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26.《鱼我所欲也》课件(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义比生命更为珍贵
(设喻提出观点)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 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 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称之为“亚圣”
主要 作品
《孟子》
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箪( dān )、蹴( cù )、 苟得(gŏu )、不屑(xiè)、 羹(gēng )、所恶( wù )、 欤( yú )
再读课文: 注意字音; 把握节奏; 复述文章大概内容。
整体感知——
读完本文后请你思考本文属于什么文体 的文章?
从下列句子中,你可得到什么启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孟子
巩固作者常识——
姓名 孟子 名


子舆
朝代 战国时期 籍贯 邹人
文学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 地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
______和______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 ______更宝贵的东西,就是______;也有比
______更可怕的东西,即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A.①句 B.②句 C.⑧句 D 3.这段文字用到的论证方法有( A B C D
1.生,义,舍生取义。生,死,生,义;死,不义。 2.B 3.C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处作者以“万钟”与“一箪食, 一豆羹”作对比,说明人不能失去本 心。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作者以“鱼和熊掌”作比喻, 提出中心论点。进一步对中心论点 进行分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
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举例论证。以箪食和豆羹为例子 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 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之时, 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用原文回答问题: 1、孟子强调要“不为苟得”的原因 是: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2、“患有所不避”的原因是: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3、在“生”与“义”相冲突时,孟子的主 张是: 舍生而取义
4、在“舍生取义”的问题上贤,者孟能子勿丧认耳为贤
①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研习课文——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用怎样的 方式提出来的?

二者不可得兼
熊掌
设喻
我所 欲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论点
2、开头写“鱼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 欲也”作用是什么?这属于什么论证?
—— 引出下面的论述,使说理更生动。 比喻论证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一句中的“甚于生者”、“甚于死者” 分别指什么?
②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6日星期六下午7时18分20秒19:18:2022.4. 16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下午7时18分22.4.1619:18April 16,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6日星期六7时18分20秒19:18:2016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甚于生者”——义 “甚于死者”——不义
4、文中两次提到“心”——“非独贤者 有是心……”、“此所谓失其本心”两 句中的“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本心” ——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
“是心” ——这样的心。其意与“本心” 相同,即“义”
5、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议论文
那么请你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
疏通文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比“生” “熊掌”比 “义”
鱼和熊掌比较怎么样? 熊掌是比鱼更为珍贵的食品
6、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 的写作意图又是什么呢?
主旨——说明在面临人生抉择时, 我们应以“义”为重,摒弃利己 的私心。
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抉择 时,将“义”放在首位的做法。
同步练习
(阅读第一段)
1.这段文字用鱼比喻________,用熊掌比喻 _____,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______。文中还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