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
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一、本文概述激光熔覆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近年来在材料科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激光熔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应用领域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分析当前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包括材料选择、工艺优化、性能评估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环境友好型、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激光熔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激光熔覆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该技术以其高精度、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加热冷却过程等特点,使得在材料表面实现高质量、高性能的熔覆层成为可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在材料选择方面,激光熔覆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金属材料的熔覆。
近年来,陶瓷、高分子材料甚至复合材料的激光熔覆也开始得到研究,这极大地扩展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范围。
同时,对于金属材料的熔覆,也逐步实现了多元化,涵盖了铁基、镍基、钴基等多种合金材料。
在熔覆过程控制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引入数值模拟、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激光熔覆过程更为精准的控制。
这包括对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度等关键参数的优化,以及对熔池温度、形貌的实时监控和调控。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激光熔覆的质量稳定性和重复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再次,在熔覆层性能提升方面,研究者们通过设计合理的熔覆层结构和成分,实现了对熔覆层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多种性能的提升。
同时,还通过引入纳米颗粒、增强相等手段,进一步优化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性能。
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32005 ; 2. 西北工业大学
摘 要 : 介绍了激光熔覆技术的特点 、 工艺 , 综述了目前制备激光熔覆涂层所采用的主要材料体系 , 分析了激光熔覆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 指出了激光熔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关键词 : 激光熔覆 ; 研究现状;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TG156. 9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673- 4971( 2009) 04- 0001- 05
第 30 卷第 4期 2009 年 8 月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RECHU L I JISHU YU Z HUANGBE I
V o.l 30, N o . 4 Aug , 2009
表面改性
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养良 , 金海霞 , 白小波 , 席守谋
(1 . 九江学院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江西 九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
[ 27, 28] [ 26] [ 25]
在 Ti6 Al 4 V 合金表面制备了生物陶
瓷复合涂层, 涂层中最高显微硬度值达到 1474 HV0. 3。 邓迟等 在 T i 6A l 4V 合金表面进行激光熔覆, 结 果显示 : 稀土对涂层具有降低开裂倾 向的作用。因 此 , 在涂层原料中寻找适当比例的稀土可以有效降 低涂层的裂纹敏感性。刘其斌等 在 T i 6A l 4V 合 金上制备了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结果表明: 生 物陶瓷涂层显微硬度最大值约为 1300 HV 0. 2。 3 . 3 复合粉末 复合粉末主要是指 碳化物、 氮化物、 硼化物、 氧 化物及硅化物等各种高熔点硬质陶瓷材料与金属混 合或复合而形成的粉末体系。它将 金属的强韧性、 良好的工艺性和陶瓷材料优异的耐磨、 耐蚀、 耐高温 和抗氧化特性有机结合起来, 是目前激光熔覆技术 领域研究发展的热点。 朱庆军等
浅谈激光熔覆技术研究进展

浅谈激光熔覆技术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激光熔覆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自其诞生以来,就因其在材料改性、表面强化和零件修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该技术利用高能激光束将涂层材料快速熔化并与基材形成冶金结合,从而实现对基材表面的强化和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熔覆技术在基础理论、材料体系、工艺技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分析激光熔覆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文章将首先介绍激光熔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重点讨论激光熔覆材料的研究现状,包括涂层材料的种类、性能要求及制备方法。
接着,文章将探讨激光熔覆工艺技术的优化与创新,包括激光参数、送粉方式、预热处理等因素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
文章将展望激光熔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激光熔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激光熔覆技术原理及特点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它利用高能激光束对基材表面进行快速加热,使预置的涂层材料在基材表面熔化并与基材形成冶金结合。
