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合集下载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史海秘闻历史秘闻】导读:古往今来,在享年百岁以上的高寿老人中,固然有一部分身体素来健康者,但也有一些原来体质并不怎么好,有的甚至羸弱多病,后来因高度重视养生保健而成了长寿老人者。

药王孙思邈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

药王孙思邈药王孙思邈养生法一: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药王孙思邈养生法二:目常运;(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纠正近视和弱视。

药王孙思邈养生法三: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药王孙思邈养生法四:漱玉津(玉津即津液);(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药王孙思邈养生法五:耳常鼓;(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药王孙思邈养生法六:面常洗;(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轻轻用力同时向外抚摸。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药王孙思邈养生法七: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精)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精)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1.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覆。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3. 面常洗(a)搓手36下,暖手后上下扫面。

(b)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4. 目常运(a)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5. 耳常鼓(a)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覆做10下。

(b)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槽骨退化。

7.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8.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有哪些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有哪些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有哪些养生十三法,又名聪明法是药王孙思邈提出的,孙思邈有着102岁的寿命,这在古代是极为少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欢迎大家阅读。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1、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纠正近视和弱视。

3、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面常洗(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轻轻用力同时向外抚摸。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8、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PolyU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PolyU

第十一式 膝常扭
•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微微下蹲,雙手按膝, 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 • 可以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 膝先軟」。要延年益壽,要由雙腳做起。
第十二式 常散步
• 挺直胸膛,輕鬆散步。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景色。 •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第十三式 腳常搓
•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 再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 • 大拇指擦按湧泉穴,共做36下以上。 • 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 腳底是全身器官的反射區。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
第三式 齒常叩
• 口微合上,上下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牙齒 互叩時應發出聲響。輕鬆慢做36下。 • 作可通上下顎的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 胃吸收、防止蛀牙、牙骹骨退化。
第四式 漱玉津
• 玉津即津液、唾液 • 閉口,將舌頭伸到牙齒外,由上、下、左、右 慢慢轉動12圈,將產生的唾液吞下。反復數次。 • 閉口,舌頭在牙齒內,口腔裏,圍繞上下顎轉 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將產生的唾液吞下。 意念將唾液帶到丹田。 • 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第五式 耳常鼓
•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 後放手,應聽到響聲。重覆10 次 • 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摺,雙手 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 風池穴10次,卜卜有聲。 • 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 憶和聽覺。
第六式 面常洗
• 搓手36下,用溫暖的手後上下掃面。 • 搓暖雙手同時向外圈。 • 可以令臉色紅潤光澤,避免皺紋。
完 多謝!
第七式 頭常搖
•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 至肩,扭回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 向重覆。 • 可以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病。
頸康操
• 伸頭仰面耳貼肩 • 貼肩再加前後移 • 側面點頭頸肩康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孙思邈,称之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家。

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学说,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在《丹经内伏硫黄》一书中,记述他用硝石、硫黄和木炭混在一起,制成火药,也是火药的发明家。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後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後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合眼,然後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三次。

搓手三十六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三十六下。

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十二圈,然後将口水吞下去。

之後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裏,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十二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後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覆做十次。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顶住母指,再用力弹向後脑风池穴十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後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搓手三十六下,暖手後以後上下扫面。

暖手後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六次。

反方面重覆做六次。

可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一、调心调心为养生之首。

心之平和,则五脏六腑皆安。

当去杂念,存善念,心宽体健,疾病自远。

二、调息呼吸为生命之本。

调息即调呼吸,使之深长细匀。

清晨吸清气,夜间吐浊气,肺腑自洁,身体健康。

三、调饮食饮食为养生之基。

饮食需定时定量,五味调和,不偏嗜。

食物要新鲜,避免生冷不洁,确保脾胃健康。

四、调睡眠睡眠乃恢复体力之时。

应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早睡早起,顺应自然,则精神焕发,身体强健。

五、调起居日常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室内外清洁整齐。

顺应季节变化增减衣物,避免过劳或过逸,使身体适应自然。

六、调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宜居之地,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有助于心情舒畅,身体康健。

