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烫伤临床分度及鉴别方法

烫伤临床分度及鉴别方法
焦痂

伤及全皮层、
皮下脂肪,甚至
肌肉、骨骼
创面苍白或焦黄炭化,干燥、皮革样,多数部位可见粗大栓塞静脉枝
疼痛消失感觉
迟钝

痛、


局部发凉
3~4周焦痂
脱落,需植皮后
愈合,遗留瘢痕,畸形
拔除
水泡较大,去表皮层后创面湿润,创底艳红、水肿,并有红色颗粒或脉络状血管

剧痛、
感觉过


温度增高
如无感染Γ2周
痊愈,不留瘢痕
伤及真皮深层深∏度
表皮下积色小点或细小血管枝,水肿明

剧痛、
感觉迟

微痛
局部温度略低
一般3~4周痊
愈,可遗留瘢痕
III
烫伤临床分度及鉴别方法
各度烧伤临床鉴别方法
深度
损伤程度
外观特点及临床体征
感觉


温度
创面愈合过程


伤及角质层、
透明层、颗粒层、棘状层等,生发层健在
局部似红斑.轻度红、肿、热、痛,无水疱,干燥、无感染
微过敏、常为烧灼感

微增
2~3d内症状消
退,3~5d痊愈,
脱屑,无瘢痕
II
水泡

可伤及生发层,一…售至真皮浅产

烧伤编码规则

烧伤编码规则

烧伤编码规则
烧伤编码规则是一种用于描述和分类人体烧伤程度的系统,它能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准确地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根据烧伤编码规则,烧伤分为四个程度:
1. 一度烧伤:也称为轻度烧伤,仅累及皮肤表层,表现为红肿、轻微疼痛和脱屑,通常不会形成水泡。

2. 二度烧伤:也称为浅表性二度烧伤,累及皮肤的表层和真皮层,表现为红、湿润的创面,有水泡形成,疼痛明显。

3. 三度烧伤:也称为深表性三度烧伤,累及皮肤所有层次,包括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现为黑褐色或白色的创面,触摸时无疼痛感。

4. 四度烧伤:也称为全层性三度烧伤,累及皮肤所有层次以及深层组织,包括肌肉、骨骼等,创面呈焦炭样,触摸时无触觉。

此外,烧伤编码规则还根据烧伤范围对烧伤进行分类:
1. TBSA (Total Body Surface Area):根据烧伤的范围计算出的
烧伤百分比,用于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九大表面法和Wallace法。

2. 头部、颈部和面部烧伤:烧伤发生在头部、颈部和面部的区
域,需要特别关注,因为这些区域的烧伤可能会对呼吸和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3. 手掌和足底烧伤:手掌和足底的烧伤较为特殊,因为这些区域的皮肤较厚,烧伤会导致功能受限。

总之,烧伤编码规则能够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准确地描述和分类烧伤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为烧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指导。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1总则1.1 目的本规程的制定使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步骤,为可能出现的重新鉴定或复合及学术交流奠定基础。

1.2 要求1.2.1 对被鉴定的人身检验应由两名以上的执业鉴定人同时进行。

1.2.2 对体表损伤,肢体畸形、缺失或者功能障碍应尽量拍摄局部彩照以存档备查。

1.2.3 检验所用的器械须经质量检定机构检验认可。

1.2.4 检查女性身体时,原则上应由女性执业鉴定人进行。

如果没有女执业鉴定人,可由男性执业鉴定人进行但须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

1.2.5 检查女性身体隐私部位时,应征得其本人或者监护人的同意,如需拍照,须获得其本人或者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2 活体检验2.1 发育与营养2.1.1 发育状况;包括被检者性别、年龄、身长、体重、智力等综合评判为;(1)良好:身高、体重和智力水平均在其性别和年龄组的正常范围;(2)异常:身高、体重和智力水平均超出其性别和年龄组的正常范围;(3)中等:介于二者之间。

(注:儿童发育状况应由儿科专家根据《儿童躯体发育水平评定表》和〈儿童智力和社会行为水平评定表〉进行平定)2.1.2 营养:包括皮肤润泽度和弹性,毛发的光泽和疏密,皮下脂肪的多少及肌肉的发达程度。

记录为(1)良好:粘膜红润、皮肤光泽且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平坦,肩胛骨和髂骨部肌肉丰满;(2)不良;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减低、皮下脂肪薄,肌肉松弛无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凹陷,肩胛骨和髂骨棱角突出:(3)中等:介于二者之间。