这种技术结合了激光技术和冶金技术的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材料的快速熔化和凝固,从而改善基材的表面性能。
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涂层材料的熔化和铺展、以及熔池的形成与凝固等过程。
在激光束的作用下,涂层材料迅速熔化,并与基材表面形成熔池。
随着激光束的移动,熔池逐渐铺展并填充基材表面的缺陷和不平整处。
随后,熔池迅速冷却并凝固,形成与基材牢固结合的涂层。
激光熔覆技术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激光束的能量密度高,加热速度快,能够实现涂层材料的快速熔化和凝固,减少热影响区和热变形。
激光熔覆技术能够实现精确控制,通过调整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涂层材料的成分等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性能和功能的涂层。
浅谈激光熔覆技术

浅谈激光熔覆技术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将激光束焦点扫描在材料表面上,使其熔化并与基体相融合形成一层涂层的加工技术。
它具有高效、高精度、低热影响和可控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激光熔覆技术的加工原理是利用激光束高能量密度的特性,瞬时加热材料表面,使之达到熔点并迅速冷却固化,形成一层致密、结合力强的涂层。
激光束的瞬时作用使熔覆过程经历了瞬时液相、快速凝固、固相变形和再晶粒化等阶段,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涂层。
激光熔覆技术主要应用于表面改性、修复和再制造领域。
在表面改性方面,它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和抗疲劳性,增加工件的使用寿命。
在修复方面,激光熔覆技术可以修复损坏的工件表面,使其恢复到原有的形状和性能。
在再制造方面,它可以利用原有的废弃工件或不合格产品,通过激光熔覆技术修复并加工成为新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激光熔覆技术与传统的表面处理技术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在非接触的条件下加工,避免了物理接触对工件表面的破坏。
激光熔覆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作用速度,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加工,缩短加工周期。
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实现局部加热和局部熔化,减小热影响区,避免了材料的过热和熔化,并提高了涂层的质量。
激光熔覆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激光熔覆技术对材料粒度和成分的要求较高,只适用于某些可熔覆型材料。
激光熔覆过程中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容易受到扫描速度、激光功率和焦距等因素的影响。
激光熔覆技术的设备复杂,成本较高,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高效、高精度、低热影响和可控性强的表面处理技术。
它在表面改性、修复和再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激光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激光熔覆技术将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激光熔覆实验报告

激光熔覆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熟悉激光熔覆的概念、特性和基本方法;2)了解激光熔覆所涉及的激光器、加工机床、送粉器和喷嘴;3)用侧向送粉法在45钢表面进行镍基合金的激光熔覆,优化工艺参数获得良好的熔覆层;4)测量熔覆层的尺寸,观察显微组织。
2.实验原理激光熔覆是指以不同的添料方式在被熔覆基体表面上放置被选择的涂层材料经激光辐照使之和基体表面一薄层同时熔化,并快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与基体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显著改善基层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及电气特性的工艺方法,从而达到表面改性或修复的目的,既满足了对材料表面特定性能的要求,又节约了大量的贵重元素。
与堆焊、喷涂、电镀和气相沉积相比,激光熔覆具有稀释度小、组织致密、涂层与基体结合好、适合熔覆材料多、粒度及含量变化大等特点,因此激光熔覆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熔覆材料:目前应用广泛的激光熔覆材料主要有:镍基、钴基、铁基合金、碳化钨复合材料。
其中,又以镍基材料应用最多,与钴基材料相比,其价格便宜。
工艺设备原理熔覆工艺:激光熔覆按熔覆材料的供给方式大概可分为两大类,即预置式激光熔覆和同步式激光熔覆。
预置式激光熔覆是将熔覆材料事先置于基材表面的熔覆部位,然后采用激光束辐照扫描熔化,熔覆材料以粉、丝、板的形式加入,其中以粉末的形式最为常用。
同步式激光熔覆则是将熔覆材料直接送入激光束中,使供料和熔覆同时完成。
熔覆材料主要也是以粉末的形式送入,有的也采用线材或板材进行同步送料。
预置式激光熔覆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基材熔覆表面预处理---预置熔覆材料---预热---激光熔化---后热处理。
同步式激光熔覆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基材熔覆表面预处理---送料激光熔化---后热处理。
按工艺流程,与激光熔覆相关的工艺主要是基材表面预处理方法、熔覆材料的供料方法、预热和后热处理。
3.实验设备YLS-2000(IPG)光纤激光器、45钢板材(40╳60╳15),Ni基合金粉末。
中镍铬合金铸铁的激光熔覆修复研究

2 1 试 验 材 料 .
参数组 4 参数组 5
参数组 6
1 2
3
2 50) (0 2
2
2 3
1
1 3
2
参数组 7
参数组 8
1
2
3 80 (0 )
3
1
2
3
2
选 择 巾镍 铬合 金 铸铁 作 为试 验 的基 材 ,成 分 见 表 1 , 选 择 的 自熔 性 合金 粉 末 是 N2 A合 金 粉 末 ,其 成分 如表 i 0 2, 实验 设备 如下 : ( ) L HL 5 ( 高 功率横 流 C 光 器 ; 1D — —T 0) 0型 O激
熔覆 是有 重要 意 义 的。
本 文 以激 光熔 覆在 冶金 轧辊 上 的应 用 为 背景 , 究 了 研 激光 表 面熔 覆 镍 基 合 金熔 覆 层 组 织 与显 微 硬 度 以及 耐 腐
蚀 等 性 能 。研 究 结 果 为激 光 表 面熔 覆 技 术在 冶 金 工 业领 域 的应 用 提 供 了实 例 :
( ) 控线 切 割机 ; 2数
( ) Z 3金 相 显 微 摄 影 仪 : 3X 一 ( 金 相预磨 机 ; 4)
参数组 9
3
3
3
l
23 最 优参 数 组 的选 择 .