七、调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调和气血,强健筋骨。

但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伤害。

八、调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调和经络,可以调和气血,舒筋活络,防治疾病。

九、调气血气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调气血即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使气血流畅,充足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十、调脏腑脏腑功能正常,则身体强健。

调脏腑即是通过饮食、药物、按摩等方法,使脏腑功能协调,保持身体健康。

十一、调精神精神饱满,则身体健康。

当避免过度思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使精神焕发。

十二、调智慧智慧使人明智,避免愚痴。

通过学习、思考等方式提升智慧,有助于明辨是非,避免过度烦恼,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十三、调道德道德高尚,则内心平静。

当培养仁爱之心,注重道德修养,使内心充满善良与美好,从而身体健康,长寿延年。

综上所述,孙思邈养生十三法涵盖了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

通过全面调理身体与心灵,我们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孙思邈的十三养生法

孙思邈的十三养生法

孙思邈的十三养生法养生大法,自古至今,研究并运用的人就更加多了。

如药王孙思邈不仅精通药理,对养生也颇有心得。

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

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

那么,他是如何养生的呢?归纳起来共有十三法:第一法:发常梳就是头发要经常梳,不是说要求用梳子,而是把手搓热了,在头上用手指往后梳。

以感到头脑发热为度。

其实质是按摩头部经穴,但由于头属阳,故此法宜早上起床后用,兼有提神醒脑作用,所以晚间不宜。

第二法:目常运就是眼球运动。

按孙思邈的记载,把眼睛先闭上,闭上一段时间以后,然后再睁开,要尽可能睁大,睁大以后,眼睛向上下左右不同的方向看,就是转眼球。

第三法: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须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第四法: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然後将口水吞下去。

之後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围绕上下颚转动然后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畴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第五法:耳常鼓用双手把耳朵鼓压住,然后突然松开,应该有卜一声,这就是耳常鼓。

另外,就是双手掩耳,甚至把耳背一块儿窝过来,用食指在下边,中指在上边,在后边叩打风池穴,会咚咚做响,这也是耳常鼓。

第六法:面常洗面常洗不是说叫我们一天到晚的多次的洗脸,他这个面常洗,指的是用手搓整个面部,像洗脸一样。

就是面常洗,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第七法: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反方面重覆,反复几次。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1、发常梳手掌互搓...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1、发常梳手掌互搓...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1、发常梳手掌互搓...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1、发常梳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早晚各20次,可明目祛风、防耳鸣、白发、头痛2、目常运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珠打转,再合眼,重复动作4次,再搓手36下,将发热掌心敷上眼部,可以缓解眼部疲劳3、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牙齿互叩,不用太用力,慢慢做36下,可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防蛀牙4、漱玉津口微微合上,舌头伸出齿外,由上面开始,转动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每天做3次,可以调和荷尔蒙分泌5、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重复做10下,每天临睡前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6、面常洗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左右抚摸,常做令脸色红润有光泽,不会有皱纹7、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做10次,反方向重复,可防止脊椎增生,令头脑灵活8、腰常瑶身体和双手有韵律的摆动,身体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右手轻拍小腹,反方向重复,最少每天做100下,可防止腰痛、胃痛9、腹常擦搓手36下,手暖和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可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10、摄谷道吸气提肛,闭气,直到不能忍受为止,然后呼气放松,每天早晚各做30次,据说这是乾隆最爱的养生功法11、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蹲下,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强化膝盖关节,12、常散步挺直胸膛、轻松的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向上沿途风景,可稳定情绪,平和心态13、脚常搓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共做36次,常做这个动作,可以增强睡眠质量,。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a)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b)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a)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a)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复做10下。

(b)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 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a) 搓手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

(b) 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双手*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

反方向重复。

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

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养生十三法

养生十三法

养生十三法,又名聪明法是药王孙思邈提出的。

明了养生十三法后经常用此法锻炼,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

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

养生十三法

养生十三法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

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

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可见他的长寿心得实在值得学习。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学说,隋唐时曾推拒当官,唐太宗更亲自上山拜会,名噪一时。

不过,更为出名的,是他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1.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 目常运(a)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b)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a)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 耳常鼓(a)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复做10下。