2.2 体表检查2.2.1 皮肤擦伤:应检查皮肤表面有无表面脱落、有无出血或血清渗出。

擦伤的方向:典型的擦伤痕起始端较深,末端较浅,据此可以推断暴力伤的方向。

2.2.2 皮肤挫伤:应检查皮肤的颜色、表面有无局部肿胀、皮下出血和压痛等。

2.2.3 皮肤挫裂创:应检查创口的形状(不规则,如线状、棱状、类圆状、椭圆形、星芒状或不规则形),创缘(粗糙,成锯齿状,或细波浪状。

烧伤鉴定标准

烧伤鉴定标准

烧伤鉴定标准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其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烧伤部位和面积,还与烧伤深
度以及烧伤造成的并发症有关。

因此,对烧伤的鉴定标准至关重要,能够为医生提供治疗方案,为保险公司提供理赔依据,为司法机关提供案件调查线索。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烧伤鉴定的标准。

首先,烧伤鉴定需要考虑烧伤的面积和深度。

烧伤的面积可以通过“九倍法则”来估算,即将人体分成头部、上肢、下肢、躯干四大部分,每个部分分成九个等分,每个等分面积约为人体总面积的1%。

烧伤深度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一度烧伤
主要为皮肤红肿、疼痛,二度烧伤为皮肤表层和真皮层受损,出现水泡和疼痛,三度烧伤为皮肤全部烧灼,疼痛轻微或无疼痛。

通过面积和深度的鉴定,可以初步确定烧伤的严重程度。

其次,烧伤鉴定还需要考虑烧伤造成的并发症。

烧伤可能引起感染、出血、休
克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烧伤鉴定中,需要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最后,烧伤鉴定还需要考虑烧伤的原因和时间。

烧伤的原因可能是事故、意外、自残等,通过调查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可以初步确定烧伤的原因。

而烧伤的时间也是烧伤鉴定的重要内容,因为不同时间段内的治疗措施和疗效是不同的,烧伤的时间可以通过烧伤部位的愈合情况、烧伤后的疤痕形成等来判断。

总之,烧伤鉴定标准涉及面广,需要全面、客观地评估烧伤的面积、深度、并
发症、原因和时间等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的鉴定标准,才能为烧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案件调查线索,保障烧伤患者的合法权益。

皮肤、软组织及伤口标本采集技术规范

皮肤、软组织及伤口标本采集技术规范

皮肤、软组织及伤口标本采集技术规范【名词定义】采集患者创面、伤口及脓肿感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适应证】1.怀疑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急性蜂窝织炎、外伤感染、咬伤感染及压疮感染等时采样。

具体如下(1)皮肤或皮下脓肿受累部位出现红、肿、热、痛,需手术切开引流时。

(2)深部脓肿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触痛并伴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

(3)创伤或手术部位感染。

2.烧伤患者出现发热、创面恶化时,考虑采样。

3.烧伤的组织宜做定量培养,定量检验结果2105CFU/g则可预示有可能进展为创伤相关脓毒症。

【禁忌证】1.浅表伤口标本不能进行厌氧培养。

2.烧伤患者的早期创面无菌,烧伤后12小时勿采集标本,创面的拭子标本不能用于厌氧培养。

【目的】取皮肤、软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测,协助诊断皮肤、软组织及伤口感染。

【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发表于2018年第28卷第20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的《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送检指南》。

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治需要以正确的病原学检测作为指导,而正确的病原学检测其前提是采集和送检合格标本。

因此,必须规范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避免因标本的不合格,产生错误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而误导临床治疗。

3.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2月11日发布,2019年6月1日实施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640—2018o本标准是按照GB/T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准备】1.用物准备:医嘱单、皮肤、软组织标本化验单或标本条形码、无菌治疗盘、75%酒精、棉签或棉球、无菌螺帽容器或棉拭子1〜2个、IOn I I注射器1〜2个、检查手套、手消液,需做厌氧菌检查者备厌氧血培养瓶1个,检查用物的有效期,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磨削烧伤的检测方法

磨削烧伤的检测方法

磨削烧伤的检测方法可能形成网状裂纹,它会导致齿面剥落.这当然是绝对不允许的。

用硬度测试法鉴别磨削烧伤的方法,并用超声波硬度计进行了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磨削加工中。

磨削烧伤及其常用检查方法在机械类产品中,很多重要零部件如轴承、齿轮、曲轴、凸轮轴、活塞销和万向节等,在热处理之后均需经过磨削加工。

相比之下,磨削时单位切削面积上的功率消耗远远超过其它加工方法,所转化热量的大部分会进入工件表面,因此容易引起加工面金相组织的变化。

在工艺参数、冷却方法和磨料状态选择不当的情况下,工件在磨削过程中极易出现相当深的金相组织变化层(即回火层),并伴随出现很大的表面残余应力,甚至导致出现裂纹,这就是所谓的磨削烧伤问题。