( )2 0 A 高 倍 金 相 显 微 镜 ; 5 L03
( ) V 一 00数 显微 硬 度计 。 6 H S 10
有 剥 落 、 裂 、 纹 等 失 效 形 式 , 何 一 种 失 效 形 式 都 会 断 裂 任 直 接导 致 轧 辊使 用 寿 命 缩 短 。 此 有必 要 结 合 轧辊 的失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讲解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牛奶 243毫升小米枣粥小米25克枣泥5克鸡蛋1个熊忠琪,周春燕,高宾(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 )摘要:激光熔覆修复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零件修复技术,该技术有许多非常突出的优点。
本文对激光熔覆修复技术进行了基础性的试验研究,模拟实际零件的修复情况,在基体材料上加工了一个“U”形缺口并用激光熔覆技术进行修复。
把激光熔覆修复的试件制作成力学性能试件,获得了相关的试验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桃子:激光熔覆克;力学性能15克中图分类号:TG665Basic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Repairing Technology of Laser Cladding二米软饭大米25克小米15克炖鱼鱼50克西红柿炒肉末西红柿30克瘦猪肉20克Deng Qilin,Xiong Zhongqi,Zhou Chunyan,Gaobin糖酥饼面粉35克白菜肉末炒木耳白菜25克木耳15克瘦猪肉20克(紫菜10克虾皮China 克Abstracts: Laser cladding repairing is a new developing technology of parts repairing. It has many advantages. The basic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the laser cladding repairing technology have been carried out. Simulating the actual parts repairing, a “U” shape of groove has been machined on a substrate of 2Cr12 and repaired by laser cladding. The testing pieces of mechanics properties have been made with the laser cladding par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the analyses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 theory reliance of laser cladding repairing on actual parts has been provided.牛奶 243毫升星期日牛奶 243毫升青菜豆粥小米10克绿豆5克青菜5克Key鸡蛋软饼面粉10克零件的修复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激光熔敷修复技术及其工艺研究

激光熔敷修复技术及其工艺研究一、引言激光熔敷修复技术是一种能够提高材料表面质量,维修高质量零件的新型技术。
在工业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重要性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激光熔敷修复技术及其关键工艺研究。
二、激光熔敷修复技术简介激光熔敷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激光能量将金属材料经过加热熔化成液态,并通过高速流动的等离子体将熔化的金属材料加以凝固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使塑性变形降低,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从而提高维修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激光熔敷修复技艺的工艺研究1.工艺参数的优化在激光熔敷过程中,工艺参数是影响修复质量的关键因素。
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珂数以及焦距等参数都对熔敷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我们需要通过比较不同参数下的成形效果来确定参数的最优取值。
2.激光熔敷修复材料预处理在进行熔敷修复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充分的预处理。
钢材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去除锈蚀层、渗透剂、丙酮油和其他表面污染物,以便于保证熔敷过程中的清洁和质量。
此外,在进行铝合金修复时,还需铝合金材料的烤焙处理。
3.激光熔敷过程中的氧化及其处理在激光熔敷过程中,熔化的金属表面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和其他之故碳、氮化物等,这些氧化物和碳氮化合物通常会导致维修后的材料表面出现脆化现象和气孔,从而影响修复质量。
对此,需要进行气体护罩、表面处理以及加工压力等操作来减少或避免表面氧化的产生和处理效果。
4.激光熔敷后的晶界结构激光熔敷过程中的晶界结构是影响维修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晶界对材料的强度、延展性等力学特性起着关键作用。
激光熔敷制备的金属晶粒尺寸会因扫描速度、激光功率和环境温度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以铝合金为例,在不同的熔化参数下,晶界大小和分布也不尽相同。
感性地说,应该选择细晶粒大小,以优化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5.激光熔敷预制修复件加热预处理在激光熔敷过程中,大量能量输出会导致材料变热,而快速预热也是影响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因素之一。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

了 一 种 新 的 零 件 修 复 技 术 即 激 光 熔 覆 修 复 技
术  ̄ 1 。该技 术 通 常 采 用 预 置 粉末 或 同 步送 粉 方
1 试 验 装 置 和原 理
激光熔 覆修复 的试验装 置如 图 1所示 。激 光器
为一 台 30 0W 横 流 C 光器 , 0 O 激 激光 器输 出近似
术进行 了基础 性的试验研 究, 拟 实际零件 的修复情 况 , 模 通过在 基体材 料上 加 工一 个“ 形缺 口并 u” 用激 光熔覆技 术进行修 复 。把 激光 熔覆 修 复件 制作成 力 学性 能试件 , 获得 了相关 的试验 数据 , 并对
试验结果进行 了分析 , 为激 光熔覆修 复技 术的 实际 工程 应用提供 了理论依 据 。
s r t f2 1 nd r p ie a e l d i g.The t si g pic s o c nis pr p ris h v e n ta e o Cr 2 a e ar d by ls rca d n e tn e e f me ha c o e te a e b e ma e wih t a e ld ngpa t d t hels rca di r .Thee pe i n a e ut a eb e b ane nd t nay e n t e x rme t lr s lsh v e n o t i d a hea l s so h e p rme a e u t a eb e a re t x e i ntlr s lsh v e n c rid ou .A he y r l nc fls rca d n e arn i a t a a t t or e i eo a e ld i g r p ii g Ol c u lp rs a h s b e r vd d. a e n p o ie Ke r s:ls rca dng; a tr p ii g; c a isp o e te y wo d a e l d i p r e a rn me h n c r p r is
等离子喷涂涂层激光熔覆处理技术的研究

2
嚣
婴, 燕
厅 20mm、激光功率分别为D= 0W和0 1 0 =. 11 O = 0 2
W 条 件 下的 试验 结 果见 图2 结 果表 明 ,在 激 光扫 描 。
速度和激光光斑半径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激光功率的
压缩 ,能量 集 中 ,离 子 束横 截 面 的能量 密度 可 以提高 到 1 O W /m 0 ~1 。 c ,弧柱 中心温 度 可升 高 到 1 0 50 0
—
3 0 K。 3 00
图1 为等离子喷涂原理 图,图中右侧是等离子发
生器。钨极与前枪体之间有一段距离,电源的空载 电
增 加 ,激光 温度 最高 点升 高 ,熔 池 的宽度 变 大、 深度
增加 。
2
熔池 深度/ mm
( )对熔 池深 度 的影响 a
在O= 0W 、R 20 mm、 激光 扫 描速 度 分 11 0 = .
