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感染的防治版演示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1、免疫功能: 1)B细胞及其免疫球蛋白: IgG: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占70-75%;
调理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精选课件
出生时新生儿体内的IgG均来自母亲, 但与胎龄相 关,足月儿出生时 高于母亲的5%~10%,胎龄越小, IgG水平越低;
3、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造成正常菌群的 紊乱,NICU的新生儿均为高危重症儿,广谱抗生 素的应用比较普遍,抗生素抗菌谱越广,发生菌群 失调的可能性越大,易于招致更具致病性或耐药菌 株的定植。
精选课件
感染的途径:
产前感染:母孕期血内有细菌时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产时感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细菌上行污染 羊水,或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吞入细菌使胎儿感染 ;
营养状态: 新生儿营养不良时,淋巴组织萎缩,T淋巴细胞 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抗体产生减少,补体低。 贫血、铁缺乏则白细胞杀菌力减弱;维生素B6缺乏可 导致胸腺萎缩;维生素A、B2、C缺乏则屏障作用降 低,维生素E致免疫功能低下。
精选课件
喂养情况: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母乳喂养者感染
率低于人工喂养者。
精选课件
• 3、其他:
(1)喂养与免疫:母乳中含有大量的细胞成分 (吞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补体、溶菌酶、乳铁蛋白 和免疫球蛋白( sIgA为主),在新生儿的防御机制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产儿不能及时母乳喂养,减少了免疫物质的 来 源,尤其 sIgA 的不足易导致呼吸道及消化道染 。
精选课件
• (2)菌丛与免疫: ① 肠道菌群作为抗原刺激, 可促进免疫系统的
生后3 个月开始合成,3-5 岁接近成年人水平。
精选课件
母体中的一些特异性IgG抗体,如百日咳、 麻疹和 风疹等抗体,可转运到胎儿。
非IgG抗体如G-杆菌的抗体(大肠杆菌抗体) 不能透过胎盘屏障, →新生儿易患G-杆菌感染。
静丙从人体血液提取,主要成分为IgG及少许IgA。
精选课件
• IgM: 是高效能的抗生物抗体,杀菌、溶菌、促吞噬和
产后感染 (1)接触传播: 护理人员的手 ,手卫生制度不严格,感染的概率
就大; 接触患儿的护理用品及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
精选课件
(2)空气传播:是新生儿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空气不流通、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利于微生物繁殖;
精选课件
4)补体系统:母体的补体成分不能经胎盘转运
• 至胎儿,多数补体在胎儿时期即由胎儿本身合成;
新生儿时期,补;B因子和备解素为成人35%~40%。
早产儿浓度更低。
精选课件
• 2、新生儿皮肤屏障机能发育不完善:
上皮细胞间互相联系不紧密,疏松易脱 落; 角化层薄,易受损伤; 皮下血管丰富,易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
忽视对喂奶用具的清洁消毒,配奶、 包被、毛 巾、光疗箱等护理用具的管理都是院内感染的医源 性因素。
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
物流相互交叉;
精选课件
2、侵入性操作: 如呼吸机的应用、气管插管、 反复吸痰,洗胃,各种留置通路的建立都增加了皮 肤、粘膜损伤的机会,改变了呼吸道的环境,增加 了感染的机会。
初乳中含有分泌型的sIgA 。
精选课件
2)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
新生儿具有成熟胸腺细胞和原始外周T细胞,但功能不 成熟, 形成的肿瘤坏死因子和γ-干扰素少,分别为成 人50%和10%~20%;
精选课件
肿瘤坏死因子: 能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吞噬, 抗感染;
γ-干扰素: 有激活吞噬细胞和抑制病原微生物在细胞内复制的
菌丛与免疫: 长期禁食,或服用广谱抗生素均不利于免疫
功能的成熟。
孕周、体重及免疫: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IgG、补体活性与C3水平低下; 细胞吞噬力弱,气管分泌的IgA及溶菌酶少。
精选课件
• 新生儿易感的外在因素
1、医源性交叉感染:医务人员的手、医疗器械 医务人员手污染,洗手制度不严格,患儿多,工 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发育与成熟; ②肠道正常菌丛还具有抑制外来细菌的作用;
精选课件
• ③胎儿娩出后即进入正常的有菌环境,48小时 后消化道正常菌丛形成;
④早产儿因禁食及置于NICU相对无菌的环境 中,使正常的肠道优势菌丛建立延迟,不利于免 疫功能的成熟。
精选课件
影响新生儿免疫状态的因素: 宫内感染: 如胎儿在宫内感染风疹病毒、CMV和疱疹病毒, 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发育进程。
新生儿感染的防治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张树英
精选课件
新生儿感染的概况
• 全球每年有16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性疾病。 • 发达国家:先天畸形、早产儿、呼吸、窒息
我国:感染、呼吸、窒息、早产儿 ;
• 发展中国家,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比发达国家 高3~20倍; 我院2010年:(肺炎51例,败血症23例,21%)。
功 能。
缺乏→不能抵御细胞内病原体如病毒、弓形体、李
斯特菌和伤寒杆菌等感染。 精选课件
• 3)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具有自
然溶解某些感染了病毒的细胞(如单纯疱疹病 毒、CMV和HIV)的活性。
在新生儿期, NK细胞约占淋巴细胞10%, 且功能低下,导致NK细胞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ADCC)较弱,在早产儿甚至缺失。
凝集作用比IgG 高500- 1000 倍, 新生儿首先产生IgM ; 在自身(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外源性抗原(如宫内
感染时)刺激下产生低亲和力、 低特异性的抗体。 女婴的IgM水平比男婴高30%(男婴感染高于女婴)
精选课件
• IgA: 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
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作用;
分泌型IgA(SIgA) 是粘膜的重要屏障,覆盖在鼻、咽、气管、肠和膀胱 粘膜的表面,抑制微生物附着,减缓病毒繁殖,防止病 原体入侵。
精选课件
• 新生儿感染的危害:
危害健康,增加痛苦,增加医疗成本; 衡量NICU质量的重要指标; 引起早产儿其它疾病如胆汁淤积综合征、贫血、 ROP、BPD、 PVL等的诱因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影响患儿的远期预后(体格、智力等)
精选课件
新生儿易感的内在因素: 根本原因: • 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 • 胎龄越小,免疫系统越不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