零部件的表面层烧伤将使产品性能和寿命大幅度地下降,甚至根本不能使用,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为此,生产企业一方面通过执行正确、科学的工艺规范,减轻和避免出现磨削烧伤现象;另一方面,加强对零部件的检验,及时发现不合格工件,并判断正在进行的磨削工艺状况。

但长期以来,对工件表面磨削烧伤的检验,除了最简单的目测法外,就是采用已延续多年的传统方法——酸洗法,即在被检零部件表面涂上酸液或将其浸入盛有按规定配制的酸液槽中。

之后(或在把工件取出后)根据表面呈现的不同颜色,对磨削烧伤的程度作出相应的判断。

一般地说,若色泽没有变化,就表明情况正常;而当颜色变成灰色,则说明已有烧伤情况存在,随着色泽变得越来越深,表示工件表面因温度更高,引起的磨削烧伤更为严重。

酸洗法具体如下:This is only a suggestion from my collegue ( Dino Calvanelli ) to find theburns on the gears此为有关过烧检测的建议:Clean each sample (part) to be inspected (free ofdirt,oil,grease,fingermarks,protective coatings,etc.).清洗产品,确保无灰尘、油污、手印、表面覆盖物等。

烧伤鉴定标准

烧伤鉴定标准

烧伤鉴定标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其鉴定工作对于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烧伤鉴定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准确和公正。

下面将介绍烧伤鉴定的标准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烧伤鉴定的标准。

1. 烧伤程度,烧伤程度可根据烧伤面积和深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烧伤面积越大、烧伤深度越深,烧伤程度越严重。

烧伤面积的测量可采用“九分法”或“体表面积法”,烧伤深度的判断则需依据烧伤部位的皮肤颜色、触感和出血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2. 烧伤原因,烧伤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火灾、化学品灼伤、热液体烫伤等。

鉴定时需要对烧伤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烧伤的具体原因和责任。

3. 烧伤时间,烧伤时间对于伤情的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烧伤后不同时间段内的伤情表现和治疗效果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烧伤时间进行准确的鉴定。

4. 烧伤对身体的影响,烧伤对身体的影响包括外伤和内伤两个方面。

外伤主要表现为皮肤烧伤和组织损伤,内伤则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

二、烧伤鉴定的注意事项。

1. 鉴定人员的资质,进行烧伤鉴定的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包括法医专业背景、临床经验和相关培训证书等。

2. 鉴定过程的规范,烧伤鉴定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包括对受害者的询问、病史调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环节,确保鉴定过程的客观和全面。

3. 鉴定结论的准确性,烧伤鉴定的结论需要客观准确,不受任何非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偏见、利益关系等。

4. 鉴定报告的完整性,烧伤鉴定报告需要包括烧伤的程度、原因、时间和对身体的影响等内容,确保鉴定结论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总结,烧伤鉴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鉴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鉴定,才能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

头部三度烧伤的查房

头部三度烧伤的查房

心理困扰
焦虑:担心病情恶化, 对未来感到不安
恐惧:对治疗过程和结 果感到恐惧
孤独:缺乏社交支持, 感到孤独和无助
抑郁:情绪低落,对康 复失去信心
睡眠障碍:因焦虑和恐 惧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适应困难:难以适应新 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护理措施
疼痛管理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物理治疗:使用冷热敷、按摩、针灸等方法缓解疼痛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03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治疗,增强其信心和 勇气
02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和恐惧
04
关注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提供必要 的帮助和资源
健康宣教
患者及家属宣教
01
保持良好的心 态:保持积极 乐观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
02
03
饮食护理:注 意饮食清淡, 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感染
使用无菌纱布覆 盖伤口,定期更 换
保持伤口湿润,
抗感染治疗及护理
01
保持伤口清洁, 避免感染
02
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湿润
03
遵医嘱使用抗生 素,预防感染
04
观察伤口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
心理护理及支持
01
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了解其心理状 态和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 治疗,患者烧伤 创面逐渐愈合, 病情稳定
患者出院后,需 定期复查,注意 创面护理,预防 感染和疤痕形成
护理诊断
疼痛
01
原因:烧伤导致 的疼痛
02
程度:根据烧伤 程度和个体差异 有所不同

