音乐基础、年龄特征,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并掌握好问题的难度,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要循循善诱,多鼓励多点拨。
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问题要快,设计问题要精,点拨指导要准,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收到最佳效果。
许多优秀的、成功的音乐课,都是在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产生的。
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要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基本技能;然后要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再有就是不断地更新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和改进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
无论是什么方法,只要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宗旨,学生在音乐课中有快乐相伴,他们就一定能在广阔无垠的音乐天空自由翱翔,我们的音乐课也一定会变成他们心中神圣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