2
别 为v =l mm/和 v 6 mm/条 件下 的试验 结 果见 图 0 S = S
N3 种压缩作用 ,温度升高、喷射速度加大。与此同 时 ,喷涂粉末由送粉管输送到前枪体中,粉 末在等离
子焰 流 中被加 热到 熔融 状态 ,在 高速 气流 的作 用下 撞 击到 工件 的表面 ,并发 生塑 性变 形粘 附在工 件表 面 。 各熔 滴 之间依 靠塑 性变 形而 互相 结合起 来 ,随着 喷涂 的继 续 ,在 零件 表面就 获得 了一 定厚度 的喷 涂层 。
0
O2 8
05 .6
0. 4 8
11 .2
140 .
熔 池深度/ mm
激光多层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收 稿 日期 : 0) 2( 9一1 —3 0 0 作 者 简 介 :吴培 桂 ( 8 一) 男 , 1 4 9 , 山东 临 沂 人 , 读 硕 士 , 究 方 向为 激 光 表 面 改性 在 研
涂、 电镀 和气相沉 积相 比 , 光熔覆 具有稀 释度 小 、 激 组织 致密 、 涂层 与基 体 结合 好 、 合 熔 覆 材料 多 等 适 优点 . 好多 国家 的研究 人员针 对激光 熔覆 涉及 到 的关键 技术 进行 了系统 的研究 , 已取得 了重 大的 并
能满 足工 业化 生产 的要求 , 目前 迫切 需要 多层大 厚
性 和耐 腐蚀性 , 即在材 料表 面熔 覆 一层具 有特殊 性 能的合 金层 , 以改 变母 材 表 面性 能 . 以往 对 激 ]但 光熔 覆 的研 究 , 多 注 重 单 道 熔 覆 层 的性 能 和 工 大
艺 , 少 有 多 层 激 光 熔 覆 研 究 的 报 道 . 着 激 光 熔 很 随
度熔 覆层口 . 9 ] 从 0年 代开始 , 属直接 成形技 术 以 金 其具 有 成形 时 间短 、 本 低 、 性 高 、 形 件性 能 成 柔 成 好、 后续加 工量 少 等优 点 , 为快 速 成 形领 域 内发 成 展最 为迅 速 的方 向. 激光 多层熔 覆技 术就 是该技 术
的熔 覆层 可 以显 著 改 善基 体 表 面 的耐 磨 、 蚀 、 耐 耐
热 、 高 温 氧 化 和 抗 疲 劳 等 综 合 性 能 , 而 达 到 表 从
面 改性或 修复 的 目的 , 既满 足了对 材料表 面特 定性
覆技 术在 工业 化生产 中的应用 , 单道 熔覆层 已经 不
能 的要 求 , 又节 约 了大 量 的贵 重 元 素 . 堆 焊 、 与 喷
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激光熔覆的技术特点,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激光熔覆技术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和发展对策。
标签:激光熔覆;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发展对策0引言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激光熔覆技术因其在零件材料表面改变性能中的突出优点而获得了国内外大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陆续已经进入到工业生产领域。
激光熔覆技术是指利用激光束为热源,将其合金粉末熔化,在零件材料基体合金表面形成一种冶金结合表面的涂层[1]。
激光熔覆技术作为零件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改善金属材料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强度、抗高温氧化性和耐腐蚀等性能,与其他表面处理技术相比较,激光熔覆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例如熔覆热能影响区域较小,加工工件的变形小,加工工艺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激光熔覆按涂层材料的添加方式,可以分为同步式和预置式,同步式是将涂覆合金粉末直接喷在受激光辐照的合金熔池内直接成型,预置式是将要涂覆的合金材料通过喷涂或粘结等方法预置于材料基体合金表面,然后用激光束进行辐照,后者操作简单,但对于预涂层粉末的厚度,粘结剂的要求较高,后者熔覆层质量更好,生产效率更高,同时对于送粉设备以及预涂层粉末要求也比较高。
1国内外研究现状激光熔覆技术的实验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究初期对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主要在于熔覆工艺,熔覆层的性能,熔覆层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激光熔覆工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当代激光熔覆技术主要集中在激光熔覆机的研制、激光熔覆材料的研制、激光熔覆模型和基础理论、激光熔覆过程检测与控制、激光熔覆送粉系统的研制、基于激光熔覆的快速成形与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研究[2]。
1.1国外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外对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比我们国家早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地区:欧洲(德国、荷兰、法国、英国、芬兰、、葡萄牙、瑞典)北美(美国)和亚洲(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3]。
激光熔覆金属粉末的形貌分析与成形机理研究

激光熔覆金属粉末的形貌分析与成形机理研究激光熔覆是一种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它能够利用激光的高温、高能量来加热金属粉末并将其熔化,形成金属颗粒块。
这种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电子等领域,因为它可以制造出具有高性能和高精度的零部件。
但是,激光熔覆金属粉末的成形机理和形貌分析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激光熔覆的基本原理。
这种金属制造技术是利用激光束来加热金属粉末。
激光束的能量可以通过闪烁镜和扫描镜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便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上加热金属粉末。
当激光束照射到金属粉末上时,粉末会瞬间熔化,并形成一个小球状的液态金属粒子。
这个液态粒子也被称为“母滴”,它会在瞬间沉积到基板上。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激光熔覆后形成的金属粒子形貌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金属粒子的尺寸和形状对零部件制造的影响。
