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景县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预算
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6年2月23日在景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景县财政局局长苏文明
关于景县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
案的报告(书面)
——2016年2月23日在景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景县财政局局长苏文明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交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一年突破、三年翻番、五年跨越、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保障民生改善,着力深化财税改革,全面加强收支管理,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5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0742万元,为年初计划的102.5%,比上年增长13.27%。
其中,国税系统完成55021万元,比上年增长11.31%;地税系统完成50756万元,比上年增长0.98%;
财政系统完成任务24965万元,比上年增长58.70%。
全部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全市各县市首位。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1759万元,为预算的120.7%,较上年增长21.53%。
其中,税收收入46794万元,增长8.03%;非税收入24965万元,增长58.70%。
支出完成235836万元,较上年增长15%。
支出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019万元,同比增长6%;国防支出151万元,同比增加53%;公共安全支出7719万元,同比减少4%;教育支出33721万元,同比增长12%;科学技术事务支出228万元,同比增加130%;文化体育与传媒事务支出1788万元,同比增加151%;社会保障和就业事务支出33179万元,同比增长32%;医疗卫生事务支出29393万元,同比增长17%;环境保护事务支出10442万元,同比增加89%;社区事务支出17224万元,同比增长104%;农林水事务支出43715万元,同比减少20%;交通事务支出5776万元,同比减少1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3110万元,同比减少4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938万元,同比增加68%;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224万元,同比增加21%;住房保障支出13967万元,同比增加260%;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支出824万元,同比增加270%;其它支出4275万元,同比增长113%。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0365万元,比上年增加66.54%;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32202万元,比上年增加60%。
(三)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1024万元,较上年增长32.95%。
当年社会保险基金实际支出36860万元,较上年增长35.08%。
年终新增结余4164万元。
(四)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15年预算执行效果
2015年,财政工作认真落实县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1、强化收支管理,确保预算平稳运行。
一是强化征管。
在2015年全省全国经济形势整体回落的背景下,为确保按时间进度均衡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各级各部门把组织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综合治税体系,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提升征管水平。
同时,加大非税收入监管,做到依法征收、源头控制、应收尽收,有力地促进了财政增收与质量提升。
二是厉行节约。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健全各项支出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各项经费支出较上年大幅度降低。
三是确保平衡。
面对日益尖锐的收支矛盾,坚持开源节流,2015年争
取上级各项专项资金11.2亿元,有效地缓解了财政困难,确保了收支平衡。
2、切实保障民生需求,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保证了民生、社保等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
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了规范的农村中小学经费预决算制度,拨付教育资金33215万元,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5616万元,安排中小学维修改造经费和校舍安全工程款880万元,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支付生活费补贴366万元。
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向享受城乡低保人员发放最低生活补助1832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674万元,向农村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保险金75元,发放总额8285万元。
三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县财政拨付基层医疗改革资金2040万元,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补贴16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配套301万元,确保了医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争取中央资金9157万元、省级资金1407万元、市级资金2453万元、县级配套2448万元,全县参保农民已达42.65万人,参合率达到97.7%。
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金额达到2300万元,医疗保险金支出达到664万元,实现了城乡医保体
系全覆盖。
四是提高公教人员待遇。
县财政投入16100万元,大幅度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取暖费补贴标准,落实了公务员职级并行、乡镇工作人员补贴,公教人员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
统筹资金支持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乡、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及县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推动文化信息共享,丰富了全民文化生活。
六是落实惠农政策。
统筹资金5亿多元,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地下水超采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工程、农业产业化、农村公益事业等项建设。
全年发放农资综合直补7014万元、粮食直补资金1184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300万元,惠及全县40多万人。
七是全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投入1.5亿多元,实施了县城建设、道路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垃圾处理场建设、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人饮安全等项民心工程,确保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
3、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全面深化中央财税改革精神,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全过程绩效预算、电子化支付、现代国库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支付方式、政府购买服务等项改革,认真落实国有资产管理、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土地出让收支管理、预决算公开等项制度规定,促进政府管理效能提升。
严格预算执行,
制定专门政策,规范项目申报及资金拨付程序,努力提高预算执行率和准确率。
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对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和有效监管,组织开展了小金库、三公经费、会计信息质量、强农惠农资金、公车治理等多项专项检查,防止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创新投融资方式,在公益事业领域,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推进PPP模式运作,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4、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构建政府债务制度框架,建立了举债前置审核、偿还核准、债务规模控制、债务风险预警等机制,明确了举债主体、举债方式、举债程序、风险管理等项要求,加强了对政府债务的管控,全县债务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同时,积极发挥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争取地方政府债券6348万元,重点用于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总的看,2015年我们克服了经济下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实现了逆势上扬,各项财政工作顺利推进。
“十二五”期间全县财政保持平稳运行。
这五年,财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部财政收入从62500万元增长到130742万元,年均增长22%,总量连年位居全市各县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4600万元增长到71759万元,年均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11500万元增长到235836万元,年均增长23%,这五年,财政调控和杠杆作用有效
发挥,中央和省市各项财政政策全面落实,财政筹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财政支出方式有效创新,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平稳增长、转型升级。
这五年,民生福祉达到持续改善,全县民生支出累计68亿余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提高到85%以上,较“十一五”期末高出9个百分点;养老保险、城乡低保、优抚解困、社会安全、就业再就业等保障有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这五年,财政改革向纵深推进,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全口径预算、债务管控、政府购买服务、绩效预算改革、政府采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付方式改革稳步实施,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勇于创新、奋发图强、跨越赶超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很多。
