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爱牙日的由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爱牙日的由来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爱牙日
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爱牙日手抄报内容——历年全国爱牙日主题
1989年: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确刷牙,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

1990年:爱牙健齿强身。

1991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

1992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1993年:天天刷牙,定期检查。

1994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

1995年:适量用氟,预防龋齿。

1996年: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

1997年:爱牙健齿强身,预防龋病。

牙周疾病,健康的牙齿伴你一生。

1998年:健康的牙齿,美好的微笑。

1999年: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000年:善待牙齿。

2001年:吸烟与口腔健康。

2002年:预防牙周疾病维护口腔健康。

2003年:有效刷牙预防牙周疾病。

2004年: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

2015年:关注孕妇口腔健康。

2015年:婴幼儿口腔保健。

2015年:面向西部,面向儿童。

2015年:中老年人口腔健康。

2015年全国爱牙日主题: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015年全国爱牙日主题: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世界爱牙日的由来 [篇2]
国际爱牙日的由来
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国际爱牙日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全国爱牙日设立背景
龋病、牙周疾病是损害我国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一方面,我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学生的龋齿与牙周疾病情况严重,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口腔预防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有限,各地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空白。

为此,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认识到,牙病唯一出路是预防,预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又考察了国外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呼吁要建立“全国爱牙日”。

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委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
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建立“全国爱牙日”是中国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创举,是推动我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每年的9月20日同样也是“世界爱牙日”。

宗旨
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所以,从此问题可见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并呼吁人们要爱牙护牙!
历年爱牙日主题
1989年: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确刷牙,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

1990年:爱牙健齿强身。

1991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

1992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1993年:天天刷牙,定期检查。

1994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

1995年:适量用氟,预防龋齿。

1996年: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

1997年:爱牙健齿强身,预防龋病。

牙周疾病,健康的牙齿伴你一生。

1998年:健康的牙齿,美好的微笑。

1999年: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000年:善待牙齿。

2001年:吸烟与口腔健康。

2002年:预防牙周疾病维护口腔健康。

2003年:有效刷牙预防牙周疾病。

2004年: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

2015年:关注孕妇口腔健康。

2015年:婴幼儿口腔保健。

2015年:面向西部,面向儿童。

2015年:中老年人口腔健康。

2015年: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015年: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2011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2012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关爱自己,保护牙周。

2015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关爱老人,修复失
牙。

2015年: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世界爱牙日的由来 [篇3]
2015年9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窝沟封闭,保护牙齿”,旨在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乳牙也应该封闭窝沟防治龋齿
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窝沟封闭,保护牙齿”,在“大牙”上存在着很多“沟壑”——这就是窝沟,它们凹凸不平可以增加咀嚼功能,但是也比较容易储藏食物残渣和细菌,进而导致龋齿,缩短牙齿寿命。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在刷牙时不容易清洁到“窝沟深处”,而“窝沟封闭”就是用一种安全的“流体树脂材料”将这些沟壑填充,让其不能藏匿残渣和细菌,从而减少蛀牙。

告诉大家:在我6岁时,妈妈已经带我去口腔医院为我做了“窝沟封闭”。

认识我们的牙齿
牙齿又称“牙”。

具有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组织,有咀嚼、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

在人体,一生中先后长两次牙,首次长出的称“乳牙”,到二岁左右出齐,共二十个。

六岁左右,乳牙逐渐脱落,长出“恒牙”,共三十二个。

按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

切牙的功能是切断食物,双尖牙用以捣碎食物,磨牙则能磨碎食物。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
大影响。

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的正常,才会使人的面部和唇颊部显得丰满。

而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

相反,如果牙弓发育不正常,牙齿排列紊乱,参差不齐,面容就会显得不协调。

如果牙齿缺失太多,唇颊部失去支持而凹陷,就会使人的面容显得苍老、消瘦。

所以,人们常把牙齿作为衡量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

要想有一副健美的牙齿,必须注意牙齿的保健,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

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有利于促进下颌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

常吃蔬菜还能使牙齿中的钼元素含量增加,增强牙齿的硬度和坚固度。

实验证明,厌食蔬菜和肉类食品的幼儿,其骨质密度均比吃蔬菜和肉类食品的幼儿低下。

常吃蔬菜还能防龋齿,因蔬菜中含有90%的水分及一些纤维物质。

咀嚼蔬菜时,蔬菜中的水分能稀释口腔中的糖质,使细菌不易生长;纤维素能对牙齿起清扫和清洁作用。

此外,多吃些较硬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健美,如玉米、高粱、牛肉、狗肉及一些坚果类,如橡实、瓜子、核桃、榛子等。

爱牙日的由来
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键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口腔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1)口腔疾病造成的牙疼或失牙,造成咀嚼食物功能受影响。

(2)口腔疾病引起疼痛,造成偏侧咀嚼习惯,久之便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

(3)乳牙早失致使相邻牙向缺隙处移位,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形成恒牙错牙
全国爱牙日
;乳牙龋病如不及时治疗,还可引起恒牙发育不良。

(4)牙列缺失导致失去咀嚼功能的正常生理刺激,颌骨的正常发育受影响,可造成颌面部轻重不等的畸形。

(5)不良口腔卫生状况和疾病可以造成口腔异味。

(6)口腔癌可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是世界上6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口腔癌术后常可造成面容严重损毁。

(7)口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口腔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往往可以继发其他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口腔疾病会对全身健康造成威胁,导致和加剧许多全身性疾病。

(1)心脏疾病
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的死亡率均有显著相关。

(2)呼吸道疾病
口腔疾病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相关性较强。

据有关资料统计,肺炎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大多是来自口腔。

(3)糖尿病
大量研究显示出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

研究表
全国爱牙日明,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在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的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

同时,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

(4)胃肠道疾病消化道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而口腔中存在大
量的幽门螺旋杆菌,药物很容易清除肠胃中的幽门螺杆菌,而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难以清除,成为细菌库。

(5)脑血管疾病
牙周病与颈动脉斑块增厚之间存在相关性,颈动脉斑块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测定指标,这表明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牙周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烟,而且独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子。

有报道表明,25%的脑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对照组中只有%。

(6)对孕产妇及胎儿影响
目前的研究已证明,牙周疾病是导致低体重婴儿出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率为牙周正常孕妇的倍,大于吸烟、饮酒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7)影响生长发育
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等,导致胃肠消化吸收减弱,机体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