法医学损伤检验规范

法医学损伤检验规范

SJB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技术规范SJB-C-2-2003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Guideline of Examination for Personal Injuryin C1 inicalForensic Medicine2003一11--28批准2003—12—1实施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发布《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编制说明l- 本规范对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旨在保证人体损伤检验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确保委托机关或单位在审查鉴定结论时,以及对鉴定结论出现异议并要求复核鉴定时,能够全面了解损伤事实。

2.本规范所涉及的人体损伤检验的内容依据现行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和全国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临床法医学》(第二版)。

并按人体解剖部位,头、颈、胸、腹、会阴、脊柱、四肢等依次编排。

3.本规范对损伤检验结果的记录方法依据现行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具体要求,以及全国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临床法医学》第二版等法医学或临床医学常用的记录方法和表述方法。

4.本规范起草人:朱广友范利华程亦斌夏文涛陆晓董大安刘瑞珏沈彦李孝鹏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Guideline of Examina.tion for Personal Injuryin C1inica.1 FOrensic Medicine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医学院校及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人体损伤检验。

2总则2.1 目的本规范的制定使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步骤,为可能出现的重新鉴定或复核鉴定及学术交流奠定基础。

2.2要求2.2.1l对被鉴定人的人身检验应由两名以上法医学鉴定人同时进行。

2.2.2对体表损伤,肢体畸形、缺失或者功能障碍应当尽量拍摄局部彩照以存档备查。

2.2.3检验所用的器械须经质量检定机构检验认可。

2.2.4检查女性身体时,原则上应由女性法医师进行。

烧伤法医检验标准

烧伤法医检验标准

烧伤法医检验标准
烧伤法医检验标准通常涉及烧伤的面积和深度,这些标准对于评估伤害程度、确定治疗方案以及进行法律鉴定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烧伤法医检验标准:
烧伤面积评估:
手掌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烧伤面积评估方法。

患者手掌的面积约占其总体表面积的1%。

通过比较烧伤部位与手掌的大小,可以大致估算出烧伤面积。

九分法:将人体表面积划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占总体表面积的一定比例。

通过计算每个烧伤部位所占的部分,可以得出总的烧伤面积。

烧伤深度评估:
浅度烧伤:通常只涉及皮肤表皮和浅层的真皮,表现为红肿、疼痛和水泡。

这类烧伤一般愈合较快,不留疤痕。

深度烧伤:涉及真皮深层,可能还包括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

这类烧伤愈合较慢,可能留下疤痕,并可能导致功能障碍。

焦痂和炭化:这是最为严重的烧伤类型,皮肤和组织被完全破坏,形成焦痂或炭化。

这类烧伤通常需要植皮手术和其他复杂的治疗措施。

请注意,具体的烧伤法医检验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法医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同时,对于涉及法律纠纷的烧伤案
件,应寻求专业法医的协助,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检验规范通用要求(1)

检验规范通用要求(1)

一、关于检验通用规范的规定1、目的:1.1确保供应商供应的产品质量符合我公司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1.2我公司生产的产品满足客户要求并符合国家、国际及地区的法律法规;2、范围:2.1公司所有产品的采购、生产、转运、储存、包装、发货的通用要求。

2.2本公司的所有检验人员以及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其他人员;3、通用检验规范3.1公司所有产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原则上均需执行抽样检验,合格品才能入库或出货3.2检验员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对每一批来料入库或出货执行下述项目之检验:3.2.1包装、标签、数量、型号等项目的核对3.2.2产品规格(外观、结构、装配、电气性能、安全规定)做选择性或必要性之检验。

(1)若客户有特殊要求,则按客户要求检验(2)若产品出货到有ROHS要求国家或地区,其来料产品或出货产品要求能满足ROHS要求3.3抽样计划3.3.1一般特性采用,均以GB2828-2003单次正常随机抽样一般检验水平Ⅱ;特殊特性采用,均以GB2828-2003单次正常随机抽样特殊S-2水准;AQL值:CR(致命缺陷): 0 MA(重要缺陷): 0.4 MI(次要缺陷): 1.0定义:CR(致命缺陷):指产品存在可能对生产者或使用者造成人身意外伤害或可能造成客户抱怨之财产损失、违反法律法规及环境规定。

(安全/绿色环保等)MA(重要缺陷):产品某一特性为满足规定要求(结构或功能)或严重外观缺陷。

MI(次要缺陷):产品存在一些不影响功能与使用性的缺陷(一般指外观小瑕疵)。

3.3.2检验项目大致可区分为:a.外观检验b.尺寸、结构性检验c.电气特性检验d.化学特性检验e.物理特性检验3.3.3检验方法大致可区分为:a.外观检验: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本。

b.尺寸检验:如游标卡尺、量表。

c.结构性检验:如拉力计、扭力计。

d.特性检验:使用检测仪器或设备(如万用表、电容表、试剂、试验机等)。

3.3.4检验分类:产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因供料厂商的品质信赖度,公司生产熟练度及物料的数量、单价、体积等区分为全检、抽检、免检。