(b)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面常洗(a) 搓手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

《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述》

《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述》

《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述》
《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述》
1,扭膝盖。

身体微下蹲,两膝靠拢,两手按在膝上左右扭动20次。

2,常搓脸。

双手先搓热再搓脸,力度适当,上下搓50次。

3,梳头。

手搓热,十指由额头起向头顶到后颈部,梳若干次。

4,摇头。

动作要缓慢,合眼低头,先顺时针摇几圈,再反过来摇几圈。

5,捏耳。

手指在耳朵上下轻捏,感到发热,再用双手捂住耳朵,按住,抬起,反复几次。

6,叩齿。

牙齿不停上下咬合,注意前后牙都叩到,几十到几百次。

7,吞津。

舌头在口腔内慢慢搅动,牙齿内外,上下腔,都搅几遍,会有津液分泌,然后把津液分三次用力吞下。

8,提肛。

随时可以做,不拘次数。

9,散步。

按条件来,时间、速度、路程长短,适度。

10,转睛。

双手搓热,捂一会双眼。

然后,双眼向下看,再左看、上看、右看,一周完成再反向转睛。

反复几次。

11,扭腰。

双手叉腰,前后、左右,轻轻扭动。

次数不限,动作要缓慢,幅度要适当。

12,推腹。

仰卧床上,双手搓热,由上而下推腹,几十到几百次。

也有揉腹的,双手叠合放腹部,先顺时针围绕肚脐转动60次,再反时针转动60次。

二者选其一即可。

13,搓脚。

蜷腿,以手搓脚底、脚趾、脚面、脚踝,也可连带搓一搓小腿。

以上十三式,只要坚持下来,必有保健功效。

——2021.2.9暮色苍松整理。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叩齿揉肚摆腰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叩齿揉肚摆腰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叩齿揉肚摆腰《说文解字》:“世,三十年为一世。

在人均寿命极短的古代,一世或许仅为三十年。

而中医的祖师爷之一,药王孙思邈,据历史记载,活了102岁(公元581—682),比三世更久远。

孙思邈自创养生十三式,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我们一起来探索它的奇妙之处。

1、腹常揉方法: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作用: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2、目常运方法:(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作用:可以纠正近视和弱视。

五味中医擀筋刮痧棒——很好用的刮痧器具小程序3、齿常叩方法: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慢慢做36下。

作用: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漱玉津方法:(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方法: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梳头发方法: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作用: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6、面常洗方法:(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轻轻用力同时向外抚摸。

作用: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头常摇方法: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发表者:彭晓涛 (访问人次:2757)1.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每3秒钟眨下眼】眨眼是保持眼睛湿润最简单的方式,每3~4秒眨一下即可,看书、看屏幕时更要多眨眼。

此外,美国纽约大学眼科教授马克·罗森菲尔德博士建议采取“20-20-20-20原则”,即每隔20分钟,连续眨眼20下,眼睛离开屏幕20秒,望向20英尺(约6米)远的地方,放松双眼。

3.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

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面常洗(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孙思邈介绍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

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备急千金要方》1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覆。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3 面常洗(a)搓手36下,暖手后上下扫面。

(b)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4 目常运(a)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5 耳常鼓 (a)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覆做10下。

(b)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槽骨退化。

7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有哪些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有哪些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有哪些孙思邈,是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

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

孙思邈少时日诵千余言,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佛教经典。

隋文帝时曾推拒当官。

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叹其容色甚为年少,故知老先生为有道者,诚可尊重。

他注有《老子》、《庄子》,撰有《千金要方》、《福禄论》和《摄生真录》等。

现介绍流传至今的孙思邈养生十三法:1.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3.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

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面常洗(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名人养生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名人养生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名人养生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怎样才能长寿呢?相信很多人都在思考吧,或许我们也用了很多的长寿养生的方法,其实,我们不妨学学古人是怎么养生的,比如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他有独特的养生十三法,对于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食用的,他还能够巧识脚气病并且治疗好,下面我们详细的来了解下名人养生吧。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大家对于药王孙思邈了解吗,他是一个长寿的人,据相关记载,孙思邈一直活到141岁的哦,它是怎样拥有长寿的呢?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每天都会会做的养生十三法,这个养生法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也是非常适用的哦。

