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老板太独裁! • 老板让我做的事情根本没法做! • 老板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花样,谁受 得了? • 公司没有完善的管理方案,没有合理的规 划。 • 领导总是谈虚的,什么时候才能务实一些?
然而,以“做了”的态度对待工作,真是一种可以 帮助我们明蜇保身的办法吗?
• 事实上,没有任何企业领导能容忍自己的 员工“催一下,动一下“,而不去主动做 有意义的事。假如一个员工表面上”做了 “,但问题没有解决,这样的工作不会有 任何绩效,也不会得到公司的认可。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职场新手们对工作的意义一片迷茫,那 些已经工作一年、两年、三年、十年甚至将要退休的人,他 们也未必认真思考过,工作的实质什么?
• 可能多数人会回答:工作不就是养家糊口吗? 每天踩着时间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 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抱怨一番之后,仍 然在茫然中又去上班、下班,等待上司安排新 任务。如果指令明确,条件具备,就像机器一 样去执行。不时地,还允许自己偷点儿小懒, 反正能保住饭碗就行。
问题会自动消失吗?
• 在这几种心态左右下,一个人不能积极面 对问题,指望潜在的问题永远潜伏着,指 望问题在没有自己参与的情况下能自动消 失,这包括:领导替我解决了问题;同事 替我解决了问题;或者环境发生了变化。 • 但一般是一个问题不去解决就会积累成为 越来越多的问题,成为大问题。
主动解决问题吧!
动起来!
• 怪老板不开明、怪条件不具备、怪同事不 配合,这些怨气对问题本身的解决也没有 任何好处。愚昧的人总是坐在一起互相抱 怨,最后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明智的人总 是多从自己找原因,积极寻找改进的办法 --因为他们明白,抱怨毫无意义,想改 善现状,只能靠行动!
就算我们还可以继续应付差事、得过且过, 我们仍然要把每天中除了吃饭、休息以外的 绝大部分时间奉献给自己的工作。虚度光阴 会伤害你的雇主,但受伤害更深的还是你自 己。
• 这些都是我们份内的事,而不是我们替别 人做事。因为作为员工,她工作中的每一 件事情,都是公司的事情;而公司的事情, 也是她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能将工作分成 “我的”或者“老板的”,而是要做个有 心人,从团队角度考虑自己的工作。面对 问题,不要把它推给同事、上司或老板, 而是尽自己一份力,努力解决它。只有这 样,一个人才能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 提高工作能力。
不能勇敢面对问题的原因:
• 1、因为自己面临问题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自尊心 受到伤害,所以假装问题不存在。 • 2、认为自己只负责执行,只有主管才负责解决问 题,问题应该推给主管做决定。 • 3、认为问题的发生与自己无关,怪环境、的借口, 想找个替罪羊,把别人的注意力转移过去。 • 4、解决问题需要改变一些习惯,而他们不愿意放 弃那些令自己觉得舒服却有害无益的工作习惯。 • 5、害怕冒风险,害怕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害 怕失败。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提升责任和绩效的行动导向
目 录
•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工作的实质是解决问题 别把问题留给老板 责任激发潜能 抓准了问题就好解决 还有什么新方法 积极的心态成就卓越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问题使你充满活力
第一章
为了真正进入工Biblioteka 状态,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以下几 个问题:
• 1、我现在做的事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 2、当工作出了毛病时,要改变的是我自己, 还是别人? • 3、我是否充分认识和发挥了我的能力? • 4、面对问题,我是否进行了积极有效的行 动? • 5、为了团队,我还能做些什么?
从团队角度考虑自己的工作。
五、不做决定的风险
• 编辑阿伟事事请示,不能独立开展工作被 辞退了。 • 这样的员工,通常不会把工作当作一种充 满激情的事业,而是混口饭的手段,他们 总是事事从个人利益出发,置公司利益于 不顾。但公司不发展,个人的利益又从何 谈起呢?
明白吗?