酸浸法检查磨削烧伤

酸浸法检查磨削烧伤

酸浸法简单易懂,一学就会,现介绍如下(包括样品图),本方法与GB/T17879中的方法略有差别,仅供参考:试剂:5%硝酸溶液3%盐酸酒精溶液5%碳酸钠溶液清水无水乙醇步骤:工件放在5%硝酸溶液浸蚀15~30秒→水中清洗20~30秒→3%盐酸酒精溶液浸蚀20~30秒后→水中清洗30秒→立即放入5%碳酸钠溶液中中和1min→无水乙醇中浸入约10秒→取出立即观察磨削表面是否有黑色区域(如附图),黑色区域的多少即为烧伤程度的大小。

至于合格程度可能要双方协议规定或参照GB/T17879-1999 《齿轮磨削后表面回火的浸蚀检验》这一阵忙,上网本是找个别的问题的,即然来了就说说,酸洗磨削烧伤是每个轴承厂必不可少的检验,但真的在下面进行酸洗的又是些工人,而且酸洗成份控制并不容易(随酸洗量的增加,使用时间变化,酸洗液成份要发生变化)我们酸洗的配方与JB1255的略有不同的,用的是1 脱脂无水碳酸钠25-35 g磷酸三钠25-35 g氢氧化钠10-20 g水玻璃2-3 g水1000毫升2 热水清洗水100%3 流动水清洗水100%4 酸洗硝酸15-25ml水 1000ml5 流动冷水洗水100%6 明化1铬酐130-150g硫酸4 g水1000ml7 流动水清洗水100%8 明化2盐酸(d=1.19)100-200ml二氯化锡2g金属锡100-200g水1000ml9 流动冷水洗水100%10 中和无水碳酸钠4-6%水余量11 流动冷水洗水100%12 防锈亚硝酸钠6-8kg无水碳酸钠1-2kg水余量酸洗后烧伤部位呈黑色,无烧伤呈灰色(白烧伤很少见,一般如磨削发生严重操作失误时可能会出现)磁弹仪测烧伤还是很有效的,但有时磁弹值会受附近电磁信号的干扰,还有就是检测位置比较受限,受探头的影响一些位置测不到,特别是内表面,另外测试效率低,测试仅及一条线,不可能所有表面都测到谢谢各位了.我搜索到了一份操作指导书,原文贴出,供大家参考:磨削烧伤痕迹的显示:1 浸蚀溶液配方:4%硝酸酒精浸蚀:工件在溶液中浸蚀2分钟2 清洗工件在清水中清洗2分钟。

化学实验事故处理之灼伤的处理

化学实验事故处理之灼伤的处理

e.滴定管读数可垂直夹在滴定管架上或手持滴定管上端使自由地垂直读取刻度,读数时还应该注意眼睛的位置与液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否则将会引起误差。
读数应该在弯月面下缘最低点,但遇滴定液颜色太深,不能观察下缘时,可以读液面两侧最高点,“初读”与“终读”应用同一标准。
非水溶液滴定法的注意事项
1.供试品如为氢卤酸盐,应在加入醋酸汞试液3~5ml,使生成难解离的卤化汞,以消除氢卤酸盐在冰醋酸中生成氢卤酸的干扰后,再进行滴定。
2.供试品如为磷酸盐,可以直接滴定;硫酸盐也可直接滴定,但滴定至其成为硫酸氢盐为止。
3.供试品如为硝酸盐时,因硝酸可使指示剂褪色,终点极难观察,遇此情况应以电位滴定法指示终点为宜。
5、酚灼伤
酚侵入人体后,分布到全身组织,透入细胞引起周身性中毒症状,酚直接损害心肌和毛细血管,使心肌变形和坏死。皮肤被酚灼伤时应立即用30~50%酒精揩洗数遍,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而后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湿敷4~6小时,由于酚用水冲淡1:1或2:1浓度时,在瞬间可使皮肤损伤加重而增加酚的吸收,故不可先用水冲洗污染面。
常见的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
作用。硫酸灼伤皮肤一般呈黑色;硝酸灼伤呈灰黄色;盐酸灼伤呈黄绿色。皮肤被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强酸溅入眼内,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应将头置于水龙头下,使冲洗后的水自伤眼的颞侧流下,这样既避免水直接冲眼球,又不至于使带酸的冲洗液进入好眼,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如无冲洗设备,可将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内,拉开下眼睑,摆动头部洗掉酸液,切忌因疼痛而紧闭眼睛,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会阴烧伤的查房