1.发常梳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用手疏头发,经后脑回颈部。

早晚各做数次。

可以明目,预防头痛、耳鸣等。

2.目常运第一个方法是——合眼或闭眼均可,用眼珠转圈,先左、上、右、下顺时针方向转;然后眼珠逆时针转圈。

重复3次。

第二个方法是——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在眼部。

可明目、缓解眼睛疲劳。

3.齿常叩我们把嘴慢慢的闭上,以此进行叩门齿、左侧臼齿、右侧臼齿,每个动作30~50次,但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哦,我们在叩门齿的时候必须出声音,轻轻的叩,这个动作恩能够给起到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退化的作用。

4.漱玉津“唾为肾之液”,经常做这种动作,对于健肾益脾、延年益寿有一定的作用。

5.耳常鼓两掌把双耳掩上,用力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10下;二是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钩住中指,用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要噗噗有声。

每天临睡前做,可起到增强记忆和听觉的效果。

6.面常洗一是双手互搓数十次后,用双手心上下敷面;二是两手搓热手后,双手同时向外摩面。

这个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

7.头常摇我们将两手叉在两次腰上,眼睛闭起来,将头低下,然后慢慢的往右转动,恢复到原位为以此,连续做6次,然后再反方向的做。

“药王”孙思邈 养生十三式

“药王”孙思邈 养生十三式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介】药王孙思邈是一个上寿之人,据说他活了141岁。

他是如何获得长寿的呢?原因之一就是他每天都做养生十三法。

有养生专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一些梳理和习练,现归纳出如下13种药王养生秘诀:1、发常梳。

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药王孙思邈是一个上寿之人,据说他活了141岁。

他是如何获得长寿的呢?原因之一就是他每天都做养生十三法。

有养生专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一些梳理和习练,现归纳出如下13种药王养生秘诀:1、发常梳。

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用手疏头发,经后脑至回颈部。

早晚各做数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疏头动作,可以明目,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第一个方法是合眼或闭眼均可,用眼珠转圈,先左、上、右、下顺时针方向转;然后眼珠逆时针转圈。

重复3次。

第二个方法是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在眼部。

这两个方法可强化眼睛的功能,对眼疾及近视有调节的作用。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依次叩门齿、左侧臼齿、右侧臼齿,各3050次。

叩齿时,不用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叩。

叩齿一面方面可锻炼自己的精神集中的能力,一方面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退化。

4、漱玉津。

口微微闭合,舌头从门齿中间开始,沿左、下、右、上的方向(女士先沿右、下、左、上的方向转,不过,方向转反了也没有关系)转三圈;然后舌尖点依次点下鄂、上颚和门齿缝50次(过去讲72次)。

点下颚时意念点到肚脐和命门连线的中间或靠后一点点,点上颚时要点到头顶百会。

点完之后,口里会有许多唾液,这是先用唾液漱漱(人安静之后的唾液清凉香甜,分三次下咽。

第一次下咽是想着从身体中间直接送到命门;第二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左边(女士从右边)划个弧线到命门;第三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右边(女士从左边)划弧下到命门。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经常做这种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

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可见他的长寿心得实在值得学习。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学说,隋唐时曾推拒当官,唐太宗更亲自上山拜会,名噪一时。

不过,更为出名的,是他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不说你或不知,原来孙思邈是中国四大发明:火药的发明家。

在《丹经内伏硫黄》一书中,记述他用硝石、硫黄和木炭混在一起,制成火药。

孙思邈养生十叁法,又名耳聪目明法
1、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後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後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a) 合眼,然後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4、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
(a)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後将口水吞下去。

之後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
(a)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後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覆做10下。

(b)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 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後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後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面常洗
(a) 搓手36下,暖手後以後上下扫面。

(b) 暖手後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覆。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8.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

反方向重覆。

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

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9.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两手交 ,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10.摄谷道,即提肛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

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气放松。

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

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

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11.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

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12.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

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

民间有个说法,「饭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13.脚常搓
(a)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

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

共做36下。

(b) 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

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

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