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三初中化学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中考模拟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其他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 .78% B .21%
C .0.96%
D .0.03%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瓷碗破碎
C .酒精燃烧
D .冰川融化
3.中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通过“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A .Na 2CO 3 B .NaOH C .Ca(OH)2
D .NaCl
4.以下固体的颜色为白色的是 A .二氧化锰 B .硫粉
C .氢氧化铜
D .氧化镁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滴加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加热液体
D .放置试

6.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中硫(S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 B .+3 C .+2
D .-5
7.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湿润的pH 试纸上,测得pH=3,他判断这是一种酸性溶液。

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方法错误,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B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C .方法错误,结果偏小,结论错误 D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错误
8.下列对聚氯乙烯(PVC )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性质:能被点燃 B. 用途:可用于包装食品
C. 组成: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
D. 填埋处理会破坏土壤结构 9.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a、b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

小辰做了两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b的质量总和都是9g,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m : n的值为
A. 5:4
B. 2:7
C. 2:1
D. 1:8
二、信息分析题
1.现有四种物质:①活性炭、②甲烷、③硝酸钾、④二氧化硫,请用序号填写:
(1)引起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可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_;(4)可吸附水中异味的是________。

2.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________结晶方法提纯。

(3)在20℃时,在100g水中加入25 g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为有机物,G为常见金属,E为红棕色固体;C、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气体,且C有毒;D、H为无色气体单质,B为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反应②可以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________能。

(3)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2)身体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生活中碗筷用沸水消毒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5.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用微粒符号表示)。

(3)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为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6.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_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选用装置C 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1.据统计,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若不进行回收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污染。

同学们对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回收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 从废旧手机中可以回收到哪些有价值的金属?如何回收? 【查阅资料】
Ⅰ.手机电路板中的金属及其价格如下表所示:
说明:Fe 、Cu 、Al 、Ni 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Au 、Ag 、Pd 的含量的单位为“g/t”。

Ⅱ.Ni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前;Pd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 NiCl 2溶液为绿色。

Ⅲ.2Cu + O 2 + 2H 2SO 4 2CuSO 4 + 2H 2O
【实验方案】
第一步:选择值得回收的金属
依据资料Ⅰ中的数据,废旧手机中有回收价值的金属有Au 、Ag 、Cu 、Pd ,原因是: ① _____________;②它们的市场价格较高。

第二步:设计实验分离、回收部分金属
取II 中未溶解的金属电路,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进
行实验。

【问题讨论】
(1)由步骤I 中的现象,可推知的焊锡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

(2)步骤II 对应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

(3)步骤II 所得溶液中,至少含有溶质有_____________种。

(4)步骤V 的操作是:“向步骤Ⅳ获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若该实验过程加入铁粉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 图中“ ”所代表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____;
②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某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失去瓶塞并且标签破损的液体药品
(如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
①氯化钠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3)小青认为上述实验(2)的结论不完全正确,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另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中性CaCl 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原来是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稀硫酸,小江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NaOH 固体和水配制40g 10%的NaOH 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下图所示:
请计算:(已知:2NaOH+ H 2SO 4= Na 2SO 4+2H 2O )
(1)配制40g 10%的NaOH 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g ; (2)该稀硫酸中H 2SO 4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中考模拟答案及解析
一、其他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 .78% B .21%
C .0.96%
D .0.03%
【答案】B
【解析】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B. 2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瓷碗破碎
C .酒精燃烧
D .冰川融化
【答案】C
【解析】A. 汽油挥发,B. 瓷碗破碎,D. 冰川融化,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酒精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3.中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通过“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A .Na 2CO 3 B .NaOH C .Ca(OH)2 D .NaCl
【答案】A
【解析】侯德榜先生通过“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A. Na 2CO 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制碱法。