会阴烧伤的查房
03
治疗方法:根据病情,采用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02
就医流程: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 检查和治疗
04
康复指导:注意休息,保持会阴部清洁, 避免感染,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营养知识和饮食建议
蛋白质:补充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如 瘦肉、鸡蛋、豆类等。
锌:有助于伤口愈合,如牡蛎、坚果、全 谷类等。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确保 患者安全
预防感染,保持会阴部清 洁干燥
定期检查患者病情,调整 治疗方案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 心理支持
定期随访,确保患者康复 情况
检查患者会阴部烧伤程度, 判断烧伤类型和深度
采取降温措施,减轻患者 疼痛和肿胀
根据烧伤程度,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伤口愈合
疼痛
01
02
03
04
原因:会阴烧伤 引起局部疼痛
程度:根据烧伤 程度不同,疼痛 程度也不同
持续时间:烧伤 愈合前,疼痛可 能持续存在
影响:疼痛可能 影响患者的日常 生活和睡眠质量
皮肤完整性受损
原因:会阴烧伤导致皮肤破损、感染 症状:皮肤红肿、疼痛、渗出液 护理措施: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损伤
感染风险增加
01
烧伤创面:创面 暴露,易受细菌 感染
02
免疫功能下降: 烧伤后免疫功能 下降,易感染
03
护理措施不当: 如换药、消毒不 规范,增加感染 风险
04
患者依从性差: 患者不配合治疗, 增加感染风险
心理负担
01
焦虑:担心病 情恶化,对未 来感到担忧

法医学在尸体烧伤鉴定中的应用

法医学在尸体烧伤鉴定中的应用

法医学在尸体烧伤鉴定中的应用答案:法医学在尸体烧伤鉴定中的应用包括确定死亡原因、确认身份、估计死亡时间和鉴定烧伤方式。

在尸体烧伤鉴定中,法医学专家通过对尸体进行详细的尸检和尸体
外观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烧伤的原因,如火灾、化
学品或电击等;确认死者的身份,比如通过死者的指纹、牙齿、DNA
等信息;估计死亡时间,根据尸体的腐败程度、体温、病理学检测等
多方面因素来推断死亡的大致时间点;鉴定烧伤方式,包括自愿烧伤、意外火灾或他杀等不同情形。

在实际案例中,法医学在尸体烧伤鉴定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过科学的鉴定手段,法医学专家可以为司法机关提供关键的证据来查
明事实真相,保障法律的公正执行。

同时,法医学还可以帮助消除涉
及烧伤案件的误解和疑问,为家属和社会大众提供真实的信息,有助
于避免不必要的情绪和社会困扰。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法医学在尸体烧伤鉴定中的应用对社会治安和
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头和颈二度烧伤的查房

头和颈二度烧伤的查房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 染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 口干燥
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影 响伤口愈合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补充营养,促进伤口愈 合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 配合治疗,有助于康复
自我护理和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 干燥
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色素 沉着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 高免疫力
病例汇报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35岁
职业:厨师
烧伤部位:头和颈
出院时间:预计一周后
治疗方案:清创、抗感 染、止痛等
姓名:张三
性别:男
烧伤原因:厨房火灾
恢复情况:稳定,正在 康复中
烧伤程度:二度烧伤
主诉和现病史
患者因头部和颈部二度烧 伤入院
烧伤面积:头部30%, 颈部20%
烧伤原因:火灾
烧伤程度:二度烧伤,局 部皮肤红肿、水疱、疼痛
感染风险增加
01
02
03
04
烧伤创面:创 面暴露,易受 细菌感染
免疫系统受损: 烧伤后免疫系 统功能下降, 易感染
营养不良烧 伤后营养需求 增加,易导致 营养不良
皮肤完整性受 损:烧伤后皮 肤屏障功能受 损,易感染
心理压力和焦虑
原因:烧伤带来 的疼痛、恐惧、 焦虑等心理压力
表现:失眠、焦 虑、情绪波动、 注意力不集中等
03
症状:局部红肿、 水疱、疼痛、皮 肤发红、发热
04
并发症:感染、 疤痕形成、功能 障碍
病因和病理生理
01
病因:主要由热 力、化学物质、 电能等引起
02
03
病理生理:皮肤 和皮下组织受损, 局部炎症反应, 组织水肿,血管 通透性增加