研究发现,金属粒子的尺寸和形状对零部件的性能和精度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当金属粒子的尺寸过大或过小时,它们会导致零部件的强度和耐磨性降低。
同时,金属粒子的形状也会影响零部件的表面光滑度和几何形状,进而对零部件的精度和性能产生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研究激光熔覆金属粉末的成形机理。
这是因为激光熔覆金属粉末的成形机理涉及到多个方面,从而对制造过程和成形质量产生影响。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激光束能量密度的影响。
能量密度决定了金属粉末的熔化和沉积过程。
当能量密度过大时,会导致熔化过程快速而不均匀,从而形成不良的母滴和母线;当能量密度过小时,则会导致熔化过程缓慢而不充分,影响母滴沉积质量。
2、金属粉末熔化过程的影响。
熔化过程是形成液态金属粒子的基础,直接决定了母滴和母线的形成。
在熔化过程中,液态金属粒子也可能会发生激光所激发的蒸气冲击波、液态金属的涡流和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等现象。
3、母滴沉积过程的影响。
母滴的沉积过程决定了母线的形成和零部件的质量。
好的沉积过程可以形成均匀的母线和平滑的零部件表面。
激光熔覆技术

激光熔覆的两大主要作用
国外研究现状
• 国外对激光熔覆加工始于上世纪80年代,比我国早十年左右的时间,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下面三个地区: 1)欧洲(德国、英国、芬兰、法国、瑞典、葡萄牙) 2)北美(美国) 3)亚洲(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
国内研究现状
4.在激光熔覆过程中,添加某种金属元素,对特定合金组织形成的影响。 5.扫描速度对熔覆层硬度和厚度的影响。 6.激光熔覆制备金属基复合涂层以提高机械性能。 7.Mg表面熔覆金属材料涂层的机械性能。 8.激光熔覆设备的研究。
激光熔覆设备
激光熔覆工艺
• 激光熔覆按熔覆材料的供给方式大概可分为两大类,即预置式激光熔覆和同步式激光熔覆。 • 预置式激光熔覆是将熔覆材料事先置于基材表面的熔覆部位,然后采用激光束辐照扫描熔化,
熔覆材料以粉、丝、板的形式加入,其中以粉末的形式最为常用。 • 同步式激光熔覆则是将熔覆材料直接送入激光束中,使供料和熔覆同时完成。熔覆材料主要
参考文献
• 杨宁; 杨帆.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热加工工艺 .2011-04-25 • 王东生; 田宗军; 沈理达; 黄因慧.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应用激光.2012-12-15 • 张坚; 吴文妮; 赵龙志.激光熔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热加工工艺 .2013-03-25 • 王斌修; 李成彪.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机床与液压 .2013-04-15 • 贺长林; 陈少克; 周中河; 陈琼雁; 舒俊.激光熔覆金属基碳化钛强化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
• 成本的节约 例如:1.如果一个工件需要得到钛的性能,但是用钛合金材料制造整个工件成本又太高,有了 激光熔覆就可以把钢作为工件的材料,然后再工件上熔覆一层钛合金,这样就既节约了成本 又使工件具有钛的性能。 2.在电触头行业,在铜基体上激光熔覆厚度小于0.02mm粉末银涂层代替对人体有害的 电镀工艺,减少对贵重金属的浪费,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激光熔覆技术研究进展

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激光熔覆工艺方法、激光熔覆材料及激光熔覆层的性能,最后对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激光熔覆;熔覆材料;涂层性能Developments of laser cladding technology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Jinan 250101) Abstract: Laser cladding is an advanced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ique, which has a broa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laser cladding technique weresummarized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usual laser cladding materials, the lasercladding process and the properties of laser cladding coating were mainly introduced.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Laser cladding was forecast.Keywords: laser cladding; cladding materials; coating properties0 前言激光熔覆,就是以激光作为热源,用不同的添料方式在被熔覆的基体上放置所选择的涂层材料,经过激光照射使之与基体表面一薄层同时熔化,并快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与基体材料形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从而显著改善基体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能力及电气特性的工艺方法[1]。
激光熔覆镍基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

激光熔覆镍基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材料相继问世,其中镍基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电机组、核电站等高端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激光熔覆技术在镍基合金制备中的应用及其性能研究。
一、激光熔覆技术概述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新型表面修复技术,它通过激光束的瞬间作用,使材料的表面熔化,然后在机床的辅助作用下,将熔化的材料与基材融合成一体。