4.以下固体的颜色为白色的是 A .二氧化锰 B .硫粉 C .氢氧化铜
D .氧化镁
【答案】D
【解析】A. 二氧化锰,黑色。

B. 硫粉,黄色。

C. 氢氧化铜,蓝色。

D. 氧化镁,白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固体的颜色。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滴加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加热液体
D .放置试

【答案】B
【解析】A. 滴加液体,滴管悬空竖直。

故A 正确。

B. 稀释浓硫酸,浓硫酸应倒入水中。

故B 错误。

C. 加热液体。

故C 正确。

D. 放置试管。

故D 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

6.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中硫(S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 B .+3 C .+2 D .-5
【答案】C
【解析】根据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1﹚×2+2x +﹙-2﹚×3=0,x =C.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式判断某元素化合价。

7.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湿润的pH 试纸上,测得pH=3,他判断这是一种酸性溶液。

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方法错误,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B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C .方法错误,结果偏小,结论错误 D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错误
【答案】A
【解析】不应湿润pH 试纸。

A. 方法错误,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故A 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pH 试纸的应用。

8.下列对聚氯乙烯(PVC )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性质:能被点燃 B. 用途:可用于包装食品
C. 组成: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
D. 填埋处理会破坏土壤结构 【答案】B
【解析】A. 性质:能被点燃。

故A 正确。

B. 用途:有毒,不可用于包装食品。

故B 错误。

C. 组成: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

故C 正确。

D. 填埋处理会破坏土壤结构。

故D 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9.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除杂知识。

10.a 、b 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 。

小辰做了两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 、b 的质量总和都是9g ,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m : n 的值为
A. 5:4
B. 2:7
C. 2:1
D. 1:8 【答案】C
【解析】7x +2y =6,mx +ny =9, m : n =2: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信息分析题
1.现有四种物质:①活性炭、②甲烷、③硝酸钾、④二氧化硫,请用序号填写: (1)引起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可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_;(4)可吸附水中异味的是________。

【答案】 ④ ② ③ ①
【解析】(1)引起酸雨的气体是④二氧化硫;﹙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②甲烷;(3
)可作复合肥的是③硝酸钾;(4)可吸附水中异味的是①活性炭。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2.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

(2)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________结晶方法提纯。

(3)在20℃时,在100g 水中加入25 g 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 36.6 降温 饱和 20%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 (2)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降温结晶方法提纯。

(3)在20℃时,碳酸钠溶解度是21.8个,在100g 水中加入25 g 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碳酸钠溶解度是39.7个,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溶解度的知识。

3.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 为有机物,G 为常见金属,E 为红棕色固体;C 、F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
气体,且C 有毒;D 、H 为无色气体单质,B 为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反应②可以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________能。

(3)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 3CO+ Fe 2O 3
2Fe + 3CO 2 化学 6CO 2 + 6H 2O
C 6H 12O 6 + 6O 2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 为有机物,G 为常见金属,E 为红棕色固体;C 、F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气体,且C 有毒;D 、H 为无色气体单质,B 为无色液体。

A 是葡萄糖,B 是水,C 是一氧化碳,D 是氢气,E 是氧化铁,F 是二氧化碳,G 是铁。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 2O 32Fe + 3CO 2 。

(2)反应②可以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3)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 2 + 6H 2O C 6H 12O 6 + 6O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蔬菜 B .牛奶 C .大米 (2)身体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生活中碗筷用沸水消毒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答案】 A 骨质疏松 C 高温下、细菌体内蛋白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解析】(1)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A .蔬菜。

(2)身体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骨质疏松。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C .棉布,A .塑料保鲜膜 和B .橡胶手套 ,属于合成材料。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营养元素,微量元素,材料的知识。

5.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用微粒符号表示)。

(3)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为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答案】 AD H 、O 、N 17:24
【解析】(1)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AD ;(2)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H 、O 、N ; (3)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为4×17∶3×32=17:2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含义。