头和颈三度烧伤的查房

头和颈三度烧伤的查房

06
预防措施:了解烧伤预防知 识,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再 次发生烧伤事故
汇报人:_
确保充足的营养 摄入,以促进伤 口愈合和身体恢 复
提供高蛋白、高 热量、高维生素 的饮食,以满足 身体需求
鼓励患者多喝水, 以预防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
监测患者的体重 和营养状况,及 时调整饮食方案
心理疏导
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提供倾诉的机会 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克服恐惧和焦虑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治疗过程的担忧,影响 患者情绪
自我形象受损:烧伤导 04
致容貌改变,影响患者 自信心和自尊心
感染风险
烧伤创面易感染
免疫功能下降
皮肤屏障受损
护理操作不当
环境因素
营养不良
营养失调
原因:烧伤导 致营养物质流 失,影响伤口
愈合
症状:体重下 降,肌肉萎缩,
免疫力下降
护理措施:加 强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
功能恢复的目标: 恢复患者的日常生 活能力,提高生活 质量
康复锻炼的注意事 项:遵循医生建议 ,避免过度锻炼, 注意安全
饮食和生活习惯指导
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 心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头和颈三度烧伤的查 房
汇报人:_
头和颈三度烧伤的 相关知识
护理诊断
健康宣教
病例汇报 护理措施
头和颈三度烧伤的相关知 识
定义和诊断标准
01
三度烧伤:皮肤全层烧伤,包括皮 下组织、肌肉、骨骼等

会阴三度烧伤查房

会阴三度烧伤查房

03
避免过度活动,以免伤口撕 裂
06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 康复过程
康复过程中的生活指导
01 02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规律的作息、 健康的饮食等。
避免久坐、久站, 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如散步、瑜伽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
04
定期到医院复查, 及时了解康复情况, 调整康复计划。
病例汇报
患者基本信息
● 姓名:张三 ● 年龄:35岁 ● 性别:男 ● 职业:工人 ● 婚姻状况:已婚 ● 家庭状况:有子女 ● 既往病史:无 ● 过敏史:无 ● 受伤原因:工作中意外烧伤 ● 受伤部位:会阴部
烧伤原因和经过
01
02
03
04
患者因意外事故 导致会阴三度烧 伤
烧伤面积较大, 深度较深
会阴三度烧伤查房
汇报人:_
会阴三度烧伤概述 护理诊断 健康宣教
病例汇报 护理措施
会阴三度烧伤概述
定义和诊断标准
01
会阴三度烧伤:指会阴部皮肤、皮下组织和肌 肉受到深度烧伤,损伤程度达到皮肤全层和皮 下组织。
03
会阴三度烧伤的症状:包括皮肤红肿、水疱、 疼痛、感染等。
02
诊断标准:根据烧伤程度、面积和深度进行诊 断,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进行分类。
烧伤患者的心理调适
01
02
03
04
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烧伤,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 相信自己能够康 复。
寻求支持:与家 人、朋友、医生、 护士等保持沟通, 寻求心理支持和 帮助。
学会放松:通过 深呼吸、冥想、 瑜伽等方法,学 会放松身心,减 轻心理压力。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写作、 绘画、音乐等兴 趣爱好,转移注 意力,减轻心理 压力。

大阴唇烧伤的查房

大阴唇烧伤的查房

05
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情 况,如有红肿、疼痛加剧、 渗出液增多等异常情况,及 时就医。
06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 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大阴唇烧伤的饮食建议和运动康复计划
饮食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蔬 菜、水果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运动康复计划:在伤口愈合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健康宣教
大阴唇烧伤的预防措施
0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如热水 浴、桑拿等。
03
避免长时间坐在高温座椅上,如汽车座 椅、自行车座椅等。
05
加强个人防护,如穿长裤、戴手套等, 以防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体。
02
使用电热毯、暖宝宝等取暖设备时,注 意温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
04
避免接触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 以防皮肤灼伤。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伤口炎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以促进伤口愈合。
大阴唇烧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应对方法
01 感染:保持伤口清洁,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03 疼痛:使用止痛药物,
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疤痕形成:使用抗疤痕 02
药物,避免过度摩擦和 刺激
治疗方案:清创、抗 感染、止痛等
病例摘要和病史回顾
主诉:烧伤部位、程度、 持续时间等
既往史:相关疾病、过 敏史等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等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随访:定期复查、康复 治疗等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 性别、职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om : PC Clarke
To : Metallurgical Laboratory File : Master
Review
Info : DG Holmes
DH Warren
JA Bradley
New Process Specification HP10.204 新工艺技术要求
Nital Etch Inspection硝酸化乙醇腐蚀液蚀刻检查
This new specification has been raised to meet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Nital Etch Inspection or parts suitable for immersion. 本新技术要求已经被提高,以满足硝酸化乙醇腐蚀液蚀刻检查的要求,或
Please ensure that all appropriate staff are made aware of this procedure.
请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知道本方法。