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降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仍然凸显;财政改革任重道远,特别是推进基层改革还面临不少困难;违反财经纪律风险依然存在,部分预算部门依法理财意识仍待加强,绩效意识需要提高。
这些问题既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财政工作的难点,我们将高度重视,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加强预算管理,扎实抓好工作,认真加以解决。
恳请各
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财政工作。
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是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化之年,编制执行好2016年预算,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对保持财政平稳运行,促进全县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综合分析今年的财政形势,从收入方面看,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加上“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减收因素,财政收入形势依然严峻。
从支出方面看,民生性、改革性等刚性增支连年大幅增加,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调整创新发展等需要大量投入,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一)2016年预算安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根据当前形势和改革要求,2016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市县一系列会议精神,坚持以《预算法》为基本遵循,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县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积极发挥财政调控功能,优化
财政支出结构,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支持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绩效,全力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预算编制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一是深化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改革要求,以改革促发展。
二是依法理财,全面落实新《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推进预算公开。
三是创新发展,改进财政投入方式,大力推行股权投资、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撬动社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
四是绩效导向,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全过程,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五是统筹兼顾,全面保障民生,足额落实改革性经费,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同时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二)2016年县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8210万元,主要包括:
①全县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安排7965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64650万元,非税收入15000万元。
②上级税收返还收入7458万元。
包括中央两税返还收入预计3731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997万元,成品油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1805万元,其它税收返还收入925万元。
③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15439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3715万元,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1688万元。
4调入预算稳定调节资金25663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824万元,上解支出386万元,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925万元;国防支出112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6210万元;教育支出3755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61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0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68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6968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199万元;城乡社区服务支出1082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558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90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20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等支出470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684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91万元;商业服务支出342万元;预备费5000万元;国债付息支出175万元;其他支出3184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16年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373万元,根据收支平衡原则,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0373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2016年县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7820万元。
支出预算安排54722万元。
预计年末新增结余3098万元。
2016年县级预算安排,在重大支出政策上,在保障人员和基
本运转支出的基础上,按照全县决策部署,将统筹财力,着力调结构促发展,着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促进民生改善,着力落实惠民政策,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着力控制“三公”经费,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认真做好2016年预算管理工作
2016年,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决执行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严格依法理财,强化执行管理,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坚持法治观念,扎实推进依法理财。
全面落实新的《预算法》,以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推进财政改革,将财政运行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编制,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提高财政资金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清理整合专项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遵守各项政策规定,防控政府债务风险。
(二)坚持绩效思维,推行绩效预算管理。
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建立规范的绩
效预算管理架构。
改进财政绩效评价制度,评价重点由项目支出向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拓展,评价结果作为制定政策、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推进绩效监督,完善绩效评价报告制度和绩效问责制度,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三)坚持创新理念,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创新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方式,发挥市场机制和财政资金杠杆调节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统筹财力推进企业技改与创新发展,支持重点行业、产业加快发展。
统筹安排支持城市建设与发展资金,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结合(PPP),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县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用足用好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对公益性项目全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做到“少办机构少养人”,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四)坚持预算约束,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编细编实部门预算,严禁违规虚列支出,严格预算约束,部门预算要严格按照科目执行,切实减少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项目间的预算资金调剂。
定期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对结转两年以上的政府资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清理财政资金专户,盘活存量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时分配下达各项财政资金,努力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五)坚持纪律红线,强化财政资金监管。
深入开展“小金
库”、“吃空饷”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单位内部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纠正的动态监控机制。
坚持底线思维,健全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规范理财行为,加强财政资金全过程监管。
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指导,虚心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强化审计监督,不断改进和加强财政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县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