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良好的涂层,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多种性能指标,同时也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质量,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二、激光熔覆技术在镍基合金制备中的应用镍基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腐蚀、热稳定性、高强度等性能,尤其在高温、高压、强腐蚀环境下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市面上的制备方法有化学镀、电沉积、热喷涂等多种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精度低、硬度不足、耐腐蚀性差等问题。
然而,激光熔覆技术可以满足高精度、高硬度、高耐腐蚀等要求,因此在镍基合金制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制备工艺激光熔覆技术在制备镍基合金方面的工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熔化铸造合金,另一种是在金属基材表面涂层熔化。
不同的制备方式在工艺上存在差异,但基本的制备步骤是相同的,如铸造合金表面处理、涂层制备、熔覆、后处理等环节。
2.性能研究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镍基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耐磨性等特点,经过多次性能测试实验,发现激光熔覆镍基合金的硬度可以达到600-800HV,相比于传统的制备方法提高了约30%,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在高温环境下,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材料也展现出优异的性能,经过1000℃高温老化实验4h,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比铸态样品分别提高了30%和40%,表明激光熔覆技术可以获得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
三、结论综上所述,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提高材料性能的有效方式,特别在制备镍基合金方面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超声滚压强化高速激光熔覆Fe基涂层组织及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超声滚压强化高速激光熔覆Fe基涂层组织及摩擦磨损行为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零件表面的性能需求愈发严苛。
为满足这些需求,高速激光熔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硬度、高耐磨的Fe基涂层。
然而,传统方法所形成的涂层往往在耐磨性和韧性之间存在权衡关系。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超声滚压强化技术,并对其在高速激光熔覆Fe基涂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通过实验探究该技术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并对其摩擦磨损行为进行详细分析。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实验所使用的基体材料为某型合金钢,激光熔覆的Fe基粉末则由铁粉、合金元素和增韧相组成。
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在基体表面制备出涂层。
2. 超声滚压强化处理对激光熔覆后的涂层进行超声滚压处理,通过改变滚压参数(如滚压时间、滚压压力等)来研究其对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 实验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涂层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利用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的相组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涂层组织结构分析经过高速激光熔覆后,Fe基涂层呈现出致密的微观结构,晶粒细小且分布均匀。
经过超声滚压处理后,晶粒进一步细化,组织更加致密。
分析表明,超声滚压能够有效地细化晶粒、改善组织结构。
2. 硬度与相组成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经过超声滚压处理的Fe基涂层硬度明显提高。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涂层中出现了新的硬质相,这些硬质相的生成有助于提高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3. 摩擦磨损行为分析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发现经过超声滚压处理的Fe基涂层在摩擦过程中表现出更低的磨损率。
这归因于滚压处理后涂层组织致密、硬度提高以及硬质相的生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此外,滚压处理还能降低涂层的摩擦系数,使其在摩擦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润滑性能。
四、讨论与展望本研究表明,超声滚压强化技术能够显著改善高速激光熔覆Fe基涂层的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邓琦林,熊忠琪,周春燕,高宾(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激光熔覆修复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零件修复技术,该技术有许多非常突出的优点。
本文对激光熔覆修复技术进行了基础性的试验研究,模拟实际零件的修复情况,在基体材料上加工了一个“U”形缺口并用激光熔覆技术进行修复。
