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和以前的体育课程标准比较起来,体育新课程标准在性质、目标、内容及评价等诸多方面均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在内容、方法及评价等方面均需要进行配套改革,这就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并提出了新课程标准下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研究
顾 国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404155)
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新标准的实施,体育课程教学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学改革进程被大幅度推进。
然而,在执行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部分体育教育工作者把握标准不够严格,或者过于注重过程而忽略了结果,或者过于强调培养学生们的兴趣而忽略了实施挫折教育,或者过于注重创新教学而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这样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其实高校体育新课标绝不是对以往体育教学的割裂,而是继承和发展、创新。
一、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
一是重视师生关系的新变化。
在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动教授和被动接受之间的关系。
体育教师在其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具有高度的权威,由此而导致体育教学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具有对立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学习者们的体育学习之中,还要让青年学生们参与到体育学习之中,积极发表自身的观点与见解。
二是明确重点与难点。
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竞技性体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通常是所传授的技术动作之中的重点与难点。
然而,随着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持续延伸,体育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已不再局限于教学中各类体育技术动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它极有可能还是社会适应、身心健康等内容。
基于新课标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多元化。
明确每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所用的教学方法要具备实效性。
教师在编排教案时要选择重要的数个领域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将最重要的内容摆在第一位。
唯有抓住新课标的实质,
运用科学分析手段,形成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才能够更
好地实施好体育课堂教学工作。
三是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新变化。
在高校体育教师将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时,教学把知识与技能进行分解,其后大学生们再实施模仿性训练,从而掌握教师们传授的各项专业技能。
在新课改标准下,体育教师必须成为一名引路人,不能再像以往那般一味地发号施令。
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应当积极适应教学新观念,努力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并实施特色化教学。
二、新课程标准下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一)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应当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思想,这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要积极创建和新课程标准相互适应的新型教学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切实改变传统意义上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创建以技术与技能讲解为主要手段,积极推动以大学生身心与社会发展同步为主要目标的教学体系。
要持续探索提升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发展的新思路,切实培养大学生群体的体育意识,并且提升其体育能力。
大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形成的终身体育理念,能够推动大学体育教学和社会体育之间的衔接。
(二)积极改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
大量高校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对体育课缺乏兴趣,这个现象在女大学生中尤为突出,这和当前现行的体育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及评价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育侧重于竞技、教法及成绩,教学方法显得十分
作者简介:顾国(1964.10—),男,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体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下转第125页)
单一,通常都是学习者们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之下进行被动学习。
体育教师在选取具体教学内容上拥有绝对权威。
新课标依据学习目标来设计各项学习内容,笔者觉得可以把课程划分成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四大模块,依据各模块的具体目标来组建教学体系。
体育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灵活性和机动性强,从而为实施创造性教学创造了更加宽广的空间。
有鉴于此,体育教师应从高校实际出发,全面结合大学生们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切实改进教学的内容,更好地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让大学生们在体育教育真正得到益处。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选择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各项内容,比如,武术、篮球、足球、健美操等,充分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对部分竞技项目加以合理改造,比如,可简化教学规则,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提升学习者的积极性,确保大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
(三)全面改进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
以往的体育考试评价中,应试教育的痕迹极为明显,注重生物性评价,也就是只关心体育成绩的提升而不去关注个体上的差异、情感因素等,体育成绩完全依据运动成绩来打分,这势必打击相当多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许多青年学生虽然爱运动,但是对于体育课缺乏足够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观要求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以前的体育评价过于侧重时时定量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以成绩来论英雄。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性评价,而且对大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评价;不但关注定量评价,还注重定性评价。
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全面结合大学生的体育基础、学习态度和行为等因素。
还应当强化参与互动,做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从而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评价运用单一的教师对大学生实施外部评价的方式,即由体育教师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评价指标加以测试与评分。
这一评价方式没有意识到大学生自身参与评价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所要求的评价中,不仅有体育教师对所教学生实施的评价,也有学生们对自身整体学习状况所作出的评价,同时还有学生互评等,评价变得更全面。
三、结语
总的来说,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发大学生潜能,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课程。
体育课程唯有和德育、智育及美育等课程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取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森.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模式[J].科技视
界,2015(26).
[2] 杨攀.论高校新课程体育教学模式科学化的研究[J].体
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2).
[3] 杨玉娇.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6(05).
[4] 程橙.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模式科学化分析[J].西部
素质教育,2016(11).
的授课内容。
有时,笔者也会从学生的表情中感受到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程度,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步骤与节奏,彼此保持愉快的教、学情趣;同时笔堵还以所讲内容为基本点,适当灵活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润物细无声,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懂得做学问先做人。
三、安排适宜的课后作业
作业是对当天课堂知识的巩固与提升,对英语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抄写单词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抄写作业可培养学生每天记单词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所学课文的背诵,背诵课文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记忆力品质。
最后是有针对性地做做语法练习题,让学生提高对所学语法的理解与巩固。
参考文献
[1] 王道福.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M].北京:光明日报
出版社,2010.
[2] 于勇.教学技能训练(中学英语)[M].北京:当代世界出
版社,2001.
[3]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初中教师卷·第三集)[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11).
(上接第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