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六:记一次游戏(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六:记一次游戏
(教学设计)
习作目标:
1.记一次游戏习作,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游戏的乐趣,激发习作兴趣。
2.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把活动的过程写以及自己当时的心情清楚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活动。
教学难点:学会捕捉精彩镜头,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
教学准备:
一周时间开展不同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的场面。
教师准备当堂游戏的道具(小气球若干,气球打气筒一个,纸盒一个,里面放写着“恭喜你成为幸运儿,你不用表演,由你后面的同学代替你表演。
如果你后面没有人了,那么就是你上一个小组的同排同学进行表演。
”的字条)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当堂游戏和写作指导,第二课时进行草稿修改和誊写)
“气球大爆炸”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游戏,叫“气球大爆炸”。
请仔细倾听游戏规则:老师边走动边给气球打气,气球在哪个同学旁边爆炸,哪个同学就表演一个节目。
游戏的要求是:
看——观察同学们的动作、表情
听——各种声音
想——内心感受
二、开展游戏,指导观察。
第一环节:游戏开始(第一次以还没有爆炸为准,走动约半个班)
1.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你看到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
2.提供参考(课件出示):
教室里可热闹了,同学们,。
我。
第二环节:游戏继续(走动到爆炸为止)
采访:选取爆炸者后面或旁边的同学。
(为下一环节“抽奖”准备)
1.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啊?
2.“中奖者”(气球爆炸边的同学):你有什么想法啊?
3.其他同学:你仔细观察了他们不同的表情吗?
4.提供参考(课件出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胸口挂钥匙——开心
做梦捡元宝——空欢喜
第三环节:抽奖
老师带来了祖传的宝盒,现在请这位同学抽奖,他会不会成为幸运儿呢?(耳语,让同学轻声祈祷,拜宝盒)
宣布抽的纸条上的字:恭喜你成为幸运儿,你不用表演,由你后面的同学代替你表演。
如果你后面没有人了,那么就是你上一个小组的同排同学进行表演。
1.采访“纸条中奖者”:你刚才不是笑得很开心吗?现在为什么蔫了?
2.回顾细节:
气球“砰”的一声……
蔫了,眉开眼笑,幸灾乐祸
对着宝盒拜了拜,闭上眼睛摸
3.学习例文
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写出孩子们看到鹅的表现(关注整体)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
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我就又哭又叫……
写出个人的具体活动(聚焦个体)
点出动词(注意细节)
第四环节:习作(课件出示)
分片段练习:
1.游戏开始了,。
2.气球爆炸了,。
关注整体,聚焦个体,注意细节
板书设计:
记一次游戏
气球大爆炸
游戏开始了
气球爆炸了
关注整体,聚焦个体,注意细节
教后反思:
“贴鼻子”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游戏令我们身心愉快,游戏让我们增长见识,游戏使我们更加和谐。
欢迎进入游戏时间。
二、现场游戏,感受快乐。
1.描述图画内容,注意条理清楚。
观察这个胖娃娃,长的什么样?
2.宣布游戏规则:蒙住双眼,原地转三圈(观者统一喊口号:左左左,右右右,上上上,下下下),再给图画人物正确的地方放上鼻子,30秒完成。
写好开头:
开门见山。
笑声引入:“哈哈哈”,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我们正在玩“贴鼻子”游戏呢。
心情描写:语文课上还能玩游戏,我们抑制不住兴奋,瞪大眼睛盯着老师。
特写镜头:“老师,我!我!”几个同学激动地叫着,争着到讲台前去“贴鼻子”。
3. 游戏过程是重点
写细过程:
(1)第一个上场的是谁?他是怎么上去的?怎么贴的?结果怎么样?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
大踏步严严实实蒙东摸西摸毫不犹豫地贴
哄堂大笑前仰后合直喊哎哟
首先然后再最后
(2)学习例文: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
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无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
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
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细节描写引人入胜,相信你也能表现得更好。
(3)例:他大踏步冲到讲台前,老师用布条严严实实地蒙住他的眼睛,然后在同学们“左左左,右右右,上上上,下下下”的口令中转了三圈。
老师说:“现在你正对着娃娃,可以贴上鼻子了。
”他先是站立了三四秒,可能在判断娃娃在什么方位吧,然后伸出左手东摸西摸,摸到了白板的边,这下他不再犹豫,抬起右手,稳稳地放下了“鼻子”。
“哈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捂住了肚子,有的笑得直捶桌子,还有的笑不动了,直哼哼“哎哟哎哟”。
原来,娃娃的鼻子和耳朵长在一起啦!
还可以简略写一写另外几个同学是怎么贴的。
4.写好结尾:
抒情结尾: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笑声在空中飘荡。
点明中心:这个游戏给我们增加了乐趣,还提高了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呢。
自然结尾: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但快乐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邀请参与:你想不想试一试?那就找几个小伙伴一起游戏吧!
5.设计题目:
《贴鼻子》《“鼻子”带来的欢乐》《有趣的贴鼻子游戏》
三、修改习作
初改:书写工整吗?分段了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用什么开头能吸引人?用什么句子进行结尾?
改重点段:写了几个人贴鼻子?是不是写一个人就是一个自然段?你用了哪些些表情、神态的词句?抓住动作表现出热闹有趣了吗?
板书设计:
贴鼻子
开头
细节(重点)
结尾
教后反思:。