• 实际上,过多的请示,并不意味着负责, 相反这样往往会给人不负责任、缺少独立 工作能力的印象。这种人根本缺乏的是对 本职工作的热爱与负责。 • 等待、拖延、不做任何决定,等于把自己 的命运交付到了别人手中。这其实是一种 依赖心理,指望主管代办自己的一切,希 望从公司和周围的同事中获得更多,而自 己却不愿有相应的付出。
现实往往就像故事中高飞感受到的一样, 问题不会在互相推脱中消失,最后还是要 落到自己的头上。
工作的实质是解决问题,员工的基本责任是解决自 己工作中的问题。认清这个现实,我们就不再对问 题抱害怕、回避的态度,不会再像故事里的高飞, 很小的一点问题都指望别人帮助他解决好。
然而这么说来,工作是否意味着有没完没 了的问题、麻烦等待着我们呢?这是否是 件很可怕的事情呢?
在工作充满问题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就算你换了 一份工作,你能保证新工作没有困难、没有问题吗?
1、俗话说得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假如问题 都被别人解决掉了,你只需要做现成的、容易的事 --这样一份工作,恐怕全世界也很难找到。 2、工作中有问题是正常的,正如人生中会遇到种种 麻烦与不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工作中没 有碰到过问题的人,不论他是老板还是雇员。 3、逃避问题、把问题推给上司或者老板,并不能解 决问题。相反,还会给上司、老板留下工作不负责 任的印象。
• 不做任何决定,不仅把自己推到一 种极被动的处境中,也造成周围同 事对自己认可度的大幅度降低,谁 愿意和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一起共事 呢?
不做决定的风险:
• • • • 1、在工作中没有主动权,听凭他人摆布; 2、不得不依赖他人; 3、给人以不负责任的印象; 4、在团队中缺少人缘,自己在工作中也难以得到 别人有效的帮助; 5、放弃独立思考,养成懒惰的习惯; 6、过多的请示有时会招致上司、同事的厌烦; 7、问题得不到解决,得不到他人支援,问题越积 越多; 8、在效率第一的现代竞争中,等待意味着被淘汰。
二、“做了”不等于工作
• 小丽的故事说明: 没有热情和主动意识 做工作,工作是做不 好的,上司也不满意。
抱了“我做了”的心态的人,常这样想: • • • • • 我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 我做了职责范围内的事。 这不是我的错! 这不是我们部门的职责。 我才刚换班,这和我没关系。
同样,抱了“做了”心态的人也最爱发牢骚。
• 而我们想要成就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就必 须从当前的工作做起,切实解决当前的问 题。毕竟,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大大小小的 问题组成的,这就是工作的本质。
成功者之所以与众不同,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
• 多数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是他们习惯了逃 避问题。 • 只有面对问题,才能激发我们潜藏的力量, 唤醒我们沉睡的智慧。 • 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不正常。 • 问题常常被我们内心恐惧夸大了,只要下 决心去解决,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
四、有问题其实很正常
只有躺在坟墓里的人才没有问题。
在工作中,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解决问题的 能力决定了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IBM一位高级经 理表示: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创造卓越的 业绩,而那些欠缺这一能力的人则刚好相反。
• 要想保住工作,只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对 于那些颇有难度的事情躲远一些的想法是 错误的。
优秀的员工从不指望别人解决“我的问 题”,而是努力解决所有的问题--我的 问题、同事的问题、上司的问题,还有客 户的问题,避免因问题给公司造成各种损 失。
农夫清理地里巨石的故事说明有时问题并不大。
• 其实,问题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很多事情都是做完了或者成功了,才觉得 很简单。而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问题,在 你做之前,就已经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 有问题是正常的,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 是解决问题。
然而,我们却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像机器按钮一样没有主动性 和责任心的员工。他们只做上司明确要求他们做的事,像电 脑键盘一样去执行,具有很强的“服从性”。
• 这样的“按钮员工”往往看起来很勤奋, 很辛苦,也很守纪律,但他们不能给公司 带来任何利益。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误 事,因为面对“领导没有布置”的未知环 节,他们总要等待上司发出新的指示。一 旦出现问题,他们要么停步不前,要么绕 开问题做无用功--总是,对问题视而不 见。
事实上,即使最基层的员工也不得不解决日 常营运中的各种问题。问题接踵而来,而且 复杂的程度会不断升高。能够明确地界定问 题,系统地找出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积 极解决,才是工作的意义所在。
三、给“按钮员工”把把脉
其实,“做了”与“工作”的区别,也正 如人与机器的区别一样。人有目的、有主 见、有责任心,人会分析问题,能想方设 法达成工作的目标。而机器却是按一下按 钮才动一下,也只能按照原先设计的程序 进行操作。
一、工作是什么
• 除了周末和假日,我们每天都要去工作。工作中, 我们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然而你是否思考过, 做这些事情,又是为了什么? • 也许你已经掌握了不少工作技能,也许你对“如 何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已经花了不少时间去思考, 当然你也听惯了各种陈词滥调“要努力!要负责 任!要有奉献精神!要学会创新!”但要想真正 成为一名职场上的成功人士,第一步要搞清楚的, 还是这个简单的问题:工作是什么?
