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2)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形、气候、水和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开展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矿产〕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科学人地观的形成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采用电子幻灯片、讲述法
【课后作业】
课本82复习题1.
【引入】: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离不开聚落。

聚落的形成、开展以及建设都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

那么,什么是聚落?自然条件是怎样对聚落的分布施加影响的?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组织学生阅读77-78页课文,组织学生讨论,随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练习,以稳固本局部的学习。

练习---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组织学生阅读78页课文,结合以下小练习,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学习。

练习---
(1)气候条件对城市区位产生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世界上主要大城市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分布在气候条件比内陆更为优越的沿海地区。

(2)气候对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3.水对城市的影响
组织学生阅读79-80页课文,结合以下练习以讨论的形式的方式完成这个知识点的学习。

练习---
〔1〕影响城市区位
①、原因水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
②、具体表现:
在有优良刚玩的海岸地区及大河的入海口易形成城市;
河流集合处、水陆交通的转运点、水运的起讫点以及湖岸地区,是城市区位的首选之地。

(2)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3)影响城市的【开展】。

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
组织学生阅读80页课文,随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练习。

练习---
(1)矿业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

(2)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后期,要考虑这些城市的转型,否那么城市就会走向【衰退】。

【课堂总结】
聚落的形成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聚落形成、开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如以下图: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方式---结合幻灯片组织学生完成练习
一、以下图为我国某村落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①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
C.河流D.湖泊
2.③地村落分布特点是…………………………………()
A.呈团块状分布
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状分布
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解析】①地村落位于山谷地带,受地形限制,呈带状分布;③地村落沿河分布,受取水和水上交通的影响,村落呈带状分布。

【答案】
二、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开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什么?
(2)这样的聚落一般开展成什么形状?
(3)A、B、C、D四个聚落中,可能最先开展为城市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读图分析]地形平坦,靠近河流,利于航运和灌溉。

[读图说明]带状。

[读图归纳]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