6.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_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选用装置C 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 铁架台 AD 或AF 方程式略 方程式略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解析】(1)仪器a 的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AD 或AF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 3 2KCl +3O 2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 ↑。

选用装置C 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原理,收集方法等知识。

三、探究题
1.据统计,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若不进行回收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污染。

同学们对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回收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 从废旧手机中可以回收到哪些有价值的金属?如何回收? 【查阅资料】
Ⅰ.手机电路板中的金属及其价格如下表所示:
说明:Fe 、Cu 、Al 、Ni 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Au 、Ag 、Pd 的含量的单位为“g/t”。

Ⅱ.Ni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前;Pd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 NiCl 2溶液为绿色。

Ⅲ.2Cu + O 2 + 2H 2SO 4 2CuSO 4 + 2H 2O 【实验方案】
第一步:选择值得回收的金属
依据资料Ⅰ中的数据,废旧手机中有回收价值的金属有Au 、Ag 、Cu 、Pd ,原因是: ① _____________;②它们的市场价格较高。

第二步:设计实验分离、回收部分金属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II 中未溶解的金属电路,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进
行实验。

【问题讨论】
(1)由步骤I 中的现象,可推知的焊锡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

(2)步骤II 对应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

(3)步骤II 所得溶液中,至少含有溶质有_____________种。

(4)步骤V 的操作是:“向步骤Ⅳ获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若该实验过程加入铁粉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 图中“ ”所代表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____;
②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 电路板中含量比矿石中要高 熔点低 固体表面有气泡、溶液变为绿色 四 Fe 2+ Cu
【解析】Ⅰ.【提出问题】 从废旧手机中可以回收到哪些有价值的金属?如何回收?【查阅资料】Ⅱ.Ni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前;Pd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 NiCl 2溶液为绿色。

Ⅲ.2Cu + O 2 + 2H 2SO 4 2CuSO 4 + 2H 2O 。

【实验方案】第一步:选择值得回收的金属。

依据资料Ⅰ中的数据,废旧手机中有回收价值的金属有Au 、Ag 、Cu 、Pd ,原因是:①电路板中含量比矿石中要高; ②它们的市场价格较高。

第二步:设计实验分离、回收部分金属。

【问题讨论】1)由步骤I 中的现象,可推知的焊锡的物理性质是熔点低 。

(2)步骤II 对应的实验现象有固体表面有气泡、溶液变为绿色。

(3)步骤II 所得溶液中,至少含有溶质有 四 种。

(4)步骤V 的操作是:“向步骤Ⅳ获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若该实验过程加入铁粉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

① 图中“ ”所代表微粒的符号为.Fe 2+ , ②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固体物质是Cu 。

点睛∶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对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回收。

2.某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失去瓶塞并且标签破损的液体药品
(如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
①氯化钠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3)小青认为上述实验(2)的结论不完全正确,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另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中性CaCl 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原来是____________。

【答案】 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有气泡产生 除尽碳酸钠 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
①氯化钠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3)认为上述实验(2)的结论不完全正确,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另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中性CaCl 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除尽碳酸钠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原来是氢氧化钠溶液。

点睛∶本题是一道推断题,主要考查物质成分的探究和推断。

四、简答题
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稀硫酸,小江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NaOH 固体和水配制40g 10%的NaOH 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下图所示:
请计算:(已知:2NaOH+ H 2SO 4= Na 2SO 4+2H 2O )
(1)配制40g 10%的NaOH 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g ;
(2)该稀硫酸中H 2SO 4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6g ;(2)24.5%
【解析】(1)配制40g 10%的NaOH 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40g -40g×10%=36g ;
(2)解∶设该稀硫酸中H 2SO 4质量分数为x,
2NaOH+ H 2SO 4= Na 2SO 4+2H 2O
80 98
40g×10% 20g×x
= ,x =24.5%. 答∶(1)配制40g 10%的NaOH 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36g ;(2)该稀硫酸中H 2SO 4质量分数是24.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组成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