把激光熔覆修复的试件制作成力学性能试件,获得了相关的试验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激光熔覆;零件修复;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G665Basic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Repairing Technology of Laser CladdingDeng Qilin,Xiong Zhongqi,Zhou Chunyan,Gaobin(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s: Laser cladding repairing is a new developing technology of parts repairing. It has many advantages. The basic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the laser cladding repairing technology have been carried out. Simulating the actual parts repairing, a “U” shape of groove has been machined on a substrate of 2Cr12 and repaired by laser cladding. The testing pieces of mechanics properties have been made with the laser cladding par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the analyses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 theory reliance of laser cladding repairing on actual parts has been provided.Key words: laser cladding;part repairing;mechanics properties零件的修复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零件的修复方法很多,如电弧堆焊、氩弧堆焊、等离子弧堆焊、等离子弧喷涂和电镀等。
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了一种新的零件修复技术即激光熔覆修复技术。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通常采用预置粉末或同步送粉方法加入金属粉末,利用激光束聚焦能量极高的特点,在瞬间将基体表面微熔,同时使基体表面预置的金属粉末(与基体材质相同或相近)全部熔化,激光离去后快速凝固,获得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致密熔覆层,使零件表面恢复几何外形尺寸并使表面熔覆层强化。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解决了电弧堆焊、氩弧堆焊、等离子弧堆焊等传统修复复方法无法解决的工艺过程热应力和热变形大的难题。
本文对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装置和原理激光熔覆修复的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激光器为一台3000W横流CO2激光器,激光器输出近似均匀光强分布的矩形光束,控制系统为三维数控系统,如图1(a),送粉器采用JKF-6型侧向送粉器,如图1(b),激光熔覆修复过程和原理如图1(c)和1(d)所示。
送粉器将粉末送入激光束内,粉末被加热至熔化状态,并在基体或前一熔覆层上凝固,与基体或前一熔覆层形成冶金结合。
一层熔覆完毕,激光头上升一定的高度(对应熔覆层的厚度),以保持激光熔覆中光斑尺寸大小不变,继续进行后一层的熔覆修复。
多次循环上述激光熔覆修复过程,即可修复好已磨损的金属零件。
(a)激光器和数控系统(b)送粉器(c)激光熔覆修复过程(d)激光熔覆修复原理图1 激光熔覆修复装置及原理2 激光熔覆修复试验本次激光熔覆修复试验所用基体材料为2Cr12马氏体不锈钢,激光熔覆修复的金属粉末为316L 奥氏体不锈钢粉末。
为了更接近于激光熔覆修复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基体材料上加工出一个“U”形的凹槽,激光熔覆修复就在该“U”形槽内进行。
激光熔覆修复的激光功率控制在2500W,激光熔覆的道与道之间的搭接率为50%,扫描速度为300mm/min,送粉量为2.5g/min,激光熔覆修复试验所得的试件如图2所示。
(a) 激光熔覆修复试件的横截面(b)激光熔覆修复试件的纵截面图2 激光熔覆修复试件3 试件制备激光熔覆修复完后,对激光熔覆修复试件进行线切割和其它机械加工,分别制取拉伸试件和冲击试件。
试件制取目的是测量激光熔覆修复件纵向和横向的力学性能,并与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
试件尺寸如图3所示,其中图3(a)为片状试件,试件的长度方向与激光熔覆修复时的扫描方向平行,图3(b)为圆形试件,试件的长度方向与激光熔覆修复时的扫描方向垂直。
片状试件共制作了13件,标记为P1#~P13#,圆形试件共制作了9件,标记为Y1#~Y9#。
由于激光熔覆修复的是“U”形缺口,所以每个试件中激光熔覆修复部分的长度都不一样,从P1#~P13#或Y1#~Y9#激光熔覆修复部分的长度逐渐减少,如图3所示。
拉伸试件的外形尺寸如图4(a)和图4(b)所示,拉伸试件照片如图5(a)和图5(b)所示。
(a)片状试件(平行激光扫描方向)(b)圆形试件(垂直激光扫描方向)图3 力学试件取样方法(a)片状拉伸试样(b)圆形拉伸试样图4 激光熔覆修复性能测试试件形状(a)片状拉伸试验(b)圆形拉伸试样图5 激光熔覆修复性能测试试件照片4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在ZWICK T1-FR020 TN.A50型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图6所示为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6(a)为片状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6(b)为圆柱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由图6可知,基体在纵向和横向性能表现基本一致,为各向同性材料。
激光熔覆修复部位的纵向和横向强度都比基体稍底。
纵向试件除试件4延伸率在10%左右外,其余试件的延伸率都在18%-30%之间,优于基体材料。
横向试件延伸率较低,大部分在10%-16%间。
图7所示为典型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图,表1为拉伸性能测试数据统计。
可知,激光熔覆修复部位的横向和纵向方向的强度基本相当,部分试件横向强度优于纵向。
激光熔覆修复部位的纵向和横向在延伸率上差别较大。