真的想辞职!
比如,你是一位销售业务员,你每天跑市 场、签合同、下单、出单、收单、催款、 为客户服务,这些事情有时顺利,在时困 难重重。所以你抱怨个不停,有时嫌研发 部门没有把产品设计得更有竞争力,有时 抱怨老板规定的任务指标太高了,有时你 觉得客户太难伺候,太不讲信用。你甚至 想放弃,准备换一份工作。
对于每一位关心自己前途命运的人来说,只有解答了 这个问题,才能避开那些干扰我们提高绩效的“陷 阱”,并找到快速发展的捷径。
• 管理专家说:工作,就是凭借人的 能力、经验、智慧,凭借人的干劲、 韧劲、钻劲,去克服困难,解决那 些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问题。这就 是工作的实质。
优秀的员工,是最擅长解决问题的员工 • 绩效的来源,是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 成功之门,永远为那些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敞开着
工作的实质是解决问题
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职场中,很多人为了保住工作,只是固步自封、 按部就班地做上司吩咐过的事情,他们可能认为 自己“正在工作”或者“已经工作了”,但实际 上,问题却原封不动地留给了别人。我们必须明 白的是,问题不可能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自动消失, 推卸责任也只能使问题更严重。最好的办法,就 是做个有心人,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积极地 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 • 对待问题,我们要做的只是去解决,而不是其他!
先请大家思考几个我店近日发生的问题: 1、6月8日午一楼女装区试衣服顾客的包丢了。顾 客说他委托我们的营业员照看包,我们的营业员 说没有被委托。问题反映到当日总值班张艳君处, 张交给当日另一值班人姚红春,二人先后均未处 理,让找于芳经理,于芳经理说她很忙,让找冯 叔或直接找赵总。当区主管赵凯歌调休,一楼王 经理打电话给冯叔,冯叔说他在扶沟。最后,经 一楼干部协商赔顾客50元到底。6月9日午12时, 我出去办事,被员工堵在商场东门广场上,态度 激烈,其家属要说法。这件事说明什么?
“做了”并不意味着工作,把问题解决好,才称得 上是合格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从企业的整体目标来看,企业发展、成长 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而企业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才来 完成。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人才 价值的最终体现。
抱着“做了”心态的员工,他们每天除了按上司的吩咐干活 外,什么都不会做,遇到问题,只能是留给老板,被动地等 老板来处理、解决。因为他们有个错误的认识,只有上司明 确吩咐的任务,才是“我的”;而出现的问题却是老板的。
但是,当受到批评时,按钮员工们总是很不满。因 为他们觉得自已很认真、很尽职、很忠诚、很服从 命令,总是“按公司的政策”办事。
然而,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 市场环境中,如果公司员工像个没有生命 的按钮一样,只做老板吩咐的事,只完成 上司交待好的工作,这样的公司是无法生 存下去的。
《高飞问丽莎》的故事,高飞问了一圈问题又回到 原点,什么也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