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考注射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考注射知识点总结
一、注射的定义及意义
注射是一种通过皮肤或黏膜直接或通过导管将药物或液体输送至体内的方法。
注射是临床护士常用的一种药物给药方式,具有快速、准确、直接、灵活等特点,能够在急救、手术、特殊病情以及无法通过口服给药等情况下灵活使用,为患者及时输送药物,救命或缓解症状。
二、护考注射的分类
注射可分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脊椎注射、气囊注射等多种类型。
其中,静脉注射是将药物或药液注入静脉内,能够迅速实现药效,并且用于生命体征不稳定、药物快速输给及静脉注射的绝大多数药物适用于该途径;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或药液注入患者的肌肉层,药物可以被患者较快吸收,是护理中最常见的注射方法之一;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主要适用于需要慢速吸收的药物,或者需要长期给药的患者;脊椎注射主要用于麻醉或疼痛治疗;气囊注射是将空气或药液注入体腔气囊。
三、护考注射的原则
1. 工作原则:保持注射器清洁,保护患者隐私,根据医嘱准备药物,选择正确的注射方法。
2. 过程原则:就近选择注射部位,遵循毛细血管回血原则,确保注射部位无创伤,并按照规范的注射步骤进行。
3. 术前准备:确认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器械及消毒用品。
4.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病情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向医生及时反馈。
四、注射的基本步骤及操作要点
1. 检查患者:确认患者身份和注射部位,询问患者过敏史,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2. 准备药物:准备所需的药物及器械,检查药品有效期、名称、剂量等信息,保证用药的准确性。
3. 洗手消毒:护士需洗手消毒,穿戴无菌手套。
4. 准备注射器: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并根据医嘱抽取相应的药物。
5. 注射部位: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进行皮肤消毒。
6. 注射药物:注射时保持注射器与注射部位夹角在90度左右,注意不要损伤到患者毛
细血管。
7. 注射结束:患者注射结束后,将针头迅速拔出,并按住注射部位不松手,避免药液外溢,将用过的注射器清理干净。
五、不同类型注射的操作细节
1. 静脉注射:选择静脉注射部位,注射时注意维护好静脉通路,注射速度要适中,避免
药物的快速输入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
2. 肌肉注射:选择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然后按摩注射部位,促进药物
的分布并减少注射部位疼痛。
3. 皮下注射:选择皮下注射部位,按摩皮肤,提高皮下血流速度,增加药物的吸收效率。
4. 脊椎注射:脊椎注射要求严格,必须在消毒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引起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六、护考注射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 穿刺失败:穿刺失败可能导致药物外渗,或者留置的导管不能完成静脉采血或给药,
此时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2. 失误注射:如果不慎错误注射,应当立即告知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
3. 发病反应:在注射后,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医生。
4. 感染预防:在注射前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充分了解,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七、护考注射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1. 拒绝原则:在患者形成对注射的抗拒情绪时,护士应当及时沟通并协调处理。
2. 过敏反应:护士应对患者的过敏史进行询问及记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用药规范:护士应明确医嘱,遵守医疗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得随意更改或停止注射。
4. 注射器材:选择合格的注射器材,确保质量安全,避免感染等风险。
5. 病情观察:护士在注射后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和反应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6. 废弃处置:废弃的注射器宜使用专用容器或采用丢弃式注射器,配合专门不要擅自处
理或者再利用。
结语
注射是临床护士常用的一种药物给药方式,具有快速、准确、直接、灵活等特点,但是在实践中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安全措施。
护士应该熟悉不同类型注射的操作细节和常见问题的处理对策,做好护考注射的风险防范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