沿激光扫描方向的纵向,激光熔覆修复部位有较大塑性变形能力,其塑性变形能力明显优于垂直激光扫描方向的横向和基体材料2Cr12。
垂直激光扫描方向的横向的激光熔覆修复试件,断口呈现出明显的延性断裂特征,但该方向试件延伸率明显低于纵向方向试件。
这主要是由于激光熔覆修复过程中纵横方向的差异所造成的。
激光熔覆修复过程中,激光沿纵向扫描,形成一条条连续的熔覆道,横向为相互搭接的激光熔覆道组成,相互搭接的熔覆道之间彼此虽然形成了冶金结合,但结合区冷却速度大,明显可见白色柱状晶带的形成,使得道与道之间塑性稍低。
增大激光功率,使得相互搭接的道与道之间组织牢固结合,可以提高搭接强度,使得横向塑性增大。
测试表明,沿横向方向激光熔覆修复件其塑变能力稍低于基体材料,少数试件塑变能力与基体材料相当。
(a) 片状试样(b) 圆柱试样图7 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表1 拉伸件常规性能试件σb(MPa)σ0.2(MPa)δ(%)熔覆层纵向(片状) 663.82-738.29 492.24-595.19 18.65-32.05 熔覆层横向(圆柱) 646.99-752.42 547.30-604.62 10.39-16.87 基体2Cr12 818.04-931.45 653.11-775.56 17.59-18.91 316L不锈钢(铸态)552 262 55拉伸试验中,试件的断口位置均没有在激光熔覆修复区和基体的结合部位,说明熔覆层和基体结合良好。
激光熔覆修复件纵向和横向都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塑性方面由于纵向和横向熔覆层堆积方式不同,纵向塑性较好,延伸率可以达到30%左右,横向延伸率为15%左右。
由表1可见,如果用316L不锈钢粉末来修复2Cr12零件,修复后的强度可达到原零件的80%。
由表1还可以看见,激光熔覆成形的316L材料的强度超过了铸造成形的316L材料。
用Philips扫描电镜观察圆形试件断口形貌如图8所示。
由图可见,激光熔覆层纵横向断裂特征基本相同,主要是韧性断裂,如图8(b)所示,试样的断口主要是以韧窝为主,存在大量的白色撕裂棱,且这些韧窝和撕裂棱在断口上大面积地呈网状相连。
韧窝和撕裂棱是韧塑性变形的特征,它是在各单独裂纹扩展至相互连接,最后由于撕裂而形成,在撕裂棱处产生较大量的塑性变形。
这说明激光熔覆层为延塑性断裂。
图8(c)所示为基体材料断口的SEM扫描图,图8(d)为局部放大图,可知,基体2Cr12材料断口为大的麻点状形貌,局部放大图显示断口为层片状和河流状花样,呈现比较明显的脆性断裂特征。
拉伸试验显示,基体材料具有稍低的塑性变形能力。
(a) 316L熔覆层材料断口(b) 图局部放大(c)基体材料断口(d)图局部放大图8 圆形试样拉伸断面组织5 结论(1)采用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用316L不锈钢粉末成功地修复了2Cr12基体上的“U”形缺口。
(2)对激光熔覆修复试件的拉伸试验表明,采用316L奥氏体不锈钢粉末修复马氏体不锈钢2Cr12基体,修复后零件的强度可以达到原基体强度的80%。
(3)由于激光熔覆修复部分的组织具有定向凝固特性,激光熔覆修复零件的力学性能与激光修复时的扫描方向有一定的关系。
熔覆层沿激光扫描方向的延伸率较大(可达30%),优于垂直激光扫描方向的延伸率(15%左右)。
(4)激光熔覆成形的316L材料的强度高于铸造的316L材料的强度。
(5)熔覆层材料试样的拉伸断口主要是以韧窝为主,存在大量的白色撕裂棱,其断裂为韧性断裂,冲击韧性较好。
参考文献:[1] J.Mazumder, D.Dutta, N.Kikuchi, A.Ghosh, Closed loopdirect metal deposition: art to part[J].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2000, 34(4-6): 397-414.[2] Gayle Link, Layered manufacturing of laser depositedcarbon steels, [Dissert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1999, /files/thesis /thesis_glink.pdf.[3] F G Arcella, F H Froes. Producing Titanium AerospaceComponents from Powder Using Laser Forming[J]. JOM, 2000, 52(5): 28-30.[4] Abbott, David H, Arcella, etc. Laser forming titaniumcomponents[J]. Advanced Materials & Processes, 1998, 153(5): 29-30.[5] L. Sextona, S. Lavina, G. Byrnea, A. Kennedy. Lasercladding of aerospace materials[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2, 122(1): 63-68.[6] Hisamoto Fujimagari, Makoto Hagiwara, etc. Lasercladding technology to small diameter pipes[J].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00, 195(3): 289-298.[7] Y.P. Kathuria. Some aspects of laser surface cladding inthe turbine industry[J].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00, 132(2-3): 262-269.[8] 梁朝罡,邓琦林. 激光熔覆制造致密金属零件送料方式的分析和比较[J]. 电加工与模具,2003(5):26-28.[9] Toyserkani Ehsan, Khajepour Amir, Corbin Stephen P.System and method for closed-loop control of laser cladding by powder injection:US, Paten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US20040133298A1[P]. 2004-07-08.[10] Hu D, Kovacevic R. Modeling and measuring thethermal behaviour of the molten pool in closed-loop controlled laser-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003, 217(4): 441-45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5067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