If you require further copies please contact the General Manager.
若你需要更多的复印件,请与总经理联系。

NITAL ETCH INSPECTION硝酸化乙醇腐蚀液蚀刻检查
1.0 Scope范围
The purpose of this procedure is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tempering of carburised and hardened surfaces due to grinding burns.After final grinding, all surfaces requiring inspection on the samples shall be examined. 本操作程序用于测定渗碳淬火回火的程度,以及由于磨削烧伤而产生的硬化表面的硬化程度。

最后磨削完成后,试件规定要求检验的表面都要检验。

2.0 Procedure程序
2.1 Degrease by immersion in a suitable solvent to remove oil and dirt. Scrubbing or
vapour blasting may be required or specified.通过浸泡在适当的溶剂中来清除油污和泥渣。

可能需要指定擦洗或者蒸汽爆破。

2.2 Immerse in 4% Nital and gently agitate for 15 to 40 seconds. 浸入4%的硝酸化乙醇腐
蚀液中,轻轻地摇动15至40秒。

2.3 Scrub in cold running water to remove smut. 用冷的流水冲洗,以便清除污迹。

2.4 Immerse and rinse in IMS. 在IMS中浸泡和漂洗。

2.5 Bleach by immersion in 5% Hydrochloric acid in IMS (by volume) and gently agitate for
30 to 60 seconds. 浸入5%的盐酸中漂白,并且轻轻地摇动30至60秒。

2.6 Scrub in cold running water to remove smut. Immerse and rinse in IMS. 用冷的流水冲
洗,以便清除污迹。

在IMS中浸泡和漂洗。

2.7 Neutralise by immersion in 5% sodium hydroxide in water and gently agitate for 15 to
30 seconds. 浸入5%钠氢氧化物溶液中,中和,轻轻地摇动15至30秒。

2.8 Rinse in cold water. 在冷水中漂洗。

2.9 Immerse and rinse in IMS. 在IMS中浸泡和漂洗。

2.10 Blow dry with filtered air. Immerse in de-watering oil to prevent corrosion and drain.
用过滤过的空气吹干,浸入脱水油中,以防止腐蚀和流失。

2.11 Inspect. 检查
2.12 On completion of inspection it may required or specified to degrease and de-embrittle
parts at 130 O C for 6 hours. 在完成检查的时候,可能必需或指定在130 O C脱脂和减少变形,约6小时。

3.0 Inspection检查
3.1 Visually examine the surfaces using a magnifying glass if necessary or specified with
lighting which eliminates shadows and reflections. A minimum intensity of 2000 lux at the inspection point is recommended and may be specified. Report all observations falling into the classes below. 通过放大镜对表面进行外观检查,如果有必要或有规定,则需采用照明措施以消除阴影或反射。

建议并可规定检验点的照明强度为2000勒克斯。

对处于以下所有等级的观测结果给出检验报告。

Class A - No tempering. A级–无回火
Class B - Light tempering. B级–低温回火
Class C - Moderate tempering (Obsolete class in BS 7862 and ISO 14104) C级–中温回火(BS 7862及ISO 14104已废除)
Class D - Heavy tempering. D级–高温回火
Class E – Rehardening E级–再淬火
3.2 Heavy tempering or rehardening are always a cause for rejection. 高温回火或再淬火通
常是造成产品不合格的一个原因。

3.3 The rejection level for light tempering will be as specified by the controlling quality
documentation. 低温回火的不合格标准将由质量控制文件加以规定。

3.4 If the patterns or indications are inconclusive then a representative part may be
sectioned and metallurgically examined. 如果通过产品的外观或显示迹象不能够决定产品合格与否,则对剖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零件并对其进行金相检查。

3.5 If an in-process sample is rejected then grinding of futher gears must cease until
corrective action is implemented. 如果一个制程中的样品被评定为不合格,则在采取纠正措施之前,必须停止对其它齿轮的磨削。

3.6 All parts ground since the rejected sample must be etch inspected. 必须对在不合格样品
之后所磨削的所有零件进行蚀刻检验。

3.7 Rejected parts shall be dealt with using the Customer’s non conformity procedure.
应采用客户(规定)的不合格产品处理程序对不合格零件进行处理。

4.0 Sampling采样
If sampling is permitted or required but the frequency is not specified then the sample frequency shall be as specified in the table below :-
如果允许或要求进行采样,但是未对采样频率加以规定,则采样频率应根据下表中的规定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